“哼,別裝了。福王雖然客居淮安,但是身邊依然奴仆百人、錦衣玉食,何來辛苦一說。福王在洛陽的王府確實被李賊搶了,但是福王的產業可不僅僅是在洛陽。據我們調查福王在江南各地依舊擁有大量產業,資產總額不下百萬兩,這就是你說的衣食無著嗎?”白倩華大聲嗬斥道。
僅僅是這些還不夠,白倩華繼續狂噴。
“如今國事艱難,福王不想著如何共赴國難,卻一味的賣慘裝可憐,向朝廷討要好處,這是堂堂皇室宗親、一國親王該做的嗎?”
“朝廷拿出海量的錢糧、土地供養宗室,使得他們一生榮華富貴。結果呢?除了少數宗室,絕大多數在兵臨城下之時都舍不得拿出錢糧犒賞軍隊。最後不但錢財全都成了賊軍的戰利品,連自己的命都丟了。如此貪婪、自私、愚蠢的人居然是我大明最尊貴的宗室王爺們,實在是可笑之極!”
“朝廷供養宗室是為了延續皇室血脈,在危機來臨是可以保一方平安。可你們呢?除了作威作福、欺壓百姓、掠奪民財,可有做過一點對大明有益的事情?知道百姓是怎麽說你們的嗎?你們就是一群朝廷花錢養著的豬!除了耗費國家錢糧,使得百姓流離失所、怨聲載道之外,簡直一無是處!”
麵對白倩華如此狂妄的大實話,不但王興旺被嚇傻了,就連周圍的百姓也呆住了。
開始的時候,周圍的百姓聽到福王根本不是在過他們想象中的苦日子時,就已經有了受到欺騙和侮辱的感覺,看向王興旺的眼神變得厭惡起來。
到後來聽到白倩華把大明宗室比作豬,在大快人心的同時也開始有點惶恐不安了。
雖然白倩華說的都是實在得不能再實在得大實話,但是這些話從來沒有人敢當眾說出來。畢竟皇權不可欺,褻瀆皇室是要殺頭的,這些觀念通過幾千來的耳濡目染早就深入人心。別說親口說出來,就是在一旁聽到了都感覺會被牽連。
所以周圍的百姓下意識的就想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你,你,你好大的膽子,膽敢誹謗皇族,咱家一定要稟明聖上誅你九族!”王興旺反應過來之後,氣急敗壞的大聲威脅道。
“誅我九族?你沒有這個本事。再說了,我本孤家寡人一個,誅九族?你先把我死去的家人複活過來再說。”白倩華不屑的說道。
“那就把你的朋友,凡是與你交好的人統統殺死!”王興旺怨毒的吼道。
“這就看你有沒有這個本事了。”白倩華輕蔑的一笑,懶得再跟他多費口舌了:“福興賭坊拒不交稅,依法查封,將王掌櫃帶回去看押。”
得到命令的幾名安國軍士兵毫不猶豫的就衝了上去,一腳將王興旺踢得跪在地上,拿出繩索麻溜的捆上。麵對王興旺不斷的詛咒謾罵,幹脆拿塊破布堵上了他的嘴。
其餘的士兵則如狼似虎的衝進了賭坊,將裏麵的賭鬼們全都趕出去,把賭坊錢庫的錢全部搜出來,並當場清點清楚。然後開了一張收據給那些賭場的打手,將福興賭坊當場查封。
福興賭坊的打手們全程在一旁當木偶,連屁都不敢放一個,就是那張收據都是在安國軍的強迫下收下的。
安國軍是來收稅的,不是借收稅之機來搶劫的。雖然白倩華非常厭惡福興賭坊和王興旺,但是抗稅該怎麽處置安國軍自有規定,不是一言不和就抄別人的家,那就有些矯枉過正了。
如果最後福興賭坊認罪認罰,安國軍在扣除罰金之後還會將多餘的錢財還回去。規定就是規定,絕對不能因為個人好惡就隨便破壞,否則再好的規定最後都會成為爛紙一張。
有福興賭坊的前車之鑒,其餘的店家非常配合的將稅交了。
總的來說,安國軍製定的稅率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畢竟收稅不能涸澤而漁,在獲取稅金的同時還要考慮商家的長遠發展。除了青樓、賭坊這樣的特殊行業,其他行業的稅金大致在利潤額的百分之十左右。
這個數額是安國軍前期經過了大量時間的調查與摸底後確定的,從商家們的反應來看,普遍都能接受。
交不交稅其實對南京城裏的商家來說也是一個心理轉變的過程。
之前總覺得不踏實,好像占了安國軍很大的便宜,更加害怕安國軍以後收稅太過。現在稅交了,再享受安國軍帶來的各種便利與服務,心態上就有點理所當然的感覺了。
這“保護費”既然已經交了,那安國軍就有責任保護自己安穩做生意了。
第一次收稅,有很多的解釋工作要做,雙方也不太熟悉,整整三天才收取完畢。
南京不愧是江南的中心,商業發達、富人眾多,這次商稅總計收取了四萬六千餘兩。這隻是一個月的收入,換算成一年的話就有五十四萬多兩,非常驚人。
這筆稅金到手之後,安國軍並沒有馬上用到自己身上,而是準備全部用來整修南京城的主要街道。甚至這點錢還不夠,安國軍會從以後的稅金裏繼續抽調。
南京城雖然號稱江南首城,但是城內除了幾條重要的幹道是青石板路,其他的都是黃土路。
這種土路晴天灰塵漫天,雨天泥濘不堪,非常不方便出行。就是那些青石板路,也因為年久失修,早就變得坑坑窪窪。
古時候重要人物出行都有淨水潑街,黃土墊道的程序,為何一定要這麽做?還不是怕路麵不平、灰塵太多輕慢了貴客。
做好事不留名不是安國軍的風格,何況用稅金改善道路條件也可以讓商家們看到交稅帶給他們的實實在在的好處。稅金用到了正途,而且親眼就能看見,這種滿足感會消減他們對交稅的抵觸,也是心理博弈的一種。
東城青柳街頭的告示欄上就貼出了安國軍最新的告示,因為青柳街交稅比較多,同時是周圍最繁華的街道,所以青柳街在第一批重修道路的名單上。
安國軍重新道路可不是簡簡單單的墊些土就完事了,而是準備逐步將南京城的街道替換成水泥路,方便出行。
對於將門前的道路換成水泥路,青柳街的商戶們自然舉雙手雙腳讚同,前段時間對交稅的那點抱怨早就拋得無影無蹤了。
一條好的道路對生意的影響究竟有多大這些商家們太清楚,雖然修路期間會影響生意,但是隻要忍過了這段時間,想必自己的生意會有一個大的飛躍。
安國軍已經依次上門通知了商戶,修路的時間會盡量縮短,盡量減少對商家生意的影響。這種對於商家的重視讓他們非常受用,甚至感到有些受寵若驚。官府什麽時候這麽客氣過,連修個路都會考慮到減少對他們生意的影響。
這個時候他們越發覺得給安國軍交稅實在是太值了。
在修路的同時,青柳街還規劃了排水溝渠和垃圾集中堆放點,以及整潔大氣的公共廁所。這些設施一旦建成,將大大提高青柳街的清潔程度。
而且安國軍還準備在青柳街上設置了一些石凳石椅,方便逛街的人休息。總之,張貼在告示欄上的完工示意圖讓青柳街的商家們欣喜不已,非常期待工程的到來。
通過這次全程觀摩收稅,國子監的學生們也對安國軍的收稅行為有了新的認識。
一個南京城一年光是商稅就可以收五十萬多兩,那整個大明呢?雖然並不是個個城市都像南京城這樣富有,但是整個大明加起來應該超過一百個南京城吧?
一百個南京城,那是多少,整整五千多萬兩啊。就算打個折扣,四千萬兩總該有吧。
整個大明一年的稅收,現銀加實物總共有沒有一千萬兩?應該是沒有的。四千萬兩啊,這還隻是商稅,就已經是大明稅收的四倍了。
有這四千萬兩,朝廷能夠幹多少事情,最起碼不用將那些窮人逼上絕路了。當然,如果吏治得不到整治,收再多錢也不夠朝廷花的。不過這個情況大家有意無意的都忽略了。
安國軍收稅的過程國子監的學生們都看在眼裏,除了極少數不識時務的商家,其他商家都比較平靜的接受了。那些交稅的商家並不是因為恐懼安國軍的實力,可見這個數額在大家的接受範圍之內。
既然大家並不抵觸交稅,朝廷又如此缺錢,那麽以前朝廷為什麽不收商稅?大家又開始針對這個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還能是為什麽,還不是因為不交商稅那些權貴之家獲利最多。”
“你這就是偏激了,既然不交商稅,那些普通人家還不是一樣獲益,這叫藏富於民。”
“拉倒吧。普通人家和權貴之家能一樣嗎?權貴人家除了不用交稅,其他的醃臢事情一樣都遇不到,甚至還可以動用官府和地痞流氓打擊普通商家。普通商家呢?雖然名義上不用交稅,但是衙門的孝敬和幫派的勒索哪一樣少得了,甚至比交稅還要多得多。”
“同樣是做生意,權貴們的生意和普通商家完全是兩碼事。所以你們看看,南京城,甚至是江南,真正的大商號、大店鋪都是權貴們開的,一個普通人家都沒有。這裏麵要是沒有貓膩說出來誰信啊。”
“知道安國軍為什麽要打擊那些地痞流氓和幫派,並將衙門的衙役死死的按在衙門裏不敢出來為非作歹嗎?這完全是在為收稅做準備啊。”
“那些普通商家為什麽心甘情願的交稅?因為他們把稅錢交給安國軍,就可以得到安國軍的保護。花更少的錢,得到更好的經商環境,是誰都知道該怎麽選吧?”
“早就聽說安國軍治下雖然人人交稅,但是百姓的生活卻非常富足。可見將稅金交給官府是正確的,總比被那些權貴們侵占了要好的多。”
“這也要看是誰在用這些稅金了。看看安國軍剛收到錢就給商家們修路,讓商家們更好的賺錢。這叫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方是長久之道。而朝廷的官老爺們呢?隻怕那些稅金大部分都被他們拿去風流快活了。”
“你們以為安國軍就真的這麽好心?他們這樣做完全是收買人心!這次是修路,以後呢?難道次次修路?最後這些錢還不是用到安國軍自己身上,用來實現安國公的野心。”
“安國公能有什麽野心?謀朝篡位嗎?要我看,謀朝篡位又如何?大明早就氣數已盡,要是安國公另立新朝,何嚐不是我華夏之幸。”
“大膽!你是瘋了嗎?這樣的話你也敢說?你心中的忠義去哪裏了?你這個不忠不孝之徒,妄讀了那麽多的聖賢書,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嗎?”
“我不忠不孝?看看如今的大明,戰亂不斷、民不聊生,百姓早就心生厭惡,否則何以連京師都被攻陷了?安國公天縱奇才,保國安民無所不能,為何不能做人主?我穀日飛效忠的是天下百姓,誰能讓天下百姓過上好日子我就效忠誰!”
“瘋了,完全瘋了!穀日飛,要是你敢踏出軍營一步,就等著天下忠貞之士除魔衛道吧!”
“踏出軍營?我為什麽要踏出軍營?今日我就效忠安國公,投身安國軍,為天下開太平!”
“你這背主之徒,實在無恥之極!”
“爾等權貴人家不過是塚中枯骨、明日黃花,你們的好日子馬上就要到頭了。還想趴在我們這些窮苦百姓身上吸血嗎?做夢!”
“我,我打死你這個無恥之徒!”
“來啊,看書 .uukansu 我還怕你這個酒囊飯袋不成!”
……
隨著在軍營的時間越來越長,國子監學生的撕裂現象也越來越嚴重。特別是隨著安國軍出去收了一遍稅的學生將安國軍的所作所為,以及公平、公正,仁義愛民的事跡傳播出去,大大扭轉了安國軍在他們心中的形象。
原本就有些動心的學生開始堅定了投身安國軍的想法,而原本還有些猶豫的,心中的天平也開始向安國軍傾斜。
這些學生們不傻,自然看出了安國軍按照目前的勢頭發展下去,替代大明王朝是早晚的事情。之前唯一縛束他們的是一直以來的忠君教育,所以對於投身安國軍始終邁不過心中的那道坎。
現在有了安國軍是為天下百姓過上好日子,早日結束戰亂這個借口,他們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投身安國軍了。
國子監的學生們鬧得沸沸揚揚,但是士林以及朝廷的關注點已經不在他們身上了。白倩華公然藐視皇族的事情才是他們目前最關注和關心的。
僅僅是這些還不夠,白倩華繼續狂噴。
“如今國事艱難,福王不想著如何共赴國難,卻一味的賣慘裝可憐,向朝廷討要好處,這是堂堂皇室宗親、一國親王該做的嗎?”
“朝廷拿出海量的錢糧、土地供養宗室,使得他們一生榮華富貴。結果呢?除了少數宗室,絕大多數在兵臨城下之時都舍不得拿出錢糧犒賞軍隊。最後不但錢財全都成了賊軍的戰利品,連自己的命都丟了。如此貪婪、自私、愚蠢的人居然是我大明最尊貴的宗室王爺們,實在是可笑之極!”
“朝廷供養宗室是為了延續皇室血脈,在危機來臨是可以保一方平安。可你們呢?除了作威作福、欺壓百姓、掠奪民財,可有做過一點對大明有益的事情?知道百姓是怎麽說你們的嗎?你們就是一群朝廷花錢養著的豬!除了耗費國家錢糧,使得百姓流離失所、怨聲載道之外,簡直一無是處!”
麵對白倩華如此狂妄的大實話,不但王興旺被嚇傻了,就連周圍的百姓也呆住了。
開始的時候,周圍的百姓聽到福王根本不是在過他們想象中的苦日子時,就已經有了受到欺騙和侮辱的感覺,看向王興旺的眼神變得厭惡起來。
到後來聽到白倩華把大明宗室比作豬,在大快人心的同時也開始有點惶恐不安了。
雖然白倩華說的都是實在得不能再實在得大實話,但是這些話從來沒有人敢當眾說出來。畢竟皇權不可欺,褻瀆皇室是要殺頭的,這些觀念通過幾千來的耳濡目染早就深入人心。別說親口說出來,就是在一旁聽到了都感覺會被牽連。
所以周圍的百姓下意識的就想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你,你,你好大的膽子,膽敢誹謗皇族,咱家一定要稟明聖上誅你九族!”王興旺反應過來之後,氣急敗壞的大聲威脅道。
“誅我九族?你沒有這個本事。再說了,我本孤家寡人一個,誅九族?你先把我死去的家人複活過來再說。”白倩華不屑的說道。
“那就把你的朋友,凡是與你交好的人統統殺死!”王興旺怨毒的吼道。
“這就看你有沒有這個本事了。”白倩華輕蔑的一笑,懶得再跟他多費口舌了:“福興賭坊拒不交稅,依法查封,將王掌櫃帶回去看押。”
得到命令的幾名安國軍士兵毫不猶豫的就衝了上去,一腳將王興旺踢得跪在地上,拿出繩索麻溜的捆上。麵對王興旺不斷的詛咒謾罵,幹脆拿塊破布堵上了他的嘴。
其餘的士兵則如狼似虎的衝進了賭坊,將裏麵的賭鬼們全都趕出去,把賭坊錢庫的錢全部搜出來,並當場清點清楚。然後開了一張收據給那些賭場的打手,將福興賭坊當場查封。
福興賭坊的打手們全程在一旁當木偶,連屁都不敢放一個,就是那張收據都是在安國軍的強迫下收下的。
安國軍是來收稅的,不是借收稅之機來搶劫的。雖然白倩華非常厭惡福興賭坊和王興旺,但是抗稅該怎麽處置安國軍自有規定,不是一言不和就抄別人的家,那就有些矯枉過正了。
如果最後福興賭坊認罪認罰,安國軍在扣除罰金之後還會將多餘的錢財還回去。規定就是規定,絕對不能因為個人好惡就隨便破壞,否則再好的規定最後都會成為爛紙一張。
有福興賭坊的前車之鑒,其餘的店家非常配合的將稅交了。
總的來說,安國軍製定的稅率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畢竟收稅不能涸澤而漁,在獲取稅金的同時還要考慮商家的長遠發展。除了青樓、賭坊這樣的特殊行業,其他行業的稅金大致在利潤額的百分之十左右。
這個數額是安國軍前期經過了大量時間的調查與摸底後確定的,從商家們的反應來看,普遍都能接受。
交不交稅其實對南京城裏的商家來說也是一個心理轉變的過程。
之前總覺得不踏實,好像占了安國軍很大的便宜,更加害怕安國軍以後收稅太過。現在稅交了,再享受安國軍帶來的各種便利與服務,心態上就有點理所當然的感覺了。
這“保護費”既然已經交了,那安國軍就有責任保護自己安穩做生意了。
第一次收稅,有很多的解釋工作要做,雙方也不太熟悉,整整三天才收取完畢。
南京不愧是江南的中心,商業發達、富人眾多,這次商稅總計收取了四萬六千餘兩。這隻是一個月的收入,換算成一年的話就有五十四萬多兩,非常驚人。
這筆稅金到手之後,安國軍並沒有馬上用到自己身上,而是準備全部用來整修南京城的主要街道。甚至這點錢還不夠,安國軍會從以後的稅金裏繼續抽調。
南京城雖然號稱江南首城,但是城內除了幾條重要的幹道是青石板路,其他的都是黃土路。
這種土路晴天灰塵漫天,雨天泥濘不堪,非常不方便出行。就是那些青石板路,也因為年久失修,早就變得坑坑窪窪。
古時候重要人物出行都有淨水潑街,黃土墊道的程序,為何一定要這麽做?還不是怕路麵不平、灰塵太多輕慢了貴客。
做好事不留名不是安國軍的風格,何況用稅金改善道路條件也可以讓商家們看到交稅帶給他們的實實在在的好處。稅金用到了正途,而且親眼就能看見,這種滿足感會消減他們對交稅的抵觸,也是心理博弈的一種。
東城青柳街頭的告示欄上就貼出了安國軍最新的告示,因為青柳街交稅比較多,同時是周圍最繁華的街道,所以青柳街在第一批重修道路的名單上。
安國軍重新道路可不是簡簡單單的墊些土就完事了,而是準備逐步將南京城的街道替換成水泥路,方便出行。
對於將門前的道路換成水泥路,青柳街的商戶們自然舉雙手雙腳讚同,前段時間對交稅的那點抱怨早就拋得無影無蹤了。
一條好的道路對生意的影響究竟有多大這些商家們太清楚,雖然修路期間會影響生意,但是隻要忍過了這段時間,想必自己的生意會有一個大的飛躍。
安國軍已經依次上門通知了商戶,修路的時間會盡量縮短,盡量減少對商家生意的影響。這種對於商家的重視讓他們非常受用,甚至感到有些受寵若驚。官府什麽時候這麽客氣過,連修個路都會考慮到減少對他們生意的影響。
這個時候他們越發覺得給安國軍交稅實在是太值了。
在修路的同時,青柳街還規劃了排水溝渠和垃圾集中堆放點,以及整潔大氣的公共廁所。這些設施一旦建成,將大大提高青柳街的清潔程度。
而且安國軍還準備在青柳街上設置了一些石凳石椅,方便逛街的人休息。總之,張貼在告示欄上的完工示意圖讓青柳街的商家們欣喜不已,非常期待工程的到來。
通過這次全程觀摩收稅,國子監的學生們也對安國軍的收稅行為有了新的認識。
一個南京城一年光是商稅就可以收五十萬多兩,那整個大明呢?雖然並不是個個城市都像南京城這樣富有,但是整個大明加起來應該超過一百個南京城吧?
一百個南京城,那是多少,整整五千多萬兩啊。就算打個折扣,四千萬兩總該有吧。
整個大明一年的稅收,現銀加實物總共有沒有一千萬兩?應該是沒有的。四千萬兩啊,這還隻是商稅,就已經是大明稅收的四倍了。
有這四千萬兩,朝廷能夠幹多少事情,最起碼不用將那些窮人逼上絕路了。當然,如果吏治得不到整治,收再多錢也不夠朝廷花的。不過這個情況大家有意無意的都忽略了。
安國軍收稅的過程國子監的學生們都看在眼裏,除了極少數不識時務的商家,其他商家都比較平靜的接受了。那些交稅的商家並不是因為恐懼安國軍的實力,可見這個數額在大家的接受範圍之內。
既然大家並不抵觸交稅,朝廷又如此缺錢,那麽以前朝廷為什麽不收商稅?大家又開始針對這個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還能是為什麽,還不是因為不交商稅那些權貴之家獲利最多。”
“你這就是偏激了,既然不交商稅,那些普通人家還不是一樣獲益,這叫藏富於民。”
“拉倒吧。普通人家和權貴之家能一樣嗎?權貴人家除了不用交稅,其他的醃臢事情一樣都遇不到,甚至還可以動用官府和地痞流氓打擊普通商家。普通商家呢?雖然名義上不用交稅,但是衙門的孝敬和幫派的勒索哪一樣少得了,甚至比交稅還要多得多。”
“同樣是做生意,權貴們的生意和普通商家完全是兩碼事。所以你們看看,南京城,甚至是江南,真正的大商號、大店鋪都是權貴們開的,一個普通人家都沒有。這裏麵要是沒有貓膩說出來誰信啊。”
“知道安國軍為什麽要打擊那些地痞流氓和幫派,並將衙門的衙役死死的按在衙門裏不敢出來為非作歹嗎?這完全是在為收稅做準備啊。”
“那些普通商家為什麽心甘情願的交稅?因為他們把稅錢交給安國軍,就可以得到安國軍的保護。花更少的錢,得到更好的經商環境,是誰都知道該怎麽選吧?”
“早就聽說安國軍治下雖然人人交稅,但是百姓的生活卻非常富足。可見將稅金交給官府是正確的,總比被那些權貴們侵占了要好的多。”
“這也要看是誰在用這些稅金了。看看安國軍剛收到錢就給商家們修路,讓商家們更好的賺錢。這叫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方是長久之道。而朝廷的官老爺們呢?隻怕那些稅金大部分都被他們拿去風流快活了。”
“你們以為安國軍就真的這麽好心?他們這樣做完全是收買人心!這次是修路,以後呢?難道次次修路?最後這些錢還不是用到安國軍自己身上,用來實現安國公的野心。”
“安國公能有什麽野心?謀朝篡位嗎?要我看,謀朝篡位又如何?大明早就氣數已盡,要是安國公另立新朝,何嚐不是我華夏之幸。”
“大膽!你是瘋了嗎?這樣的話你也敢說?你心中的忠義去哪裏了?你這個不忠不孝之徒,妄讀了那麽多的聖賢書,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嗎?”
“我不忠不孝?看看如今的大明,戰亂不斷、民不聊生,百姓早就心生厭惡,否則何以連京師都被攻陷了?安國公天縱奇才,保國安民無所不能,為何不能做人主?我穀日飛效忠的是天下百姓,誰能讓天下百姓過上好日子我就效忠誰!”
“瘋了,完全瘋了!穀日飛,要是你敢踏出軍營一步,就等著天下忠貞之士除魔衛道吧!”
“踏出軍營?我為什麽要踏出軍營?今日我就效忠安國公,投身安國軍,為天下開太平!”
“你這背主之徒,實在無恥之極!”
“爾等權貴人家不過是塚中枯骨、明日黃花,你們的好日子馬上就要到頭了。還想趴在我們這些窮苦百姓身上吸血嗎?做夢!”
“我,我打死你這個無恥之徒!”
“來啊,看書 .uukansu 我還怕你這個酒囊飯袋不成!”
……
隨著在軍營的時間越來越長,國子監學生的撕裂現象也越來越嚴重。特別是隨著安國軍出去收了一遍稅的學生將安國軍的所作所為,以及公平、公正,仁義愛民的事跡傳播出去,大大扭轉了安國軍在他們心中的形象。
原本就有些動心的學生開始堅定了投身安國軍的想法,而原本還有些猶豫的,心中的天平也開始向安國軍傾斜。
這些學生們不傻,自然看出了安國軍按照目前的勢頭發展下去,替代大明王朝是早晚的事情。之前唯一縛束他們的是一直以來的忠君教育,所以對於投身安國軍始終邁不過心中的那道坎。
現在有了安國軍是為天下百姓過上好日子,早日結束戰亂這個借口,他們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投身安國軍了。
國子監的學生們鬧得沸沸揚揚,但是士林以及朝廷的關注點已經不在他們身上了。白倩華公然藐視皇族的事情才是他們目前最關注和關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