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川在衝出包圍圈之後一路南下,順利的到達了遼河口大營。


    因為上次混合旅遇襲,遼河口大營堆積了大量的物資沒有外運。如果王德川不能解決運輸線路上的安全問題,王大海已經準備派大部隊進行物資轉運了,畢竟海州前線耽擱不起。


    海州的攻城戰已經開始了,這次嶽托準備的更加充分,也汲取了不少蓋州城的經驗教訓,打得更加靈活、更加頑強一些。


    雖然金州軍占據了武器和兵力上的絕對優勢,但是對於用堆人命的方式攻城金州軍上下都是比較排斥的,所以戰事毫無意外的被拖進了消耗戰。


    打消耗戰無疑清軍占據更多的優勢,特別是在補給上,隻要糧草、箭矢充足,他們可以堅持很久。


    金州軍就要苦逼得多了,所有後勤補給都要從後方運過來,消耗實在太大了。


    龐大的後勤壓力促使王大海不得不考慮是否還要繼續快速推進,不解決掉後勤這個難題,北上遼陽和盛京無疑會有巨大的風險。


    從這次北伐金州軍也發現了自身的問題,那就是攻城能力稍顯不足。雖然火炮眾多,但是實心彈對城牆和人員的殺傷效果實在有限,更多的時候還是要靠人命去堆。


    對於這個問題,金州軍的軍工部門早就展開了研究,已經有一些實驗性質的開花彈研究出來了,隻是距離實際應用還有一段時間。


    王德川來遼河口除了補充給養和彈藥,還準備親自護送一批物資前往海州前線。雖然這樣做有些太過浪費,但是先解決燃煤之急再說吧。


    混合旅戰敗的事情對遼河口大營來說影響非常大,作為專職的運輸部隊,混合旅的駐地就在遼河口大營,與駐地的守衛部隊非常熟悉。得知混合旅傷亡大半的消息,遼河口大營的官兵們都是心有戚戚。


    現在騎兵部隊擊敗清軍,殺敵近萬,可謂是報了混合旅的一箭之仇,受到了遼河口大營官兵們的熱烈歡迎。


    特別是騎兵部隊繳獲的近萬匹戰馬,讓遼河口大營官兵的眼睛都紅了。


    作為一個專職後勤供應的基地,對於馬匹這種東西的需求簡直不要太旺盛。在這個沒有機械動力的年代,馬匹就是最好的運輸工作。


    負責大營守備的是十九師師長張金先不敢去找王德川,直接跑到第一騎兵師的副師長陳慶德麵前想要打一下秋風。


    “老陳,這次收獲不小啊。”張金先討好道。


    “張師長,打住,打住。你這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啊,有什麽事直接說吧。能幫的我不含糊,不能幫的你也別怪我。”陳慶德知道張金先無事獻殷勤,肯定沒什麽好事。


    “聽說你們這次繳獲了不少韃子的馬匹,你看……”張金先還沒說完,就被陳慶德打斷了。


    “張師長,我們可是騎兵師,自己的馬匹都不夠用,怎麽可能往外送。你也知道這兩年騎兵師發展不起來就是因為馬匹不夠,我要是把馬匹給了你,我們師長非生吞了我不可。”陳慶德明白張金先是想打馬匹的主意,毫不猶豫的就拒絕了。


    “我不要戰馬,駑馬就可以了。”張金先連忙解釋道。


    “駑馬也不行,別的可以商量,隻要是馬就不行。”陳慶德果斷的搖頭。


    開玩笑,騎兵師、騎兵師,沒有馬的騎兵師還叫騎兵師嗎?自己的馬都不夠用,怎麽可能分給別人。


    雖然騎兵師作戰的時候用的是訓練好的戰馬,但是騎兵師並不隻是有戰馬,還有數量龐大的駑馬。駑馬不是合格的戰馬,不能上戰場,但是用來馱運給養還是沒有問題的。


    “你們現在又不用擴軍,用不到那麽多的馬匹,先借我們用一下,用完了再還給你們。”張金先不肯放棄。


    “不借。”陳慶德毫不動搖,借出去再想要回來就難了。再說了,萬一馬匹出現損傷怎麽算?


    張金先見求情沒有用,就改變策略:“老陳,你也知道現在韃子盯著我們的運輸線不放,越快將補給送到海州越好。要是有這些馬匹,我們完全可以建立騎兵運輸隊,將這裏的物資快速的送到海州大營去,我這也是為了大局著想了。”


    張金先用大局來說事,陳慶德也不好反駁。而且張金先說的也是實情,這樣做確實能夠緩解一下目前的窘境。


    “這個事情太大了,我要請示師長才行。”陳慶德隻能將王德川推出來當擋箭牌。


    “應該的,應該的,正好我也想見見王大人,還請你代為引薦一下。”張金先打蛇上棍,步步緊逼,不給陳慶德推脫的機會。


    作為金州軍的老牌師長,地位自然不是張金先這樣的後進可以比的。而且張金先與王德川不熟,沒有陳慶德引薦,張金先還真怕王德川不給麵子。


    王德川在聽了張金先的要求後,沉默著沒有說話,搞得張金先心裏七上八下的。


    “按理說這些戰馬都是我們騎兵師繳獲的,應該歸我們使用。不過現在既然你們遇到了困難,我們也不能袖手旁觀。五千匹,最多五千匹,仗打完了之後要還給我們。”


    王德川思慮再三還是覺得以大局為重,分一部分馬匹給張金先。說是借,其實大家都知道借出去了哪還有還回來的可能。不過為了不讓其他人也打騎兵師馬匹的主意,用借這個理由再合適不過了。


    “多謝王大人仗義相助。”張金先開口要一萬匹也是獅子大張口,本來就等著騎兵師還價的,現在能夠得到五千匹馬,已經非常滿意了。


    騎兵師在遼河口大營修整了兩天,補足作戰物資之後,帶著大量物資前往海州。


    一路上並沒有清軍前來騷擾,非常順利的將物資送到了海州大營。


    新組建的運輸部隊則帶著騎兵部隊“借”的五千匹馬返回遼河口大營,繼續運輸任務。


    有了這些馬匹的加入,運輸效率大大提高,總算將補給線穩定了下來。


    王大海對王德川的戰績比較滿意,雖然用騎兵師運送物資有些浪費,但是緊急關頭也無法在意這些了。


    “德川,本來你們一路辛苦了,應該讓你們休息兩天。但是蓋州那邊的補給線遭到了阿濟格的襲擊,使得我們的後勤補給嚴重不足,隻能讓你再辛苦一下了。”王大海有些抱歉的說道。


    “不辛苦,我們吃完飯就出發。”王德川不敢怠慢。


    “不急,明天再走也不遲。明天富貴的右路軍也要抵達了,他手上的那個騎兵師我也交給你,務必將阿濟格殲滅,或者趕回遼陽去。”王大海給了王德川一個大大的驚喜。


    “是嗎?太好了!”王德川大喜過望。


    有了三個騎兵師在手,即使再遇到上次那樣的包圍,王德川也敢與清軍硬拚一場,看看誰笑到最後。


    孫富貴的右路軍除了在鳳凰城遇到一些麻煩之外,一路上其實主要是在與崎嶇的道路做鬥爭,所以才會來得這樣遲。


    清軍雖然沒有放棄鳳凰城,但是留的兵力並不多,畢竟那裏不是清軍的核心地帶,將大量兵力放在那裏完全是浪費。


    孫富貴在猛攻了兩天之後,鳳凰城毫無意外的陷落了,清軍通往朝鮮的通道被徹底切斷,整個遼東自海州以南全都落入金州軍的掌控之中。


    孫富貴在攻陷鳳凰城之後,原計劃是準備繼續北上直插盛京的。但是現在戰局與原來預想的有些差異,北上沈陽的計劃暫時擱置。孫富貴留下部分人馬防守鳳凰城之後,原路返回,走海路繞過遼東半島,北上增援王大海的中路軍。


    在旅順補充了部分物資之後,孫富貴一路北上,在蓋州上岸,護送補給與王大海匯合。


    中途孫富貴還與阿濟格的人馬小戰了一場,打退了阿濟格進攻,順利抵達海州城外。


    現在除了駐守在各地的人馬,雲集在海州城的金州軍有近十五萬,並且各種物資再次變得充足起來。


    王大海決定對海洲城發起最後的進攻,一鼓作氣拿下海洲城。


    嶽托的戰爭嗅覺非常靈敏,在發現金州軍的增援大軍到達之後,果斷的決定放棄了海州城。


    本來海洲城能夠堅守這麽多天已經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了,嶽托已經超額完成了任務,即使撤退也沒人可說什麽。


    不過這次的撤退就沒有在蓋州的運氣了,雖然有多鐸人馬的接應,但是嶽托也是付出了近乎一半人馬的傷亡才衝出金州軍的包圍圈,損失甚至比守城還要大。


    當金州軍進入海州城時,驚訝的發現城內居然還有十幾萬的滿清奴隸。這些奴隸都被滿清拋棄了,雖然嶽托沒有將他們殺死,但是個個麵黃肌瘦,顯然已經餓了不短的時間。


    更可惡的是清軍將帶不走的糧食全都焚毀了,寧可燒掉也不留給這些奴隸,目的就是讓這些奴隸成為金州軍的負擔。


    原本就對北上遼陽有些猶豫的王大海這時也不用糾結了,先留下來救活這些奴隸再說吧。


    占領土地固然重要,但是沒有人口開發土地再多的土地也沒用。所以相比起繼續北上,安置好上百萬清軍遺棄的奴隸更為重要。


    現在除了王德川和阿濟格還在玩捉迷藏的遊戲,金州軍與清軍的大規模戰事已經暫時停止了。


    仗打到這個份上,不但清軍精疲力盡,金州軍也有些力有未逮,雙方都需要休息恢複一下實力。


    滿清損失了大量的人口和地盤,實力受到了嚴重的削弱,不過好歹最核心的地盤遼陽和盛京還在,暫時還能維持。


    金州軍最大的問題就是物資供應,新占領的地區不但有二十萬軍隊,還有數量更多的解放奴隸。這些人每天都要消耗海量的物資,而新占領地區的生產幾乎被破壞殆盡,所有的物資都需要從遼南運輸過來,這對金州軍的考驗甚至大於與清軍戰鬥。


    遼南儲備的物資還是比較充足的,隻是運到前線去絕對是個大工程,損耗也非常嚴重。


    走海路還好,隻要上了陸地,運輸效率就低得讓人崩潰。


    遼東的路實在是太爛了。


    也許是滿清習慣了騎馬,對道路的修繕非常不重視,主幹道都是坑坑窪窪的。一旦下雨,道路上的淤泥能夠讓馬車寸步難行。


    這讓習慣了遼南平整水泥馬路的金州軍如何能忍?


    在道路建設上,金州軍絕對傲視全球。完美繼承了基建狂魔基因的魯若麟對於修路有一種異乎尋常的執著,uu看書 w.ukansh 從魯若麟自立以來,金州軍的修路工作就從來沒有中斷過。


    不是在修路,就是在去修路的路上,這就是金州軍築路大軍的日常生活。


    像最早修路的濟州島,不但有寬闊的環島馬路,主要的鄉村也都連接上了次級馬路。島上的城市更是修有四通八達的馬路,幾乎連到了每一戶人家。


    遼南也在複製濟州島的修路模式,而且力度更大,村村通才是金州軍的終極目標。


    享受過平整的馬路,誰也不想再走泥濘大道。況且這樣的路況對物資運輸實在太不友好了,大大增加了損耗。


    既然如此,還有什麽好說的,修路吧。


    正好金州軍手上有上百萬剛解放出來的奴隸,篩選一下拉出六七十萬人修路還是沒有問題的。


    規劃中的馬路有兩條,一條是從海州到遼河口,一條是從海州到蓋州。其中從海州到蓋州的馬路會一直延伸到南關,與遼南進行連接,成為遼南到遼北的陸路主幹道。


    金州軍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守住現有的地盤,並保證這些修路工人不會受到清軍的傷害,安全的將路修好。


    劉雅婷的統管部現在主要的任務就是安置好這些解救出來的奴隸,並組織他們修路,任務並不輕鬆。


    遼東的冬天來得早,趁著還有些時間,金州軍需要盡快多修一些道路,好應對明年將會重啟的戰事。


    好在金州軍前期準備了足夠的管理人員,加上對於安置難民經驗豐富,有長期的大工程施工組織經驗,雖然初期有一點點混亂,但是很快就走上正軌,平整寬闊的馬路在這些百姓的手中一點點成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之興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豬哥老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豬哥老腰並收藏明末之興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