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人不用多禮,本官不告而來,唐突各位了。”陳新甲此時的態度非常好,姿態也放的很低,與在京師時完全不一樣。所謂有求於人低人一等,為了能夠順利的收編興漢軍,陳新甲的心態調整的很到位。
“陳大人能夠蒞臨興漢軍,我興漢軍上下與有榮焉。此處風寒,還請陳大人入城歇息。”崔永建知道魯若麟的長遠打算,對於陳新甲此行的目的心知肚明。既然是郎有情妾有意,雙方的氣氛自然非常融洽。
“如此有勞崔大人了。”見崔永建的態度這麽好,陳新甲的心情放鬆了不少。對於興漢軍這樣的勢力來說,雖然魯若麟的態度很關鍵,但是像崔永建這樣的高級官員的想法也很重要。至少從表麵上看來,崔永建對朝廷並不是很排斥,這是一個好現象。
上了崔永建安排的馬車,陳新甲一行人緩緩的向旅順城前進。
興漢軍的馬車與大明的截然不同,四輪、箱體,內部空間格外寬大。得益於鋼鐵產業的發達,車軸都是鋼製的,還有滾珠軸承,前進起來非常順滑。最近剛開始推廣的彈簧在馬車上也得到了應用,使得馬車的顛簸程度大大降低。現在製約馬車的最大問題還在車輪上,沒有橡膠輪胎,硬質的鋼車輪行駛在路麵上始終還是有些顛簸。
橡膠的原產地在南美,現在還沒有得到推廣和普及,魯若麟已經要求西班牙人輸入橡膠了,而且表明會無限量采購。並告訴西班牙人東南亞也適合橡膠的種植,希望能夠吸引西班牙人在東南亞推廣橡膠種植。
一旦西班牙人從橡膠貿易中嚐到了甜頭,魯若麟一點都不擔心他們不會在東南亞建設橡膠種植園。等到這些橡膠種植園真正可以產膠的時候,估計魯若麟也有能力前往接手了。
沒有橡膠減震,馬車內放置了很多的棉絮坐墊,加上馬路全都用水泥硬化了,馬車走在上麵顛簸已經很小了。
坐在舒適的馬車內,透過玻璃窗戶望著外麵忙碌的景象,陳新甲終於放下剛才的矜持,對坐在自己對麵的周經曆感歎道:“一個小小的馬車都做的如此精致舒服,這興漢軍在器械一途上確實了得。”
馬車足夠大,陳新甲也想找個人說話,周經曆才有機會與陳新甲麵對麵的坐在馬車裏交流,否則以他的級別如何能夠與陳新甲同乘一輛車。
周經曆要更加直接的多,車門關閉後就用手在車內四處摸了起來,一點都沒有在乎形象。
馬車內壁都用皮革加棉絮進行了軟包,即使有些磕碰也不礙事,厚實的棉絮坐墊和靠背讓人既舒服又暖和。周經曆聽到陳新甲的話,也感歎道:“這樣的馬車隻怕皇上和閣老們也沒有吧。我剛才還仔細看了下,這馬車的車軸和車輪都是鋼做的,造價不菲啊。”
“這興漢軍財力不俗啊。”陳新甲以前隻關注到了興漢軍在軍事上的作用,如今覺得隻怕在錢財一道上也有很多合作的機會。
朝廷如今最大的問題是什麽?沒錢。
軍隊不能打的原因很多,但是沒錢也是重要的一個因素。崇禎一直覺得軍隊不可靠,想要編練新軍。朝廷何嚐沒有這樣的想法,但是一文錢難倒英雄漢,最後也隻是崇禎自掏腰包建了一點新軍,再多就無能為力了。
說到底還是沒錢鬧的。
“確實如此,管中窺豹可見一斑,這碼頭、這馬車、還有這水泥路,沒有雄厚的財力怎麽建的起來?聽說這個興漢軍在海外貿易中發了大財,而且自己也有不少的出產,賺的銀子那是堆積如山,有錢了日子當然就好過了。”周經曆雖然自身不缺錢,好歹是朝廷命官,家中也有不少產業,日子過的還是非常滋潤的。
不過他所在的天津衙門就很缺錢了,到處都是窟窿,作為天津府的官員那種缺錢的痛苦他是深有體會的。
不過周經曆的痛苦比起京師的那些官員們來說就是小巫見大巫了,特別是陳新甲的兵部,再多的錢都填不滿軍隊這個吞金獸,隻是陳新甲不會跟周經曆這樣的小官去述說和抱怨罷了。
海外貿易有多賺錢傻子都知道,隻是這些貿易渠道全都被江南的豪商巨賈、權貴大族給壟斷了,連朝廷都不能沾邊。而且朝堂之中盡是他們的代言人,隻要是提到解除海禁就會遭到他們的群起而攻之。明明朝廷都快餓死了,卻不能在海外貿易這塊肥肉上吃一口,好處全被那些地方勢力瓜分了,想想就讓人鬱悶。
不過陳新甲可沒有膽子惹那些人,哪怕是皇帝和首輔都不敢動他們,何況陳新甲這個區區兵部侍郎。
“這大冬天的,興漢軍也不休息嗎?”周經曆望著馬車外不斷駛過的馬車,好奇的說道。
碼頭到旅順城的馬路修的非常寬敞,四輛馬車都可以並排而行。陳新甲他們人多走的慢,不時有馬車越過他們疾馳而去,對麵也有很多的馬車不斷的駛向碼頭,一片繁忙的景象。
興漢軍很少有封路迎接的時候,哪怕是陳新甲這樣的朝廷大員也不可能享受這樣的待遇,除非是魯若麟來了,出於安全考慮才有可能封路。不過雖然沒有封路,但興漢軍的騎兵一直護衛在陳新甲車隊的兩邊,防止發生什麽意外。
這些騎兵裝備非常精良,鎧甲武器一樣不缺,紀律也非常嚴明,一看就是訓練有素的樣子。
陳新甲作為兵部侍郎,對軍隊並不陌生,心底裏拿明軍的騎兵比較了一下,發覺完全沒有可比性,心裏頓時有些喪氣。泱泱大明,手上的軍隊居然連這些化外之民都比不過,實在是有些丟臉。
從碼頭到旅順城這段路並不長,但是兩邊非常繁華,有很多倉庫和工廠,有建好投產的,也有很多在建的。雖然因為天冷暫時沒有施工,但是看規模絕對不小。
這些工廠是新建的鋼鐵廠、水泥廠及其配套產業,以後興漢軍的鋼鐵和水泥產業會大規模的向這邊轉移,畢竟旅順這邊獲得原材料比濟州島方便的多。想的更長遠點,要是將韃子那邊的鞍山鐵礦打下來,製約興漢軍鋼鐵產能的原材料瓶頸將會徹底的打通。何況東北這邊還有大量的煤礦,放在韃子手裏實在是糟蹋了。
現在鋼鐵廠的原材料主要來自朝鮮和山東,特別是山東地區,已經成為了繼朝鮮之後又一個重要的原材料基地。而且山東離旅順更近,優勢更加明顯,現在局勢還不是很明朗,已經有大量的山東商人往這邊運送鐵礦石和煤礦石了。一旦興漢軍與明朝的關係進一步加深,兩邊的商貿往來隻會更加頻繁。
“有錢賺當然不願意休息了,都是一群利益熏心之輩啊。”陳新甲酸溜溜的說道。
周經曆沒有接這個話,怎麽聽都像是吃不到葡萄的樣子。
“咦?這旅順城怎麽和原來不一樣了?”周經曆看著即將到達的旅順城,吃驚的說道。
“怎麽不一樣了?”陳新甲沒有來過,所以對旅順城原來的樣子沒有印象。
“比原來大了一倍都不止,而且城牆也是新修的,比原來更高了。”僅從外牆看,新城與舊城的區別是非常明顯的,周經曆一眼就看出了差別。
“聽說這興漢軍攻下旅順也沒幾個月吧,如何這麽短的時間就將旅順城擴建的如此高大?”陳新甲聽了也覺得奇怪。
“應該是因為水泥吧。當初那黃濟在天津修建駐地,就是用了水泥,修的是又好又快。天津城裏一些大戶人家也有用水泥修整房屋的,也是說非常好用。隻是那水泥聽說出產很少,興漢軍自己都不夠用,很少有外流的,否則又是一個賺錢的大買賣。”周經曆長期在天津,與黃濟他們也有交集,知道的東西要比陳新甲多不少。
“這水泥實乃軍國之利器,就是不知道是如何製造的?造價又幾何?”比起滿清對水泥興趣缺缺,陳新甲倒是對水泥充滿了興趣。
漢人本來就喜歡建造城池,修橋鋪路,骨子裏的基建狂魔基因並不會因為時代的改變而有所減少。自先秦時代開始,華夏民族就一直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各種基建設施層出不窮。從大禹治水到都江堰,從長城到馳道,還有各種運河和城池,也許這個世界就沒有比華夏更喜歡建設的了。
“這個可以找機會探尋一下,或者到時候直接跟興漢軍提。這水泥要是能夠用到遼東,隻怕韃子再也不敢輕易進關了。”周經曆能夠想到的水泥最大用處就是修建城防,抵擋韃子的入侵。實在是韃子幾次入侵已經讓京師周邊的人膽寒了,即使是天津和京城也不安全。
“到時候見機行事吧。”陳新甲點點頭。
很快車隊就駛到了旅順城門口,旅順的新城城門開的異常開闊,出行非常方便,一點都不擁堵。唯一的弊端可能就是守城的時候會更困難,但是興漢軍決定這樣修的時候就沒擔心過守城的問題。
不但陳新甲的車隊暢通無阻的進去了,其他進出城的馬車和行人也沒有守衛的士兵前去檢查,進出非常隨意,看似防衛非常鬆懈。那些大明城池城門口被守衛士兵敲詐勒索的情景更是一個都沒有,士兵們隻關注是否有危險的可疑人員進出,其他的一概不管。
就連城門口的收稅官也沒有看到,興漢軍的收稅方式與大明截然不同,城門口收稅這樣的方式早就被淘汰了。
車隊先是穿過了一個甕城才真正的進入旅順的城內,城內的氣息頓時一變,非常的繁華與熱鬧,一點都沒有受到寒冷天氣的影響。
旅順新城的建設和規劃方式與濟州城是一樣的,街道寬闊筆直,全部都是用水泥鋪設的。主幹道兩邊都是密密麻麻的商鋪、酒樓,兩三層的比比皆是。也有大量的空地還來不及建設,不過這樣的熱門地段根本不愁賣,早就被各路商人買去了,為魯若麟回收了大量的資金。
經過上次魯若麟在濟州島的宣傳,大批濟州島的商人來到了旅順,也帶動了江南那邊的商人來旅順尋找機會。隻要有利潤,再危險的地方都能找到商人的身影,他們是這個世界最具有冒險精神的那批人。uu看書 uuknshu
這些商人裏還有不少山東那邊過來的,因為興漢軍到山東去購買物資和原材料,興漢軍奪取旅順以及遼南的消息在山東這邊也傳開了。一些膽子大的,或者以前就與興漢軍有過貿易往來的人馬上就跑到旅順來尋找機會。
這些人帶來的貨物很快就銷售一空,遼南這邊簡直就是個無底洞,再多的物資都不夠消耗的,這些商人們都是賺的盆滿缽滿。
遼南的韃子即使再窮也還是有些家底的,這些繳獲的物資正好可以出售給那些商人,雙方都可以受益,也不至於讓這些商人們空手而歸。
遼南這邊現在沒有出產,等到鋼鐵廠等工廠建成後才會有受益,如今遼南最大的進項還是旅順城的地皮出售。不過這種收入是不長久的,隻能臨時救下急。
商人們對興漢軍的前景是很看好的,對興漢軍守住旅順也非常有信心,造成旅順的地價一日高過一日,崔永建已經停止了土地售賣,否則真有可能被搶購一空。
至於商人們為什麽如此有信心,除了相信興漢軍的實力,崔永建將很多商人拉到南關工地轉了一圈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既然興漢軍投入這麽多修建南關,肯定不是有錢沒地方花。如果這樣還守不住遼南,那是也老天注定,大不了虧一筆。要是守住了,那現在投入的錢就會翻幾倍的賺回來。做生意就沒有十拿九穩的,不賭一下如何賺大錢。
而想搏這一把的商人非常多,造成陳新甲看到旅順城裏人來人往,異常繁華,根本不像幾個月前才剛剛經曆戰火的樣子。
“陳大人能夠蒞臨興漢軍,我興漢軍上下與有榮焉。此處風寒,還請陳大人入城歇息。”崔永建知道魯若麟的長遠打算,對於陳新甲此行的目的心知肚明。既然是郎有情妾有意,雙方的氣氛自然非常融洽。
“如此有勞崔大人了。”見崔永建的態度這麽好,陳新甲的心情放鬆了不少。對於興漢軍這樣的勢力來說,雖然魯若麟的態度很關鍵,但是像崔永建這樣的高級官員的想法也很重要。至少從表麵上看來,崔永建對朝廷並不是很排斥,這是一個好現象。
上了崔永建安排的馬車,陳新甲一行人緩緩的向旅順城前進。
興漢軍的馬車與大明的截然不同,四輪、箱體,內部空間格外寬大。得益於鋼鐵產業的發達,車軸都是鋼製的,還有滾珠軸承,前進起來非常順滑。最近剛開始推廣的彈簧在馬車上也得到了應用,使得馬車的顛簸程度大大降低。現在製約馬車的最大問題還在車輪上,沒有橡膠輪胎,硬質的鋼車輪行駛在路麵上始終還是有些顛簸。
橡膠的原產地在南美,現在還沒有得到推廣和普及,魯若麟已經要求西班牙人輸入橡膠了,而且表明會無限量采購。並告訴西班牙人東南亞也適合橡膠的種植,希望能夠吸引西班牙人在東南亞推廣橡膠種植。
一旦西班牙人從橡膠貿易中嚐到了甜頭,魯若麟一點都不擔心他們不會在東南亞建設橡膠種植園。等到這些橡膠種植園真正可以產膠的時候,估計魯若麟也有能力前往接手了。
沒有橡膠減震,馬車內放置了很多的棉絮坐墊,加上馬路全都用水泥硬化了,馬車走在上麵顛簸已經很小了。
坐在舒適的馬車內,透過玻璃窗戶望著外麵忙碌的景象,陳新甲終於放下剛才的矜持,對坐在自己對麵的周經曆感歎道:“一個小小的馬車都做的如此精致舒服,這興漢軍在器械一途上確實了得。”
馬車足夠大,陳新甲也想找個人說話,周經曆才有機會與陳新甲麵對麵的坐在馬車裏交流,否則以他的級別如何能夠與陳新甲同乘一輛車。
周經曆要更加直接的多,車門關閉後就用手在車內四處摸了起來,一點都沒有在乎形象。
馬車內壁都用皮革加棉絮進行了軟包,即使有些磕碰也不礙事,厚實的棉絮坐墊和靠背讓人既舒服又暖和。周經曆聽到陳新甲的話,也感歎道:“這樣的馬車隻怕皇上和閣老們也沒有吧。我剛才還仔細看了下,這馬車的車軸和車輪都是鋼做的,造價不菲啊。”
“這興漢軍財力不俗啊。”陳新甲以前隻關注到了興漢軍在軍事上的作用,如今覺得隻怕在錢財一道上也有很多合作的機會。
朝廷如今最大的問題是什麽?沒錢。
軍隊不能打的原因很多,但是沒錢也是重要的一個因素。崇禎一直覺得軍隊不可靠,想要編練新軍。朝廷何嚐沒有這樣的想法,但是一文錢難倒英雄漢,最後也隻是崇禎自掏腰包建了一點新軍,再多就無能為力了。
說到底還是沒錢鬧的。
“確實如此,管中窺豹可見一斑,這碼頭、這馬車、還有這水泥路,沒有雄厚的財力怎麽建的起來?聽說這個興漢軍在海外貿易中發了大財,而且自己也有不少的出產,賺的銀子那是堆積如山,有錢了日子當然就好過了。”周經曆雖然自身不缺錢,好歹是朝廷命官,家中也有不少產業,日子過的還是非常滋潤的。
不過他所在的天津衙門就很缺錢了,到處都是窟窿,作為天津府的官員那種缺錢的痛苦他是深有體會的。
不過周經曆的痛苦比起京師的那些官員們來說就是小巫見大巫了,特別是陳新甲的兵部,再多的錢都填不滿軍隊這個吞金獸,隻是陳新甲不會跟周經曆這樣的小官去述說和抱怨罷了。
海外貿易有多賺錢傻子都知道,隻是這些貿易渠道全都被江南的豪商巨賈、權貴大族給壟斷了,連朝廷都不能沾邊。而且朝堂之中盡是他們的代言人,隻要是提到解除海禁就會遭到他們的群起而攻之。明明朝廷都快餓死了,卻不能在海外貿易這塊肥肉上吃一口,好處全被那些地方勢力瓜分了,想想就讓人鬱悶。
不過陳新甲可沒有膽子惹那些人,哪怕是皇帝和首輔都不敢動他們,何況陳新甲這個區區兵部侍郎。
“這大冬天的,興漢軍也不休息嗎?”周經曆望著馬車外不斷駛過的馬車,好奇的說道。
碼頭到旅順城的馬路修的非常寬敞,四輛馬車都可以並排而行。陳新甲他們人多走的慢,不時有馬車越過他們疾馳而去,對麵也有很多的馬車不斷的駛向碼頭,一片繁忙的景象。
興漢軍很少有封路迎接的時候,哪怕是陳新甲這樣的朝廷大員也不可能享受這樣的待遇,除非是魯若麟來了,出於安全考慮才有可能封路。不過雖然沒有封路,但興漢軍的騎兵一直護衛在陳新甲車隊的兩邊,防止發生什麽意外。
這些騎兵裝備非常精良,鎧甲武器一樣不缺,紀律也非常嚴明,一看就是訓練有素的樣子。
陳新甲作為兵部侍郎,對軍隊並不陌生,心底裏拿明軍的騎兵比較了一下,發覺完全沒有可比性,心裏頓時有些喪氣。泱泱大明,手上的軍隊居然連這些化外之民都比不過,實在是有些丟臉。
從碼頭到旅順城這段路並不長,但是兩邊非常繁華,有很多倉庫和工廠,有建好投產的,也有很多在建的。雖然因為天冷暫時沒有施工,但是看規模絕對不小。
這些工廠是新建的鋼鐵廠、水泥廠及其配套產業,以後興漢軍的鋼鐵和水泥產業會大規模的向這邊轉移,畢竟旅順這邊獲得原材料比濟州島方便的多。想的更長遠點,要是將韃子那邊的鞍山鐵礦打下來,製約興漢軍鋼鐵產能的原材料瓶頸將會徹底的打通。何況東北這邊還有大量的煤礦,放在韃子手裏實在是糟蹋了。
現在鋼鐵廠的原材料主要來自朝鮮和山東,特別是山東地區,已經成為了繼朝鮮之後又一個重要的原材料基地。而且山東離旅順更近,優勢更加明顯,現在局勢還不是很明朗,已經有大量的山東商人往這邊運送鐵礦石和煤礦石了。一旦興漢軍與明朝的關係進一步加深,兩邊的商貿往來隻會更加頻繁。
“有錢賺當然不願意休息了,都是一群利益熏心之輩啊。”陳新甲酸溜溜的說道。
周經曆沒有接這個話,怎麽聽都像是吃不到葡萄的樣子。
“咦?這旅順城怎麽和原來不一樣了?”周經曆看著即將到達的旅順城,吃驚的說道。
“怎麽不一樣了?”陳新甲沒有來過,所以對旅順城原來的樣子沒有印象。
“比原來大了一倍都不止,而且城牆也是新修的,比原來更高了。”僅從外牆看,新城與舊城的區別是非常明顯的,周經曆一眼就看出了差別。
“聽說這興漢軍攻下旅順也沒幾個月吧,如何這麽短的時間就將旅順城擴建的如此高大?”陳新甲聽了也覺得奇怪。
“應該是因為水泥吧。當初那黃濟在天津修建駐地,就是用了水泥,修的是又好又快。天津城裏一些大戶人家也有用水泥修整房屋的,也是說非常好用。隻是那水泥聽說出產很少,興漢軍自己都不夠用,很少有外流的,否則又是一個賺錢的大買賣。”周經曆長期在天津,與黃濟他們也有交集,知道的東西要比陳新甲多不少。
“這水泥實乃軍國之利器,就是不知道是如何製造的?造價又幾何?”比起滿清對水泥興趣缺缺,陳新甲倒是對水泥充滿了興趣。
漢人本來就喜歡建造城池,修橋鋪路,骨子裏的基建狂魔基因並不會因為時代的改變而有所減少。自先秦時代開始,華夏民族就一直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各種基建設施層出不窮。從大禹治水到都江堰,從長城到馳道,還有各種運河和城池,也許這個世界就沒有比華夏更喜歡建設的了。
“這個可以找機會探尋一下,或者到時候直接跟興漢軍提。這水泥要是能夠用到遼東,隻怕韃子再也不敢輕易進關了。”周經曆能夠想到的水泥最大用處就是修建城防,抵擋韃子的入侵。實在是韃子幾次入侵已經讓京師周邊的人膽寒了,即使是天津和京城也不安全。
“到時候見機行事吧。”陳新甲點點頭。
很快車隊就駛到了旅順城門口,旅順的新城城門開的異常開闊,出行非常方便,一點都不擁堵。唯一的弊端可能就是守城的時候會更困難,但是興漢軍決定這樣修的時候就沒擔心過守城的問題。
不但陳新甲的車隊暢通無阻的進去了,其他進出城的馬車和行人也沒有守衛的士兵前去檢查,進出非常隨意,看似防衛非常鬆懈。那些大明城池城門口被守衛士兵敲詐勒索的情景更是一個都沒有,士兵們隻關注是否有危險的可疑人員進出,其他的一概不管。
就連城門口的收稅官也沒有看到,興漢軍的收稅方式與大明截然不同,城門口收稅這樣的方式早就被淘汰了。
車隊先是穿過了一個甕城才真正的進入旅順的城內,城內的氣息頓時一變,非常的繁華與熱鬧,一點都沒有受到寒冷天氣的影響。
旅順新城的建設和規劃方式與濟州城是一樣的,街道寬闊筆直,全部都是用水泥鋪設的。主幹道兩邊都是密密麻麻的商鋪、酒樓,兩三層的比比皆是。也有大量的空地還來不及建設,不過這樣的熱門地段根本不愁賣,早就被各路商人買去了,為魯若麟回收了大量的資金。
經過上次魯若麟在濟州島的宣傳,大批濟州島的商人來到了旅順,也帶動了江南那邊的商人來旅順尋找機會。隻要有利潤,再危險的地方都能找到商人的身影,他們是這個世界最具有冒險精神的那批人。uu看書 uuknshu
這些商人裏還有不少山東那邊過來的,因為興漢軍到山東去購買物資和原材料,興漢軍奪取旅順以及遼南的消息在山東這邊也傳開了。一些膽子大的,或者以前就與興漢軍有過貿易往來的人馬上就跑到旅順來尋找機會。
這些人帶來的貨物很快就銷售一空,遼南這邊簡直就是個無底洞,再多的物資都不夠消耗的,這些商人們都是賺的盆滿缽滿。
遼南的韃子即使再窮也還是有些家底的,這些繳獲的物資正好可以出售給那些商人,雙方都可以受益,也不至於讓這些商人們空手而歸。
遼南這邊現在沒有出產,等到鋼鐵廠等工廠建成後才會有受益,如今遼南最大的進項還是旅順城的地皮出售。不過這種收入是不長久的,隻能臨時救下急。
商人們對興漢軍的前景是很看好的,對興漢軍守住旅順也非常有信心,造成旅順的地價一日高過一日,崔永建已經停止了土地售賣,否則真有可能被搶購一空。
至於商人們為什麽如此有信心,除了相信興漢軍的實力,崔永建將很多商人拉到南關工地轉了一圈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既然興漢軍投入這麽多修建南關,肯定不是有錢沒地方花。如果這樣還守不住遼南,那是也老天注定,大不了虧一筆。要是守住了,那現在投入的錢就會翻幾倍的賺回來。做生意就沒有十拿九穩的,不賭一下如何賺大錢。
而想搏這一把的商人非常多,造成陳新甲看到旅順城裏人來人往,異常繁華,根本不像幾個月前才剛剛經曆戰火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