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濟州島經濟的繁榮,對於貨幣的需求也開始旺盛。
以前濟州島的貨幣參照了大明的體係,是用的銅錢和銀子,金子也有用,在民間的普及度不高,一般作為大宗交易時使用。
明朝的銀子都是製作成元寶,大宗交易時很方便,但是用在日常中就很麻煩了,很多商鋪都需要準備銀剪和天平,隨時交易散碎銀子。而且每個地方的銀子成色不一樣,會造成很多矛盾。商業司和警察局就處理過很多這樣的糾紛,讓他們不勝其煩。
因為興漢軍是一個大型的順差商業團體,儲備了大量的金銀銅等貴金屬。而且,日本和西班牙的金銀還在源源不斷的輸入,為興漢軍建立自己的貨幣體係創造了基礎。
鑄造貨幣操作的好,是可以收獲大量利潤的。當然想像紙質貨幣那樣大量超發是不可能的,畢竟需要貴金屬做基礎,不過這裏麵可以玩的花樣一樣很多。
相比於明朝的金銀元寶,西方的金銀幣在交易中更加方便,更適合在普通百姓中流通,攜帶和兌換也更簡單。主要是兌換比例固定,麵額不大,即使是沒有知識的底層百姓也不妨礙他們學會使用。
魯若麟決定興漢軍的貨幣就以金銀銅幣為主,他也想發行紙幣,但是一來防偽做不好,二來別人也不會相信,權威還不夠。金屬貨幣在保值方麵確實無人可比,畢竟你不可能憑空變出金銀來。
大明沒有發行金銀幣主要是因為華夏一直以來金銀都非常短缺,金銀隻在權貴之間流通,基本不會出現在百姓手中。甚至是銅幣都短缺,百姓不得不用實物作為交易的中介。
華夏大規模的使用銀子還是托大海航時代的福,西方人從美洲挖出金銀運到華夏購買絲綢、茶葉、瓷器等華夏特產,為華夏輸入了大量的金銀貴金屬。一舉解決了華夏的貨幣短缺問題,為華夏的市場繁榮奠定了基礎。
現在大明江南已經有了這樣的苗頭,雖然身處王朝末世,但是江南依靠海外貿易獲取了大量的順差,主要就是金銀貴金屬。因為華夏商人隻認這個,很少需要歐洲人的其他商品。這些金銀的輸入造成江南市場非常活躍,經濟發達,與北方完全是天壤之別,呈現一種畸形的繁榮。
但是發行金銀幣是一個係統的工程,需要一個大型勢力才能完成。鑄幣權是一個政權的重要權力,而且很多時候甚至是虧本買賣,因此江南的那些權貴們也沒有動力去涉足這一塊。
其實西班牙人輸入進來的墨西哥鷹洋是很受歡迎的,可見商人們對於金銀幣的需求是非常認可的。現在差的就是一個質量可靠、信譽有保證的金銀幣,這也是魯若麟需要鑄造出來的。
傳統的金銀貨幣製造是用的熱鑄,費時費力而且損耗還非常大。加上金銀的獲取非常困難,所以華夏朝廷在貨幣上從來都是虧本的。
華夏選擇熱鑄而不是冷鑄主要是兩個方麵的問題,一個是沒有堅硬的模具,二是缺少動力係統。而這兩點興漢軍恰好都得到了初步解決。
濟州島鋼鐵廠的工具鋼經過這兩年研究發展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用來做冷鑄的模具完全沒有問題。與後世的相比無非是需要更換的時間更短一點,完全不影響使用。
濟州島的風車動力係統已經非常發達了,利用差速齒輪輸出強大的動力也沒有什麽問題。何況純金銀的硬度本身就不高,當然魯若麟不會傻到用純金銀做貨幣,即不實用也不劃算,肯定會使用合金的。
魯若麟召集了匠師協會的高級工匠們一起來運作此項目,會長萬金山主持了會議。
“此次發行興漢軍貨幣的事情非常重要,希望各個部門引起重視。我們的目標是模仿西洋夷人的金銀幣樣式發行興漢軍自己的金銀幣,為興漢軍的發展提供支持。”萬金山已經和魯若麟溝通過了,明白了魯若麟的意圖,所以具體怎麽操作已經不用魯若麟操心了。
萬金山作為興漢軍體係內最早的工匠,又是魯若麟的鄉親,整個工匠體係雖然是在魯若麟的指導下建立的,但是主要的操刀人卻是萬金山。所以萬金山在工匠這個體係內的威望是非常高的,他也從一個平凡的鄉下木匠成長為了一位行業領袖,可以說是機緣加上了自己的努力,一分不可少。
“會長大人,協會可有什麽章程?”馬上就有匠師問道。
“按照魯大人的想法,這次發行的金銀幣必須製作精良圖案清晰,堅固耐用不易損壞。同時也要保證盈利,使得通過重鑄無利可圖。”萬金山對最終的成品提出了要求。
“鑄造錢幣本來就費時費力,損耗頗大,要麽鑄造大麵額的,要麽增加其他金屬的含量,否則基本無利可圖。”有參與過大明錢幣鑄造的老匠人搖頭說道。
“那是熱鑄,這次我們準備用冷鑄。”萬金山搖頭說道。
“冷鑄?怎麽個冷鑄法?”在場的工匠們頓時來了興趣。
“說起來很簡單,將金銀碾壓成板,再用雕刻好了的鋼製模具衝壓,直接成形。”這個技術其實工廠已經開始運用了,隻是一時還沒有想到用在鑄幣上。
“就這麽簡單?嗯,從技術上來說,好像也沒什麽問題。”馬上就有工匠喃喃自語道。
“工序上就這麽簡單,現在需要確定的是貨幣的大小、成分、圖案。圖案上按照魯大人的意思正麵用龍鳳呈祥,背麵用興漢二字,具體的設計由崔大師負責出稿,最後交由魯大人審核。”萬金山對於設計方麵的問題直接交給了擅長畫畫的崔浩遠。
“在設計的同時鋼廠要實驗金銀銅幣的最佳配比,保證出來的金銀銅幣色澤好、耐磨損、耐腐蝕。鑄造部門要設計出錢幣的大小規格,重量控製在合理的範圍內。”萬金山不斷的下達各種任務。
“為了方便交易,魯大人將金銀銅幣的麵值固定為金一兩、銀一兩、銅一文。一兩黃金兌換十兩白銀,一兩白銀兌換一千文銅幣。當然這個兌換比例會有調整的可能,但是鑄造的時候會嚴格按照這個比例進行鑄造。”為了方便使用,這樣的比例最好換算。
當然,日本、朝鮮、大明的黃金和白銀兌換比例都不一樣,魯若麟隻能保證發行出來的金銀幣數量控製在這個兌換比例的合理區間內,穩定兌換值。
隻要興漢軍的金銀幣其他人無法仿製,就能夠保證幣值。
“初步決定金幣含金八成五左右,銀幣含銀九成,實驗組按照這個方案進行實驗,盡快拿出最貼近的合理配方。”隻要市場認可,鑄幣還是很有賺頭的。
“生產線也要開始建設了,一旦方案確定,就要大規模生產。廠區務必保證絕對安全,所有參與鑄幣的人員都要嚴守機密。特別是設計人員,注意保密條例,管好自己的嘴巴。”萬金山已經完全曆練出來了,很多大型工程的建設經驗讓他布置起來有條不紊,把各個節點責任到人,保證事情有序推進。
沒有過多久,金幣的設計圖案就交到了魯若麟手上。
正麵圖案為龍鳳相互尾銜,環繞成一個圓形,中間兩個漢字“壹兩”。背麵是雷霆號揚帆出海的畫麵,空白處有“興漢”兩個大字。
魯若麟對圖案比滿意,直接令萬金山按照圖案製作模具。
“萬師傅,我後來考慮了一下,一兩的銀幣麵值還是大了一點,還需要增加半兩、一錢、一角的小額銀幣,否則百姓們依然使用不方便。”魯若麟後來發現對普通老百姓來說一兩銀子還是太大了,一個月工資隻有一個或者幾個銀幣,萬一被偷或者遺失損失就太大了。
“確實如此,一般百姓家裏使用最多的還是銅子,用銅做大額銅幣小了容易被人仿製牟利,大了也不方便,還是用銀子做小額銀幣好一些。”萬金山想了一下也表示讚同,無非是把銀幣做小點。
“還有所有錢幣邊沿都要做成鋸齒狀,以防別人從錢幣上刮金銀。”魯若麟從來不怕用最惡意的想法去猜測某些人,哪怕隻是給他們留條縫,他們都能擴大成一道門。
萬金山也是被魯若麟說的一愣,以前的金銀使用時都會現場稱重,不會存在缺斤短兩的問題。如果是固定麵值的金銀幣,還真要防備有人在上麵打主意。
“確實要防備一下,我會交代下去的。誰要是從錢幣外麵刮金銀,沒有了鋸齒,這樣的錢幣就沒人要了,是個好辦法。”萬金山也認為加鋸齒是個好辦法。
圖案確定下來後,錢幣的大小和添加其他金屬的事情很快就拿出了方案。按照鋼鐵廠的說法,這種比例的合金兼顧了錢幣的方方麵麵,保值性絕對一流。
最後就是製模了。
製模是個非常細致的活,因為圖案非常精細,對模具師的要求不是一般的高。如果最終模具太過粗糙,導致壓製的錢幣圖像模糊,市場的接受度就會很低。
好在模具師傅蔣天旭的手藝絕對是一流的。當初在直隸的時候就是有名的雕刻師,要不是家鄉受了兵災,還真不一定會被魯若麟收攏到手。來到興漢軍的蔣天旭憑借自己的一手高超雕工,直接就進了工匠協會,擁有了帶徒弟的資格。
對於如今的生活蔣天旭也非常滿意,不但收入提高了一大截,最重要的是社會地位與在大明時根本不可同日而語。這裏再也不會有人對他們呼來喝去的,即使是魯若麟見到蔣天旭都是恭恭敬敬的喊一聲蔣大師,讓蔣天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對興漢軍的歸屬感愈發強烈。
蔣天旭用蜜蠟雕刻的錢幣模具非常精美,就等著製作鋼製模具了。
製作模具工廠是輕車熟路了,很快就用最好的鋼材製作出了兩套套模具。蔣天旭親自動手將模具打磨光滑,做最後的矯正。之所以做兩套,是防止有意外情況發生能夠有替代的。
有了模具,早就準備好的工廠立即試生產了一批錢幣,送到了魯若麟的案頭。
魯若麟拿起這些錢幣一個個的仔細看了看。
比起大明的銅錢和西班牙等歐洲國家的金銀幣,興漢軍的錢幣無疑精美很多。不但圖案清晰,成色也非常好,添加其他金屬也起有好處的,起碼更加堅固耐用。
“智孝、瑞峰、青鬆,你們來看看,這是新製出來的錢幣,如果拿出去使用,商人和百姓是否會接受?”魯若麟特意把商業司的周智孝、稅務司的羅瑞峰和濟州島最大的商人徐青鬆叫過來一起參詳一下,看是否哪裏有遺漏。
周智孝、羅瑞峰和徐青鬆都拿起錢幣仔細的看了又看,相互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驚喜。
要說對貨幣的需求,uu看書 w.uukansu.om 商業司、稅務司和商人們是最大的客戶群體。每天過手的銀錢都是海量,而因為各種錢幣製式不一、成色各異,無形中造成了很大的麻煩,如果能夠統一貨幣,他們當然是願意的。不過前提是這個貨幣必須能夠被大眾接受,否則即使興漢軍內部能用,無法推廣也無濟於事。
“大人,這個金幣和銀幣的含金量和含銀量分別是多少?”徐青鬆問的比較直接,因為這關係到市場是否接受的問題。
“金幣八成五、銀幣九成。”魯若麟沒有打埋伏,直接告訴了徐青鬆,畢竟商人是否接受是興漢軍錢幣推廣的關鍵。
“如果是這樣的金銀含量,製作又如此精良,我想商人們沒有拒絕的理由。”徐青鬆思考了一下回答道。
“大人,這個套錢幣的兌換比例如何?”周智孝問道。
“一金換十銀,一銀換千銅。”這個就比較方便了,即使是普通人也很容易記住。
“大人,日本和大明的金銀兌換比例都不一樣,會不會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鑽了空子?”羅瑞峰一臉擔憂的問道。
“這個放心,其他人仿製不了,以後興漢軍的主要貨幣會是銀幣,金幣隻是補充,少量對外發行。”目前興漢軍儲備的白銀最多,以後流入的貴金屬也會是以白銀為主。
“如果以後製造的錢幣都是這樣的話,對外發行應該沒有什麽問題,我們先製造一批用的試一下,如果反饋的效果好再大量發行,徹底取代市麵上的貨幣。”周智孝最後的建議被大家接納,決定先製一批再說。
以前濟州島的貨幣參照了大明的體係,是用的銅錢和銀子,金子也有用,在民間的普及度不高,一般作為大宗交易時使用。
明朝的銀子都是製作成元寶,大宗交易時很方便,但是用在日常中就很麻煩了,很多商鋪都需要準備銀剪和天平,隨時交易散碎銀子。而且每個地方的銀子成色不一樣,會造成很多矛盾。商業司和警察局就處理過很多這樣的糾紛,讓他們不勝其煩。
因為興漢軍是一個大型的順差商業團體,儲備了大量的金銀銅等貴金屬。而且,日本和西班牙的金銀還在源源不斷的輸入,為興漢軍建立自己的貨幣體係創造了基礎。
鑄造貨幣操作的好,是可以收獲大量利潤的。當然想像紙質貨幣那樣大量超發是不可能的,畢竟需要貴金屬做基礎,不過這裏麵可以玩的花樣一樣很多。
相比於明朝的金銀元寶,西方的金銀幣在交易中更加方便,更適合在普通百姓中流通,攜帶和兌換也更簡單。主要是兌換比例固定,麵額不大,即使是沒有知識的底層百姓也不妨礙他們學會使用。
魯若麟決定興漢軍的貨幣就以金銀銅幣為主,他也想發行紙幣,但是一來防偽做不好,二來別人也不會相信,權威還不夠。金屬貨幣在保值方麵確實無人可比,畢竟你不可能憑空變出金銀來。
大明沒有發行金銀幣主要是因為華夏一直以來金銀都非常短缺,金銀隻在權貴之間流通,基本不會出現在百姓手中。甚至是銅幣都短缺,百姓不得不用實物作為交易的中介。
華夏大規模的使用銀子還是托大海航時代的福,西方人從美洲挖出金銀運到華夏購買絲綢、茶葉、瓷器等華夏特產,為華夏輸入了大量的金銀貴金屬。一舉解決了華夏的貨幣短缺問題,為華夏的市場繁榮奠定了基礎。
現在大明江南已經有了這樣的苗頭,雖然身處王朝末世,但是江南依靠海外貿易獲取了大量的順差,主要就是金銀貴金屬。因為華夏商人隻認這個,很少需要歐洲人的其他商品。這些金銀的輸入造成江南市場非常活躍,經濟發達,與北方完全是天壤之別,呈現一種畸形的繁榮。
但是發行金銀幣是一個係統的工程,需要一個大型勢力才能完成。鑄幣權是一個政權的重要權力,而且很多時候甚至是虧本買賣,因此江南的那些權貴們也沒有動力去涉足這一塊。
其實西班牙人輸入進來的墨西哥鷹洋是很受歡迎的,可見商人們對於金銀幣的需求是非常認可的。現在差的就是一個質量可靠、信譽有保證的金銀幣,這也是魯若麟需要鑄造出來的。
傳統的金銀貨幣製造是用的熱鑄,費時費力而且損耗還非常大。加上金銀的獲取非常困難,所以華夏朝廷在貨幣上從來都是虧本的。
華夏選擇熱鑄而不是冷鑄主要是兩個方麵的問題,一個是沒有堅硬的模具,二是缺少動力係統。而這兩點興漢軍恰好都得到了初步解決。
濟州島鋼鐵廠的工具鋼經過這兩年研究發展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用來做冷鑄的模具完全沒有問題。與後世的相比無非是需要更換的時間更短一點,完全不影響使用。
濟州島的風車動力係統已經非常發達了,利用差速齒輪輸出強大的動力也沒有什麽問題。何況純金銀的硬度本身就不高,當然魯若麟不會傻到用純金銀做貨幣,即不實用也不劃算,肯定會使用合金的。
魯若麟召集了匠師協會的高級工匠們一起來運作此項目,會長萬金山主持了會議。
“此次發行興漢軍貨幣的事情非常重要,希望各個部門引起重視。我們的目標是模仿西洋夷人的金銀幣樣式發行興漢軍自己的金銀幣,為興漢軍的發展提供支持。”萬金山已經和魯若麟溝通過了,明白了魯若麟的意圖,所以具體怎麽操作已經不用魯若麟操心了。
萬金山作為興漢軍體係內最早的工匠,又是魯若麟的鄉親,整個工匠體係雖然是在魯若麟的指導下建立的,但是主要的操刀人卻是萬金山。所以萬金山在工匠這個體係內的威望是非常高的,他也從一個平凡的鄉下木匠成長為了一位行業領袖,可以說是機緣加上了自己的努力,一分不可少。
“會長大人,協會可有什麽章程?”馬上就有匠師問道。
“按照魯大人的想法,這次發行的金銀幣必須製作精良圖案清晰,堅固耐用不易損壞。同時也要保證盈利,使得通過重鑄無利可圖。”萬金山對最終的成品提出了要求。
“鑄造錢幣本來就費時費力,損耗頗大,要麽鑄造大麵額的,要麽增加其他金屬的含量,否則基本無利可圖。”有參與過大明錢幣鑄造的老匠人搖頭說道。
“那是熱鑄,這次我們準備用冷鑄。”萬金山搖頭說道。
“冷鑄?怎麽個冷鑄法?”在場的工匠們頓時來了興趣。
“說起來很簡單,將金銀碾壓成板,再用雕刻好了的鋼製模具衝壓,直接成形。”這個技術其實工廠已經開始運用了,隻是一時還沒有想到用在鑄幣上。
“就這麽簡單?嗯,從技術上來說,好像也沒什麽問題。”馬上就有工匠喃喃自語道。
“工序上就這麽簡單,現在需要確定的是貨幣的大小、成分、圖案。圖案上按照魯大人的意思正麵用龍鳳呈祥,背麵用興漢二字,具體的設計由崔大師負責出稿,最後交由魯大人審核。”萬金山對於設計方麵的問題直接交給了擅長畫畫的崔浩遠。
“在設計的同時鋼廠要實驗金銀銅幣的最佳配比,保證出來的金銀銅幣色澤好、耐磨損、耐腐蝕。鑄造部門要設計出錢幣的大小規格,重量控製在合理的範圍內。”萬金山不斷的下達各種任務。
“為了方便交易,魯大人將金銀銅幣的麵值固定為金一兩、銀一兩、銅一文。一兩黃金兌換十兩白銀,一兩白銀兌換一千文銅幣。當然這個兌換比例會有調整的可能,但是鑄造的時候會嚴格按照這個比例進行鑄造。”為了方便使用,這樣的比例最好換算。
當然,日本、朝鮮、大明的黃金和白銀兌換比例都不一樣,魯若麟隻能保證發行出來的金銀幣數量控製在這個兌換比例的合理區間內,穩定兌換值。
隻要興漢軍的金銀幣其他人無法仿製,就能夠保證幣值。
“初步決定金幣含金八成五左右,銀幣含銀九成,實驗組按照這個方案進行實驗,盡快拿出最貼近的合理配方。”隻要市場認可,鑄幣還是很有賺頭的。
“生產線也要開始建設了,一旦方案確定,就要大規模生產。廠區務必保證絕對安全,所有參與鑄幣的人員都要嚴守機密。特別是設計人員,注意保密條例,管好自己的嘴巴。”萬金山已經完全曆練出來了,很多大型工程的建設經驗讓他布置起來有條不紊,把各個節點責任到人,保證事情有序推進。
沒有過多久,金幣的設計圖案就交到了魯若麟手上。
正麵圖案為龍鳳相互尾銜,環繞成一個圓形,中間兩個漢字“壹兩”。背麵是雷霆號揚帆出海的畫麵,空白處有“興漢”兩個大字。
魯若麟對圖案比滿意,直接令萬金山按照圖案製作模具。
“萬師傅,我後來考慮了一下,一兩的銀幣麵值還是大了一點,還需要增加半兩、一錢、一角的小額銀幣,否則百姓們依然使用不方便。”魯若麟後來發現對普通老百姓來說一兩銀子還是太大了,一個月工資隻有一個或者幾個銀幣,萬一被偷或者遺失損失就太大了。
“確實如此,一般百姓家裏使用最多的還是銅子,用銅做大額銅幣小了容易被人仿製牟利,大了也不方便,還是用銀子做小額銀幣好一些。”萬金山想了一下也表示讚同,無非是把銀幣做小點。
“還有所有錢幣邊沿都要做成鋸齒狀,以防別人從錢幣上刮金銀。”魯若麟從來不怕用最惡意的想法去猜測某些人,哪怕隻是給他們留條縫,他們都能擴大成一道門。
萬金山也是被魯若麟說的一愣,以前的金銀使用時都會現場稱重,不會存在缺斤短兩的問題。如果是固定麵值的金銀幣,還真要防備有人在上麵打主意。
“確實要防備一下,我會交代下去的。誰要是從錢幣外麵刮金銀,沒有了鋸齒,這樣的錢幣就沒人要了,是個好辦法。”萬金山也認為加鋸齒是個好辦法。
圖案確定下來後,錢幣的大小和添加其他金屬的事情很快就拿出了方案。按照鋼鐵廠的說法,這種比例的合金兼顧了錢幣的方方麵麵,保值性絕對一流。
最後就是製模了。
製模是個非常細致的活,因為圖案非常精細,對模具師的要求不是一般的高。如果最終模具太過粗糙,導致壓製的錢幣圖像模糊,市場的接受度就會很低。
好在模具師傅蔣天旭的手藝絕對是一流的。當初在直隸的時候就是有名的雕刻師,要不是家鄉受了兵災,還真不一定會被魯若麟收攏到手。來到興漢軍的蔣天旭憑借自己的一手高超雕工,直接就進了工匠協會,擁有了帶徒弟的資格。
對於如今的生活蔣天旭也非常滿意,不但收入提高了一大截,最重要的是社會地位與在大明時根本不可同日而語。這裏再也不會有人對他們呼來喝去的,即使是魯若麟見到蔣天旭都是恭恭敬敬的喊一聲蔣大師,讓蔣天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對興漢軍的歸屬感愈發強烈。
蔣天旭用蜜蠟雕刻的錢幣模具非常精美,就等著製作鋼製模具了。
製作模具工廠是輕車熟路了,很快就用最好的鋼材製作出了兩套套模具。蔣天旭親自動手將模具打磨光滑,做最後的矯正。之所以做兩套,是防止有意外情況發生能夠有替代的。
有了模具,早就準備好的工廠立即試生產了一批錢幣,送到了魯若麟的案頭。
魯若麟拿起這些錢幣一個個的仔細看了看。
比起大明的銅錢和西班牙等歐洲國家的金銀幣,興漢軍的錢幣無疑精美很多。不但圖案清晰,成色也非常好,添加其他金屬也起有好處的,起碼更加堅固耐用。
“智孝、瑞峰、青鬆,你們來看看,這是新製出來的錢幣,如果拿出去使用,商人和百姓是否會接受?”魯若麟特意把商業司的周智孝、稅務司的羅瑞峰和濟州島最大的商人徐青鬆叫過來一起參詳一下,看是否哪裏有遺漏。
周智孝、羅瑞峰和徐青鬆都拿起錢幣仔細的看了又看,相互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驚喜。
要說對貨幣的需求,uu看書 w.uukansu.om 商業司、稅務司和商人們是最大的客戶群體。每天過手的銀錢都是海量,而因為各種錢幣製式不一、成色各異,無形中造成了很大的麻煩,如果能夠統一貨幣,他們當然是願意的。不過前提是這個貨幣必須能夠被大眾接受,否則即使興漢軍內部能用,無法推廣也無濟於事。
“大人,這個金幣和銀幣的含金量和含銀量分別是多少?”徐青鬆問的比較直接,因為這關係到市場是否接受的問題。
“金幣八成五、銀幣九成。”魯若麟沒有打埋伏,直接告訴了徐青鬆,畢竟商人是否接受是興漢軍錢幣推廣的關鍵。
“如果是這樣的金銀含量,製作又如此精良,我想商人們沒有拒絕的理由。”徐青鬆思考了一下回答道。
“大人,這個套錢幣的兌換比例如何?”周智孝問道。
“一金換十銀,一銀換千銅。”這個就比較方便了,即使是普通人也很容易記住。
“大人,日本和大明的金銀兌換比例都不一樣,會不會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鑽了空子?”羅瑞峰一臉擔憂的問道。
“這個放心,其他人仿製不了,以後興漢軍的主要貨幣會是銀幣,金幣隻是補充,少量對外發行。”目前興漢軍儲備的白銀最多,以後流入的貴金屬也會是以白銀為主。
“如果以後製造的錢幣都是這樣的話,對外發行應該沒有什麽問題,我們先製造一批用的試一下,如果反饋的效果好再大量發行,徹底取代市麵上的貨幣。”周智孝最後的建議被大家接納,決定先製一批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