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段時間的交易,白翎島為鬆江徐家帶來了不菲的利潤,魯若麟已經取得了鬆江徐家的部分信任,視為比較可靠的商業夥伴。
加上白翎島的實際情況近乎於獨立的小軍閥,而且通過徐青鬆的情報,了解到魯若麟手下還有一股不弱的軍隊,起碼有近1500人的家丁隊伍,這樣的實力已經不是徐家可以隨意拿捏的了。
負責徐家生意往來的是三房的徐文遠,對於這次魯若麟來鬆江徐家是比較重視,徐文遠親自到自家碼頭迎接,給足了麵子。要知道一般的生意夥伴,徐家的管事們出麵就足夠。
在徐青鬆的引薦下雙方會麵的氣氛十分融洽。對於徐家這個合作夥伴魯若麟也是非常重視的,這次就帶了不少遼東特產作為禮品。上好的虎皮、熊皮、貂皮,百年的老山參等令徐文遠很是滿意。
徐文遠對魯若麟是十分好奇的,徐家手底下也不是沒有幾支關係比較親密的海上豪客,用來做一些明麵上不方便的事情。這些豪客們基本都是一些亡命之徒,好勇鬥狠,粗鄙不堪。除了幾次敲打的時候徐文遠私下見過他們幾次,其他時候都是由府裏的管事在與他們溝通和控製。
這些豪客們有徐家做靠山就不懼水師的圍剿,物資上也有保障,打劫來的貨物也方便出手,沒有徐家的支持他們很難在附近海域立足。
東南沿海一帶有很多豪門巨戶都豢養著這樣的打手,在保證自身利益的同時打擊競爭對手。主要的目標則是那些也想在海貿上分杯羹的小門小戶和獨立船隻,達到壟斷貿易的目的。
對於這些豪客們徐家從來都是高高在上的主子,用的順手就用,不聽話了就換一批,心底裏是瞧不上這些粗貨的。
但是從徐青鬆反饋回來的消息看,魯若麟與那些人是完全不同的。雖然都是在海上討生活,魯若麟不靠打劫維持生存,主要的來源是經商,而且有自己的生存基地,更是得到了朝鮮王廷的認可,已經可以認定為一方勢力了。
更難得的是聽說他把自己的地盤經營的頗為富庶,活人無數。還自己辦學培養文人,雖然都是請的些青樓女子當先生,實為笑柄,但是也可以看出胸有大誌,不容小覷。好在魯若麟的地盤遠在朝鮮,與徐家沒有利害衝突,否則是斷然容不下這樣的草莽英雄的。
親眼見到魯若麟本人後徐文遠更加確定了之前的判斷,魯若麟身材魁梧,皮膚偏黑,但是沒有匪氣,一身妥帖的衣服,身上收拾的幹淨利索,頗有英武之氣。更主要的是氣質,見多了武夫裝斯文時醜態的徐文遠,在魯若麟身上看到的是自信、昂揚、不卑不亢,談吐也是沉穩老練,應對得體,令人如沐春風。
權貴人家的精英子弟看人還是很有一套的,徐文遠覺得對魯若麟的重視還應該調高一些,這種人絕非池中之物,一遇風雲就不知道會有什麽造化了。
徐家雖然是龐然大物,在江南根基深厚,但是大也有大的難處,族中各種厲害關係也是錯綜複雜,想要做一點改變都會麵臨各種阻礙。現在世道已經亂了,不是沒有人目光長遠看到危機,隻是腐朽的豪門已經習慣了躺在大明的身體上吸血,想要他們主動做出改變是千難萬難的。
相反魯若麟這樣新興的勢力就靈活的多,也更有機會爭頂。縱觀曆史,改朝換代之時草莽之雄更容易成功,豪門望族雖然財雄勢厚,但是更多的時候是附為尾翼,或者在動亂中消亡。白紙好做畫,船大難掉頭就是這個道理。
擺正心態的徐文遠收起了徐家的架子,與魯若麟相談甚歡。對於魯若麟希望借助徐家的力量收集工匠、落魄文人的事情也表示可以大力支持。
吸納流民這種事情如果讓魯若麟來做肯定是比較困難的,少量的還好,一旦人數過多就會受到地方勢力的打擊。這些權貴勢力在南方是盤根錯節,控製著南方的方方麵麵,可以說如果沒有他們的配合,朝廷對江南的統治都無法維持下去。
由徐家出麵收攏流民阻力就要小的多,但是也不能太過火,否則動了大家的蛋糕以徐家的權勢也架不住圍攻。
而且江南土地肥沃經濟繁榮,活命的機會也比北方多一些,大規模的流民還是比較少見的。那些權貴的田莊、工坊也吸納了不少破產農民,是他們廉價勞動力的重要來源。但是總會有一些流民最後淪為乞丐、盜匪,與其落得這樣的下場還不如送到白翎島物盡其用,也算是為江南的繁榮穩定做了貢獻。
這次魯若麟還隨船帶了些交易品,除了食鹽、鹹魚、藥材等,還新增了一些皮裘。這些皮裘都是用在朝鮮遼東收來的皮革精心製作的,流水線的使用使得製作費用大大降低,加上用邊角料做的皮帽、皮靴、皮手套,附加值大大增加。
徐青鬆在白翎島學到了流水線製衣的方法,回到鬆江後組建了自家的成衣作坊,雖然是山寨版的,效率打了些折扣,但是效果還是不錯的。隻是江南之地幾乎家家紡紗織布,衣服大多自己製作,銷量隻是一般,也就絕了複製白翎島模式的念頭。
白翎島大規模往江南傾銷食鹽已經引起了揚州鹽商的注意,以徐家的勢力也不敢輕易與之抗衡,言語之中有減少食鹽進貨的意思。對此魯若麟也表示理解,不過食鹽是白翎島的拳頭產品,少了這個大宗商品損失就太大了,必須開發新的產品來代替了。
其實魯若麟早就有此打算,隻是沒有來得及實施,這次來江南正好采購一些原材料做新品。
見麵會結束後徐文遠將自家在港口附近的一處別院借給魯若麟暫住,自己則回了華亭徐府,具體的事情自然有管事與魯若麟對接。
魯若麟現在的身份比較尷尬,畢竟朝廷海禁政策還在,私底下大家出海是跑得不亦樂乎,明麵上大家還是要裝出一副打擊海上貿易的樣子,魯若麟這樣的海外走私商人自然不能大張旗鼓的招搖過市。
魯若麟很快就把賀晚霞贖買的一百多青樓女子接到了莊園。
哪怕賀晚霞信誓旦旦的承諾是救大家出苦海,開始新生活,但是恐懼始終籠罩心頭。賀晚霞把白翎島說的天上少有地上不見,越是讓大家不敢相信,幸運這個詞早就離她們遠去了。
進了莊園的女人們更加害怕了,對於這個陌生的地方,想到坊間傳聞的富貴人家的種種齷蹉勾當,膽小的甚至哭了起來。
魯若麟很快就出來進行了安撫,賀晚霞也在一旁寬慰,大家暫時安定了下來。恐懼多源於未知,清閑下來的女人們也容易瞎想,魯若麟幹脆就給她們找點事情做,忙起來了就不會瞎想了。
趁著回去還有段時間,魯若麟和賀晚霞開始給這些女人上課傳授拚音,早晚要學的,不如現在就開始。
很快忙碌的學習生活就占據了這些女人的大部分時間,想象中的恐怖事情沒有發生,大家吃的好,穿的暖,生病的也有大夫治療,這樣安逸舒適的生活很快就讓大家的情緒穩定了下來,也越發覺得去當先生的說法可能是真的。
沒有了恐懼,這些女人的天性一下就得到了釋放,莊園裏的氣氛也逐漸活潑起來。對於魯若麟開始的時候大家還比較懼怕,但是上了幾次課之後,大家發現魯若麟沒有想象中的那麽難相處,膽子也漸漸大了起來。個別潑辣的還會和魯若麟開開玩笑,魯若麟也不生氣,反而不時的打趣她們。
從魯若麟這裏她們得到尊重和重視,心情自然好了起來,對以後的生活也開始充滿了期待。
賀晚霞發現魯若麟身邊居然沒有侍女,都是自己動手,或者由親衛幫忙打理他的生活,很是詫異。按照魯若麟的權勢地位,如此年紀沒有娶妻已經比較少見了,連妾室都沒有就更稀奇了,最離譜的是連使喚丫頭的沒有,身邊都是些軍士。如果魯若麟身邊有俊俏的書童,賀晚霞可能會懷疑他好男風,可惜連書童也沒有。
其實還真不是魯若麟故意不找,以前一直在海上跑,刀口上添血,根本不可能帶女人。後來條件成熟了也沒顧得上,島上倒是有幾個粗使婆子打掃雜務,但是原則上隻能算家裏的幫傭,不是侍女。加上後世的習慣使然,什麽事情都是自己動手,還沒有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腐朽墮落生活。
為此賀晚霞安排了兩個年紀稍小、姿色上佳的姑娘給魯若麟做侍女,魯若麟糾結了好久還是推辭了。不是不想要,而是舍不得。有如此青春靚麗的女孩伺候自己,想想都美得很,簡直就是自己以前做夢都想要的生活。但是這些女人都是島上急缺的人才,看看上批回去的女人作用多大就可以知道這些女人的重要,為了兩個侍女浪費兩個人才實在是不劃算。uu看書 uushucm
這件事情很快就傳到了徐文遠耳朵裏。
莊園的管家一直在關注魯若麟的動靜,對於魯若麟給青樓女子上課的事情雖然早有耳聞,但是親眼見到還是覺得不可思議。到了魯若麟寧可自己鋪床疊被也不想把這些女人收做侍女,堅持要所有人認真學習回去好教書育人後,立馬成了徐家人的笑談。
見多識廣的徐文遠卻真正被震驚到了,這是有多求賢若渴才會如此虐待自己?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能夠為了事業克製自己欲望的都是非常之人,很明顯魯若麟就是這種。而這種人也是能成大事的人,對於這種人早結善緣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很快四個青春靚麗的侍女送到了魯若麟麵前。
雪梅、香蘭、綠竹、青蓮,這就是徐文遠送給魯若麟的四個侍女。她們都是十四、五歲的年紀,在徐家已經調教多年,容貌俱是上佳,除了不通文墨,實在沒有什麽好挑剔的了。
大戶人家之間互贈女仆是非常常見的事情,魯若麟也不是要做聖人裝清高,既然來到了這個時代有些事情是無法避免的。自己身邊也確實需要有人打理生活,也就沒有推辭收了下來。
跟了自己好歹能有個好歸宿,肯定比在徐家身不由己要強。魯若麟這樣說服自己。
有這些侍女照顧後生活確實舒適許多,完全不是那些糙漢子可比的。看著也比較養眼,心情也會愉快不少,魯若麟現在唯一的感受就是應該抽自己一巴掌,早這樣多好,咋就沒想到咧,實在是大意了。
加上白翎島的實際情況近乎於獨立的小軍閥,而且通過徐青鬆的情報,了解到魯若麟手下還有一股不弱的軍隊,起碼有近1500人的家丁隊伍,這樣的實力已經不是徐家可以隨意拿捏的了。
負責徐家生意往來的是三房的徐文遠,對於這次魯若麟來鬆江徐家是比較重視,徐文遠親自到自家碼頭迎接,給足了麵子。要知道一般的生意夥伴,徐家的管事們出麵就足夠。
在徐青鬆的引薦下雙方會麵的氣氛十分融洽。對於徐家這個合作夥伴魯若麟也是非常重視的,這次就帶了不少遼東特產作為禮品。上好的虎皮、熊皮、貂皮,百年的老山參等令徐文遠很是滿意。
徐文遠對魯若麟是十分好奇的,徐家手底下也不是沒有幾支關係比較親密的海上豪客,用來做一些明麵上不方便的事情。這些豪客們基本都是一些亡命之徒,好勇鬥狠,粗鄙不堪。除了幾次敲打的時候徐文遠私下見過他們幾次,其他時候都是由府裏的管事在與他們溝通和控製。
這些豪客們有徐家做靠山就不懼水師的圍剿,物資上也有保障,打劫來的貨物也方便出手,沒有徐家的支持他們很難在附近海域立足。
東南沿海一帶有很多豪門巨戶都豢養著這樣的打手,在保證自身利益的同時打擊競爭對手。主要的目標則是那些也想在海貿上分杯羹的小門小戶和獨立船隻,達到壟斷貿易的目的。
對於這些豪客們徐家從來都是高高在上的主子,用的順手就用,不聽話了就換一批,心底裏是瞧不上這些粗貨的。
但是從徐青鬆反饋回來的消息看,魯若麟與那些人是完全不同的。雖然都是在海上討生活,魯若麟不靠打劫維持生存,主要的來源是經商,而且有自己的生存基地,更是得到了朝鮮王廷的認可,已經可以認定為一方勢力了。
更難得的是聽說他把自己的地盤經營的頗為富庶,活人無數。還自己辦學培養文人,雖然都是請的些青樓女子當先生,實為笑柄,但是也可以看出胸有大誌,不容小覷。好在魯若麟的地盤遠在朝鮮,與徐家沒有利害衝突,否則是斷然容不下這樣的草莽英雄的。
親眼見到魯若麟本人後徐文遠更加確定了之前的判斷,魯若麟身材魁梧,皮膚偏黑,但是沒有匪氣,一身妥帖的衣服,身上收拾的幹淨利索,頗有英武之氣。更主要的是氣質,見多了武夫裝斯文時醜態的徐文遠,在魯若麟身上看到的是自信、昂揚、不卑不亢,談吐也是沉穩老練,應對得體,令人如沐春風。
權貴人家的精英子弟看人還是很有一套的,徐文遠覺得對魯若麟的重視還應該調高一些,這種人絕非池中之物,一遇風雲就不知道會有什麽造化了。
徐家雖然是龐然大物,在江南根基深厚,但是大也有大的難處,族中各種厲害關係也是錯綜複雜,想要做一點改變都會麵臨各種阻礙。現在世道已經亂了,不是沒有人目光長遠看到危機,隻是腐朽的豪門已經習慣了躺在大明的身體上吸血,想要他們主動做出改變是千難萬難的。
相反魯若麟這樣新興的勢力就靈活的多,也更有機會爭頂。縱觀曆史,改朝換代之時草莽之雄更容易成功,豪門望族雖然財雄勢厚,但是更多的時候是附為尾翼,或者在動亂中消亡。白紙好做畫,船大難掉頭就是這個道理。
擺正心態的徐文遠收起了徐家的架子,與魯若麟相談甚歡。對於魯若麟希望借助徐家的力量收集工匠、落魄文人的事情也表示可以大力支持。
吸納流民這種事情如果讓魯若麟來做肯定是比較困難的,少量的還好,一旦人數過多就會受到地方勢力的打擊。這些權貴勢力在南方是盤根錯節,控製著南方的方方麵麵,可以說如果沒有他們的配合,朝廷對江南的統治都無法維持下去。
由徐家出麵收攏流民阻力就要小的多,但是也不能太過火,否則動了大家的蛋糕以徐家的權勢也架不住圍攻。
而且江南土地肥沃經濟繁榮,活命的機會也比北方多一些,大規模的流民還是比較少見的。那些權貴的田莊、工坊也吸納了不少破產農民,是他們廉價勞動力的重要來源。但是總會有一些流民最後淪為乞丐、盜匪,與其落得這樣的下場還不如送到白翎島物盡其用,也算是為江南的繁榮穩定做了貢獻。
這次魯若麟還隨船帶了些交易品,除了食鹽、鹹魚、藥材等,還新增了一些皮裘。這些皮裘都是用在朝鮮遼東收來的皮革精心製作的,流水線的使用使得製作費用大大降低,加上用邊角料做的皮帽、皮靴、皮手套,附加值大大增加。
徐青鬆在白翎島學到了流水線製衣的方法,回到鬆江後組建了自家的成衣作坊,雖然是山寨版的,效率打了些折扣,但是效果還是不錯的。隻是江南之地幾乎家家紡紗織布,衣服大多自己製作,銷量隻是一般,也就絕了複製白翎島模式的念頭。
白翎島大規模往江南傾銷食鹽已經引起了揚州鹽商的注意,以徐家的勢力也不敢輕易與之抗衡,言語之中有減少食鹽進貨的意思。對此魯若麟也表示理解,不過食鹽是白翎島的拳頭產品,少了這個大宗商品損失就太大了,必須開發新的產品來代替了。
其實魯若麟早就有此打算,隻是沒有來得及實施,這次來江南正好采購一些原材料做新品。
見麵會結束後徐文遠將自家在港口附近的一處別院借給魯若麟暫住,自己則回了華亭徐府,具體的事情自然有管事與魯若麟對接。
魯若麟現在的身份比較尷尬,畢竟朝廷海禁政策還在,私底下大家出海是跑得不亦樂乎,明麵上大家還是要裝出一副打擊海上貿易的樣子,魯若麟這樣的海外走私商人自然不能大張旗鼓的招搖過市。
魯若麟很快就把賀晚霞贖買的一百多青樓女子接到了莊園。
哪怕賀晚霞信誓旦旦的承諾是救大家出苦海,開始新生活,但是恐懼始終籠罩心頭。賀晚霞把白翎島說的天上少有地上不見,越是讓大家不敢相信,幸運這個詞早就離她們遠去了。
進了莊園的女人們更加害怕了,對於這個陌生的地方,想到坊間傳聞的富貴人家的種種齷蹉勾當,膽小的甚至哭了起來。
魯若麟很快就出來進行了安撫,賀晚霞也在一旁寬慰,大家暫時安定了下來。恐懼多源於未知,清閑下來的女人們也容易瞎想,魯若麟幹脆就給她們找點事情做,忙起來了就不會瞎想了。
趁著回去還有段時間,魯若麟和賀晚霞開始給這些女人上課傳授拚音,早晚要學的,不如現在就開始。
很快忙碌的學習生活就占據了這些女人的大部分時間,想象中的恐怖事情沒有發生,大家吃的好,穿的暖,生病的也有大夫治療,這樣安逸舒適的生活很快就讓大家的情緒穩定了下來,也越發覺得去當先生的說法可能是真的。
沒有了恐懼,這些女人的天性一下就得到了釋放,莊園裏的氣氛也逐漸活潑起來。對於魯若麟開始的時候大家還比較懼怕,但是上了幾次課之後,大家發現魯若麟沒有想象中的那麽難相處,膽子也漸漸大了起來。個別潑辣的還會和魯若麟開開玩笑,魯若麟也不生氣,反而不時的打趣她們。
從魯若麟這裏她們得到尊重和重視,心情自然好了起來,對以後的生活也開始充滿了期待。
賀晚霞發現魯若麟身邊居然沒有侍女,都是自己動手,或者由親衛幫忙打理他的生活,很是詫異。按照魯若麟的權勢地位,如此年紀沒有娶妻已經比較少見了,連妾室都沒有就更稀奇了,最離譜的是連使喚丫頭的沒有,身邊都是些軍士。如果魯若麟身邊有俊俏的書童,賀晚霞可能會懷疑他好男風,可惜連書童也沒有。
其實還真不是魯若麟故意不找,以前一直在海上跑,刀口上添血,根本不可能帶女人。後來條件成熟了也沒顧得上,島上倒是有幾個粗使婆子打掃雜務,但是原則上隻能算家裏的幫傭,不是侍女。加上後世的習慣使然,什麽事情都是自己動手,還沒有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腐朽墮落生活。
為此賀晚霞安排了兩個年紀稍小、姿色上佳的姑娘給魯若麟做侍女,魯若麟糾結了好久還是推辭了。不是不想要,而是舍不得。有如此青春靚麗的女孩伺候自己,想想都美得很,簡直就是自己以前做夢都想要的生活。但是這些女人都是島上急缺的人才,看看上批回去的女人作用多大就可以知道這些女人的重要,為了兩個侍女浪費兩個人才實在是不劃算。uu看書 uushucm
這件事情很快就傳到了徐文遠耳朵裏。
莊園的管家一直在關注魯若麟的動靜,對於魯若麟給青樓女子上課的事情雖然早有耳聞,但是親眼見到還是覺得不可思議。到了魯若麟寧可自己鋪床疊被也不想把這些女人收做侍女,堅持要所有人認真學習回去好教書育人後,立馬成了徐家人的笑談。
見多識廣的徐文遠卻真正被震驚到了,這是有多求賢若渴才會如此虐待自己?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能夠為了事業克製自己欲望的都是非常之人,很明顯魯若麟就是這種。而這種人也是能成大事的人,對於這種人早結善緣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很快四個青春靚麗的侍女送到了魯若麟麵前。
雪梅、香蘭、綠竹、青蓮,這就是徐文遠送給魯若麟的四個侍女。她們都是十四、五歲的年紀,在徐家已經調教多年,容貌俱是上佳,除了不通文墨,實在沒有什麽好挑剔的了。
大戶人家之間互贈女仆是非常常見的事情,魯若麟也不是要做聖人裝清高,既然來到了這個時代有些事情是無法避免的。自己身邊也確實需要有人打理生活,也就沒有推辭收了下來。
跟了自己好歹能有個好歸宿,肯定比在徐家身不由己要強。魯若麟這樣說服自己。
有這些侍女照顧後生活確實舒適許多,完全不是那些糙漢子可比的。看著也比較養眼,心情也會愉快不少,魯若麟現在唯一的感受就是應該抽自己一巴掌,早這樣多好,咋就沒想到咧,實在是大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