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來源:孫雷沒有紅
比賽後,我決定先睡上一覺,再寫這一篇。
和以往一樣,很長,建議您有時間有耐心的時候再看。
回溯現場
寫之前,得先重新分析一下事件發生的過程,然後重新聽聽薑至鵬賽後的采訪。於是我在微博上搜索了一下,發現了這麽件事兒:
大部分正在傳播的,是這樣一張隻有幾秒的動圖:
從動圖開始的時候,薑至鵬已經做出跳躍動作了。反複播放之下,越看越暴力,多看幾遍,就沒什麽理智,隻剩下情緒了。
可我想知道的,是薑至鵬從什麽時候做的判斷做動作,這動圖幫不了我,隻能自己找視頻了:
結果找到最全的片段,第一幀裏,被踢到的橋岡大樹已經倒下了。。。這也幫不了我。
那就從全場錄像當中找唄。這樣,我做了個新的動圖:
怎麽樣?覺得更惡劣了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此前那個反複播放的動圖產生的“先入為主”的印象所致。
我不闡述心理層麵的內容了,說說我的判斷。
一幀一幀地判斷,這裏麵的細節非常多:
30:12
日本隊從後場向前場右路的長傳轉移,球速不慢,弧線不高。當薑至鵬和橋岡大樹同時出現在畫麵裏的第一幀,是這樣的:
橋岡大樹緊貼著邊線,在等球飛到自己腳下。而薑至鵬內收的比較深,距離橋岡大樹還有些距離,他正在加速向邊路跑去,但是:
通過和場邊廣告牌對比位置,薑至鵬的奔跑路線並不是衝著橋岡大樹去,也不是搶到他的身前去爭搶第一落點,而是去保護位置。與此同時,橋岡大樹仍然留在原地。兩個人的判斷都是:這球速度很快,不會產生爭搶高空球的局麵。
30:13
再下一秒。橋岡大樹仍然留在原地,而薑至鵬的身體形態有了變化,他抬頭看到了球的位置,發現球速正在下降,於是改變了防守策略:
已經可以明顯看出薑至鵬的變向了,他重新評估了球的落點,決定去搶第一點。與此同時,橋岡大樹還在等待。
這是橋岡大樹改變接球策略的瞬間。視頻太模糊,無法觀察他是因為發現了球速減慢還是薑至鵬的防守策略改變,從而做出的調整,但他也準備開始改變自己的接球點。
兩個人與球的關係進一步發生了變化,與此同時,中國隊控製住了中場的空間。薑至鵬和橋岡大樹都觀察到了這一點,所以薑至鵬的策略是用腳做截停。如果成功,中場隊友可以控球,並就此開始反擊。橋岡大樹如果不去幹擾,意味著將會送給中國隊反擊機會。
30:14
薑至鵬已經開始蓄力彈跳,而橋岡大樹從原地起速,隻往前跑了一步,他的策略是頭球點給最近的隊友鈴木武藏,此時兩個人都決定了策略和具體的動作。
有趣的是,主裁判的視線被身前的兩個人遮擋,他的跑動路線和選位,是從最初的向前改為折回。顯然他也發現了因為這次傳球的速度下降,可能會導致發展方向發生變化。
犯規在這一秒內發生。全景看不清楚了,我們用慢動作機位再把這一秒解讀完:
接觸過程
搶點的一瞬間,雖然薑至鵬做出的判斷更早,但橋岡大樹的位置更加有利。
接下來,橋岡大樹已經有了“縮頸藏頭”的動作,而且是閉著眼的。比起主動爭搶頭球,看起來更像是他在保護自己了。
因為閉眼和保護動作,橋岡大樹沒有頂到球。同時,薑至鵬的腳到了。
腳踢到球,腳底踩到橋岡大樹。
這個角度的機位看得更清楚。如果把所有因素暫時都排除,隻說搶點這件事,薑至鵬做的更加主動,對於落點的判斷更快。當然,足球不能隻說一個因素。
最後再來看一下這個機位的動圖。薑至鵬準備在空中把球截停,球的方向是身前的馮勁。而橋岡大樹在決定頭球搶點,並且已經做出動作之後,意識到了危險,並做出了保護動作,避開了側臉(當然後腦更加危險)。
我先不做觀點闡述,這件事放在最後。讓我們再多還原一個現場,就是薑至鵬的賽後采訪。
提問的記者是騰訊體育的趙宇,視頻裏有四個問題,倒數第二個是關於那次犯規的:
“哪腳球?上半場那個嗎?啊。。。那個球其實我覺得,作為我來說,我沒有去故意去傷害任何人,我沒有去傷害球員。然後而且那個球,我看見他了,但是我覺得在他的位置上,他不可能夠到這個球。而且,大家可以通過回放也可以看到,那個球,我是先用腳弓先把那個球給斷下來了。然後他,隨後才是頭碰到我的腳,並不是我直接踹到了他。當然,這樣的動作在這樣的比賽當中去出現,在國家隊的層麵的比賽當中去出現,我覺得確實是,以後還是需要注意的吧。”
錯在哪裏
從競技的角度來講,我一直不太喜歡一句話:“贏了愛你,輸了愛你,不拚不愛你。”
可能挺得罪人,我覺得這句話挺虛偽的。不拚又贏了你愛不愛他?
薑至鵬對於落點的判斷沒問題,拚勁也足。他在采訪當中所描述的內容,大部分都是事實,並沒什麽可指摘的。他的確不是為了踹橋岡大樹才去做的這個動作,所以確實沒有“惡意”。
問題就出在“拚”上。拚是針對自己的,我舍去身家性命不要,刀山火海也敢赴,那都是自己情願的事兒,可這並不是因此傷害到別人的理由。正是因為拚,且認可了自己的拚,才會有這一幕:
“這是犯規嗎?”
選擇了魯莽的動作,是難免會發生的事。但由於這個魯莽動作,薑至鵬給橋岡大樹造成了傷害,並且有極危險的隱患。這件事比“我拚了,且拚的有道理”更重要。而且,和自己是不是衝著球去,誰先碰到了球,甚至是不是犯規都沒有關係。
第一時間做什麽?
如果當時薑至鵬第一時間伸手表示認同判罰,然後趕緊去看橋岡大樹的情況,其實可以解決大部分的爭議。當然,如果他這麽理解這件事,也自然會在采訪中表達歉意了。
這讓我想起前不久孫興慜的那張紅牌。那次犯規讓安德烈·戈麥斯嚴重受傷,我盡量避開了殘忍的畫麵,隻看孫興慜當時在做什麽。
由於這次受傷的嚴重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孫興慜是犯規的隊員,但也成為了事件的受害人。準確地說,所有人都是意外的受害者,所以這時候沒人還有閑工夫去圍攻孫興慜。
這一次薑至鵬的犯規,遠沒有孫興慜的結果那樣嚴重。從犯規到比賽恢複,連一分鍾都不到。沒有日本球員上前問責,主教練森保一甚至都沒有激烈地抗議,事件就結束了。
試想一下,如果把薑至鵬的反應套在孫興慜身上。第一時間不是認同判罰、關懷對手,而是為自己申辯,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不會道歉
不會道歉是國內球員的普遍習慣。我沒有用“通病”這個詞,因為這的確不是病,而來自於環境的影響。
初中的時候,我的同桌是個情商智商雙高的男孩,我倆玩的到一塊,當然也會有產生矛盾的時候。有一次,我為了某件事憤怒地質問他,他等了幾秒,冷靜地說:
“對不起。”
我仍然記得聽到那句話時,自己的心情。這三個字結束了一切爭執,這不就是我想要的結果嗎?然而我卻不能坦然地麵對,更談不上原諒不原諒了,因為本來錯也不完全在對方身上。
我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挫敗感,更羞愧的,是比起坦誠,我的第一反應是挫敗感。
這件小事久久地留在了我的記憶中,可在後來的成長過程中,我很少能碰到像他一樣坦然道歉的人。
因為成年人的世界裏,道歉是要負責的,責任是很可怕的。即使你願意道歉負責,別人也不願意接受,反而有了更加正當的消滅你的理由。
那條著名的微博,現在變成了這個樣子。沒有轉發,也看不到評論。奇怪的是,你一定知道評論和轉發都是什麽內容。
“對不起!”
那隻是一條道歉的微博而已。uu看書 ww.uukanshu.om
薑至鵬錯了。他做了魯莽動作的選擇,也沒有在第一時間關懷被踢到的對手,也沒有道歉認錯。
日本的雅虎新聞,在日本男足的頁麵頭條,沒有這件事:
在從比賽至今的109條新聞當中,有9條是以薑至鵬的犯規作為標題的。
其中3條引用的是中國國內媒體的報道;
1條引用了韓國媒體的報道;1條是薑至鵬賽後采訪內容;1條是李鐵的賽後評論;
來自日本媒體的責難式報道,其實隻有3條。
3/109
有趣的是,有國內媒體引用了日本媒體引用中國媒體的報道:
至於在社交媒體,一般球迷對這一事件的諷刺和揶揄,我就不搬了。
結語
眼下,我們還難承認錯誤的自信,也沒有原諒的勇氣。除了把薑至鵬釘在恥辱柱上之外,還沒有更好的替代解決方案。用以平息每個人對中國足球的不滿,以及他在國際比賽中犯了錯誤的連帶羞恥感。
薑至鵬沒有道歉。他應該道歉,但我理解他為什麽沒有道歉。薑至鵬的拚,是球迷要的。他拚得太過了,球迷就不要他了。
我們尚未發現足球在中國有趣的地方,即使有人找到了樂趣,他們一定不是主流。在足球的層麵上,我們與日本、韓國都難以比較。
認錯不是認慫。
“對不起”隻是個態度,代表:“喲,原來老子做的不對,他娘的,下回老子做對給你看。”這也是拚。
請盡情諷刺薑至鵬,但是在下次他為中國隊拚出成績的時候,請給他掌聲。
(完)
比賽後,我決定先睡上一覺,再寫這一篇。
和以往一樣,很長,建議您有時間有耐心的時候再看。
回溯現場
寫之前,得先重新分析一下事件發生的過程,然後重新聽聽薑至鵬賽後的采訪。於是我在微博上搜索了一下,發現了這麽件事兒:
大部分正在傳播的,是這樣一張隻有幾秒的動圖:
從動圖開始的時候,薑至鵬已經做出跳躍動作了。反複播放之下,越看越暴力,多看幾遍,就沒什麽理智,隻剩下情緒了。
可我想知道的,是薑至鵬從什麽時候做的判斷做動作,這動圖幫不了我,隻能自己找視頻了:
結果找到最全的片段,第一幀裏,被踢到的橋岡大樹已經倒下了。。。這也幫不了我。
那就從全場錄像當中找唄。這樣,我做了個新的動圖:
怎麽樣?覺得更惡劣了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此前那個反複播放的動圖產生的“先入為主”的印象所致。
我不闡述心理層麵的內容了,說說我的判斷。
一幀一幀地判斷,這裏麵的細節非常多:
30:12
日本隊從後場向前場右路的長傳轉移,球速不慢,弧線不高。當薑至鵬和橋岡大樹同時出現在畫麵裏的第一幀,是這樣的:
橋岡大樹緊貼著邊線,在等球飛到自己腳下。而薑至鵬內收的比較深,距離橋岡大樹還有些距離,他正在加速向邊路跑去,但是:
通過和場邊廣告牌對比位置,薑至鵬的奔跑路線並不是衝著橋岡大樹去,也不是搶到他的身前去爭搶第一落點,而是去保護位置。與此同時,橋岡大樹仍然留在原地。兩個人的判斷都是:這球速度很快,不會產生爭搶高空球的局麵。
30:13
再下一秒。橋岡大樹仍然留在原地,而薑至鵬的身體形態有了變化,他抬頭看到了球的位置,發現球速正在下降,於是改變了防守策略:
已經可以明顯看出薑至鵬的變向了,他重新評估了球的落點,決定去搶第一點。與此同時,橋岡大樹還在等待。
這是橋岡大樹改變接球策略的瞬間。視頻太模糊,無法觀察他是因為發現了球速減慢還是薑至鵬的防守策略改變,從而做出的調整,但他也準備開始改變自己的接球點。
兩個人與球的關係進一步發生了變化,與此同時,中國隊控製住了中場的空間。薑至鵬和橋岡大樹都觀察到了這一點,所以薑至鵬的策略是用腳做截停。如果成功,中場隊友可以控球,並就此開始反擊。橋岡大樹如果不去幹擾,意味著將會送給中國隊反擊機會。
30:14
薑至鵬已經開始蓄力彈跳,而橋岡大樹從原地起速,隻往前跑了一步,他的策略是頭球點給最近的隊友鈴木武藏,此時兩個人都決定了策略和具體的動作。
有趣的是,主裁判的視線被身前的兩個人遮擋,他的跑動路線和選位,是從最初的向前改為折回。顯然他也發現了因為這次傳球的速度下降,可能會導致發展方向發生變化。
犯規在這一秒內發生。全景看不清楚了,我們用慢動作機位再把這一秒解讀完:
接觸過程
搶點的一瞬間,雖然薑至鵬做出的判斷更早,但橋岡大樹的位置更加有利。
接下來,橋岡大樹已經有了“縮頸藏頭”的動作,而且是閉著眼的。比起主動爭搶頭球,看起來更像是他在保護自己了。
因為閉眼和保護動作,橋岡大樹沒有頂到球。同時,薑至鵬的腳到了。
腳踢到球,腳底踩到橋岡大樹。
這個角度的機位看得更清楚。如果把所有因素暫時都排除,隻說搶點這件事,薑至鵬做的更加主動,對於落點的判斷更快。當然,足球不能隻說一個因素。
最後再來看一下這個機位的動圖。薑至鵬準備在空中把球截停,球的方向是身前的馮勁。而橋岡大樹在決定頭球搶點,並且已經做出動作之後,意識到了危險,並做出了保護動作,避開了側臉(當然後腦更加危險)。
我先不做觀點闡述,這件事放在最後。讓我們再多還原一個現場,就是薑至鵬的賽後采訪。
提問的記者是騰訊體育的趙宇,視頻裏有四個問題,倒數第二個是關於那次犯規的:
“哪腳球?上半場那個嗎?啊。。。那個球其實我覺得,作為我來說,我沒有去故意去傷害任何人,我沒有去傷害球員。然後而且那個球,我看見他了,但是我覺得在他的位置上,他不可能夠到這個球。而且,大家可以通過回放也可以看到,那個球,我是先用腳弓先把那個球給斷下來了。然後他,隨後才是頭碰到我的腳,並不是我直接踹到了他。當然,這樣的動作在這樣的比賽當中去出現,在國家隊的層麵的比賽當中去出現,我覺得確實是,以後還是需要注意的吧。”
錯在哪裏
從競技的角度來講,我一直不太喜歡一句話:“贏了愛你,輸了愛你,不拚不愛你。”
可能挺得罪人,我覺得這句話挺虛偽的。不拚又贏了你愛不愛他?
薑至鵬對於落點的判斷沒問題,拚勁也足。他在采訪當中所描述的內容,大部分都是事實,並沒什麽可指摘的。他的確不是為了踹橋岡大樹才去做的這個動作,所以確實沒有“惡意”。
問題就出在“拚”上。拚是針對自己的,我舍去身家性命不要,刀山火海也敢赴,那都是自己情願的事兒,可這並不是因此傷害到別人的理由。正是因為拚,且認可了自己的拚,才會有這一幕:
“這是犯規嗎?”
選擇了魯莽的動作,是難免會發生的事。但由於這個魯莽動作,薑至鵬給橋岡大樹造成了傷害,並且有極危險的隱患。這件事比“我拚了,且拚的有道理”更重要。而且,和自己是不是衝著球去,誰先碰到了球,甚至是不是犯規都沒有關係。
第一時間做什麽?
如果當時薑至鵬第一時間伸手表示認同判罰,然後趕緊去看橋岡大樹的情況,其實可以解決大部分的爭議。當然,如果他這麽理解這件事,也自然會在采訪中表達歉意了。
這讓我想起前不久孫興慜的那張紅牌。那次犯規讓安德烈·戈麥斯嚴重受傷,我盡量避開了殘忍的畫麵,隻看孫興慜當時在做什麽。
由於這次受傷的嚴重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孫興慜是犯規的隊員,但也成為了事件的受害人。準確地說,所有人都是意外的受害者,所以這時候沒人還有閑工夫去圍攻孫興慜。
這一次薑至鵬的犯規,遠沒有孫興慜的結果那樣嚴重。從犯規到比賽恢複,連一分鍾都不到。沒有日本球員上前問責,主教練森保一甚至都沒有激烈地抗議,事件就結束了。
試想一下,如果把薑至鵬的反應套在孫興慜身上。第一時間不是認同判罰、關懷對手,而是為自己申辯,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不會道歉
不會道歉是國內球員的普遍習慣。我沒有用“通病”這個詞,因為這的確不是病,而來自於環境的影響。
初中的時候,我的同桌是個情商智商雙高的男孩,我倆玩的到一塊,當然也會有產生矛盾的時候。有一次,我為了某件事憤怒地質問他,他等了幾秒,冷靜地說:
“對不起。”
我仍然記得聽到那句話時,自己的心情。這三個字結束了一切爭執,這不就是我想要的結果嗎?然而我卻不能坦然地麵對,更談不上原諒不原諒了,因為本來錯也不完全在對方身上。
我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挫敗感,更羞愧的,是比起坦誠,我的第一反應是挫敗感。
這件小事久久地留在了我的記憶中,可在後來的成長過程中,我很少能碰到像他一樣坦然道歉的人。
因為成年人的世界裏,道歉是要負責的,責任是很可怕的。即使你願意道歉負責,別人也不願意接受,反而有了更加正當的消滅你的理由。
那條著名的微博,現在變成了這個樣子。沒有轉發,也看不到評論。奇怪的是,你一定知道評論和轉發都是什麽內容。
“對不起!”
那隻是一條道歉的微博而已。uu看書 ww.uukanshu.om
薑至鵬錯了。他做了魯莽動作的選擇,也沒有在第一時間關懷被踢到的對手,也沒有道歉認錯。
日本的雅虎新聞,在日本男足的頁麵頭條,沒有這件事:
在從比賽至今的109條新聞當中,有9條是以薑至鵬的犯規作為標題的。
其中3條引用的是中國國內媒體的報道;
1條引用了韓國媒體的報道;1條是薑至鵬賽後采訪內容;1條是李鐵的賽後評論;
來自日本媒體的責難式報道,其實隻有3條。
3/109
有趣的是,有國內媒體引用了日本媒體引用中國媒體的報道:
至於在社交媒體,一般球迷對這一事件的諷刺和揶揄,我就不搬了。
結語
眼下,我們還難承認錯誤的自信,也沒有原諒的勇氣。除了把薑至鵬釘在恥辱柱上之外,還沒有更好的替代解決方案。用以平息每個人對中國足球的不滿,以及他在國際比賽中犯了錯誤的連帶羞恥感。
薑至鵬沒有道歉。他應該道歉,但我理解他為什麽沒有道歉。薑至鵬的拚,是球迷要的。他拚得太過了,球迷就不要他了。
我們尚未發現足球在中國有趣的地方,即使有人找到了樂趣,他們一定不是主流。在足球的層麵上,我們與日本、韓國都難以比較。
認錯不是認慫。
“對不起”隻是個態度,代表:“喲,原來老子做的不對,他娘的,下回老子做對給你看。”這也是拚。
請盡情諷刺薑至鵬,但是在下次他為中國隊拚出成績的時候,請給他掌聲。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