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山一行人來到位於市郊的大塚製藥,周圍有幾個村莊,路旁都是農田,不遠處,有一條彎彎曲曲的河流經過。


    津門這邊水係比較多,有九河下梢之稱。


    工廠裏靜悄悄的,目前已經處於停產狀態,場內的島國員工,都已經回國。


    而在當地招募的工人,也暫時放假。


    劉青山在道旁打量一下,藥廠的占地還真不小,廠區大概有幾百畝的樣子。


    現在津門也沒有大開發,等再過幾十年,這邊也全被城市吞沒。


    劉青山記得,以後這邊好像挪過來不少大學,還是挺繁華的。


    就算接手這裏,啥也不幹,放置十幾年,光是這塊地皮,就能賺回來幾倍的利潤,這生意,絕對虧不了。


    更何況劉青山又不想學李富豪,一門心思囤地,劉青山要把這裏建成夾皮溝製藥的另一個生產基地。


    夾皮溝製藥,屬於劉青山和夾皮溝合作社所有,其實跟龍騰公司沒啥關係,主要是打著這個旗號。


    “劉總,這家藥廠規模好像有點大。”劉工打量一下廠區,然後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在他想來,夾皮溝製藥,就是一個鄉鎮小廠子,肯定吞不下眼前這個龐然大物。


    即便是收購過來,到時候大半車間都要閑置,浪費比較大,還不如找一個規模相當的小廠子。


    自打和劉青山接觸以來,劉工就覺得這位劉總年紀雖輕,但是為人豪爽,值得信賴。


    他拿了人家的好處,當然要盡職盡責,不能坑人。


    呂教授也點頭表示同意,他的想法和劉工差不多,夾皮溝製藥一個民營小廠,不適合搞小馬拉大車那一套。


    劉青山卻微微一笑:“呂教授,劉工,我先說明一下情況,我們夾皮溝製藥,目前每年出口創匯就超過二百萬美金。”


    不是吧?


    同來的幾個人齊齊一愣,然後想起一片抽冷氣的聲音。


    雖然大家從事的都是用一個行業,但是這個年代,信息不暢,他們並不清楚這件事。


    劉青山繼續說道:“而實際上,我們每年的訂單,比這個還要翻幾倍。”


    “隻不過受到中藥原材料以及上工廠規模所限,已經達到生產的極限,所以才急需尋找分廠。”


    原來如此,呂教授和劉工等人對視一眼,目光中都充滿震撼。


    他們當然不會懷疑劉青山的話,因為說謊沒有意義。


    這樣看來,這家大塚製藥的規模,倒是剛剛好。


    劉工也微微搖頭:“老呂啊,看來咱們都有點坐井觀天嘍。”


    呂教授也自嘲地笑笑:“劉總,你還真給我們一個巨大的驚喜,想不到,咱們的中藥產品,在國外這麽受歡迎,大有可為,大有可為!”


    大家都是這一行的從業者,心頭也都不由自主地湧起一股驕傲和自豪,望向劉青山的眼神之中,也帶上了欽佩。


    劉青山又笑著說道:“那咱們爭取拿下這家大塚製藥。”


    “好,必須拿下!”


    幾個人也都跟著豪氣大增,外資企業又能怎麽樣?


    放在前幾天,這種事情,呂教授他們是想都不敢想的,收購外資的企業,誰給你的底氣?


    <a href="http://m.xiashuba.com" id="wzsy">xiashuba.com</a>


    但是現在,劉青山給了大家信心。


    說話間,工廠大門打開,一夥人迎了出來,其中就有劉青山上次見過的大塚先生。


    劉青山來之前,也沒打招呼,他就想看看最真實的情況。


    所以大塚也有點出乎意料,聽到門衛說外麵來了幾台車,他就感覺到什麽,便急匆匆地帶人迎了出來。


    結果一眼就瞧見了劉青山,大塚不由得喜出望外,上次去京城登門,然後就一直沒有音訊,他心裏也七上八下的。


    如今他們國內的許多企業,都紛紛開始撤退,大塚株式會社也慌了神,急著尋找下家。


    他們也和當地政府進行過洽談,可是政府方麵哪有能力接手?


    至於個人,能有這種實力的,眼下自然是少之又少。


    就算有,人家也不需要這種加工中成藥的廠子,更傾向於西醫模式的現代化製藥廠。


    在這種情況下,大塚幾乎就把劉青山當成了救命稻草一般,如何不喜?


    於是他連忙快步上前,深鞠一躬:


    “劉先生,想不到是您,未能遠迎,失禮了。”


    伸手不打笑臉人,劉青山也熱情地上前握手寒暄:“大塚先生太客氣了。”


    隨即劉青山又把呂教授和王工等人介紹一番,大塚同樣都是深深鞠躬,搞得大家都很不習慣。


    在大塚等人的引導下,進了製藥廠,不得不承認,廠子的整體布局和規劃,都十分整齊。


    包括綠化在內,一瞧都是經過精心的設計和美化,行走期間,大夥都有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


    尤其是這月份,正是草木生長的旺季,造型美觀的花壇裏,百花爭豔,蜂蝶成群,就跟花園兒似的。


    “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還真是令人心情愉悅啊。”劉工嘴裏也不由感歎起來。


    說完之後,這才反應過來,覺得自己有些失言。


    在劉工想來:他們到這裏,就應該挑毛病,橫挑鼻子豎挑眼才對,自己怎麽還誇起來了呢?


    挑出來的毛病越多,到時候才越好砍價。


    要是把這廠子誇上天,那價格不也得上天嗎?


    想到這些,劉工心中不由得暗暗懊悔。


    劉青山卻並不在乎這些,也跟著附和道:“外資企業,在這方麵,確實要強於我們國內的工廠企業,這一點值得學習。”


    外資企業,製度為先;目前的國企,則依舊是人情社會。


    這兩種情況,隻能說是各有優劣,劉青山想要做的,就是在這二者之間,尋找一個恰當的平衡點。


    製度肯定要規範,但是也不能徹底摒棄人情,因為人都是有感情的。


    劉工這才稍稍心安,他也意識到,這位劉總的格局,遠比他想象中要大得多。


    劉工也不由得怦然心動,他當然能瞧出來劉青山的招攬之意,能在這樣的大工廠主持工作,好像真的很不錯。


    前麵是一座四層樓,看樣子應該是廠裏的辦公區,大塚就殷勤地邀請大家上樓。


    從這家製藥廠籌建開始,大塚就全程參與,所以自認為對華夏社會還是比較了解的。


    “還是先去車間吧。”劉青山可沒興趣在辦公室裏喝茶聊天。


    大塚自然是連連點頭,對於劉青山這種務實的精神,他也有點意外。


    於是大家就一個車間一個車間地走過去,從原料車間,到生產車間,再到儲存車間,一路轉下去,一上午時間就過去了。


    車間裏的各種設備,都還是八成新。


    雖然沒有開工,但是車間裏卻絲毫沒有雜亂之感,一切都整整齊齊,看上去,隨時就可以複工複產。


    幾套流水線也都比較先進,劉青山甚至還看到一套灌裝膠囊的流水線,這個在目前的國內來說,還並不多見。


    “這種塑封的丸藥很方便嘛。”在一套生產線旁邊,呂教授也忍不住讚歎起來。


    目前國內的丸藥包裝,還用圓柱形的小紙筒,將近一寸高,外麵蠟封,中間能擰開,藥丸子裝在裏麵。


    無論是生產還是服用,都不怎麽方便。


    要是密封不好的話,還會影響藥效。


    而眼前這套設備,無疑方便許多,正麵是一聯透明的塑料,每個小碗兒裏麵裝著一顆藥丸兒,封壓之後,密封的效果非常好。


    使用起來也方便,用手輕輕一壓,破開下麵的鋁塑紙,藥丸就出來了。


    呂教授誇了幾句,也猛然反應過來:好像又說錯話了,不能誇的。


    可是走了一大圈,真沒挑出來啥毛病,呂教授是讀書人,總不能瞪著眼睛說瞎話吧。


    “時代在進步,我們中醫的發展,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


    劉青山知道,後世基本上都采用這種便捷的鋁塑包裝,這是發展趨勢,沒必要橫加指責。


    好就是好,這是原則問題,不能用這個當成壓價的籌碼。


    “劉先生高見。”大塚也在一旁奉承著,他的心思也有點活泛起來:要不要趁機抬高一下價格呢?


    然後就聽到劉青山說道:“大塚先生,藥廠很規範,設備也是目前比較先進的,我們很滿意,現在可以談談價格了。”


    大塚也有些喜出望外,想不到對方竟然如此幹脆,他心裏決定:爭取按照原價出售。


    就算對方討價還價,怎麽也得談到八折和九折之間。


    而劉工和呂教授則有點著急:劉總一個勁誇人家,還怎麽好壓價?


    隻聽劉青山繼續說道:“最近我們收購了十幾家外資企業,基本上都是四折到五折之間,這廠子我比較滿意,就按照五折吧。”


    五折?


    大塚還以為自己的耳朵聽錯了呢,他疑惑地望向劉青山:“劉先生,這個價格,我們萬萬不能接受。”


    劉青山笑笑:“那就耽誤大塚先生的寶貴時間了,我們告辭。”


    說完就率先走出廠房,劉工等人愣了一下,也連忙跟上。


    大塚等人都蒙了:這就完事了?


    以他們對華夏人的了解,這種談判,爭爭講講的,談個幾天時間,再正常不過。


    對於劉青山這種雷厲風行的行事風格,他們一時間還真不大適應。


    等劉青山走出挺遠了,大塚這才回過神,連忙飛跑著追趕:“劉先生,有話好說,我們可以慢慢談嘛。”


    劉青山回頭輕輕一笑:“大塚先生,我做事情不喜歡拖泥帶水,請你考慮一下吧,告辭。”


    說完就直接走人,乘車而去,隻剩下大塚等人,站在原地發愣:這人的行事風格,跟他們接觸到的華夏人不一樣呀?


    “還是上報株式會吧。”大塚最後也隻能無奈地搖搖頭,他發現,自己什麽八折九折之類的,明顯是想多了。


    這樣的事情,他可不敢做主,也不能做主,必須上麵拿主意。


    在車裏,劉工和呂教授跟劉青山同車,兩個人幾次欲言又止,在他們想來,劉總這一刀,砍得太狠了。


    直接折半,對方能答應嗎?


    要說這家工廠,他們還真都有點喜歡上了。


    劉青山當然注意到二人的反應,正好順勢說道:“呂教授,劉工,要不咱們打個賭吧,對方要是答應的話,您二位就幫幫我,接手這家藥廠怎麽樣?”


    既然這兩位都有點動心,劉青山也就給他們搭個台階,而且他也確實缺少人手。


    開車的曹小飛,聽到打賭二字,忍不住從鏡子裏瞄瞄那兩位:老大跟別人打賭,好像還沒輸過吧?


    “好,賭了!”劉工早有心裏準備,所以滿口答應。


    呂教授則猶豫一下,他有點舍不得在中醫學院的工作,雖然清貧,但是他很享受那種教書育人的簡單生活。


    “呂教授,我們夾皮溝製藥的目標,是讓中醫中藥走出國門,所以以後會涉及到許多培訓,這件事,同樣有意義,請您一定幫忙。”


    劉青山也瞧出來呂教授的性格,所以在此真誠相邀。


    走出國門這句話,威力巨大,呂教授也無法拒絕,他使勁點點頭:“劉總,那我願意為此貢獻微薄之力。”


    “哈哈,這項事業,需要我們每一位從業者努力。”劉青山伸出手,和劉工以及呂教授使勁握了握。


    回到住宿的賓館,已經過了中午十二點,侯三也回來了,這家夥也是一臉興奮。


    看到劉青山就匯報說,在濱江道那邊,看上一處地方,適合建造大型商場,然後征求劉青山的意見。


    劉青山的意見就是沒意見,濱江道是津門以後最繁華的商業街,占一大塊地皮,終歸是不會虧本的。


    這種事情,劉青山也不參與,就叫侯三和剛子他們自行處理。


    等到吃午飯的時候,劉青山的大哥大響了,接起來之後,是老家那邊打過來的。


    這時候的手機還比較簡陋,所以電話裏的聲音,周圍的人也能聽到。


    電話是夾皮溝製藥廠的高峰打過來的,他向劉青山報告了一個不好的消息:製藥廠出口米國的那些訂單,全部被取消。


    大夥一聽,臉色立刻都不好了,尤其是劉工和呂教授,更是心涼半截:還沒等開始呢,估計就結束了。


    沒了訂單,肯定就不會繼續收購大塚製藥,那他們的事情,基本也就黃了。


    兩個人心頭湧起濃濃的失望:還真是世事難料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你好,1983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隱為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隱為者並收藏你好,1983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