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輛大馬車拉著柳條子回村,分發給各家,簡單把枝杈修理一下,去掉梢頭,就可以用來當架條了。
除了架條,劉青山還收獲了幾十個楊拉罐,回到家裏之後,從挎兜掏出來,嘩啦一下,扔到炕上。
等吃飯的時候,直接用鐵鍋鹽焗了一下,裝了小半盤,端上桌。
劉士奎一見,不由得眼睛一亮:“這個下酒正好。”
老四老五也吃過,也直接用小手捏起一個,扒著就吃。
在鍋裏焗了一下之後,表麵都有了裂紋,輕輕一掰就開了。裏麵是金黃色的蟲蛹,吃到嘴裏,香香甜甜,還帶著絲絲鹹味。
“老姐,你也吃啊。”
劉青山笑嘻嘻地給楊紅纓抓了一小把。
楊紅纓狐疑地望望他:“三鳳兒,我怎麽覺得你的笑容有點怪,就像是……”
“就像是狐狸。”
小老四接過話茬。
劉青山抹了一把臉:“哪有啊,俺這麽忠厚老實的人,怎麽能跟狐狸扯到一起。”
楊紅纓撇撇嘴,拿起一個楊拉罐,也學著吃了一個,嗯,味道真不錯。
一連吃了幾個,這才問道:“這是什麽東西做的,以前還真沒吃過呢。”
估計說洋辣子啥的,她也不知道是什麽,劉青山就嘿嘿兩聲:
“沒啥,這個就是蟲蛹,等來年開春,就會從裏麵爬出來花花綠綠的大毛毛蟲。”
一邊說還一邊戲謔地瞧著楊紅纓,等著看她變顏變色的樣子。
不料想,楊紅纓嘴裏哦了一聲,又拿起一個,掰著吃了:“我以前還吃過螞蟻蛋和蜂蛹呢,都沒這個好吃。”
這回輪到劉青山愣住了:老姐,你這也太彪悍了吧!
……
第二天,各家就開始在大棚裏麵插架條,都是種地的老手,這點小活兒自然不在話下,誰家年年還不伺候小園子呢?
唯一的區別就是要稍微小心點,別用柳條棍子把塑料布戳個窟窿就能。
劉青山一家也不例外,都在大棚裏忙活:劉青山負責插架條,四根一組,綁在一起。
要是露天的,還要幫一溜橫杆,起到連接固定作用。
在大棚裏就省了,沒風沒浪的,不用擔心把黃瓜架刮倒嘍。
“這柳條子沒晾幹,過幾天肯定就得發芽。”
林芝負責往架條上綁布條,她知道,柳條的生命力極為頑強,插土裏基本就能活,更不用說大棚裏麵,溫度濕度都非常合適了。
“那正好涼拌,冬天吃了還去火。”
劉金鳳最近覺得有點沒胃口,柳條芽稍微有點苦,打個水焯之後,吃起來清鮮,應該挺適合她的。
劉青山聽了,不覺心中一動:“那吃啥柳條芽子啊,苦了吧唧的,到時候,俺給大姐弄點刺老芽。”
刺老芽是山裏一種非常好吃的野菜,隻不過,需要等到開春的時候才會發芽。
“等到那時候,我牙都要饞掉了。”
劉金鳳也跟弟弟開著玩笑。
劉青山可不是開玩笑:“姐,俺說的是真的,用不上一個月,保準叫你吃上刺老芽。”
他們正邊幹活邊聊天呢,大頭溜達過來,他各家各戶進行指導,最後才到這兒。
幫著把剩下的架條插完,大頭看著已經一尺多高的黃瓜秧,美滋滋地說:“這都快開花了,到時候,還得教大夥人工授粉。”
這會兒大棚種植的黃瓜,還不是那種能夠單性結實的品種,所以肯定是需要授粉的。
用藥劑點蘸之類的,暫時也不用想,根本沒有,所以隻能拿著小毛絨刷子,一朵花一朵花進行人工授粉。
這個過程,陸陸續續的,得持續一段時間,實在太過麻煩。
劉青山琢磨一陣:“能不能自然授粉啊,可惜咱們屯子裏,沒誰養蜜蜂,不然的話,一家棚子裏放一箱蜜蜂,啥事都解決了。”
“對呀,俺這就找老板叔去,他家大閨女嫁到守林大隊那邊,娘家就是養蜂的,年年都割椴樹蜜呢。”
大頭也很受啟發,著急忙慌地跑了。
劉青山他們弄完自己家的大棚,還得把爺爺家的也架上,進到爺爺家的大棚,隻見劉士奎拿著個小噴壺,正在給一溜花盆澆水呢。
“這月季開得真好。”
劉金鳳湊到一大朵粉紅色的月季花上,還深深吸了一口,一股幽幽的香氣便鑽進鼻子,叫她忍不住閉上眼睛,久久回味著。
劉士奎臉上帶著祥和的微笑:“今年有了這個大棚,這些花也開得旺。”
在這年月的農村,很少有在屋裏養花,原因就是屋子不保暖,冬天都凍得叮當的,花都凍死了。
“爺爺,家裏日子旺,所以花才會更旺嘛。”
劉青山看到那幾盆君子蘭,也鬱鬱蔥蔥的,葉子深綠油亮,便連忙接過話茬。
這話中聽,老爺子樂得連連點頭,劉青山也受到啟發:看來大棚裏麵,還得適量種植一些蜜源花卉,這樣才能種菜養蜂,兩不耽誤。
等到第二天下午,老板叔他們就樂嗬嗬地用馬車拉回來二十多個蜂箱子,分到了各家各戶。
據同去的大張羅他們說:車老板子的親家,一開始還舍不得,結果老板叔一瞪眼,要把閨女領回來,對方這才慫了。
這當老丈人的,就是牛叉啊。
劉青山也樂嗬嗬地將蜂箱搬進大棚,打開前麵的小門之後,聽到裏麵嗡嗡嗡的有動靜,也就放心了。
因為這邊氣候冬季寒冷的緣故,所以蜂群到了冬天,也非常難捱,數量會驟減一大半。
采不到蜜,沒有吃的,還得靠養蜂人定期喂點糖水啥的,等到了來年開春,基本上十不存一。
不過它們的生命也足夠頑強,隻要氣候條件合適,就又會大量繁殖,重新開啟生命的輪回。
到了第二天,再進大棚,就已經發現有少量蜜蜂飛出來活動了。
它們嗡嗡嗡的,在那些預留的辣椒和西紅柿的小花兒上忙碌著,還真是一群勤勞的小家夥。
大棚裏的蔬菜,在村民眼巴巴地盼望下,一點一點地長大,等進入到十二月份,芹菜已經將近一尺高,韭菜也有一紮長,就連黃瓜,也結了一個個小黃瓜扭。
大夥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沒事的時候,就紮堆研究討論著。
這菜還有多長時間能割頭一茬呀?
到底能賣多少錢一斤啦?
有沒有人肯掏錢買呀?
等到又下了幾場雪,晚上的氣溫降到零下二十度之後,大棚裏麵也都開始燒起爐子加溫了。
有些人家,幹脆就在大棚裏搭了簡易的木板床,直接睡在大棚裏。
這可比屋裏睡覺暖和多嘍。
往年到了這時候,早就進入冬閑,當地俗話叫“貓冬兒”。
今年則顯得忙碌一些,無論是豬場還是大棚,都有不少活呢。
雖然不得清閑,可是看著大棚裏的蔬菜一天天長高,就沒有一個人吵吵累的。
當農民的,誰還怕累,他們就怕窮啊!
這個月份兒,也是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因為一進入12月份,就該殺豬啦!
這邊殺年豬要早上很多,基本上要提前一兩個月左右,因為天冷之後,豬圈裏麵的肥豬,基本上也就不長膘了。
每天吃的食物,還不夠抵抗寒冷消耗的呢,所以再喂下去也是白浪費糧食。
當然啦,大棚豬舍那邊,又是另外一種情況,那些豬崽都長成半大子了,每天噌噌噌地長肉。
隊長嬸子時不時就稱重一下,據她說,平均每天的話,一頭豬能漲一斤半左右。
按照這趨勢下去,春節前正好出欄一大批,除了預留的種豬和母豬,剩下的基本都可以賣掉。
12月4號,一大早,劉青山去山裏晨練,把師父也給請回來,因為今天他家要殺豬,也是夾皮溝頭一家動刀的。
這裏麵其實有個講究,一般大夥都不怎麽願意先殺豬。
農村殺豬,左鄰右舍、親朋好友,還有村裏有頭有臉的,都得叫來幫忙,順便吃豬肉,一擺就是好幾桌。
你想想啊,大夥這肚子都熬了快一年了,那點油水早就熬幹了,好不容易吃頓豬肉,那還不甩開腮幫子造啊,起碼得吃進去一腳子多肉。
在陸陸續續吃了幾家之後,基本就吃頂住了,所以後麵殺豬的主人家就能省一些。
劉青山倒是不在乎這些,要是沒有進項,再節流也省不下多少錢來。
等吃過早飯,不少村民就往他家溜達,當院裏早就擺好了一張大木頭案子,這裏就是大肥豬的斷頭台。
正好是禮拜天,不少小娃子也都來瞧熱鬧,老四老五也跟著忙活的,給來的客人點煙遞火。
小娃子們都歡蹦亂跳的,四虎子嘴裏還念叨著:“小孩小孩你別哭,到了臘月就殺豬。”
旁邊就有二牤子接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殺豬和過年,估計是他們最盼望的事了。
操刀的當然是張大帥,他頭上戴著一頂毛茸茸的狗皮帽子,腰裏挎著巴掌寬的板帶,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板帶上麵有個油膩膩的皮刀鞘,裏麵就是那把久經沙場的殺豬刀。
這刀,不知道捅了多少頭豬,估計就算是二師兄見了,都得倆腿直哆嗦。
外麵的大灶台上,已經燒了一鍋開水,一切準備就緒,張大帥把狗皮帽子摘下來,往柵子上一掛,露出了鋥光瓦亮的大光頭。
啪地拍了一下腰間的板帶,他嘴裏大喝一聲:“動刀子!”
劉青山也瞧得忍不住想笑:這咋有點包大人喊開鍘的架勢呢?
啊……阿嚏!
他忍不住打了幾個噴嚏,揉揉鼻子,心裏琢磨著:這誰在念叨俺啊?
就在劉青山家裏忙著殺豬的時候,他並不知道,還真有人找他呢,而且都快要找瘋了。
除了架條,劉青山還收獲了幾十個楊拉罐,回到家裏之後,從挎兜掏出來,嘩啦一下,扔到炕上。
等吃飯的時候,直接用鐵鍋鹽焗了一下,裝了小半盤,端上桌。
劉士奎一見,不由得眼睛一亮:“這個下酒正好。”
老四老五也吃過,也直接用小手捏起一個,扒著就吃。
在鍋裏焗了一下之後,表麵都有了裂紋,輕輕一掰就開了。裏麵是金黃色的蟲蛹,吃到嘴裏,香香甜甜,還帶著絲絲鹹味。
“老姐,你也吃啊。”
劉青山笑嘻嘻地給楊紅纓抓了一小把。
楊紅纓狐疑地望望他:“三鳳兒,我怎麽覺得你的笑容有點怪,就像是……”
“就像是狐狸。”
小老四接過話茬。
劉青山抹了一把臉:“哪有啊,俺這麽忠厚老實的人,怎麽能跟狐狸扯到一起。”
楊紅纓撇撇嘴,拿起一個楊拉罐,也學著吃了一個,嗯,味道真不錯。
一連吃了幾個,這才問道:“這是什麽東西做的,以前還真沒吃過呢。”
估計說洋辣子啥的,她也不知道是什麽,劉青山就嘿嘿兩聲:
“沒啥,這個就是蟲蛹,等來年開春,就會從裏麵爬出來花花綠綠的大毛毛蟲。”
一邊說還一邊戲謔地瞧著楊紅纓,等著看她變顏變色的樣子。
不料想,楊紅纓嘴裏哦了一聲,又拿起一個,掰著吃了:“我以前還吃過螞蟻蛋和蜂蛹呢,都沒這個好吃。”
這回輪到劉青山愣住了:老姐,你這也太彪悍了吧!
……
第二天,各家就開始在大棚裏麵插架條,都是種地的老手,這點小活兒自然不在話下,誰家年年還不伺候小園子呢?
唯一的區別就是要稍微小心點,別用柳條棍子把塑料布戳個窟窿就能。
劉青山一家也不例外,都在大棚裏忙活:劉青山負責插架條,四根一組,綁在一起。
要是露天的,還要幫一溜橫杆,起到連接固定作用。
在大棚裏就省了,沒風沒浪的,不用擔心把黃瓜架刮倒嘍。
“這柳條子沒晾幹,過幾天肯定就得發芽。”
林芝負責往架條上綁布條,她知道,柳條的生命力極為頑強,插土裏基本就能活,更不用說大棚裏麵,溫度濕度都非常合適了。
“那正好涼拌,冬天吃了還去火。”
劉金鳳最近覺得有點沒胃口,柳條芽稍微有點苦,打個水焯之後,吃起來清鮮,應該挺適合她的。
劉青山聽了,不覺心中一動:“那吃啥柳條芽子啊,苦了吧唧的,到時候,俺給大姐弄點刺老芽。”
刺老芽是山裏一種非常好吃的野菜,隻不過,需要等到開春的時候才會發芽。
“等到那時候,我牙都要饞掉了。”
劉金鳳也跟弟弟開著玩笑。
劉青山可不是開玩笑:“姐,俺說的是真的,用不上一個月,保準叫你吃上刺老芽。”
他們正邊幹活邊聊天呢,大頭溜達過來,他各家各戶進行指導,最後才到這兒。
幫著把剩下的架條插完,大頭看著已經一尺多高的黃瓜秧,美滋滋地說:“這都快開花了,到時候,還得教大夥人工授粉。”
這會兒大棚種植的黃瓜,還不是那種能夠單性結實的品種,所以肯定是需要授粉的。
用藥劑點蘸之類的,暫時也不用想,根本沒有,所以隻能拿著小毛絨刷子,一朵花一朵花進行人工授粉。
這個過程,陸陸續續的,得持續一段時間,實在太過麻煩。
劉青山琢磨一陣:“能不能自然授粉啊,可惜咱們屯子裏,沒誰養蜜蜂,不然的話,一家棚子裏放一箱蜜蜂,啥事都解決了。”
“對呀,俺這就找老板叔去,他家大閨女嫁到守林大隊那邊,娘家就是養蜂的,年年都割椴樹蜜呢。”
大頭也很受啟發,著急忙慌地跑了。
劉青山他們弄完自己家的大棚,還得把爺爺家的也架上,進到爺爺家的大棚,隻見劉士奎拿著個小噴壺,正在給一溜花盆澆水呢。
“這月季開得真好。”
劉金鳳湊到一大朵粉紅色的月季花上,還深深吸了一口,一股幽幽的香氣便鑽進鼻子,叫她忍不住閉上眼睛,久久回味著。
劉士奎臉上帶著祥和的微笑:“今年有了這個大棚,這些花也開得旺。”
在這年月的農村,很少有在屋裏養花,原因就是屋子不保暖,冬天都凍得叮當的,花都凍死了。
“爺爺,家裏日子旺,所以花才會更旺嘛。”
劉青山看到那幾盆君子蘭,也鬱鬱蔥蔥的,葉子深綠油亮,便連忙接過話茬。
這話中聽,老爺子樂得連連點頭,劉青山也受到啟發:看來大棚裏麵,還得適量種植一些蜜源花卉,這樣才能種菜養蜂,兩不耽誤。
等到第二天下午,老板叔他們就樂嗬嗬地用馬車拉回來二十多個蜂箱子,分到了各家各戶。
據同去的大張羅他們說:車老板子的親家,一開始還舍不得,結果老板叔一瞪眼,要把閨女領回來,對方這才慫了。
這當老丈人的,就是牛叉啊。
劉青山也樂嗬嗬地將蜂箱搬進大棚,打開前麵的小門之後,聽到裏麵嗡嗡嗡的有動靜,也就放心了。
因為這邊氣候冬季寒冷的緣故,所以蜂群到了冬天,也非常難捱,數量會驟減一大半。
采不到蜜,沒有吃的,還得靠養蜂人定期喂點糖水啥的,等到了來年開春,基本上十不存一。
不過它們的生命也足夠頑強,隻要氣候條件合適,就又會大量繁殖,重新開啟生命的輪回。
到了第二天,再進大棚,就已經發現有少量蜜蜂飛出來活動了。
它們嗡嗡嗡的,在那些預留的辣椒和西紅柿的小花兒上忙碌著,還真是一群勤勞的小家夥。
大棚裏的蔬菜,在村民眼巴巴地盼望下,一點一點地長大,等進入到十二月份,芹菜已經將近一尺高,韭菜也有一紮長,就連黃瓜,也結了一個個小黃瓜扭。
大夥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沒事的時候,就紮堆研究討論著。
這菜還有多長時間能割頭一茬呀?
到底能賣多少錢一斤啦?
有沒有人肯掏錢買呀?
等到又下了幾場雪,晚上的氣溫降到零下二十度之後,大棚裏麵也都開始燒起爐子加溫了。
有些人家,幹脆就在大棚裏搭了簡易的木板床,直接睡在大棚裏。
這可比屋裏睡覺暖和多嘍。
往年到了這時候,早就進入冬閑,當地俗話叫“貓冬兒”。
今年則顯得忙碌一些,無論是豬場還是大棚,都有不少活呢。
雖然不得清閑,可是看著大棚裏的蔬菜一天天長高,就沒有一個人吵吵累的。
當農民的,誰還怕累,他們就怕窮啊!
這個月份兒,也是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因為一進入12月份,就該殺豬啦!
這邊殺年豬要早上很多,基本上要提前一兩個月左右,因為天冷之後,豬圈裏麵的肥豬,基本上也就不長膘了。
每天吃的食物,還不夠抵抗寒冷消耗的呢,所以再喂下去也是白浪費糧食。
當然啦,大棚豬舍那邊,又是另外一種情況,那些豬崽都長成半大子了,每天噌噌噌地長肉。
隊長嬸子時不時就稱重一下,據她說,平均每天的話,一頭豬能漲一斤半左右。
按照這趨勢下去,春節前正好出欄一大批,除了預留的種豬和母豬,剩下的基本都可以賣掉。
12月4號,一大早,劉青山去山裏晨練,把師父也給請回來,因為今天他家要殺豬,也是夾皮溝頭一家動刀的。
這裏麵其實有個講究,一般大夥都不怎麽願意先殺豬。
農村殺豬,左鄰右舍、親朋好友,還有村裏有頭有臉的,都得叫來幫忙,順便吃豬肉,一擺就是好幾桌。
你想想啊,大夥這肚子都熬了快一年了,那點油水早就熬幹了,好不容易吃頓豬肉,那還不甩開腮幫子造啊,起碼得吃進去一腳子多肉。
在陸陸續續吃了幾家之後,基本就吃頂住了,所以後麵殺豬的主人家就能省一些。
劉青山倒是不在乎這些,要是沒有進項,再節流也省不下多少錢來。
等吃過早飯,不少村民就往他家溜達,當院裏早就擺好了一張大木頭案子,這裏就是大肥豬的斷頭台。
正好是禮拜天,不少小娃子也都來瞧熱鬧,老四老五也跟著忙活的,給來的客人點煙遞火。
小娃子們都歡蹦亂跳的,四虎子嘴裏還念叨著:“小孩小孩你別哭,到了臘月就殺豬。”
旁邊就有二牤子接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殺豬和過年,估計是他們最盼望的事了。
操刀的當然是張大帥,他頭上戴著一頂毛茸茸的狗皮帽子,腰裏挎著巴掌寬的板帶,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板帶上麵有個油膩膩的皮刀鞘,裏麵就是那把久經沙場的殺豬刀。
這刀,不知道捅了多少頭豬,估計就算是二師兄見了,都得倆腿直哆嗦。
外麵的大灶台上,已經燒了一鍋開水,一切準備就緒,張大帥把狗皮帽子摘下來,往柵子上一掛,露出了鋥光瓦亮的大光頭。
啪地拍了一下腰間的板帶,他嘴裏大喝一聲:“動刀子!”
劉青山也瞧得忍不住想笑:這咋有點包大人喊開鍘的架勢呢?
啊……阿嚏!
他忍不住打了幾個噴嚏,揉揉鼻子,心裏琢磨著:這誰在念叨俺啊?
就在劉青山家裏忙著殺豬的時候,他並不知道,還真有人找他呢,而且都快要找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