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張撇子,比劉青山大個四五歲,剛剛二十出頭,因為從小就是左撇子,所以才有了這個綽號。


    這家夥是出了名的手巧,每年入冬的時候,都會用高粱秸稈和竹簽子,紮出又漂亮又好用的鳥籠子,專門用來滾蘇雀。


    他紮的鳥籠子,層層疊疊,就跟古代的宮殿似的,劉青山估摸著,做這種雞籠子,肯定不在話下。


    張撇子還沒成家,在村裏也算大齡青年了,主要原因就是家裏太窮了。


    他家的情況,正好跟老板叔相反:一口氣生了七個小蛋子,最後也把他老娘累死了,連他那個老爹,清一色男子漢。


    這都快趕上楊家將裏的老楊家了,一個老令公,領著七個兒郎。


    七個兒郎,那就是七匹狼啊,不吃窮才怪呢?


    因為窮,張撇子的大哥張春曉,都二十好幾了,還沒人給介紹對象,他們家,是標準的光棍五好家庭。


    張撇子在家裏排行第二,劉青山在大門外喊了一嗓子:“二哥在家嗎?”


    很快就從倉房鑽出來一個大腦瓜子,笑嘻嘻地應了一聲:“青山啊,幹啥呀?”


    張撇子大腦瓜子小眼睛,一嘴的小芝麻牙,平時總喜歡笑嗬嗬的,瞧著挺有喜感。


    劉青山把情況跟他說了說,又把草圖給張撇子看了,然後就被拉進倉房。


    倉房地上是一捆秫秸,旁邊還有一個半成品的鳥籠子,房梁上還掛著倆大籠子,裏麵有幾隻蘇雀,跳來跳去的。


    這些蘇雀都是往年養熟的,腦門上一點紅,有幾隻肚皮上也是紅燦燦的,很漂亮。


    村裏的半大小子們,管這種鳥叫“老油子”。


    等再過幾天,進入十一月份,下第一場雪之後,蘇雀就會從北方成群結隊飛過來。


    到時候把這種裝著老油子的鳥籠子往樹上一掛,那些新來的蘇雀一瞧。


    唉呀媽呀,裏麵的夥計有吃有喝,小日子真美啊,於是就劈裏噗通跟下餃子似的,往滾籠裏麵掉。


    根本不費事兒,就能抓不少了。


    隻見張撇子手裏握著個鐮刀頭,三下五除二,也就十多分鍾的樣子,就紮出來一個扁平的大雞籠子。


    比例基本上是一比一的,除了材料是用秫秸和竹片之外,其餘的,和劉青山設計的都一模一樣。


    張撇子還從倉房吊著的小框裏摸出一枚雞蛋,放進籠子裏演示一下:


    “青山,你這籠子設計得稍稍有點問題,斜坡小了點,雞蛋不怎麽樂意往後滾,沒準會被母雞踩碎,俺再幫你調調角度。”


    “二哥,你這手藝絕了!”


    劉青山也是真服氣,忍不住豎起大拇指。


    “是你這個圖兒設計得好!”


    張撇子也誇了一句,還咧嘴笑笑,露出一嘴的芝麻牙,然後繼續說道:


    “其實也不用焊外麵的鐵框,就用八號鐵絲做框子,其它邊框用12號鐵絲,下邊要密實一些,最好用10號鐵絲,雞爪子踩上去才不會往下漏。”


    “二哥,要是你做,一天能弄幾個。”


    “五六個沒問題。”


    “好,那等俺買鐵絲回來,就交給你做,一個雞籠五毛錢,俺家先做一百個!”


    “多少,一百個?”


    “是啊!”


    那不就是五十塊錢!張撇子嚇了一跳,小眼睛立刻瞪得溜圓,比公雞的眼睛還圓溜呢。


    這不是收拾完秋兒了嘛,老爹就托媒人,給他大哥張春曉介紹了個對象。


    女方是守林大隊的,老爹還是村會計,條件挺好,性子也好,長得也周正。


    唯一的毛病就是,女方稍微有些踮腳,聽說是小時候打肌肉針,紮到坐骨神經上了。


    做飯幹活啥的,一點影響都沒有,就是走路的時候,稍微有點一瘸一拐的,看著不雅。


    他大哥也挺樂意的,可是女方提出來一個要求:閨女腿腳不好,要買一輛自行車代步。


    這個要求再正常不過,可是他們老張家哪有這個閑錢啊,於是他爹就跟媒人念叨:“俺家最不樂意聽聽自行車鈴叮當響的,因為俺家本來就窮得叮當響。”


    結果媒人過那邊一學嘴,婚事差點吹了,現在還懸在那呢,搞得他哥整天唉聲歎氣,打不起精神。


    現在一下子從天上掉下來五十塊錢,再東挪西借點,自行車還真有希望!


    張撇子越想越激動,一把拽住劉青山:


    “走,俺這就跟你上供銷社買鐵絲去!”


    需要購買的鐵絲可不是小數目,張撇子直接把自家的老牛車給套上了,慢慢悠悠的,往公社溜達。


    “青山,咱們的大棚菜,真能賺錢嗎?”


    倆人坐在車上,邊走邊聊,張撇子忍不住問出了心中最大的疑慮。


    這些日子,他們家的哥幾個,可是把全副心思都放在大棚裏。


    最小的老六老七,一個七歲,一個九歲,放學就在棚子裏拔草,地裏一根雜草都沒有。


    他大哥,成天盯著溫度計看,隻要棚子裏的溫度稍微高一點,就立馬開始放風。


    眼瞅著這幾天,小苗露頭了,芹菜苗和韭菜苗都齊刷刷嫩綠綠的,瞧著就喜慶,他們就又開始擔心起銷路來。


    這一棵棵小苗,就是他們全家人的希望啊!


    劉青山笑著安慰道:“二哥,你就放心吧,咱們的蔬菜,到時候肯定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的。”


    張撇子這才覺得心裏安穩不少:“皇帝佬的女兒,當然不愁嫁,俺家一窩子光棍,可愁著娶媳婦呢。”


    說說笑笑的,走了一個多鍾頭,兩人這才到了公社。


    老遠的,就瞧見人山人海,就差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了。


    “今天啥節日咋滴?”


    張撇子也趕緊跳下車,牽著老牛的韁繩,免得撞到人。


    “好像沒啥節啊,估計是有啥活動吧?”


    劉青山也向前張望,漸漸看到了幾輛軍綠色的大解放,車頂還裝著大喇叭,正在播放著什麽。


    漸漸到了近前,這才發現,大解放車正緩緩而行,車上清一色是穿著綠軍裝的士兵,挎著衝鋒槍。


    當然,最吸引人眼球的還不是這些士兵,而是他們押解的那些犯人。


    原來是遊街的!


    劉青山終於明白過來,遊街也是這一時期的特色,看著那些罪犯前麵的大牌子上,都畫著刺目的一個大紅叉叉,劉青山忽然心中一動。


    不知道春城那邊的剛子和飛哥他們,都怎麽樣了,會不會受到影響?


    看到張撇子還瞧得興致勃勃的,劉青山拽著他趕緊走了。


    兩個人來到供銷社,一下子,幾乎把供銷社這幾種粗細的鐵絲給買光了。


    幸好啊,鐵製品不需要票證,要不然,劉青山還真沒地方搞去。


    劉青山又買了幾把鉗子,因為張撇子說,他家的老三老四老五,也都能上手跟著做。


    等出了供銷社,劉青山又提醒說:“二哥,等俺家這批做完了,你最好利用冬閑這段時間,再做一些留著。”


    “做那麽多有啥用,俺家又不養雞?”


    張撇子一時有點轉不過彎兒來。


    “以後肯定大規模養雞的越來越多。”


    劉青山知道張撇子家裏的情況,也不介意指點他賺點外快的門路。


    “俺明白了,可是……可是俺沒錢買鐵絲啥的?”


    張撇子抓抓後腦勺,還真是沒錢漢子難啊。


    他剛才可是瞧見了,劉青山購買鐵絲,花了都小一百塊了。


    “等先做完俺家這批再說,到時候俺借給你本錢,不過千萬別對外人說啊。”


    劉青山索性好人做到底,不為別的,張撇子人不錯,挺實在,以前還幫劉青山紮過鳥籠子呢,曾經在他的童年裏留下了歡樂的回憶。


    既然來公社一趟,當然要順便去郵電局轉轉,看看有沒有信件啥的,順便再把村裏的報紙捎回去。


    要是等著郵電局的郵遞員,十天半個月能送一趟,就算不錯的了。


    這幾個月,劉青山也養成了讀報的習慣,看報的時候,把腦子裏的東西和報紙相互印證一下,就能比別人瞧出來更多的東西。


    到了郵電局,還真有幾封信,都是大姐夫的,是收獲雜誌社轉遞過來的一些讀者來信。


    大姐夫以高山為筆名的第一部作品《小鳳》,已經在這一期的收獲上發表。


    這麽快就有讀者來信了,看來反響不錯嘛。


    劉青山心裏也挺高興,因為大姐夫距離真正的成功,已經越來越近。


    正這時候,忽然聽到有人向鐵欄杆裏麵的工作人員問:“同誌,請問夾皮溝怎麽走?”


    聲音聽起來還有點熟悉,劉青山猛地轉頭,就瞧見兩道熟悉的身影,忍不住眼中現出喜色。


    剛才心裏還想著他們呢,想著想著,就出現在眼前了,還真有點驚喜。


    他剛要大叫一聲,想了想又忍住了,低著頭迎著二人走過去,擦肩而過的時候,很隱蔽地拉了他們一下。


    郵電局裏不少人呢,聽到問話,都紛紛扭頭朝門口望過去。


    隻見那裏站著倆青年,都穿著牛仔褲,上身是夾克衫,一瞧就是城裏人。


    不過還沒等仔細看呢,那倆人就轉身走了。


    出了門,劉青山是越走越快,還專門走偏僻的地方。


    後邊的人頓時急了:“嗨,我說青山,我們哥倆大老遠來找你玩,你啥意思啊?”


    劉青山停下腳步,樂嗬嗬地分別給了兩人一個擁抱。


    這兩個人,可不就是劉青山在春城結識的朋友:吳建軍和劉全剛。


    剛子猶自有些不滿:“青山,你還沒回答我剛才的話呢,搞得神神秘秘的,跟地下黨接頭似的?”


    劉青山望著他們,隻見剛子倆手插著兜,一條腿還一顫一顫地得瑟著,用老人的話來說:這路人身上長虱子,不得瑟就刺撓。


    不過在劉青山看來,他還是有點變化的,長頭發也變成了小平頭,蛤蟆鏡啥的也沒戴,看來收斂了許多。


    更穩當的還是飛哥,神色很鎮定,眼神也更加內斂,但是似乎有點沮喪的味道,感覺怪怪的。


    劉青山也不搭理剛子,一臉認真地望向吳建軍:“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吳建軍微微一笑:“青山,我們就是到你這裏散散心,不是因為犯了事,到你這避禍的。”


    “真的?”


    劉青山還是不大放心。


    剛子頓時急了:“青山,你小子是不是不樂意招待我們,那我們哥倆掉頭就走,就當沒交過你這朋友。”


    飛哥則瞪了剛子一眼,跟著有些悻悻地說道:“其實也沒啥,就是跟著吃了點掛落,暫時停薪留職了。”


    劉青山這才長出一口氣:“嚇死俺了,你們不知道,剛才公社還有遊街的呢,那大紅叉叉,真刺眼啊,俺能不擔心嗎?”


    大飛哥和剛子對視一眼,然後一起伸出拳頭,輕輕在劉青山肩窩裏懟了下:“你小子,就不能盼我們點好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你好,1983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隱為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隱為者並收藏你好,1983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