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275章去很美
三月初的北京,天氣還非常寒冷,不過十八大之前的最後一次兩會卻是已經在這裏召開了。
曾淩風雖然既不是人大代表也不是政協委員,但是他還是在這個時候來到了京城。
雖然他不會直接參與到兩會中去,但是每一次兩會的召開,背後都可以看見他的身影。
三月五日晚上,明湖明珠別墅裏麵,寬敞的客廳可謂是大腕雲集:政協常務委員蘇馨怡、政協常務委員曾淩霜、政協常務委員雪靜蕾、政協常務委員方雪琳、人大常委會委員兼政協常務委員羅英、全國人大代表林亞茹、全國人大代表王琳,當然,還有曾淩風這麽一個一直隱藏在水下的大鱷。
不過,這裏真正的主人金泰熙卻是不在場,原來,她並不想參與曾淩風他們的話題,就抱著兒子曾熙和去了樓上。
曾淩風他們現在正在談論的,正是今天上午開幕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事情。
今天上午9時,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溫總理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溫總理在報告裏說,在過去的一年,麵對複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任務,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領導下,同心同德,團結奮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五十萬億元,達到50.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5%;公共財政收22萬億元,增長24.8%;糧食產量4萬億斤,再創曆史新高;城鎮新增就業1221萬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8.4%和4%。我們鞏固和擴大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成果,實現了“十二五”時期良好開局。
不過,曾淩風他們此時談論的並不是這些取得的成績,而是政府關於教育的事情。
在政府工作報告裏麵,老溫說中央財政已按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編製預算,地方財政也要相應安排,確保實現這一目標。
總理提出,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要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中央財政已按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編製預算,地方財政也要相應安排,確保實現這一目標。
深入推進教育體製改革,全麵實施素質教育,逐步解決考試招生、教育教學等方麵的突出問題。推進學校民主管理,逐步形成製度。
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資源配置要向中西部、農村、邊遠、民族地區和城市薄弱學校傾斜。繼續花大氣力推動解決擇校、入園等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農村局要因地製宜,處理好提高教育質量和方便孩子們就近上學的關係。辦好農村寄宿學校,實施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加強校車安全管理,確保孩子們的人身安全。
加強學前教育、繼續教育和特殊教育,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係。辦好民族教育。高等教育要提高教育質量和創新能力。完善國家助學製度,逐步將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政策覆蓋到所有農村學生,擴大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範圍。
大力發展民辦教育,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各級各類教育領域。
要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強國家創新體係建設。深化科技體製改革,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支持企業加強研發中心建設,承擔國家和地區重大科技項目。引導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為企業研發中心服務,更好地實現產學研有機結合,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推動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提高原始創新能力。完善科技評價和獎勵製度。堅定不移地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
要全麵加強人才工作。深化人才體製改革,大力培養造就高水平創新創業人才、青年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引進高層次人才。完善人才培養、任用、評價、激勵機製。
對於老溫描繪的這一副美好藍圖,讓大家的情緒很是高漲,一回來就在那裏興高采烈的的談論著。
不過,曾淩風對此卻是有些不以為然。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國家興亡,係於教育。至理名言雖然不絕於耳,但人們難的有暇顧及,因為教育的費用問題已經塞滿了人們的腦海,政府為越來越大的教育撥款需求而犯愁,學校為如何籌集更多的資金而費神,家長為難計其數的教育費用而憂心。”曾淩風有些感慨地說道,“估計我們大家是不需要為此擔心的,但是很多普通人都很想知道,教育投入了多少錢?為什麽有很多人家的孩子還是上不起學?”
曾淩風提到了這個敏感問題,立刻就引起了眾人的關注,畢竟教育、醫療和房地產這幾項話題都是如今眾人最為關注的問題,而聽曾淩風的口氣,似乎是準備爆料一番了。
果然,眾人才豎起耳朵,曾淩風就說道:“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的4%這一目標,從1993年提到了2006年,實現目標的時間,也從2000年推遲到了2010年。但讓人尷尬的是,從2002年開始,政府教育投入占gdp的份額竟然持續走低。而且,在2010年的時候,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的比例也沒有達到4%,僅僅是達到了3%。”曾淩風繼續說道,“在當今社會,絕大多數國家教育的主要投資者是政府,特別是初中等教育,居民負擔的比例世界平均不到8%,而我國的現實卻遠非如此。2011年,在教育投入總量大約六萬億元中,國家投入大約兩萬億元,占33.3%;社會投入大約兩千億元,占3.3%;個人投入三萬八千億元,占63.3%。也就是說,個人投入才是教育投入的主力軍。”
頓了頓,曾淩風又說道:“當然,相比於幾年前個人投入占總投入的比例高達七成的情況,最近幾年,雖然這種情況有所改善,但是,並沒有得到決定性的改變。有個很簡單的數據就很清楚的說明了問題,在過去的十年裏麵,個人的收入僅僅增長了十倍,但是教育收費卻是足足增長了三十倍!”
“哦……”眾人紛紛表示了解,怪不得大家都在叫喊上學難上學貴,原來個人投入占了大頭兒,當然上不起學了。
“在這些情況裏麵,大學的情況尤其嚴重,出現了國家與個人主賓易位的情況。長期以來,國家一直將高等教育總投入的75%視為財政撥款的標準,但學校的高收費早已打破了這一標準。在2000年之前,國家投入尚占多數,但自2001年開始,賓主易位,個人投入反客為主,達50.7%,2002年增至56.7%。而到2010年以後,這一比例更是超過了七成。”
“與高額的投入相對應的,則是大學畢業生就業越來越難。‘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大學生就業市場供求狀況基本恢複到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前的情況下,對多數畢業生而言,找一份工作不難,但要找一份自己滿意、又有能力勝任的工作卻並不容易。”
“但是,大家十多年的寒窗苦讀,家庭巨額的支出,都對走出象牙塔後充滿著期望。在這樣的情況下,又有多少人會接受一份連個人生活都不能保證的工作?畢業生就業毀約率增高,頗能反映當前畢業生就業的心態。據權威機構對全國692所高校近2萬名應屆畢業生的就業調研顯示,16%的畢業生曾經有毀約的經曆。在毀約的原因中,拿到了更好錄用通知的以41%的比例排在首位。其他原因則包括試用期間發現不適合職業發展,用人單位的承諾未兌現和發現就業以外更好的機會,分別占29.1%、17.7%和12.2%。而且,畢業就失業的情況,在現實中也並不鮮見。”
“教育應該是使人脫貧致富的。但是現在從某種方麵來講,教育致貧成了一種新趨勢,這顯然是不正常的。”曾淩風說道,“每每想到這個問題,就讓我感到非常沮喪。”
眾人聽了曾淩風的這一番話,心情就有些沉重。
總理在今天上午描繪的那些美麗前景,隻去很美而也。要真正的達到美麗的現實,所需要做的,還非常多,絕對是前途漫漫。
當然,如今總算是走出了很重要的一步,這也帶來了一些希望。
………………………………………………
ps:感謝送上月票同學送上的月票,謝謝。
本頁地址:
快捷鍵:←一章回目錄下一章捷鍵:→
第275章去很美
三月初的北京,天氣還非常寒冷,不過十八大之前的最後一次兩會卻是已經在這裏召開了。
曾淩風雖然既不是人大代表也不是政協委員,但是他還是在這個時候來到了京城。
雖然他不會直接參與到兩會中去,但是每一次兩會的召開,背後都可以看見他的身影。
三月五日晚上,明湖明珠別墅裏麵,寬敞的客廳可謂是大腕雲集:政協常務委員蘇馨怡、政協常務委員曾淩霜、政協常務委員雪靜蕾、政協常務委員方雪琳、人大常委會委員兼政協常務委員羅英、全國人大代表林亞茹、全國人大代表王琳,當然,還有曾淩風這麽一個一直隱藏在水下的大鱷。
不過,這裏真正的主人金泰熙卻是不在場,原來,她並不想參與曾淩風他們的話題,就抱著兒子曾熙和去了樓上。
曾淩風他們現在正在談論的,正是今天上午開幕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事情。
今天上午9時,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溫總理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溫總理在報告裏說,在過去的一年,麵對複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任務,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領導下,同心同德,團結奮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五十萬億元,達到50.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5%;公共財政收22萬億元,增長24.8%;糧食產量4萬億斤,再創曆史新高;城鎮新增就業1221萬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8.4%和4%。我們鞏固和擴大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成果,實現了“十二五”時期良好開局。
不過,曾淩風他們此時談論的並不是這些取得的成績,而是政府關於教育的事情。
在政府工作報告裏麵,老溫說中央財政已按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編製預算,地方財政也要相應安排,確保實現這一目標。
總理提出,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要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中央財政已按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編製預算,地方財政也要相應安排,確保實現這一目標。
深入推進教育體製改革,全麵實施素質教育,逐步解決考試招生、教育教學等方麵的突出問題。推進學校民主管理,逐步形成製度。
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資源配置要向中西部、農村、邊遠、民族地區和城市薄弱學校傾斜。繼續花大氣力推動解決擇校、入園等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農村局要因地製宜,處理好提高教育質量和方便孩子們就近上學的關係。辦好農村寄宿學校,實施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加強校車安全管理,確保孩子們的人身安全。
加強學前教育、繼續教育和特殊教育,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係。辦好民族教育。高等教育要提高教育質量和創新能力。完善國家助學製度,逐步將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政策覆蓋到所有農村學生,擴大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範圍。
大力發展民辦教育,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各級各類教育領域。
要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強國家創新體係建設。深化科技體製改革,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支持企業加強研發中心建設,承擔國家和地區重大科技項目。引導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為企業研發中心服務,更好地實現產學研有機結合,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推動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提高原始創新能力。完善科技評價和獎勵製度。堅定不移地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
要全麵加強人才工作。深化人才體製改革,大力培養造就高水平創新創業人才、青年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引進高層次人才。完善人才培養、任用、評價、激勵機製。
對於老溫描繪的這一副美好藍圖,讓大家的情緒很是高漲,一回來就在那裏興高采烈的的談論著。
不過,曾淩風對此卻是有些不以為然。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國家興亡,係於教育。至理名言雖然不絕於耳,但人們難的有暇顧及,因為教育的費用問題已經塞滿了人們的腦海,政府為越來越大的教育撥款需求而犯愁,學校為如何籌集更多的資金而費神,家長為難計其數的教育費用而憂心。”曾淩風有些感慨地說道,“估計我們大家是不需要為此擔心的,但是很多普通人都很想知道,教育投入了多少錢?為什麽有很多人家的孩子還是上不起學?”
曾淩風提到了這個敏感問題,立刻就引起了眾人的關注,畢竟教育、醫療和房地產這幾項話題都是如今眾人最為關注的問題,而聽曾淩風的口氣,似乎是準備爆料一番了。
果然,眾人才豎起耳朵,曾淩風就說道:“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的4%這一目標,從1993年提到了2006年,實現目標的時間,也從2000年推遲到了2010年。但讓人尷尬的是,從2002年開始,政府教育投入占gdp的份額竟然持續走低。而且,在2010年的時候,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的比例也沒有達到4%,僅僅是達到了3%。”曾淩風繼續說道,“在當今社會,絕大多數國家教育的主要投資者是政府,特別是初中等教育,居民負擔的比例世界平均不到8%,而我國的現實卻遠非如此。2011年,在教育投入總量大約六萬億元中,國家投入大約兩萬億元,占33.3%;社會投入大約兩千億元,占3.3%;個人投入三萬八千億元,占63.3%。也就是說,個人投入才是教育投入的主力軍。”
頓了頓,曾淩風又說道:“當然,相比於幾年前個人投入占總投入的比例高達七成的情況,最近幾年,雖然這種情況有所改善,但是,並沒有得到決定性的改變。有個很簡單的數據就很清楚的說明了問題,在過去的十年裏麵,個人的收入僅僅增長了十倍,但是教育收費卻是足足增長了三十倍!”
“哦……”眾人紛紛表示了解,怪不得大家都在叫喊上學難上學貴,原來個人投入占了大頭兒,當然上不起學了。
“在這些情況裏麵,大學的情況尤其嚴重,出現了國家與個人主賓易位的情況。長期以來,國家一直將高等教育總投入的75%視為財政撥款的標準,但學校的高收費早已打破了這一標準。在2000年之前,國家投入尚占多數,但自2001年開始,賓主易位,個人投入反客為主,達50.7%,2002年增至56.7%。而到2010年以後,這一比例更是超過了七成。”
“與高額的投入相對應的,則是大學畢業生就業越來越難。‘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大學生就業市場供求狀況基本恢複到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前的情況下,對多數畢業生而言,找一份工作不難,但要找一份自己滿意、又有能力勝任的工作卻並不容易。”
“但是,大家十多年的寒窗苦讀,家庭巨額的支出,都對走出象牙塔後充滿著期望。在這樣的情況下,又有多少人會接受一份連個人生活都不能保證的工作?畢業生就業毀約率增高,頗能反映當前畢業生就業的心態。據權威機構對全國692所高校近2萬名應屆畢業生的就業調研顯示,16%的畢業生曾經有毀約的經曆。在毀約的原因中,拿到了更好錄用通知的以41%的比例排在首位。其他原因則包括試用期間發現不適合職業發展,用人單位的承諾未兌現和發現就業以外更好的機會,分別占29.1%、17.7%和12.2%。而且,畢業就失業的情況,在現實中也並不鮮見。”
“教育應該是使人脫貧致富的。但是現在從某種方麵來講,教育致貧成了一種新趨勢,這顯然是不正常的。”曾淩風說道,“每每想到這個問題,就讓我感到非常沮喪。”
眾人聽了曾淩風的這一番話,心情就有些沉重。
總理在今天上午描繪的那些美麗前景,隻去很美而也。要真正的達到美麗的現實,所需要做的,還非常多,絕對是前途漫漫。
當然,如今總算是走出了很重要的一步,這也帶來了一些希望。
………………………………………………
ps:感謝送上月票同學送上的月票,謝謝。
本頁地址:
快捷鍵:←一章回目錄下一章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