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農曆1986年新年的鍾聲剛剛敲響,家裏的大人就開始為新的一年做打算了。
正月初一,一家人坐在爐子旁邊商量著,大姐被打發去完成寒假作業去了,二姐還在和周公聊天,作為家裏年齡最小的那個人,曾淩風此刻卻老神在在的躲在母親的懷裏,聽著一家人在為新年計。
由於前麵幾次的神奇表現,在家裏曾淩風已經有了半個大人的權力。為什麽說是半個呢?這裏麵還是很複雜的。但是不管怎麽說,曾淩風才剛剛滿了一周歲,還沒斷奶呢,尚還在蹣跚學步,這種情況下是不可能得到和大人完全對等的權力的,畢竟好多的事情曾淩風到現在還是無法靠自己搞定。
父親見曾淩風躲在妻子的懷裏沒說話,覺得很奇怪,以前家裏商量的時候,這小子的話不是最多的嗎?今天是怎麽了,居然在那裏一聲不吭?
父親問曾淩風:“三娃,你是不是不舒服啊?怎麽在那哈一句話都不說?”
聽了父親的話,曾淩風差點從母親的懷裏栽倒在地。
這都是什麽人啊!
曾淩風朝父親翻了翻白眼,說道:“今年沒什麽好商量的,你們不是知道從去年臘月開始各種藥材都降價了嗎?所以今年也沒什麽好的價格,你們隨便種點什麽都行,如果你們覺得在家裏玩最好,什麽都不做也無所謂。”
母親聽了曾淩風的話,擰了他一把,責怪的說道:“你這孩子,說什麽呢?什麽都不做,在家坐吃山空啊?”
曾淩風嗬嗬一笑,打了個馬虎眼,這些事情是不能和老媽頂嘴的。母親是一個特別勤勞的人,是一刻都不會閑下來的。如果和她爭執那不是和自己過不去嗎?
曾淩風接著說道:“真要說做什麽,在下半年的時候可以做做塑料大棚。”
“塑料大棚?這是什麽東西?”一家人麵麵相覷,都不知道怎麽回事。
爸爸撓了撓頭,想了一會,像是想起了什麽。疑惑的說道:“是不是在冬天種菜的那個啊?我去恩施的時候路上好像見過。”
曾淩風也感到奇怪,這東西父親居然見過?難道恩施那邊真的已經興起了?
曾淩風把記憶裏關於塑料大棚的事情一股腦的向家人說了起來。
聽到最後,家裏人也算是對曾淩風所說的塑料大棚有所了解了。隻是,他們對曾淩風是如何知道這些的很不解,但是想到曾淩風讓人不解的地方太多,也就不在意了。家裏麵,外公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唯物主義者,而母親則是偏向唯心主義,對這些事情,各自都能找到開解的借口。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個奇怪的小家夥是自己家的孩子,即使他是妖精轉世,那也隻得認了。否則,難不成將他給殺了啊?
“這東西真的能掙錢?”父親疑惑的問道。
曾淩風說道:“當然,不看看是誰對你們說的!”
父親接著問曾淩風:“那你到底知不知道這幾種棚要花多少錢啊?”
曾淩風想了想說:“木結構的花不了什麽錢,就是買一點塑料薄膜的錢,其他的你自己就能做好。另外的兩種,鋼管結構的大概一畝要五百,而鍍鋅的那種如果有的話可能要一千五百左右。”
父親想了想,說道:“錢倒是花的不多,去年賺的錢做這東西都還會剩下很多。三娃,這東西真的能賺錢?”
曾淩風說:“那是當然,你不看看裏麵出的都是什麽,那可都是冬天出夏天的菜,全部是反季節的,肯定不會是一般的菜的價格,小黃瓜也得按照肉價來賣,至少的是一般菜價格的好幾倍才行,不然怎麽能體現物以稀為貴?”
“那是挺貴的,應該能賺錢。三娃,我們聽你的,今年就搞塑料大棚。就是賺不到錢也無所謂,就當是種來自己吃也行。”父親一副財大氣粗的樣子。
曾淩風說道:“爸爸,既然你決定了,那你上半年就得做很多準備,像是去考考駕照啊,買個車啊,在城裏聯係店麵啊,還有購買塑料大棚的各種材料啊,還有找人家把我家的土都換一起,方便管理……總之事情還是很多的。”
“學駕照?買車?要這些幹什麽?”父親很奇怪。
“菜種出來你還不得賣出去才有錢?”曾淩風說道。
“那也用不著買車啊!到時請個人幫忙拉一下不就可以了嘛。”父親不以為然的說道。
“請人拉?你把大頭讓別人賺啊?你傻啊!再說到時候是天天都要出菜的,你請人還不知道能不能天天都請到。要是請不到,你出的菜爛家裏麵啊?”曾淩風一副鄙視你的樣子。
父親不好意思的說:“看來還真得買車啊!那買多大的?一噸的行不?”
曾淩風說道:“一噸的也行,不過最好是買個兩噸或者說兩噸半的。”
“要不到那麽大的車吧?我們家就是田裏一起做大棚也才十來畝。”父親不確定的說。
“你不能隻考慮家裏啊,到時候肯定有人跟風,肯定不是我們一家的菜,這又不是多麽神秘的東西,人家慢慢看就會懂的。到時候別人叫你幫忙拉你還能不同意啊?”曾淩風解釋道。
父親同意了,決定去買一輛兩噸半的大車。
對於曾淩風說的去找人將土地調換到一起,父親是很理解的。
家裏的地,分布在幾個地方,很是零碎,要是做塑料大棚,肯定是都要種上。這樣一來,由於不是在一起的,就極難管理。而將土地找人換到一處就不存在這個顧慮了,這樣也就能形成規模效應。
做了好幾年生意的父親,對於規模效應的理解還是比較到位的。
於是,從一開年,父親就開始忙碌起來了。在春耕這一段時間,他就四處聯係,將自家的土地都找人調換到了一起。而在春耕結束,家裏活兒輕鬆下來之後,他去了城裏駕校學習駕照。這一去就花了兩個月,等他考完駕照回來,家裏又要開始忙著夏收了。
本來,家裏一直都是很忙碌的。不但有一個商店要經營,家裏還開了一個養豬場。雖然養的豬不多,但是也有三四十頭,這要很大的精力來照顧。
這也還是有爺爺、外公外婆幫忙的情況下,才算是忙得過來,要不然,隻有母親一人,那是任她在勤勞也是忙不過來的。
最後,雖然家裏麵是勉強忙過來了,但是大家都是忙得連軸轉。
無奈之下,曾淩風隻得再次向家裏人支招,那就是請人幫忙經營養豬場。而對象則是村裏的劉氏兄弟。
劉家兄弟和父親的關係很好,而且他們還是村裏的屠戶,對養豬也還比較在行。
劉氏兄弟在前世的時候,特別是在曾淩風家比較困難的那一段時間,對曾淩風家還是很照顧的,就像是有時候曾淩風家裏殺豬請他們幫忙賣肉,他們都是不收辛苦費的。這錢雖然不多,賣一頭豬也就那麽十來塊錢,但是對當時的曾淩風家來說,還是一筆不可忽視的錢。對這份恩情,曾淩風也是銘記在心。現在自己有能力回報一下,曾淩風自然是很願意的。
劉氏兄弟對曾淩風家裏開出的條件也很滿意。畢竟,這個時候就是丹興縣效益最好的丹興卷煙廠的正式職工的工資也不過是每個月五十左右,而在農村自己種地,一年也不過是賺那麽四五百塊錢。而曾淩風家裏開出的條件是月薪一百,這簡直是讓人滿意的不能再滿意的條件。
在兩個算是半專業人士的幫助下,曾淩風家的養豬場效益明顯提高,規模也提升到了一百多頭的樣子,差不多翻了兩番。
曾淩風還讓父親在丹興城裏租下一個店麵專門賣肉,這更是增加了家裏的收入。
在這個時候,丹興城裏麵私人賣豬肉的地方很少,肉也是經常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曾淩風讓租下的這個店麵,在第一年裏麵就給家裏賺了三萬多。雖然相比於去年的藥材來說,還不及那個零頭,但是三萬多在這個時候的丹興來說,已經是一筆很大的款項了。
而由於這個店鋪價格公道,還從不缺斤少兩,很是得到城裏人的好評,在年末的時候,還被丹興工商局評為先進個體戶,很是讓曾淩風一家人開心了一把。
劉家兄弟對曾淩風家很感激,雖然他們很清楚自己給曾淩風家裏帶來了多少收入,但是他們並沒有提出漲工資這些說法。他們很清楚,即使他們自己回家去做,也肯定做不出這樣的成績,畢竟,他們沒有那麽多的本錢。而且,劉家兄弟也都是知道感恩的人,更是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了。
曾淩風也很高興,俗話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更別說他這是在報答前世的恩人了。雖然他們並不知道這些事情,但是曾淩風卻是打心眼裏開心的,因為他是一個知道感恩的人。
家裏的所有事情,都在趨向於好的方麵發展。
農曆1986年新年的鍾聲剛剛敲響,家裏的大人就開始為新的一年做打算了。
正月初一,一家人坐在爐子旁邊商量著,大姐被打發去完成寒假作業去了,二姐還在和周公聊天,作為家裏年齡最小的那個人,曾淩風此刻卻老神在在的躲在母親的懷裏,聽著一家人在為新年計。
由於前麵幾次的神奇表現,在家裏曾淩風已經有了半個大人的權力。為什麽說是半個呢?這裏麵還是很複雜的。但是不管怎麽說,曾淩風才剛剛滿了一周歲,還沒斷奶呢,尚還在蹣跚學步,這種情況下是不可能得到和大人完全對等的權力的,畢竟好多的事情曾淩風到現在還是無法靠自己搞定。
父親見曾淩風躲在妻子的懷裏沒說話,覺得很奇怪,以前家裏商量的時候,這小子的話不是最多的嗎?今天是怎麽了,居然在那裏一聲不吭?
父親問曾淩風:“三娃,你是不是不舒服啊?怎麽在那哈一句話都不說?”
聽了父親的話,曾淩風差點從母親的懷裏栽倒在地。
這都是什麽人啊!
曾淩風朝父親翻了翻白眼,說道:“今年沒什麽好商量的,你們不是知道從去年臘月開始各種藥材都降價了嗎?所以今年也沒什麽好的價格,你們隨便種點什麽都行,如果你們覺得在家裏玩最好,什麽都不做也無所謂。”
母親聽了曾淩風的話,擰了他一把,責怪的說道:“你這孩子,說什麽呢?什麽都不做,在家坐吃山空啊?”
曾淩風嗬嗬一笑,打了個馬虎眼,這些事情是不能和老媽頂嘴的。母親是一個特別勤勞的人,是一刻都不會閑下來的。如果和她爭執那不是和自己過不去嗎?
曾淩風接著說道:“真要說做什麽,在下半年的時候可以做做塑料大棚。”
“塑料大棚?這是什麽東西?”一家人麵麵相覷,都不知道怎麽回事。
爸爸撓了撓頭,想了一會,像是想起了什麽。疑惑的說道:“是不是在冬天種菜的那個啊?我去恩施的時候路上好像見過。”
曾淩風也感到奇怪,這東西父親居然見過?難道恩施那邊真的已經興起了?
曾淩風把記憶裏關於塑料大棚的事情一股腦的向家人說了起來。
聽到最後,家裏人也算是對曾淩風所說的塑料大棚有所了解了。隻是,他們對曾淩風是如何知道這些的很不解,但是想到曾淩風讓人不解的地方太多,也就不在意了。家裏麵,外公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唯物主義者,而母親則是偏向唯心主義,對這些事情,各自都能找到開解的借口。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個奇怪的小家夥是自己家的孩子,即使他是妖精轉世,那也隻得認了。否則,難不成將他給殺了啊?
“這東西真的能掙錢?”父親疑惑的問道。
曾淩風說道:“當然,不看看是誰對你們說的!”
父親接著問曾淩風:“那你到底知不知道這幾種棚要花多少錢啊?”
曾淩風想了想說:“木結構的花不了什麽錢,就是買一點塑料薄膜的錢,其他的你自己就能做好。另外的兩種,鋼管結構的大概一畝要五百,而鍍鋅的那種如果有的話可能要一千五百左右。”
父親想了想,說道:“錢倒是花的不多,去年賺的錢做這東西都還會剩下很多。三娃,這東西真的能賺錢?”
曾淩風說:“那是當然,你不看看裏麵出的都是什麽,那可都是冬天出夏天的菜,全部是反季節的,肯定不會是一般的菜的價格,小黃瓜也得按照肉價來賣,至少的是一般菜價格的好幾倍才行,不然怎麽能體現物以稀為貴?”
“那是挺貴的,應該能賺錢。三娃,我們聽你的,今年就搞塑料大棚。就是賺不到錢也無所謂,就當是種來自己吃也行。”父親一副財大氣粗的樣子。
曾淩風說道:“爸爸,既然你決定了,那你上半年就得做很多準備,像是去考考駕照啊,買個車啊,在城裏聯係店麵啊,還有購買塑料大棚的各種材料啊,還有找人家把我家的土都換一起,方便管理……總之事情還是很多的。”
“學駕照?買車?要這些幹什麽?”父親很奇怪。
“菜種出來你還不得賣出去才有錢?”曾淩風說道。
“那也用不著買車啊!到時請個人幫忙拉一下不就可以了嘛。”父親不以為然的說道。
“請人拉?你把大頭讓別人賺啊?你傻啊!再說到時候是天天都要出菜的,你請人還不知道能不能天天都請到。要是請不到,你出的菜爛家裏麵啊?”曾淩風一副鄙視你的樣子。
父親不好意思的說:“看來還真得買車啊!那買多大的?一噸的行不?”
曾淩風說道:“一噸的也行,不過最好是買個兩噸或者說兩噸半的。”
“要不到那麽大的車吧?我們家就是田裏一起做大棚也才十來畝。”父親不確定的說。
“你不能隻考慮家裏啊,到時候肯定有人跟風,肯定不是我們一家的菜,這又不是多麽神秘的東西,人家慢慢看就會懂的。到時候別人叫你幫忙拉你還能不同意啊?”曾淩風解釋道。
父親同意了,決定去買一輛兩噸半的大車。
對於曾淩風說的去找人將土地調換到一起,父親是很理解的。
家裏的地,分布在幾個地方,很是零碎,要是做塑料大棚,肯定是都要種上。這樣一來,由於不是在一起的,就極難管理。而將土地找人換到一處就不存在這個顧慮了,這樣也就能形成規模效應。
做了好幾年生意的父親,對於規模效應的理解還是比較到位的。
於是,從一開年,父親就開始忙碌起來了。在春耕這一段時間,他就四處聯係,將自家的土地都找人調換到了一起。而在春耕結束,家裏活兒輕鬆下來之後,他去了城裏駕校學習駕照。這一去就花了兩個月,等他考完駕照回來,家裏又要開始忙著夏收了。
本來,家裏一直都是很忙碌的。不但有一個商店要經營,家裏還開了一個養豬場。雖然養的豬不多,但是也有三四十頭,這要很大的精力來照顧。
這也還是有爺爺、外公外婆幫忙的情況下,才算是忙得過來,要不然,隻有母親一人,那是任她在勤勞也是忙不過來的。
最後,雖然家裏麵是勉強忙過來了,但是大家都是忙得連軸轉。
無奈之下,曾淩風隻得再次向家裏人支招,那就是請人幫忙經營養豬場。而對象則是村裏的劉氏兄弟。
劉家兄弟和父親的關係很好,而且他們還是村裏的屠戶,對養豬也還比較在行。
劉氏兄弟在前世的時候,特別是在曾淩風家比較困難的那一段時間,對曾淩風家還是很照顧的,就像是有時候曾淩風家裏殺豬請他們幫忙賣肉,他們都是不收辛苦費的。這錢雖然不多,賣一頭豬也就那麽十來塊錢,但是對當時的曾淩風家來說,還是一筆不可忽視的錢。對這份恩情,曾淩風也是銘記在心。現在自己有能力回報一下,曾淩風自然是很願意的。
劉氏兄弟對曾淩風家裏開出的條件也很滿意。畢竟,這個時候就是丹興縣效益最好的丹興卷煙廠的正式職工的工資也不過是每個月五十左右,而在農村自己種地,一年也不過是賺那麽四五百塊錢。而曾淩風家裏開出的條件是月薪一百,這簡直是讓人滿意的不能再滿意的條件。
在兩個算是半專業人士的幫助下,曾淩風家的養豬場效益明顯提高,規模也提升到了一百多頭的樣子,差不多翻了兩番。
曾淩風還讓父親在丹興城裏租下一個店麵專門賣肉,這更是增加了家裏的收入。
在這個時候,丹興城裏麵私人賣豬肉的地方很少,肉也是經常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曾淩風讓租下的這個店麵,在第一年裏麵就給家裏賺了三萬多。雖然相比於去年的藥材來說,還不及那個零頭,但是三萬多在這個時候的丹興來說,已經是一筆很大的款項了。
而由於這個店鋪價格公道,還從不缺斤少兩,很是得到城裏人的好評,在年末的時候,還被丹興工商局評為先進個體戶,很是讓曾淩風一家人開心了一把。
劉家兄弟對曾淩風家很感激,雖然他們很清楚自己給曾淩風家裏帶來了多少收入,但是他們並沒有提出漲工資這些說法。他們很清楚,即使他們自己回家去做,也肯定做不出這樣的成績,畢竟,他們沒有那麽多的本錢。而且,劉家兄弟也都是知道感恩的人,更是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了。
曾淩風也很高興,俗話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更別說他這是在報答前世的恩人了。雖然他們並不知道這些事情,但是曾淩風卻是打心眼裏開心的,因為他是一個知道感恩的人。
家裏的所有事情,都在趨向於好的方麵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