駿景府防衛戰結束的第五日。


    入夜後的靜安城主府,燈火璀璨,侍女與仆人們依舊忙忙碌碌。書房裏,桌案上幾盞微弱的油燈不時蹦出幾朵火花。條桌後麵並排坐著一身黑袍的穆長川與常琉璃,穆長川低頭翻看名冊,常琉璃則拿印待戳。


    連續兩日,不分晝夜的忙碌,兩人已將各尉營、各軍營的戰損及斬首情況整理得差不多。


    此役滕國甲士折損校尉五名、千夫長十一名、百夫長及以下甲士一萬五千名。斬首梁軍五萬人將一名、萬人將兩名、校尉九名,千人將三十三名,甲士近三萬四千名,降卒近兩萬。


    “我要親自去百湖,將這裏發生的事情,向父王稟報。“匍伏在書桌上的穆長川抬起頭,揉著他那酸痛的雙目,對常琉璃言道。在他麵前的桌案上,有五堆共計三百餘本,戰功冊與陣亡將卒名冊。


    “你去百湖尋父王做甚?戰功與戰損,我們已經合計清楚,遣一隊輕騎,待戰後將冊子送到定襄王府去就是,何必親自跑一趟。“常琉璃取出守備將軍印信,就著紅泥,在每頁冊上戳印。


    “我想將鶴城重甲步卒保下來,他們的戰力,不在定襄軍之下。“穆長川鬆開揉眼的雙手,常琉璃的身影,一瞬間變得模糊起來。


    常琉璃停下手中活計,低頭沉思片刻,而後輕聲回道:“兩萬步卒,算上新軍與鶴城雲騎,一共三萬多人,父王也不好做。“


    穆長川征召一萬新軍時,常琉璃考慮到靜安一旦有戰事,這一萬新軍可以衝抵陣亡將卒軍籍,因此她並未反對。可如今一下多出三萬,這個難題景王也不好做。


    “所以我要當麵向父王說,成與不成,見了麵才能知道。“穆長川正是有這樣的擔憂,鶴城重卒如此強悍,景王若不肯收編,那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的事情,怕是會在靜安城重演。


    對於穆長川的話,常琉璃一向是順從的,她點點頭,回道:“那好吧,我與你一起去,理由你要想好。“


    “你不能去,如今還是戰時,靜安城不能沒有主將坐鎮。”穆長川擺擺手,他知道常琉璃要去百湖,無非是擔心自己說服不了常環鏡。


    常琉璃歎口氣,依現在的狀況,她與穆長川之間確實得有一人要留守靜安城。


    “那你要記得,父王若不同意,你莫要強求,過段時間重提還有機會。父王積威已久,脾氣上來不容易被說服。”


    穆長川點點頭


    翌日,天剛微亮,穆長川睜開眼,他將頸下上玉臂,輕挪開,便躡手起床,客室內的碳爐上依舊備著溫茶。


    穆長川多年的習慣,卓玉倒是記得清楚,飲完熱茶,穆長川於托架上,取來紙筆,寫過兩封信,就提劍,拿著信出門。


    “去喚卓玉到正堂見我。”廊道裏,穆長川攔住一侍女,吩咐道


    “諾!”侍女躬身回應,踏著小碎步,就急忙尋卓玉去了。


    “大人!”


    於拐角處,穆長川撞見手提水囊,腰跨寶劍的譚未,在道邊等候,酒氣四散。


    “這家夥,如今嗜酒到這般地步了嗎?”見往日冷峻颯爽的譚未,如今酒不離身,穆長川嘴角抽搐,欲要詢問,想想又作罷。


    “走吧,去吃飯!今日你要隨我去百湖城走一趟。”穆長川笑笑


    “是,大人!”譚未將水囊掛在腰間,跟著穆長川往正堂走去,隻要沒常琉璃在,穆長川總是要拉著譚未一同吃飯的。


    正堂裏,卓玉已在侯著,三名侍女,端著洗漱用物在她下側。待穆長川進來,卓玉近前笑言:“郡馬爺!”


    穆長川點點頭,他將寶劍遞給卓玉,侍女上前遞來鹽水與錦帕。


    洗漱完畢,穆長川讓侍女們離去,獨留下卓玉。


    穆長川從胸間夾衣中取出兩封信戈,對卓玉道:“我與譚未要出去一趟,這兩封,你今日分別送給龍登雲與常安信。”


    “是,郡馬爺!”


    見穆長川有事要外出,卓玉接過信戈後,再對門外嚷道:“上早膳。”


    去百湖城,有兩條路。一是出容欻府,沿東北方向經西中城邊府,這路太過曲折,也不安全。另一條路是經東城,去隴川府,道路孤僻。如今戰事未平,穆長川覺得走東城去隴川府安全些。


    穆長領著譚未、並二十名輕騎,往西門奔去。靜安危機暫時解除,主城西門也打開,陸續有零星討生活的百姓往來東城與靜安。


    “籲……”


    在城門口,uu看書 ww.uuans 穆長川壓住馬速。規避百姓,城門甲士瞧著他們行來,就將拒馬樁抬開。


    出西門百丈後,穆長川便加快速度,二十餘騎沿路拖得黃塵四散。


    靜安與百湖不接壤,因此沿途並無驛站可入宿。


    日已西下


    前方不遠處,十幾座茅屋裏,逐漸亮起點點燈光,在這孤寂的山野,格外引人矚目。


    “我們就到百姓家借住一晚,記住不得欺民,違令者斬!”穆長川對身後住諸騎喝道。


    “諾!”


    那些茅屋裏的百姓,早已聽到外麵的馬鳴之聲,出於對甲士的畏懼茅屋裏剛亮起來的燈光,又都陸續熄滅。


    穆長川掃眼茅屋群,見格局還算工整,成彎月布局。正中的那座,比其他的要大上一圈,門前還有五塊條石,砌成的階梯。左側是茅草堆,右側石牲口棚。


    “譚未,你去敲門,別嚇到人。”穆長川翻身下馬,將韁繩交給身後的百騎長後,他扭動腰臂,原地等待。


    “是,大人!”譚未亦將韁繩交給騎兵,提著寶劍就往中間的茅屋走去。


    “咚咚……”


    譚未輕拍門扉,輕呼:“有人嗎?老鄉,有人嗎?”


    中間屋裏沒人吱聲,更加沒人來開門,四周茅屋裏的百姓沿著窗邊、門縫,偷偷打量穆長川等人。


    半柱香的時間過去,任譚未如何呐喊,中間的茅屋門還是沒能叫開。


    譚未搖搖頭,轉身就往穆長川這裏走來。


    “大人,他們不開門。”譚未一臉無耐。


    穆長川點點頭,這百姓怕甲士,也在情理之中。“走吧,我們尋個合適的地界露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鷹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聖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聖僧並收藏鷹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