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老板,你就換嘛,你一定不會虧的!”高中生一副不甘心的樣子,這件象牙筆筒是其父親,為去年他的生日特意送給他的,寓意顯然是讓他好好學習,而他卻用來兌換土豪金。
“小老弟,你叫什麽名?”沈文信見兩人僵持不下的樣子,對這個筆筒也很感興趣的沈文信走了過來,對臉漲紅的高中生說道。
“我叫裴朋許,大哥你來看看,這個筆筒足夠換那台土豪金嗎?”這話正合沈文信的意思,易小軍對於沈文信上次的所謂的撿漏並不是抱著很大的期望,而且到底是不是真的,隻是他說而已,沒有權威的鑒定,所以有點拿不準。
“蚊子,你就別來攪局了,你那點鑒定水平,我可不敢相信,你別把我拖下水。”好不容易來得一單生意,如果以這個筆筒交換,實在是太虧了,他急忙收起來的意思,無非是讓這個叫什麽裴朋許的,快點回去拿錢的意思,在這裏磨蹭什麽啊!
沈文信並不言語,而是拿起筆筒,仔細打量著,一個清晰的寶箱呈現在其眼前,懸浮在筆筒口處,紅木材質,表麵雕刻了黃鸝這類的鳥,應該是八品寶箱無疑。
九品的寶箱古董都是上萬的價格,八品至少也有個10-20w左右吧?有了這個初步的估計,看來裴朋許的父親撿漏的本事也蠻大的。
再看其雕工,以淺雕的方式,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象牙的原料,這也是古人珍稀材料的原因。通體花鳥的圖案,描繪了春燕、海棠交匯的春意,刀法利落果斷,沒有絲毫遲疑,紋飾處理的極為程式化,象牙的表麵老化、氧化包漿自然,因為時間的流逝,在其身上留下了美麗的痕跡,使得這件象牙筆筒的價值呈現出了曆史的韻味。
規格則是高14.9厘米,直徑10厘米。
確定了象牙筆筒大致的年限應該是明代,不由得拉了易小軍到裏麵,小聲地說道:"不是做哥們的不幫你,這個筆筒是明代的,你換的話,遇到好的賣主,起碼有個20來萬,別猶豫了,換吧。"
“你耍我是吧?一個小屁孩能有古董?”
“他不是說是他的父親淘到的,送給他的嗎?符合邏輯啊!”
“得了,我沒那個命,還是老老實實賺我的利潤吧,堅決不換!”主要是做生意的人,沒有以物換物的習慣,這也難怪,易小軍不是收藏愛好者,不知道象牙筆筒的難得性,而且是明代的,那更是極具收藏價值。
還有一點沈文信得鑒寶知識是不是貨真價實,還有待考察,他可不想沉淪進去,一發不可收拾,達到無法自拔的程度,類似於賭博了,那麽他的事業也就完蛋了。
不能開這個頭!這是易小軍的原則問題。
對方要土豪金才換象牙筆筒,還有一點沈文信身上並沒有一萬五千,如果有的話,不多說肯定拿給裴朋許用來購買土豪金,遇到這類的機會還是很少的,如果讓其父親知道的話,哪裏還有這麽便宜的事。
“得了,你是商人,我不多說什麽,那你這興熟人賒賬?”
“賒賬?好像沒把……”
“那給起個頭吧,那台土豪金記在我賬上,過幾日馬上還給你,而且給你兩萬,不是一萬五,行不?”沈文信的話,讓易小軍有點奇怪,怎麽他一回來就搗鼓古董,什麽唐代青銅缽、明代象牙筆筒,這都是真的嗎?
這麽說都不靠譜啊!的確易小軍並不覺得沈文信會有如此的眼力,盡管他在文管所工作了一年多,但是要鑒別真偽和斷代,實在是不太可能。
一些當鋪的老掌櫃,年齡都是四五十,甚至六七十,掌眼是要豐富的經驗,這些沈文信並不具備。
“估計要吃一個大虧,他才知道,什麽叫做世道黑暗。”
心裏麵這麽說,還是挺希望沈文信的說法是正確的,不然自己的哥們損失了這麽多錢和精力,不是白瞎了?
“好吧,給你麵子,讓你賒賬。”易小軍說著,包裝好土豪金遞給了沈文信,說明這台機子歸沈文信支配,等於是這個象牙筆筒他並不要。
撿漏?商人沒這個心思撿,易小軍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錢是靠努力爭取的,撿漏這個行當需要閱曆和專業知識,和他這個語文、曆史平均分數不到30的人來說,是很遙遠的存在,好在他的數學倒是過關,理財方麵還遊刃有餘。
“諾,這是你要的土豪金,我跟你換。”沈文信已經吸收了八品寶箱的金光,體內的金光沉澱在心髒處,庇佑著被黑氣汙穢的心髒,一點一點淨化著,但是無法根治,隻是抑製而已,這一點沈文信並不知曉。
如果金光消耗完畢,心髒將會承受更大的壓力,到時候發病的話,隨時會一命嗚呼。
“好,這是筆筒,你拿好。”既然象牙筆筒是送給他的,那麽就擁有支配權,在他看來這個象牙筆筒於他來說,沒土豪金實用,拿著也是一個負擔。
交換完畢之後,沈文信十分的高興,如今吸收了九品、八品、七品寶箱的金光,對於金光的好處越來越好奇了,而且擁有了青銅缽、象牙筆筒兩個老物件,成就感頓生。
雖然負債二萬,卻體會到了撿漏的樂趣,對於收藏愈加感興趣,撿漏是機遇加上眼力勁技術活,往往剛入行的都要交上不菲的學費,更何況是在當下高仿層出的時代,眼力更為重要了。
隻能說沈文信得運氣不錯,碰到了兩次撿漏的機會,可是到底這兩個物件是新是舊?寶箱的品級代表的是價值多少?很多事物連沈文信都無法一一理解清楚,還要一點一點的探究啊。
不過隻是一個進價四五千的土豪金,易小軍還不在乎,他隻是讓沈文信明白,光靠撿漏發財是不實際的,吃虧是福,他在剛入社會的時候,很明白這個道理。
“蚊子,你別竹籃打水一場空啊!”看到那個裴朋許走後,易小軍語重心長地說道。
對於這一點,沈文信還是極為理解的,畢竟大家都是同齡人,這麽好的事情,這麽會接二連三的發現,並且言之鑿鑿是老物呢?
外行人也知道,一個二十五歲,剛入社會不久的年輕人,學識再豐富也不會這麽輕易鑒別出古董的新老,這有點不切實際。
“我有分寸。”沈文信把玩著筆筒一會兒,電話突然響了,看了來電顯示,原來是父親大人,剛接通,電話那頭就傳來熟悉的聲音。
“文信,大廳的青銅缽是你的?”
“是啊,怎麽了?”
“哦,剛才一個學生家長來拜訪,看到了這個青銅缽,有意購買,想要跟你談談,現在有時間?”
“好,爸,您叫他到市中心步行街金魚巷的‘發燒友潮品數碼店’找我。”
“知道了。”
來沈中興家中拜訪的學生家長叫做丁立名,主要的目的是送禮,畢竟自己的兒子高三,準備高考了,為了讓老師能夠重點照顧下,送禮是正常的,當然沈中興是不吃這一套的,所以斷然拒絕了,這是有關師德的問題。
當然重禮不會收,小禮還是會要的,這是人家的一片心意嘛,而且為了讓家長放心,沈中興也不會拒絕價值適中或者土特產之類的禮品,在國內,還是比較流行送禮的,要適應國情嘛。
在閑聊之際,收藏愛好者,龍城收藏協會主席的丁立名,一眼就看中了大廳擺設的青銅缽,上手之後,更加確認是一件老物,詢問來曆,卻得知並不是沈中興的。勾起了沈中興的記憶,他回想了那天晚上的情景,想到了好像是兒子沈文信的,所以提到了他,當得知沈文信曾經在文管所工作,倒是可能有這個眼力,便也不懷疑了,開始提及是否能夠轉讓之類的。
得到了沈文信的具體位置之後,便匆匆離去了,當然青銅缽還在沈中興的家中。
數碼店內,得知了有買主自動送上門來,沈文信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判斷,寶箱的品相的確能夠證明古董是新或者舊,並且有一定的價格參考幅度。
七品的寶箱到底值多少錢啊?想著一疊疊的老人頭近在眼前,沈文信如同小孩子一樣,炫耀似地對易小軍說道:“和尚,你不是質疑我的鑒寶能力嗎?現在告訴你有人看中哪個青銅缽了。”
“不會吧?這麽快就有賣主了?”易小軍也嚇了一跳,這比他賣出一個手機都要快速啊!購進、出售一天不到,這是什麽概念?但是增值的幅度會有多少?這讓易小軍也抱著極大的好奇了。
“等下你就知道咯。”
丁立名開著一輛進口的寶馬x6,花了半個多鍾頭的時間來到了市中心的步行街,找了一個停車位後,步行進了金魚巷,一路往裏深入,找到了所謂的潮品店。
一名四十多歲,衣著中山裝,文質彬彬,儒學之氣濃鬱的中年人,穿著一雙布鞋走了進來,可以判斷,這個人很喜歡傳統的文化。
丁立名不僅是龍城收藏愛好者協會的主席,而且本身的事業也頗有建樹,開了一家古玩店,位於東城古玩一條街,還有幾個餐飲的投資項目。
早年間他也打眼了不少,繳納了幾百萬的學費以上,痛定思痛,好好學習和琢磨,也因為這方麵的人脈較多,藏友之間的交流頻繁,使得丁立名的眼界開闊了不少,在龍城的藏友之中,是一個有著真才實學的收藏愛好者。
第一眼看到青銅缽就立刻有了警覺,隨後把玩了許久,才確定了老物,並且有一個大概的脈絡。這個缽之所以會蒙塵,主要還是先前有許多泥垢和油漬,還有持有人的身份關係,使得這個缽極為不起眼。
如果不是沈文信無意中觸碰了這個缽,看到了七品寶箱的話,也許還會一直無法讓世人鑒賞吧。
其實曆史上有許多國寶級別的青銅器,都是因為形形色色的原因,不被重視,比如西周時期的青銅器班簋,因為曆史原因,差點進了熔爐,諸如此類的國寶級別的文物,都有一係列坎坷的命運。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mianhuatang.info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老板,你就換嘛,你一定不會虧的!”高中生一副不甘心的樣子,這件象牙筆筒是其父親,為去年他的生日特意送給他的,寓意顯然是讓他好好學習,而他卻用來兌換土豪金。
“小老弟,你叫什麽名?”沈文信見兩人僵持不下的樣子,對這個筆筒也很感興趣的沈文信走了過來,對臉漲紅的高中生說道。
“我叫裴朋許,大哥你來看看,這個筆筒足夠換那台土豪金嗎?”這話正合沈文信的意思,易小軍對於沈文信上次的所謂的撿漏並不是抱著很大的期望,而且到底是不是真的,隻是他說而已,沒有權威的鑒定,所以有點拿不準。
“蚊子,你就別來攪局了,你那點鑒定水平,我可不敢相信,你別把我拖下水。”好不容易來得一單生意,如果以這個筆筒交換,實在是太虧了,他急忙收起來的意思,無非是讓這個叫什麽裴朋許的,快點回去拿錢的意思,在這裏磨蹭什麽啊!
沈文信並不言語,而是拿起筆筒,仔細打量著,一個清晰的寶箱呈現在其眼前,懸浮在筆筒口處,紅木材質,表麵雕刻了黃鸝這類的鳥,應該是八品寶箱無疑。
九品的寶箱古董都是上萬的價格,八品至少也有個10-20w左右吧?有了這個初步的估計,看來裴朋許的父親撿漏的本事也蠻大的。
再看其雕工,以淺雕的方式,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象牙的原料,這也是古人珍稀材料的原因。通體花鳥的圖案,描繪了春燕、海棠交匯的春意,刀法利落果斷,沒有絲毫遲疑,紋飾處理的極為程式化,象牙的表麵老化、氧化包漿自然,因為時間的流逝,在其身上留下了美麗的痕跡,使得這件象牙筆筒的價值呈現出了曆史的韻味。
規格則是高14.9厘米,直徑10厘米。
確定了象牙筆筒大致的年限應該是明代,不由得拉了易小軍到裏麵,小聲地說道:"不是做哥們的不幫你,這個筆筒是明代的,你換的話,遇到好的賣主,起碼有個20來萬,別猶豫了,換吧。"
“你耍我是吧?一個小屁孩能有古董?”
“他不是說是他的父親淘到的,送給他的嗎?符合邏輯啊!”
“得了,我沒那個命,還是老老實實賺我的利潤吧,堅決不換!”主要是做生意的人,沒有以物換物的習慣,這也難怪,易小軍不是收藏愛好者,不知道象牙筆筒的難得性,而且是明代的,那更是極具收藏價值。
還有一點沈文信得鑒寶知識是不是貨真價實,還有待考察,他可不想沉淪進去,一發不可收拾,達到無法自拔的程度,類似於賭博了,那麽他的事業也就完蛋了。
不能開這個頭!這是易小軍的原則問題。
對方要土豪金才換象牙筆筒,還有一點沈文信身上並沒有一萬五千,如果有的話,不多說肯定拿給裴朋許用來購買土豪金,遇到這類的機會還是很少的,如果讓其父親知道的話,哪裏還有這麽便宜的事。
“得了,你是商人,我不多說什麽,那你這興熟人賒賬?”
“賒賬?好像沒把……”
“那給起個頭吧,那台土豪金記在我賬上,過幾日馬上還給你,而且給你兩萬,不是一萬五,行不?”沈文信的話,讓易小軍有點奇怪,怎麽他一回來就搗鼓古董,什麽唐代青銅缽、明代象牙筆筒,這都是真的嗎?
這麽說都不靠譜啊!的確易小軍並不覺得沈文信會有如此的眼力,盡管他在文管所工作了一年多,但是要鑒別真偽和斷代,實在是不太可能。
一些當鋪的老掌櫃,年齡都是四五十,甚至六七十,掌眼是要豐富的經驗,這些沈文信並不具備。
“估計要吃一個大虧,他才知道,什麽叫做世道黑暗。”
心裏麵這麽說,還是挺希望沈文信的說法是正確的,不然自己的哥們損失了這麽多錢和精力,不是白瞎了?
“好吧,給你麵子,讓你賒賬。”易小軍說著,包裝好土豪金遞給了沈文信,說明這台機子歸沈文信支配,等於是這個象牙筆筒他並不要。
撿漏?商人沒這個心思撿,易小軍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錢是靠努力爭取的,撿漏這個行當需要閱曆和專業知識,和他這個語文、曆史平均分數不到30的人來說,是很遙遠的存在,好在他的數學倒是過關,理財方麵還遊刃有餘。
“諾,這是你要的土豪金,我跟你換。”沈文信已經吸收了八品寶箱的金光,體內的金光沉澱在心髒處,庇佑著被黑氣汙穢的心髒,一點一點淨化著,但是無法根治,隻是抑製而已,這一點沈文信並不知曉。
如果金光消耗完畢,心髒將會承受更大的壓力,到時候發病的話,隨時會一命嗚呼。
“好,這是筆筒,你拿好。”既然象牙筆筒是送給他的,那麽就擁有支配權,在他看來這個象牙筆筒於他來說,沒土豪金實用,拿著也是一個負擔。
交換完畢之後,沈文信十分的高興,如今吸收了九品、八品、七品寶箱的金光,對於金光的好處越來越好奇了,而且擁有了青銅缽、象牙筆筒兩個老物件,成就感頓生。
雖然負債二萬,卻體會到了撿漏的樂趣,對於收藏愈加感興趣,撿漏是機遇加上眼力勁技術活,往往剛入行的都要交上不菲的學費,更何況是在當下高仿層出的時代,眼力更為重要了。
隻能說沈文信得運氣不錯,碰到了兩次撿漏的機會,可是到底這兩個物件是新是舊?寶箱的品級代表的是價值多少?很多事物連沈文信都無法一一理解清楚,還要一點一點的探究啊。
不過隻是一個進價四五千的土豪金,易小軍還不在乎,他隻是讓沈文信明白,光靠撿漏發財是不實際的,吃虧是福,他在剛入社會的時候,很明白這個道理。
“蚊子,你別竹籃打水一場空啊!”看到那個裴朋許走後,易小軍語重心長地說道。
對於這一點,沈文信還是極為理解的,畢竟大家都是同齡人,這麽好的事情,這麽會接二連三的發現,並且言之鑿鑿是老物呢?
外行人也知道,一個二十五歲,剛入社會不久的年輕人,學識再豐富也不會這麽輕易鑒別出古董的新老,這有點不切實際。
“我有分寸。”沈文信把玩著筆筒一會兒,電話突然響了,看了來電顯示,原來是父親大人,剛接通,電話那頭就傳來熟悉的聲音。
“文信,大廳的青銅缽是你的?”
“是啊,怎麽了?”
“哦,剛才一個學生家長來拜訪,看到了這個青銅缽,有意購買,想要跟你談談,現在有時間?”
“好,爸,您叫他到市中心步行街金魚巷的‘發燒友潮品數碼店’找我。”
“知道了。”
來沈中興家中拜訪的學生家長叫做丁立名,主要的目的是送禮,畢竟自己的兒子高三,準備高考了,為了讓老師能夠重點照顧下,送禮是正常的,當然沈中興是不吃這一套的,所以斷然拒絕了,這是有關師德的問題。
當然重禮不會收,小禮還是會要的,這是人家的一片心意嘛,而且為了讓家長放心,沈中興也不會拒絕價值適中或者土特產之類的禮品,在國內,還是比較流行送禮的,要適應國情嘛。
在閑聊之際,收藏愛好者,龍城收藏協會主席的丁立名,一眼就看中了大廳擺設的青銅缽,上手之後,更加確認是一件老物,詢問來曆,卻得知並不是沈中興的。勾起了沈中興的記憶,他回想了那天晚上的情景,想到了好像是兒子沈文信的,所以提到了他,當得知沈文信曾經在文管所工作,倒是可能有這個眼力,便也不懷疑了,開始提及是否能夠轉讓之類的。
得到了沈文信的具體位置之後,便匆匆離去了,當然青銅缽還在沈中興的家中。
數碼店內,得知了有買主自動送上門來,沈文信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判斷,寶箱的品相的確能夠證明古董是新或者舊,並且有一定的價格參考幅度。
七品的寶箱到底值多少錢啊?想著一疊疊的老人頭近在眼前,沈文信如同小孩子一樣,炫耀似地對易小軍說道:“和尚,你不是質疑我的鑒寶能力嗎?現在告訴你有人看中哪個青銅缽了。”
“不會吧?這麽快就有賣主了?”易小軍也嚇了一跳,這比他賣出一個手機都要快速啊!購進、出售一天不到,這是什麽概念?但是增值的幅度會有多少?這讓易小軍也抱著極大的好奇了。
“等下你就知道咯。”
丁立名開著一輛進口的寶馬x6,花了半個多鍾頭的時間來到了市中心的步行街,找了一個停車位後,步行進了金魚巷,一路往裏深入,找到了所謂的潮品店。
一名四十多歲,衣著中山裝,文質彬彬,儒學之氣濃鬱的中年人,穿著一雙布鞋走了進來,可以判斷,這個人很喜歡傳統的文化。
丁立名不僅是龍城收藏愛好者協會的主席,而且本身的事業也頗有建樹,開了一家古玩店,位於東城古玩一條街,還有幾個餐飲的投資項目。
早年間他也打眼了不少,繳納了幾百萬的學費以上,痛定思痛,好好學習和琢磨,也因為這方麵的人脈較多,藏友之間的交流頻繁,使得丁立名的眼界開闊了不少,在龍城的藏友之中,是一個有著真才實學的收藏愛好者。
第一眼看到青銅缽就立刻有了警覺,隨後把玩了許久,才確定了老物,並且有一個大概的脈絡。這個缽之所以會蒙塵,主要還是先前有許多泥垢和油漬,還有持有人的身份關係,使得這個缽極為不起眼。
如果不是沈文信無意中觸碰了這個缽,看到了七品寶箱的話,也許還會一直無法讓世人鑒賞吧。
其實曆史上有許多國寶級別的青銅器,都是因為形形色色的原因,不被重視,比如西周時期的青銅器班簋,因為曆史原因,差點進了熔爐,諸如此類的國寶級別的文物,都有一係列坎坷的命運。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mianhuatang.info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