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雖然平平無奇,別說爆款了,甚至連十億級別的電影都沒有。


    當然,指的是國產電影,7月初的進口片《神偷奶爸》就破了十億。


    不過,八月份卻誕生了兩例經典營銷案例。


    同名電視劇改編的電影《三生三世十裏桃花》電影版,上映初就發生了大規模的鎖場行為。


    所謂鎖場,也就是就是粉絲提前購買影院某場次的票,每場隻買一兩張。


    雖然票房不多,不過卻可以保證這個場次不會被換成其他電影。


    現如今提前預售一般都提前好幾天,甚至十幾天,但是除了首日的黃金時代,其他時間的場次很少會有人提前去買票,畢竟又不是買不到。


    提前預售的場次那麽多,到臨近上映的時候,影院就會根據預售情況,進行排片上的調整。


    可是《三生三世十裏桃花》的粉絲,大部分也是演員的粉絲,把大量地段好的電影院的傍晚黃金時段場次都買上個一兩張,保證上映後場次不會被撤掉換成其他的電影。


    通俗一點,就是占座,哪怕隻有一張票,影院也不能改排其他電影,保證了電影的足夠排片。


    而且,還是粉絲有組織有幾率進行的,微博、豆瓣、粉絲群裏,大量粉絲都在行動。


    效果也是驚人的,在高排片的支持下,《三生三世十裏桃花》首日票房高達1.5億,創造了今年暑期檔的華語片首日票房紀錄。


    不過電影口碑很很不好,再加上粉絲的這種行為,更加讓路人觀眾反感。


    影院也想方設法退票,找各種借口,什麽機器故障之類的。


    這就引發了粉絲的不滿,不過人家影院機器該故障還是故障,就是告消協去也沒用。


    首周末四天還拿到了4.6億,可是第二個星期直接就掉到9000萬了,第三個星期也直接減了個0,隻剩900萬。


    《三生三世十裏桃花》的惡名傳遍了互聯網,鎖場一詞也被廣為熟知。


    論效果,肯定是非常好的,畢竟首日票房那麽高,第一個周末也撐起來了。


    不過後續遭到反噬,除了粉絲之外,沒幾個路人觀眾。


    不管什麽電影,主要都是靠路人觀眾,粉絲能貢獻幾個錢,讓路人觀眾反感,後果就是這個樣子。


    況且,影院也開始針對性的反鎖場了。


    除了鎖場之外,另一個經典營銷案例就是《殺破狼:貪狼》了。


    在全國所有電影院場均人次都在二三十左右,哪怕萬達也才剛剛過40的情況下,伯納旗下所有電影院場均人次都達到了110以上。


    也就是前期票房注水,先把票房堆高點,營造出大賣的跡象,迎來觀眾的關注,進而讓影院提高排片,後期獲得更高的票房。


    買票房這種事,十年前就有了,不過當初大眾查不到票房,投資方不是買,而是虛假報道。


    首日600報個一千萬,類似這種操作,在票房統計不完善、遲緩的年代,哄騙觀眾以為大賣。


    等到把觀眾騙進電影院了,後麵的票房漲起來了,也就把多報的那一點補齊了。


    這一招也是潛規則了,以往票房統計困難好用,六七百萬報1000萬都是正常的,翻一倍甚至更多都有。


    現在行不通了,網絡購票成為了主流,實時票房可查,而且專資辦每天都會準時公布數據。


    所以,不花錢就誇大票房不可能了,隻能花錢去買。


    伯納為《殺破狼:貪狼》前幾天的票房注水,4天拿到了接近三億。


    電影口碑也很好,古添樂也終於擺脫了《反貪風暴》裏麵癱式的演技,算是他近幾年演技最好的作品之一了。


    口碑好,質量好,前期票房高,熱度高,按道理票房走勢會很穩的。


    可是,第二周大跳水,隻拿到了1.7億。


    正常的商業片,第二周和首周末能持平,以《殺破狼:貪狼》這口碑和熱度,最起碼應該比首周末還高的。


    就是因為首周末這三個億有水分,第二周擠幹水分了,口碑帶動的票房又不足以補上水分,才會一部七分的電影走出五分電影的走勢。


    伯納也是作繭自縛,路人觀眾一看票房大跳水,越發搖擺不定了,又是動作片這種小眾類型,第三周繼續跳水到了6000萬。


    這一注水,白瞎了電影的口碑和質量,估計他們自己也後悔,本來隻是想騙個前期票房,沒想到口碑還挺好。


    本來可以走長線的,被首周虛高的票房給坑了。


    不過,和其他注水的電影不一樣,《殺破狼:貪狼》並沒有被噴。


    無非就是電影口碑好,主演演技好,質量也挺好。


    換了部知名度高的爛片試試,早就被全網噴了。


    差別式待遇,很正常,菜就是原罪,電影好反而能抵消很多負麵的事。


    比如咱們國足球員燒烤啤酒加雞蛋灌餅,百分百要被罵成渣渣。


    可他們要是殺進世界杯,那別說燒烤啤酒了,就是去漂去堵,都有人為他們開脫。


    暑期檔兩個經典案例,一個好壞參半,一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也讓各大公司研究了起來。


    李謙也開了個會,討論如今互聯網時代,不同電影的針對性營銷方式。


    營銷方式就那麽些,主要是要用對了地方。


    《湄公河行動》伯納不光沒注水,反而首日刻意低調了,主攻第二天,目的是憑借高口碑和次日票房的暴漲,來吸引觀眾。


    那是對電影的信心。


    《殺破狼:貪狼》是預估錯誤,對電影信心不足,才前期注水,想騙一波跑路,結果沒想到電影口碑挺好,弄巧成拙,反而讓走勢看看起來跳水,趕跑了觀眾。


    “國慶檔的《羞羞的鐵拳》就不要玩那麽多花樣了,這片子質量比《夏洛特煩惱》差多了,注意和企鵝那邊的溝通。”


    開完會,李謙也就把國慶檔公司發行的電影安排下去。


    麻花團隊的第二部電影,李謙插了一腳進去,不過隻是和企鵝一起主控發行,沒怎麽投資。


    現在被看好的電影,基本上都要有兩家網票平台共同發行,畢竟網上購票已經是主流了,坐擁四大平台之一,不缺發行業務。


    “我也覺得差點意思,這個團隊的靈魂還是沈藤。”杜洋也深以為然。


    雖然《羞羞的鐵拳》是今年最受觀眾的電影之一,還是喜劇,不過看完成片,和《夏洛特煩惱》差多了。


    “不過拿個十來億,甚至二十億也是簡簡單單的,也不要小看了,畢竟上一部的口碑在那,也是喜劇片,正常大片的待遇就行,重點放在國慶長假幾天。”


    這片子沒什麽好說的,普通的搞笑電影,反正主打宣傳沈藤,海報都是絕對c位,騙個十來二十億票房沒問題。


    剩下的也沒什麽事了,旗下的導演們都在忙活三部主旋律電影,連帶著他們自己的片子,都放慢了節奏。


    《鬼吹燈2》在籌備中,徐客得拍完《狄仁傑2》才能過來,完了還要拍那場金城戰役。


    《唐人街探案2》寧昊也才剛開拍不久,最快也隻能趕上春節檔,之前的《我和我的祖國》籌備耽誤了時間。


    徐征...《港囧》把他打擊的不清,下一部還沒想法。


    鄧朝也不幹導演了,雖然確定出演張一謀的《影》,但是樂事的張兆不願意讓李謙參與進去,隻是象征性的投資了一千萬,跑去抱企鵝大腿了。


    周星池的《楚門的世界2》倒是主要投資和主控發行,這個版權都是李謙的。


    《命運航班》分鏡還沒畫完,故事板還沒動手。


    不過,倒是新增了兩個導演,黃博和王保牆一邊學習導演專業知識,一邊弄自己的劇本,還都寫完了。


    李謙也就分別約了個時間,幫著看看。


    前幾天的電話裏,李謙就知道了他們兩個的劇本大概情況,本著先苦後甜的原則,先約了王保牆。


    當從有些激動的保牆手上接過這個《大鬧天竺》的劇本的時候,剛翻開第一頁,李謙都想是不是隨便應付一下算了。


    他是真的不想看啊,這麽一部大爛片的劇本。


    《大鬧天竺》,男主角叫武空,配角有唐森,朱天鵬、吳淨......


    但凡是個有點腦子的人,都看得出,這不就是唐僧師徒?


    盛唐集團總裁唐宗突然離世並留下遺訓,讓他的兒子唐森在窮小子武空的陪同下前往印印渡尋找遺囑。


    在印度巧遇自戀臭美卻又忠誠的朱天鵬,以及美麗性感卻深藏秘密的美女吳靜,四人兜兜轉轉竟結為同盟,開始了冒險之旅。


    現代版西遊記實錘了。


    裝作認真地看完,李謙合上劇本,斟酌了一下,才在王保牆的期待下開口了。


    “公路喜劇?”


    “對,李導您覺得怎麽樣?”王保牆期待地問道。


    李謙笑笑道,“挺好,第一個劇本能寫成這樣,很不錯了了。”


    王保牆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還有些許自得。


    對於一個外行人,這個劇本確實馬馬虎虎還行吧。


    公路喜劇嘛,主角一般是兩到三人,要共同去做一件事,但是性格不同,中間會有矛盾了然後吵架,分道揚鑣,然後閃回過去在一起快樂的時光,好像領悟到了什麽的,然後在反叛過來打某一個人的時候,另一個人會不知從哪裏跳出來,參與打鬥,最後當然是喜極而泣的完美大結局。


    照著這個套路抄就行了。


    李謙也不好去打擊保牆,況且導演真不是那麽好做的,就算給了個好劇本,他也大概率拍不下來。


    “嗯...我就提兩個建議。”


    “李導您說。”


    “光你這個人設,就有點荒誕搞笑的意思,雖說要全片統一,但是要把握一個度,別把荒誕搞成了裝瘋賣傻,就跟朝哥一樣,那樣就垮了。


    公路喜劇的搞笑,是通過衝突來,外部衝突和內部衝突並立,外部衝突導致的內部衝突,內部衝突又引發了外部的連鎖反應,一環接一環,並且推動人物的成長。


    還有人物的失敗來引起觀眾的會心一笑和快感,《人在囧途》和《泰囧》都是差不多,《心花路放》其中的一條線也是這樣......”


    李謙就說了些表麵上的東西,更高層次的也沒提,能做到說的這兩點,這個《大鬧天竺》就已經是及格的喜劇片了。


    “那我應該怎麽改呢?”王保牆倒是認真聽進去了,畢竟坐在麵前的是國內最好的商業片導演。


    “別人說的終究不是自己的,這樣,你回去把這幾部公路喜劇拉個片,再看看別人的拉片,把所有內部矛盾、外部矛盾、人物失敗引發的笑點都紀錄下來,觀察他的節奏和這三點之間的關聯。


    再把你這個劇本攤開來,一一對照,按著那個節奏,以及內部矛盾、外部矛盾、失敗引發的笑點,往上套。”


    基本的節奏套路,能做到這一點,李謙都會感到驚喜,隻要別弄的瘋瘋癲癲都行。


    保牆拿著劇本回去研究去了,下午看到黃博的劇本,李謙心裏才舒服了一點。


    相比而言,黃博這個《一出好戲》好了不止一點,不管是從創意還是劇作本身。


    就是一個一群人流落孤島的故事,國外很多這種片子,不過國內好像還沒有。


    這一類電影,最大的看點就是,在法律和道德無法約束他們的時候,每個人的行為和變化。


    小人物和公司老總,一無所有到中彩票,再到流落孤島彩票無法兌現,還是一無所有。


    等等這些衝突,倒是替代了人性的醜惡,不用拍的太極端,免得光電下刀子。


    更讓人驚喜的還是,不同團隊的變化,契合這不同的製度,又有了更深層次的看點。


    很成熟的一個優秀劇本了。


    “一部荒誕的社會微型發展史。”李謙沒有去點評劇本的好壞,隻是說了這麽一句話。


    黃博眼前一亮,“李導跟我想的一樣,我就是這麽打算的,前幾年看《2012》的時候,uu看書 ww.ukansh 就想過要是世界末日,人類會經曆怎樣的發展再次回到現代文明社會。”


    “博哥的野心很大啊,不過還是要注意點,說教意味不要太重了,這種片子不要赤果果地把說教擺出來,最好是讓觀眾看完之後,回想之下才發覺,效果更好。”


    光一個劇本,其實也沒有太多可說了,除非《大鬧天竺》那種。


    “拍的隱晦一點是嗎,我怕說不清楚。”黃博說道。


    “博哥你別把觀眾當傻子了,就是要隱晦效果才好,太直白了等於按著觀眾的腦袋給他們看。”


    “那我再想想。”


    “另外,這肯定是以人為主的片子,要避免人物太程式化、情緒化,一板一眼地按照你安排的變化,太呆板了不好。”


    《一出好戲》這片子肯定是有很多的不足,有些地方台刻意的,導致用在主要矛盾上的筆墨不多。


    還有節奏也有問題,配角基本上沒有什麽好發揮的。


    不過,能解決這些問題,《一出好戲》都能夠稱之為經典了,哪怕有這些缺點,也是一部好片子。


    處女作,能拍出好片子,都是天才了,再有更高的要求,有點不切實際。


    劇本也就這樣,主要還要等他們的分鏡劇本出來,才能真正看出點東西。


    ......


    離開公司,李謙去和企鵝的陳伍見了一麵,說是有要事相商。


    不過陳伍沒先說正事,而是閑聊了一會,說了說《魔都堡壘》,男主角陸函,以及如今紅透半邊天的幾位小鮮肉。


    “李導,不知道你對《魔都堡壘》怎麽看?”陳伍笑嗬嗬地問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導演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飯打怪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飯打怪獸並收藏我的導演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