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鯊》導演初涉大銀幕,新片疑似科幻題材。”


    “暑期掀起全國海濱旅遊業大災難的《大白鯊》導演又出新片,據發布會所述,新片《生死頻率》為科幻犯罪懸疑電影!”


    “接連刷新網大票房紀錄的新銳導演李謙挑戰大銀幕,處女座《生死頻率》能否再次創造奇跡?”


    “張翰宇、鄧朝上演父子親情,科幻大作《生死頻率》來襲!”


    “據光電備案所示,《大白鯊》導演李謙新作《生死頻率》備案分類確實是科幻懸疑犯罪電影,究竟是掛羊頭賣狗肉還是華語科幻電影的複興?”


    .......


    即便是在熱鬧非凡的暑期檔,李謙的《生死頻率》開拍,依然有不少新聞開始報道。


    畢竟是院線電影,又多了個科幻的噱頭,遠不是網大能比的。


    對於李謙這個名字,絕多數觀眾都是非常陌生的。


    鮮有人會去關心一部網大的導演,更何況電影也都過去了快兩個月,壓根沒什麽人記得李謙這個名字。


    不過提到《大白鯊》,那網友們可不陌生了。


    “那個《大白鯊》的導演不拍網大了?我說怎麽這個月都沒發現他的新電影!”


    “拍什麽院線電影啊,拍網大多好,一個月能看一部,《狙擊電話亭》和《大白鯊》都挺好看的!”


    “還是科幻電影啊,是不是真的?”


    “我去,我才看到,國內有科幻電影這個類型嗎?假的吧。”


    “軟科幻有吧,我記得八幾年看過一部《珊瑚島上的死光》應該算是科幻。”


    “《霹靂貝貝》也算吧,這個是兒童科幻片。”


    “科幻片怎麽能少了我大《無極》,時空穿越算不算科幻?”


    “笑死我了,饅頭也算科幻片?”


    “嘰嘰歪歪的,沒人發現張翰宇演鄧朝他爹嗎?”


    “看新聞報道的采訪裏的內容,好像是跨越時空的父子,是穿越時空的類型嗎?”


    “管他呢,到時候再看,反正《狙擊電話亭》和《大白鯊》都拍的挺好的,這部《生死頻率》也可以期待一下。”


    “嗬嗬,網大和院線電影可不一樣,我看他要撲了,還是回來拍網大算了。”


    ......


    外界的種種議論,李謙現在都聽不到了,他正全身心地投入到電影的拍攝中。


    懷柔影視基地,拍攝已經持續了三天。


    膠片電影,也比數字電影要累得多。


    基本上每天拍完之後,就要拿去基地的洗印廠洗印。


    洗印出來,第二天晚上就和攝影師、燈光師、美術師、剪輯師一起看片子。


    沒問題就萬事大吉,有問題了,就要臨時更改計劃,把有問題的重拍。


    不過還好,洗出來的頭兩天的片子裏,並沒有出現什麽問題。


    不過,這麽高強度的工作,才第三天,李謙就開始有點累了。


    6點不到起床,和主創開會兩小時,一天拍完之後,又帶著他們看洗出來的片子。


    然後邊拍邊剪,這個李謙就沒有自己動手了,找了個剪輯師。


    不過隻是粗剪和複剪交給剪輯師,精剪和綜合剪還是等拍完了自己來。


    膠片電影便拍邊剪很正常,很多劇組通常都是一台攝影機拍的,一分鍾的戲有十幾二十個鏡頭都是常態,一部片子下來一兩千個鏡頭也不是特別稀奇的事。


    經常有劇組就是,導演帶著劇組在拍戲,剪輯師就和設備被關在一個小房間裏,剪輯著每天拍好的素材。


    “老大,膠片機太麻煩了,我是玩不來了。”


    郭凡就幹個副導演,看著這三天的拍攝,都覺得不是一般的麻煩。


    “麻煩是麻煩了點,不過咱們還算好的,以前製片廠那些老師傅,可比我們這麻煩多了。”


    李謙搖搖頭,“那時候真正一台攝影機拍到底,一個動作要拆解成三四個鏡頭來拍,才真是不容易。”


    他們這劇組,大多時候是一機拍攝,開機儀式上的另一台是臨時借來用用的。


    隻有拍兩父子通話的戲份,那是要兩個鏡頭同時拍,還有一些打鬥戲和追逐戲會用兩機。


    一台攝影機拍攝的後果就是,鏡頭特別多。


    舉個例子,一人拿水杯潑了對麵那人一臉的戲,用一台膠片機拍,還要特寫的話,這就不是一個鏡頭了,起碼得是四個鏡頭。


    雖然多一台攝影機不是負擔不起,不過室內戲不是靠自然光,燈光就把機位限製的死死的,這方麵造成的負擔,比多一台攝影機都麻煩多了。


    當然,演員也會比較累,鄧朝就經常不斷地重複同一個動作。


    每次動作一模一樣也不是問題,這點都做不到的話,就不算是個合格的演員,別吃這碗飯算了。


    室外戲份,全靠自然光的話,能兩機就兩機。


    拍了三天鄧朝的日常,全方位地展示出人物的性格、處境,接下來要拍點有意思的戲份了。


    轉移到另一間攝影棚裏,棚裏搭了兩個一模一樣的房間。


    不過現在不用同時拍,等到兩人確定對方身份以後,之後的對話就得一起拍了,這樣才能更加自然地,表現出那種父子之情,演員表演起來也更有感覺。


    現在這場戲,隻是兩人剛剛開始聯係,還不知道對方的身份,發現各自興趣愛好有些相同,挺聊得來的。


    “就當普通朋友那樣聊天。”


    李謙對鄧朝說了一句,就宣布開始了。


    張翰宇在給鄧朝對台詞,“你也是沈陽的?看足球嗎,去年可惜沒能連冠,今年的冠軍一定是東藥隊。”


    “東藥隊?”


    鄧朝有些懵逼了,東藥隊不是十幾年前就改名宏遠隊了嗎?


    張翰宇還在自顧自地說道,“去年邊後衛是咱們的薄弱環節,今年補充了大鏈隊的趙世剛,他和雄風猶在的李錫財分居兩邊,加上前衛線上的王軍、唐堯東......”


    一大串台詞說起來毫不費勁,而且張翰宇也不單單是念台詞,就像是和一個老朋友在那聊足球。uu看書 .uukansuom


    鄧朝還是一臉懵逼中,張翰宇繼續道,“現在東藥已經連勝八一、魔都、天京、京城,下一場打羊城,報之前客場連敗的仇可以報了!”


    “喂,你說什麽?”


    鄧朝越聽越糊塗了,這年頭哪來的東藥隊。


    不過這波連勝他小時候和父親一起看的,之後父親就在火災中犧牲,印象還是非常深的。


    於是道,“趙世剛我知道,他加盟東藥隊的第一年就幫助球隊奪冠了,球風凶狠、敢打敢拚......”


    但時候,還沒說完信號就中斷了。


    “喂,你還在嗎?”


    “喂?”


    不斷地拍打著無線電,對麵卻始終沒有聲音。


    “好,休息一下,喝口水。”


    李謙喊了停,趁著鄧朝休息的功夫,在旁邊講道,“朝哥,你還是稍微平淡了一點,在發現對方和你有很多共同話題之後,臉上的表情要更加開朗一點。”


    “想想這個角色,這麽多年一直渾渾噩噩地過著,生活一團糟,自己除了一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也沒有其他人能聊的來的,這時候遇到這樣一個陌生人,你們不是麵對麵,不會有交流上的障礙。”


    “有句話怎麽說的,久旱逢甘霖,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一個人憋久了,突然有個人跟你相談甚歡,臉上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悅要釋放出來。”


    久旱逢甘霖....


    鄧朝心裏一陣無語,這李謙好歹也是211學校的高材生,用詞怎麽這麽不恰當呢。


    (求推薦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導演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飯打怪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飯打怪獸並收藏我的導演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