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號,今天是電影正式開機的時候,早上6點,李謙就被鬧鍾叫醒。


    一刻也沒拖延,瞬間就從床上爬起來。


    等李謙衝完涼,神清氣爽地從衛生間出來,彭宇暢才剛起床,睡眼惺忪地看著已經洗漱完的李謙,連忙打招呼。


    “老大早。”


    “快洗個臉,準備出發去片場了。”


    這個彭彭,什麽都好,人也勤快,這兩天一回來沒事做就掃地,就是愛睡懶覺,偏偏老早就回房間了,天知道怎麽就不夠睡,晚上都幹嘛去了。


    等他洗漱的功夫,李謙把拍攝計劃表看了看,總體時間上還是充裕的,基本就兩個場景,劇情又是在一個小時內發生的,跟著時間走,演員也更容易進入狀態。


    在工作室和和劇組匯合,把設備和機器都搬上租來的麵包車上,一行十多人前往片場。


    前麵十天拍攝電話亭裏的戲份,在攝影棚室內拍攝。


    不過不適合在橫店影視基地的攝影棚,而是在周邊找了一個閑置工廠改造的攝影棚。


    橫店影視基地雖然免費對劇組開放,但是攝影棚可是要收費。


    隨著影視市場越來越大,基地周邊一些閑置的廠房、倉庫,甚至周邊一些鄉村也把自家的地改建為攝影棚。


    隻是那些鄉村改造的攝影棚麻煩太多了,雖然便宜,但是租了他們的攝影棚,那衣食住行他們都得插一腳,還要用當地人做群演。


    事太多,反正就十天,李謙就折中租了個廢舊工廠改造的攝影棚。


    棚裏也布置好了,電話亭安在一邊,旁邊地上做了個人行道、馬路,兩邊按實景搭了個看起來一樣的簡易布景,不用多高,還不到兩米,成本也不高,反正電話亭裏絕大部分戲鏡頭都拍不到其他地方。


    到了地方,李謙開始指揮眾人幹活。


    “老張,帶人把設備搬進來,老齊你們檢查一下排煙排風係統、消防係統、空調係統和緊急疏散通道。”


    基地周邊這些攝影棚基本都是不達標的,政府也是不鼓勵、不支持,也不反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光在規模和材質上,安全方麵同樣比正軌攝影棚差多了。


    棚內拍攝又是近乎全封閉的,劇組自帶發電機,燈光功率大、照明時間長,裏麵溫度很容易就上去了。


    齊玉坤帶人裏裏外外、上上下下檢查了一邊。


    “李導,都沒問題,就是沒有噴淋係統。”


    有噴淋係統就怪了,基地周邊這些攝影棚沒有一個帶噴淋係統的,要求高、投入大,都不去花那個錢。


    反正上麵為了發展影視文化產業,對周邊這些攝影棚一直是不鼓勵、不反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消防也不怎麽查,等哪天燒了幾個廠房估計才會重視。


    “那行,老齊這裏就交給你了。”


    “李導放心,我們準備很久了。”


    齊玉坤正色道,他和郭凡一樣,報考京城電影學院導演係失敗,一直夢想成為一名導演。


    不同的是,除了導演之外,另一個專業是文學,而且三年考了兩次都沒考上。


    執行導演和導演可以說隻有一線之差,他已經迫不及待地等著開機了。


    李謙點點頭,轉身來到了遠處兩台監視器麵前。


    擔任製片主任的高陽、沒戲份的彭宇暢也跟著過來。


    開了三天的會,李謙已經把自己所有的想法都轉述給了執行、攝影指導、美術指導。


    執行導演統籌管理拍攝現場,攝影指導和美術指導協調燈光、鏡頭、道具、化妝等等。


    劇組是一級一級的管理,攝影指導管著手下掌鏡攝影師、燈光組,美術指導管著服、化、道,執行導演管著副導演。


    一般劇組不需要特效和動作的話,基本就是靠執行導演、攝影指導、美術指導三人了。


    而李謙,把自己需要的傳遞給他們三個,這三天也把整個分鏡頭劇本和他們討論了一遍,每天開拍前也會預習當天要拍的鏡頭。


    現在隻需要坐在監視器前看著,喊喊哢,實在碰到問題他們三個搞不定了再說。


    接近一個小時過去,反複調試之後,齊玉坤對李謙這邊打了個手勢。


    李謙拿起對講機,“開始吧。”


    開拍之前,要進行技術試驗和效果試驗。


    技術試驗就是攝影、燈光、錄音等部門對設備進行全麵檢測以及設計到的相關部門需要對自己的設備進行全麵檢測的階段。


    效果試驗,顧名思義,在拍攝過程中攝影師拍出的效果是否真的能達到導演所想象的程度,就需要在演員化了妝在真實場景中,按照真實拍攝方式用不同的鏡頭、焦距、角度來選擇最佳的呈現方式。


    試驗不是正式開拍,直接就開始了。


    設備都沒問題,之前已經反複檢查過的。


    隻是,效果試驗卻不太順利。


    李謙看著麵前監視器裏的雷家音,總感覺哪裏有點別扭。


    前方拍攝現場,攝影指導張忠華和另一位掌鏡攝影師在商量著什麽,又重新試驗了一遍,仍然不太滿意。


    李謙拿起對講機,“都過來吧。”


    “看看,是哪裏的問題。”


    齊玉坤、張忠華、郭凡、雷家音來到監視器前,反複觀看者剛才實驗的幾個鏡頭。


    好一會兒,齊玉坤搖搖頭,“說不上來,這個分鏡咱們之前研究了好幾遍,老郭也畫了圖,uu看書 ww.unhu 效果很好,拍出來怎麽就感覺不對了。”


    郭凡點點頭附和道,“我也感覺有點不對勁。”


    張忠華湊近來看了又看,像是想起了什麽,轉頭仔細打量著雷家音,看的他心裏有點發慌。


    我應該沒問題吧。


    雷家音連忙仔細看著監視器前的自己,沒感覺哪裏不行啊。


    沒過多久,張忠華才一副了然的模樣,說出兩個字。


    “臉大。”


    “雷家音方臉大腦袋,正麵輪廓渾圓,側麵還好點,但是稍微的正麵特寫就很違和,尤其是在電話亭這麽一個狹小的半封閉空間裏,全是特寫鏡頭,會更突出缺陷。


    又不像張紫怡那種,顴骨高,下頜骨分明,側臉會形成自然地陰影,他顴骨飽滿但是不夠突出,下頜骨不夠分明。”


    李謙不由地多看了兩眼雷家音那張大臉,之前沒考慮過這個問題。


    雖然臉是大了點,但是對於其他片子來說並沒有多嚴重。


    可是,《狙擊電話亭》幾乎80%的戲份都是近距離的麵部特寫,又是在這麽狹小的空間裏,種種因素加起來,就不那麽好看了。


    齊玉坤建議道,“要不減少正麵特寫吧,而且咱們是網大,不會在大銀幕放映,影響應該還會小點。”


    李謙搖搖頭,“讓我想想,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一旁雷家音此時心裏真是日了狗了了。


    我臉大招誰惹誰了,天生就這樣,總不能去削骨吧!


    ps求下推薦票,今天下午應該能改狀態,沒投資的抓緊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導演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飯打怪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飯打怪獸並收藏我的導演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