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周瑤對自己的關照,雖說體現了下級對上級的尊重,但可能多少也包含有一個女人對一個男人傾慕的意思在裏麵,這似乎也可以作為對那些傳言的反證。
李從雲能夠感受到這種傾慕,但也同樣感覺到其中的節製。周瑤由於崗位的關係,說話有時放得很開,這主要是為了應對那些容易讓人尷尬的場麵,她不能不主動出擊,以免陷入被動。但正因為她的伶牙俐齒,一般人對她還是抱有畏懼心理,不敢太放肆的。而周瑤的,“放開”卻絕對不是放蕩,她的好感當然也就不能太認真地看做是某種特殊的情感,李從雲對此是很清醒的。
李從雲其實還看出了周瑤內心虛榮:她需要男人的注目,尤其是需要那些比較出眾的男人的注目,這樣她才能感覺到自己的魅力、自己的價值,這樣她才能在辦公室主任這個需要不斷應對各種人群,一年到頭繁雜勞累的崗位上,始終保持一種絕對的自信心。
周瑤是這樣的人:容易引起一部分人的傾慕,也容易遭到另一部分人的嫉妒。總之,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女人李從雲最後下了這樣一個結論。
還是當初那家咖啡廳,還是李從雲和蘇清雅。
兩個人相對而坐,李從雲的麵前放著一杯咖啡,而蘇清雅這個頗有些小資氣息的女人,麵前則放了一杯才進入華夏咖啡廳不久的卡布基諾。
半東多沒見,蘇清雅似乎變得更溧亮了一些,李從雲覺得,這可能是她的心情比原先好了,畢竟少了她那個雙性戀老牟的糾纏”需要她煩心的事情少了許多吧。再加上她最近升了職,從組織部組織處昏處長升到幹部三處做處長,成了處室一把手,心緒就更開放了。
蘇清雅穿著白色的女士洋派小西服下是黑白相間的細玟格子襯衫,既顯得正式,又不缺乏清麗。
這時,她端著那杯溧亮的卡布基諾輕輕抿了一小口,嫣然一笑:,“我還以為你是想在你們那小縣城裏修路,卻讓我爸他們公路局撿帳呢。如果隻是審批一個,我想問題應該不大吧,我今天就回去看我爸,把這事跟他提一下。”
李從雲卻沒有她這麽輕鬆,正色道:,“可不一定這麽容易,北線要經過兩個地級市,這兩個地級市難道就沒有人來京城走門路?況且這兩個地級市下麵”本來按規劃1可以得到高速過境的那些縣區,他們的駐京辦難道就不幹事?”
蘇清雅笑吟吟地說:,“你們省裏不是確定了嗎?這種事主要還是看你們省裏的意思,省裏同意之後,京城這邊沒有非常特殊的情況,一般是不會拒絕的,要不然就是打你們省領導的臉。我爸隻是公路局局長,可不是交通部部長,他怎麽會輕易去做這種打你們省領導臉的事?”
李從雲見她說得肯定,也隻好姑且信了,點點頭,不再多說。
蘇清雅輕歎一聲:“慧寧這次隨團出國真不是時候要不這樣,我們下次有空,去你那裏玩怎麽樣?李書記招不招待呀?”
李從雲心想,你一個團中央組織部幹部三處的處長,哪有那時間來我那裏玩?沈慧寧在外經貿部更不過是普通幹部,你們倆要能抽出這個時間來,那才是怪了。
當下就笑著回答:,“哪能不招待啊,有什麽招待什麽,就怕多處嫌棄咱們小地方落後”跟荒郊野外似的,沒什麽情趣。”
“荒郊野外才有情趣呢!”蘇清雅交聲一笑,忽然笑容一滯,自己也發現這句話有些不對勁,忙掩飾道:,“那才有生命最真實的美呀,不像這鋼筋水泥的城市裏。”
李從雲心裏無語,你前一句話歧義了,後一句話掩飾得更糟,生命最真實的美……暈。
這次回京,李從雲多呆了幾天,跟王光榮等人又都見了見麵,談了談各自的境況,等到九月底,老爸和老媽都帶回來消息,大伯的事情今年基本上算是底定了,就看在政務院能排名第幾。
放心下來之後的李從雲,再次踏上返回島城的飛機。
島城市委的喉舌《島城ri報》經常在一版的位置上刊登有關本市招商引資的新聞,不是今天這個區引進了一條易拉罐生產線,就是明天那個區與外商簽訂了投資協議。而且電視上也經常播出這樣的簡訊:某某地方又有新的外商投資的企業開工或奠基等等。
畫麵上展示的是,推土機正在將一座小小的丘陵推成平坦的場地:頭帶安全帽的地方領導正在一群人的簇擁下,走向堆滿建築材料的工地:再就是一條生產流水線的特寫鏡頭、工人們熟練但卻是忙碌的手,這些,對於關心地方經濟發展的人來講,當然是充滿希望的利好消息。
搞完了對於省人大視察組的接待工作,加上那條高等級公路的線路已經確定,儲唯開始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招商引資上麵。每逢大會小
會,他都會強調招商引資對於金島工作的重要性。不過,他在台上講得口沫橫飛,地下卻有幹部在悄悄地議論:去年這個時候,他一直在唱養牛的高調,可這才一年過去,調子又變成了招商引資了。領導嘴裏的,“主旋律”變得何其快呀!
旁邊就有人說,這也很正常嘛。招商引資不光是金島的事,今年連市委都在狠抓這項工作,區裏的調子能不跟上市裏的嗎?
那人就說,好在現在市裏有了新調子,要不然的話,我看今年這個養牛的調子還怎麽唱!
旁邊的人又說,怎麽唱?領導當然會有辦法,哪像你,眼睛隻看得見,“有”的東西,看不見,“無”的東西。
能看見,“無”的東西?那不是無中生有嗎!兩人就偷偷笑了起來。
他們這一笑,引得周圍參加會的人扭過臉來看,嚇得他們趕緊噤聲。
與其他各種各樣跟經濟有關的,“工程”一樣,金島區也成立了招商引資領導小組,組長同樣是由儲唯親自擔任,雷組長是由李從雲擔任。
領導小組下麵也設置了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一位分管的昏區長兼任。
在完成,“時間過半,財政稅收過半,工作任務過半的富傳熱浪中,區招商引資辦公室遵照區委書記儲唯的指示,印製了一份有關全區完成招商引資任務的統計表格,表格上將所有已完成一定拖商引資任務的單位名稱都開列了上去,上麵分別標注了他們完成任務或已經簽訂招商協議的具體數額。
這張表格送到李從雲手上,李從雲仔細將它從頭到尾地看了一遍,發現許多根本不敢想像能招引到投資客商的單位竟也赫赫然榜上有名。
比如區幼兒園,與鵬城市的某家企業簽署了吸引該企業來區開辦一家玩具廠的協議:而區文聯居然也能讓一家香港的注冊企業來本地創辦一個投資五百萬的書本印刷廠……看著這張表格,李從雲心裏居然湧起一陣斯愧。
自己前一段時間替區裏忙著跑高等級公路的事,招商引資的事情完全放在腦後去了,一點沒有顧及。後來盡管知道,那張表上的數額大多是不真實的,可當時李從雲卻不敢那樣去想,因為畢竟所有那些,“表上有名”的項目,都是有正式協議書的,而且那些協議書的複印件也都上報給招商引資辦公室了,否則,辦公室不可能將這些單位列入完成(或部分完成)計劃的名單之中。
要說當時李從雲心裏一點疑慮也沒有當然也不對,李從雲看見幼兒園的那個項目”心裏曾這樣一動:在金島區辦玩具廠,僅金島區能有多少銷路?就算全島城,好像也不夠看,如果說外運銷售的話,這兒的交通基礎條件暫時並不大好,那條高等級公路即使現在開始修建,也得等到一年之後才能通車使用,碼頭也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擴建施工”。
鵬城老板能有那麽長的耐性等待這條路修好了再來收益嗎?至於那個什麽印刷廠,要花500萬來建設,港商難道不知道大陸出版一本書比香港難上百倍嗎?
不過,反過來一想”自己憑什麽懷疑別人?在這樣一個充滿變化的時代,機遇與巧合無所不在,什麽樣的事不可能發生?什麽樣的情況不可能出現?不能因為自己是區委雷書記,是領導”自己都沒能完成任務就懷疑別人缺少這個能耐!
他深入地反省自己:自己之所以那樣投入地替區裏跑,“路”的事,雖說走出於工作責任心”潛意識裏或許未必沒有這樣一個目的,就是想通過一件事來逃避另一件事,也即逃避招商引資的責任。招商引資,要在過去來想像,覺得是一件那樣難的事。俗話說,沒有梧桐樹,引不來金鳳凰。自己並沒有在金島看見所謂的梧桐樹,或者說那棵梧桐樹還沒有長大,那麽所謂金鳳凰會平白無故地飛到這兒來嗎?別人憑什麽要向你金島從具體任務的角度講就是你李從雲投資呢?
別人口袋裏的錢是能夠輕易蒙來的嗎?
因此李從雲的招商業績隻有一個,就是孔凡東正打算創辦的汽車,配件公司。這還是因為李從雲覺得汽車這一塊,不是立馬能見效的,先期投資較大、周期較長,等他這些基礎打好了,金島的基礎建設也上來了,梧桐樹正好長大,適合鳳凰棲息了。
但是,麵對著那張表格,他又不能不否定自己的,“不正確想法”
了:也許,正是因為自己還是缺乏站在領導者角度來說的經濟頭腦和經濟眼光,才看不到金島區其實已經是一棵梧桐樹?金島這塊處女地,有眼光的人一眼就能發現它的潛在價值,他們能從它不起眼的地方看見財富正從這塊貧窮的地方的某個角落,“吱吱吱吱”往外冒,他們的,“法眼”和,“法力”是自己這樣非經濟學專業畢業的所謂高材生絕對不能想像的,也絕對不能媲美的?
對於區垂班子成員的招商引資工作,陳龍輔隻是在班子會議上進行了大體的通報,大多數班子成員都多多少少有了成效,沒有取得絲毫進展的當然不隻李從雲一個”但也為數不多,李從雲,“基本談妥”的好歹也有一家,“汽車零部件公司”算起來也不算特別糟糕,但李從雲自己還是有點過意不去,覺得自己工作沒做好。
陳龍輔當然沒有批評李從雲,反而在會上將李從雲大大表揚了一番,說他作為從中央下來鍛煉的同誌,為金島區的經濟建設和長遠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他的可貴精神、他的出色才能已經在實際工作中體現了出來”作為金島區的主要負責人,我向他表示真誠的感謝!以後,要將李從雲同誌的工作表現和工作業績原原本本、完完全全反映到市委和市委組織部去。我們希望以後上級派幹部下來鍛煉,就要派李從雲同誌這樣的雲雲。
陳龍輔的這番表揚,讓李從雲又是慚愧”又有些惴惴不安。他覺得”這條高速公路,從它本身的實際來講,就應該從金島區經過。現在它的線路正式確定下來,不過是理所應當而已。
這樣一想,他心裏又閃現出另外一個問題:他發現自己,“躲避”招商引資的潛意識後其實還隱藏著更深一層的一個意識,就是對金島區這場招商引資,“運動”的根本性懷疑。李從雲回想起自己當初曾經算過一筆帳:金島區一年招商引資的計劃是50億,島城其它區要都照此計劃的話就得七、八百個億,全省都這樣製定計劃”那不得招到六、七千個億才能達標?全國呢?全國兩千多個區,那就得達到一、二十萬個億的天文數字了。世界上哪來這麽多錢供你招商引資啊?
更何況如果不談政策上的優勢,僅從經濟條件來講,金島區目前的條件相對還算差的。所以,這簡直就有點不可思議嘛。現在”麵對各個單位和個人正式上報的、有合同或協議作為依據的數字,這種自己認為,“不可思議”的奇跡竟然正在發生!既然別人都能夠貫徹區委決議,在招商引資方麵做出實際成效,自己如果僅以困難甚至懷疑的態度對待之,那就太說不過去了。
陳書記如此大力地表揚自己在公路方麵做的工作,這裏麵多少還包括自己是,“餘書記親信”這樣一個重大的因素”這一點你想否認也是否認不了的但是領導的表揚和關心,應當成為自隻進一步做好工作的動力才行,既然當初自己和大家一樣領受了招商引資的任務,那麽就不能一味躲避”而必須承當起來,更何況自己還是領導小組哥組長呢。於是,如何完成或者說去盡力“破解”這一難題,李從雲不得不擺上個人的“議事ri程”認真來斟酌和考慮了。
李從雲在腦海裏將自己過去交往過的與經濟活動有關聯的人員篩了一遍,發現跟經濟有關的同學朋友不少,但能用招商引資的方式拉過來在金島投資興業的,就真是鳳毛麟角了。唯獨算得上的隻有一位,就是大學同屆同學曹燕。曹燕就是那個經過沈慧寧和蘇清雅的門路,找李從雲說通關係,動用青協貸款創業的女生,她實際上是沈慧寧的同學,學經貿的,現在她的企業據說頗為紅火,用蘇清雅這次形容再話說,叫做“產值翻番”。
現在,麵對全區招商引資的大好形勢,李從雲心裏有了一股壓力,有了緊迫感,也可以說,有了一種“病急亂投醫”的急迫情緒。
他今年的“任務”是招商引資2000萬元,而孔凡東的汽車配件公司為了掩蓋私下造汽車的真實目的,首批投資隻寫了600萬元,也就是說李從雲今年的任務還哼哼00萬的缺口。
他翻開電話簿,找出曹燕辦公室的號碼,撥了號後,便等著對方接聽。話筒裏起初傳來的是已經接通的聲音,可聲音隻響了三聲,突然又轉換成了忙音。稍候了一陣,他又繼續撥號,卻仍然還是忙音。李從雲皺了皺眉,地放下聽筒,心想,這生意人真他媽的夠意思,給個號碼找不著人,虧得自己當初幫忙的時候還幫的那麽積極……
他正生著氣,市委辦公室機要員進來給他送文件,他板著臉“哼”
了一聲,接過文件後順手將它扔在一邊。機要員心裏有些驚訝:她每次給李書記送文件過來,李書記都是一昏非常友善和藹的態度”從來不會有失禮貌的,今天這是怎麽了?可是她什麽也不好說,不敢發出一點聲音,悄悄地退了出去。李從雲想,曹燕這丫頭,下次要是有機會見麵,我可是要直說的!他這邊氣還沒生完,電話卻響了。他拿起聽並:“喂!”
“是李從雲李書記嗎?”電話裏傳來一個好聽的女聲。
“我就是。”
李從雲已經聽出來了,來電話的正是曹燕。曹燕在電話裏一個勁地道歉:“對不起”對不起!剛才正和別人談一個項目,談到關鍵時刻。那人下嘴可夠厲害的,恨不得要我免費給他供貨才好。幸虧我還清醒,要不然,今年這半年的活就白做了。李書記你找我,一定有什麽事要緊吧?”
李從雲聽她這一番解釋”倒也信了。就說:“我還真怕你給的號碼是假的呢。沒準給我一個公安局、反貪局的號碼,人家還以為我要投案自首呢。”
曹燕就交笑起來,說:“哎呀我的李主席,我騙別人也不敢騙你呀,你是誰呀?你是黨政官員,島城市的精英分子,當年全國學子的榜樣,今後的國家棟粱。別看我人在商場不在官場,可我離得了你們這些當官的嗎?我什麽時候不得仰仗那些官員們給我開綠燈才能賺點小錢?
剛才沒接你的電話是我做得不對,我做深刻檢討這不用通報全校吧?”
曹燕嘴巴裏的話一連串地往外冒,裏麵既有虛而濫的套話,也有出自真心的實話。既然是同學,曹燕嘛又是生意場上的人,還是個女孩子,縱然再怎麽女強人,李從雲也不好計較那麽許多了。
李從雲就說:“你知道我找你什麽意思嗎?”
“哦,上次李書記幫了我的大忙,你來島城之後,我請你吃飯你又沒時間”是不是現在要來要賬了呀?哎呀,李書記、李主席,我哪能忘了這個啊。”曹燕先來這麽一段,然後又說:“我看了最近的《島城ri報》了”那上麵對上半年各個區區的招商引資進行了集中報道,還表揚了你們金島區呢。你是不是想和我商量這個事情?”
李從雲心裏微微詫異”這曹燕怪不得敢下海去做生意,這鬼腦子就是精,一下子就能往這上麵想。做生意沒點這樣的直覺還真的不行呢!他說道:“喲,曹燕同學的確不錯啊,這麽會揣摩人?就是像你說的,有關招商引資的事。”
曹燕在電話裏稍微沉默了一下,然後說:“本來我倒真的想上你們那兒搞點投資,辦個廠什麽的。不過李主席,你要知道,現在市場在不斷地規範,像以前那樣就憑夾個皮包耍空手道賺錢,是越來越難了。
我也不想那樣子做,我還是朝實業方麵發展的。不過辦企業首先需要的是尋找合適的項目,這一點你一定能理解,現在既然你提出來,我覺得,還是得實地去看一看才好。”
李從雲就說:“實地考察當然是必須的,我知道你現在做的是農哥產品加工,這個我聽慧寧和她姐姐蘇處長說過:就是你們家本來承包了一片果園,麵積還挺大的,產量比較充足,後來你就建了一個加工廠,做成罐頭,銷售出去……是吧?”
曹燕笑道:“李書記了解得還挺清楚的。”她的稱呼有點“混亂”一下李書記,一下李主席。
李從雲也嗬嗬一笑:“你當初申請貸款的計劃書我看過嘛……那這樣,咱們約個時間,你過來看看,我們這邊也有果園,你可以考慮在這邊也建一個加工廠或者幹脆是加工基地什麽的,你看怎樣?”
“行,沒問題。”曹燕答應得很痛快。
蘇清雅的身世、曹燕的安排,現在伏筆都慢慢揭開了。之前這麽安排,用處就在這裏。
所以無風一直說,看書不要看在前麵覺得有些東西沒用就質疑這個質疑那個,要是我一動筆,你就能猜到後麵的全部情節,那也沒意思不是?。
周瑤對自己的關照,雖說體現了下級對上級的尊重,但可能多少也包含有一個女人對一個男人傾慕的意思在裏麵,這似乎也可以作為對那些傳言的反證。
李從雲能夠感受到這種傾慕,但也同樣感覺到其中的節製。周瑤由於崗位的關係,說話有時放得很開,這主要是為了應對那些容易讓人尷尬的場麵,她不能不主動出擊,以免陷入被動。但正因為她的伶牙俐齒,一般人對她還是抱有畏懼心理,不敢太放肆的。而周瑤的,“放開”卻絕對不是放蕩,她的好感當然也就不能太認真地看做是某種特殊的情感,李從雲對此是很清醒的。
李從雲其實還看出了周瑤內心虛榮:她需要男人的注目,尤其是需要那些比較出眾的男人的注目,這樣她才能感覺到自己的魅力、自己的價值,這樣她才能在辦公室主任這個需要不斷應對各種人群,一年到頭繁雜勞累的崗位上,始終保持一種絕對的自信心。
周瑤是這樣的人:容易引起一部分人的傾慕,也容易遭到另一部分人的嫉妒。總之,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女人李從雲最後下了這樣一個結論。
還是當初那家咖啡廳,還是李從雲和蘇清雅。
兩個人相對而坐,李從雲的麵前放著一杯咖啡,而蘇清雅這個頗有些小資氣息的女人,麵前則放了一杯才進入華夏咖啡廳不久的卡布基諾。
半東多沒見,蘇清雅似乎變得更溧亮了一些,李從雲覺得,這可能是她的心情比原先好了,畢竟少了她那個雙性戀老牟的糾纏”需要她煩心的事情少了許多吧。再加上她最近升了職,從組織部組織處昏處長升到幹部三處做處長,成了處室一把手,心緒就更開放了。
蘇清雅穿著白色的女士洋派小西服下是黑白相間的細玟格子襯衫,既顯得正式,又不缺乏清麗。
這時,她端著那杯溧亮的卡布基諾輕輕抿了一小口,嫣然一笑:,“我還以為你是想在你們那小縣城裏修路,卻讓我爸他們公路局撿帳呢。如果隻是審批一個,我想問題應該不大吧,我今天就回去看我爸,把這事跟他提一下。”
李從雲卻沒有她這麽輕鬆,正色道:,“可不一定這麽容易,北線要經過兩個地級市,這兩個地級市難道就沒有人來京城走門路?況且這兩個地級市下麵”本來按規劃1可以得到高速過境的那些縣區,他們的駐京辦難道就不幹事?”
蘇清雅笑吟吟地說:,“你們省裏不是確定了嗎?這種事主要還是看你們省裏的意思,省裏同意之後,京城這邊沒有非常特殊的情況,一般是不會拒絕的,要不然就是打你們省領導的臉。我爸隻是公路局局長,可不是交通部部長,他怎麽會輕易去做這種打你們省領導臉的事?”
李從雲見她說得肯定,也隻好姑且信了,點點頭,不再多說。
蘇清雅輕歎一聲:“慧寧這次隨團出國真不是時候要不這樣,我們下次有空,去你那裏玩怎麽樣?李書記招不招待呀?”
李從雲心想,你一個團中央組織部幹部三處的處長,哪有那時間來我那裏玩?沈慧寧在外經貿部更不過是普通幹部,你們倆要能抽出這個時間來,那才是怪了。
當下就笑著回答:,“哪能不招待啊,有什麽招待什麽,就怕多處嫌棄咱們小地方落後”跟荒郊野外似的,沒什麽情趣。”
“荒郊野外才有情趣呢!”蘇清雅交聲一笑,忽然笑容一滯,自己也發現這句話有些不對勁,忙掩飾道:,“那才有生命最真實的美呀,不像這鋼筋水泥的城市裏。”
李從雲心裏無語,你前一句話歧義了,後一句話掩飾得更糟,生命最真實的美……暈。
這次回京,李從雲多呆了幾天,跟王光榮等人又都見了見麵,談了談各自的境況,等到九月底,老爸和老媽都帶回來消息,大伯的事情今年基本上算是底定了,就看在政務院能排名第幾。
放心下來之後的李從雲,再次踏上返回島城的飛機。
島城市委的喉舌《島城ri報》經常在一版的位置上刊登有關本市招商引資的新聞,不是今天這個區引進了一條易拉罐生產線,就是明天那個區與外商簽訂了投資協議。而且電視上也經常播出這樣的簡訊:某某地方又有新的外商投資的企業開工或奠基等等。
畫麵上展示的是,推土機正在將一座小小的丘陵推成平坦的場地:頭帶安全帽的地方領導正在一群人的簇擁下,走向堆滿建築材料的工地:再就是一條生產流水線的特寫鏡頭、工人們熟練但卻是忙碌的手,這些,對於關心地方經濟發展的人來講,當然是充滿希望的利好消息。
搞完了對於省人大視察組的接待工作,加上那條高等級公路的線路已經確定,儲唯開始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招商引資上麵。每逢大會小
會,他都會強調招商引資對於金島工作的重要性。不過,他在台上講得口沫橫飛,地下卻有幹部在悄悄地議論:去年這個時候,他一直在唱養牛的高調,可這才一年過去,調子又變成了招商引資了。領導嘴裏的,“主旋律”變得何其快呀!
旁邊就有人說,這也很正常嘛。招商引資不光是金島的事,今年連市委都在狠抓這項工作,區裏的調子能不跟上市裏的嗎?
那人就說,好在現在市裏有了新調子,要不然的話,我看今年這個養牛的調子還怎麽唱!
旁邊的人又說,怎麽唱?領導當然會有辦法,哪像你,眼睛隻看得見,“有”的東西,看不見,“無”的東西。
能看見,“無”的東西?那不是無中生有嗎!兩人就偷偷笑了起來。
他們這一笑,引得周圍參加會的人扭過臉來看,嚇得他們趕緊噤聲。
與其他各種各樣跟經濟有關的,“工程”一樣,金島區也成立了招商引資領導小組,組長同樣是由儲唯親自擔任,雷組長是由李從雲擔任。
領導小組下麵也設置了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一位分管的昏區長兼任。
在完成,“時間過半,財政稅收過半,工作任務過半的富傳熱浪中,區招商引資辦公室遵照區委書記儲唯的指示,印製了一份有關全區完成招商引資任務的統計表格,表格上將所有已完成一定拖商引資任務的單位名稱都開列了上去,上麵分別標注了他們完成任務或已經簽訂招商協議的具體數額。
這張表格送到李從雲手上,李從雲仔細將它從頭到尾地看了一遍,發現許多根本不敢想像能招引到投資客商的單位竟也赫赫然榜上有名。
比如區幼兒園,與鵬城市的某家企業簽署了吸引該企業來區開辦一家玩具廠的協議:而區文聯居然也能讓一家香港的注冊企業來本地創辦一個投資五百萬的書本印刷廠……看著這張表格,李從雲心裏居然湧起一陣斯愧。
自己前一段時間替區裏忙著跑高等級公路的事,招商引資的事情完全放在腦後去了,一點沒有顧及。後來盡管知道,那張表上的數額大多是不真實的,可當時李從雲卻不敢那樣去想,因為畢竟所有那些,“表上有名”的項目,都是有正式協議書的,而且那些協議書的複印件也都上報給招商引資辦公室了,否則,辦公室不可能將這些單位列入完成(或部分完成)計劃的名單之中。
要說當時李從雲心裏一點疑慮也沒有當然也不對,李從雲看見幼兒園的那個項目”心裏曾這樣一動:在金島區辦玩具廠,僅金島區能有多少銷路?就算全島城,好像也不夠看,如果說外運銷售的話,這兒的交通基礎條件暫時並不大好,那條高等級公路即使現在開始修建,也得等到一年之後才能通車使用,碼頭也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擴建施工”。
鵬城老板能有那麽長的耐性等待這條路修好了再來收益嗎?至於那個什麽印刷廠,要花500萬來建設,港商難道不知道大陸出版一本書比香港難上百倍嗎?
不過,反過來一想”自己憑什麽懷疑別人?在這樣一個充滿變化的時代,機遇與巧合無所不在,什麽樣的事不可能發生?什麽樣的情況不可能出現?不能因為自己是區委雷書記,是領導”自己都沒能完成任務就懷疑別人缺少這個能耐!
他深入地反省自己:自己之所以那樣投入地替區裏跑,“路”的事,雖說走出於工作責任心”潛意識裏或許未必沒有這樣一個目的,就是想通過一件事來逃避另一件事,也即逃避招商引資的責任。招商引資,要在過去來想像,覺得是一件那樣難的事。俗話說,沒有梧桐樹,引不來金鳳凰。自己並沒有在金島看見所謂的梧桐樹,或者說那棵梧桐樹還沒有長大,那麽所謂金鳳凰會平白無故地飛到這兒來嗎?別人憑什麽要向你金島從具體任務的角度講就是你李從雲投資呢?
別人口袋裏的錢是能夠輕易蒙來的嗎?
因此李從雲的招商業績隻有一個,就是孔凡東正打算創辦的汽車,配件公司。這還是因為李從雲覺得汽車這一塊,不是立馬能見效的,先期投資較大、周期較長,等他這些基礎打好了,金島的基礎建設也上來了,梧桐樹正好長大,適合鳳凰棲息了。
但是,麵對著那張表格,他又不能不否定自己的,“不正確想法”
了:也許,正是因為自己還是缺乏站在領導者角度來說的經濟頭腦和經濟眼光,才看不到金島區其實已經是一棵梧桐樹?金島這塊處女地,有眼光的人一眼就能發現它的潛在價值,他們能從它不起眼的地方看見財富正從這塊貧窮的地方的某個角落,“吱吱吱吱”往外冒,他們的,“法眼”和,“法力”是自己這樣非經濟學專業畢業的所謂高材生絕對不能想像的,也絕對不能媲美的?
對於區垂班子成員的招商引資工作,陳龍輔隻是在班子會議上進行了大體的通報,大多數班子成員都多多少少有了成效,沒有取得絲毫進展的當然不隻李從雲一個”但也為數不多,李從雲,“基本談妥”的好歹也有一家,“汽車零部件公司”算起來也不算特別糟糕,但李從雲自己還是有點過意不去,覺得自己工作沒做好。
陳龍輔當然沒有批評李從雲,反而在會上將李從雲大大表揚了一番,說他作為從中央下來鍛煉的同誌,為金島區的經濟建設和長遠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他的可貴精神、他的出色才能已經在實際工作中體現了出來”作為金島區的主要負責人,我向他表示真誠的感謝!以後,要將李從雲同誌的工作表現和工作業績原原本本、完完全全反映到市委和市委組織部去。我們希望以後上級派幹部下來鍛煉,就要派李從雲同誌這樣的雲雲。
陳龍輔的這番表揚,讓李從雲又是慚愧”又有些惴惴不安。他覺得”這條高速公路,從它本身的實際來講,就應該從金島區經過。現在它的線路正式確定下來,不過是理所應當而已。
這樣一想,他心裏又閃現出另外一個問題:他發現自己,“躲避”招商引資的潛意識後其實還隱藏著更深一層的一個意識,就是對金島區這場招商引資,“運動”的根本性懷疑。李從雲回想起自己當初曾經算過一筆帳:金島區一年招商引資的計劃是50億,島城其它區要都照此計劃的話就得七、八百個億,全省都這樣製定計劃”那不得招到六、七千個億才能達標?全國呢?全國兩千多個區,那就得達到一、二十萬個億的天文數字了。世界上哪來這麽多錢供你招商引資啊?
更何況如果不談政策上的優勢,僅從經濟條件來講,金島區目前的條件相對還算差的。所以,這簡直就有點不可思議嘛。現在”麵對各個單位和個人正式上報的、有合同或協議作為依據的數字,這種自己認為,“不可思議”的奇跡竟然正在發生!既然別人都能夠貫徹區委決議,在招商引資方麵做出實際成效,自己如果僅以困難甚至懷疑的態度對待之,那就太說不過去了。
陳書記如此大力地表揚自己在公路方麵做的工作,這裏麵多少還包括自己是,“餘書記親信”這樣一個重大的因素”這一點你想否認也是否認不了的但是領導的表揚和關心,應當成為自隻進一步做好工作的動力才行,既然當初自己和大家一樣領受了招商引資的任務,那麽就不能一味躲避”而必須承當起來,更何況自己還是領導小組哥組長呢。於是,如何完成或者說去盡力“破解”這一難題,李從雲不得不擺上個人的“議事ri程”認真來斟酌和考慮了。
李從雲在腦海裏將自己過去交往過的與經濟活動有關聯的人員篩了一遍,發現跟經濟有關的同學朋友不少,但能用招商引資的方式拉過來在金島投資興業的,就真是鳳毛麟角了。唯獨算得上的隻有一位,就是大學同屆同學曹燕。曹燕就是那個經過沈慧寧和蘇清雅的門路,找李從雲說通關係,動用青協貸款創業的女生,她實際上是沈慧寧的同學,學經貿的,現在她的企業據說頗為紅火,用蘇清雅這次形容再話說,叫做“產值翻番”。
現在,麵對全區招商引資的大好形勢,李從雲心裏有了一股壓力,有了緊迫感,也可以說,有了一種“病急亂投醫”的急迫情緒。
他今年的“任務”是招商引資2000萬元,而孔凡東的汽車配件公司為了掩蓋私下造汽車的真實目的,首批投資隻寫了600萬元,也就是說李從雲今年的任務還哼哼00萬的缺口。
他翻開電話簿,找出曹燕辦公室的號碼,撥了號後,便等著對方接聽。話筒裏起初傳來的是已經接通的聲音,可聲音隻響了三聲,突然又轉換成了忙音。稍候了一陣,他又繼續撥號,卻仍然還是忙音。李從雲皺了皺眉,地放下聽筒,心想,這生意人真他媽的夠意思,給個號碼找不著人,虧得自己當初幫忙的時候還幫的那麽積極……
他正生著氣,市委辦公室機要員進來給他送文件,他板著臉“哼”
了一聲,接過文件後順手將它扔在一邊。機要員心裏有些驚訝:她每次給李書記送文件過來,李書記都是一昏非常友善和藹的態度”從來不會有失禮貌的,今天這是怎麽了?可是她什麽也不好說,不敢發出一點聲音,悄悄地退了出去。李從雲想,曹燕這丫頭,下次要是有機會見麵,我可是要直說的!他這邊氣還沒生完,電話卻響了。他拿起聽並:“喂!”
“是李從雲李書記嗎?”電話裏傳來一個好聽的女聲。
“我就是。”
李從雲已經聽出來了,來電話的正是曹燕。曹燕在電話裏一個勁地道歉:“對不起”對不起!剛才正和別人談一個項目,談到關鍵時刻。那人下嘴可夠厲害的,恨不得要我免費給他供貨才好。幸虧我還清醒,要不然,今年這半年的活就白做了。李書記你找我,一定有什麽事要緊吧?”
李從雲聽她這一番解釋”倒也信了。就說:“我還真怕你給的號碼是假的呢。沒準給我一個公安局、反貪局的號碼,人家還以為我要投案自首呢。”
曹燕就交笑起來,說:“哎呀我的李主席,我騙別人也不敢騙你呀,你是誰呀?你是黨政官員,島城市的精英分子,當年全國學子的榜樣,今後的國家棟粱。別看我人在商場不在官場,可我離得了你們這些當官的嗎?我什麽時候不得仰仗那些官員們給我開綠燈才能賺點小錢?
剛才沒接你的電話是我做得不對,我做深刻檢討這不用通報全校吧?”
曹燕嘴巴裏的話一連串地往外冒,裏麵既有虛而濫的套話,也有出自真心的實話。既然是同學,曹燕嘛又是生意場上的人,還是個女孩子,縱然再怎麽女強人,李從雲也不好計較那麽許多了。
李從雲就說:“你知道我找你什麽意思嗎?”
“哦,上次李書記幫了我的大忙,你來島城之後,我請你吃飯你又沒時間”是不是現在要來要賬了呀?哎呀,李書記、李主席,我哪能忘了這個啊。”曹燕先來這麽一段,然後又說:“我看了最近的《島城ri報》了”那上麵對上半年各個區區的招商引資進行了集中報道,還表揚了你們金島區呢。你是不是想和我商量這個事情?”
李從雲心裏微微詫異”這曹燕怪不得敢下海去做生意,這鬼腦子就是精,一下子就能往這上麵想。做生意沒點這樣的直覺還真的不行呢!他說道:“喲,曹燕同學的確不錯啊,這麽會揣摩人?就是像你說的,有關招商引資的事。”
曹燕在電話裏稍微沉默了一下,然後說:“本來我倒真的想上你們那兒搞點投資,辦個廠什麽的。不過李主席,你要知道,現在市場在不斷地規範,像以前那樣就憑夾個皮包耍空手道賺錢,是越來越難了。
我也不想那樣子做,我還是朝實業方麵發展的。不過辦企業首先需要的是尋找合適的項目,這一點你一定能理解,現在既然你提出來,我覺得,還是得實地去看一看才好。”
李從雲就說:“實地考察當然是必須的,我知道你現在做的是農哥產品加工,這個我聽慧寧和她姐姐蘇處長說過:就是你們家本來承包了一片果園,麵積還挺大的,產量比較充足,後來你就建了一個加工廠,做成罐頭,銷售出去……是吧?”
曹燕笑道:“李書記了解得還挺清楚的。”她的稱呼有點“混亂”一下李書記,一下李主席。
李從雲也嗬嗬一笑:“你當初申請貸款的計劃書我看過嘛……那這樣,咱們約個時間,你過來看看,我們這邊也有果園,你可以考慮在這邊也建一個加工廠或者幹脆是加工基地什麽的,你看怎樣?”
“行,沒問題。”曹燕答應得很痛快。
蘇清雅的身世、曹燕的安排,現在伏筆都慢慢揭開了。之前這麽安排,用處就在這裏。
所以無風一直說,看書不要看在前麵覺得有些東西沒用就質疑這個質疑那個,要是我一動筆,你就能猜到後麵的全部情節,那也沒意思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