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出村不多遠,果然看見一大片開闊的草甸,一色青蔥翠綠。草甸並非一馬平11,而是像丘陵一樣呈波浪型高低起伏。翠綠丘陵再遠一些,便是相對陡峭的遊龍嶺。
金島古有傳說,遊龍嶺曾有東海遊龍飛來落腳休息,遊龍一到,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遊龍嶺上的植被以深綠色的樹木為主,深綠的背景烘托著淺綠的草甸,使大家的視覺感到柔和鮮亮,心情也為之欣悅起來。很快,散落在草甸上一堆一堆低頭吃草的牛群進入視野,李益民將牛群指給餘書記看,其實餘書記已經看見了。
“不錯,不錯!”餘爭勝一邊繼續往前走,一邊露出微笑讚歎說。
隨同前來的區電視台和區報記者紛紛拿出各自的設備,從各個角度拍攝起來,當然,無論怎麽拍攝,畫麵始終是以餘爭勝書記為中心。
那個叫黃海建的村民正按照幹部們的吩咐在那兒等著呢。
草甸上的空氣比村子裏清新許多,一陣陣微風從遊龍嶺那邊吹過來,帶來濃鬱的植物芬芳。早唇的陽光灑在野外,灑在黃海建的身上和臉上,令他感到說不出的舒服和愜意。
隻是,他對眼前這些牛不感興趣,他隻認識自己家的那幾頭牛。
養牛養了差不多一年了,真正賣掉的沒幾隻,多數或者宰了,或者不知為啥就死了,要算經濟成本那是虧了。好在他當初是以養牛為借口向鄉信用社貸到一筆款子,用這筆錢實現了蓋新房的夢想。聽說區冷凍廠現在根本就不收購牛了,剩下的牛也沒有繼續養下去的必要。
可是村支部書記黃永富不同意,說這是街道委員會的意思:這關係到落實區裏發展農村經濟的戰略決策問題,現有的牛要盡可能的繼續飼養下去”而且還要爭取有所發展。
最近,黃書記在跟他布置,“做好迎接上級檢查準備工作”當中,還替這些牛起了個名稱叫,“樣板牛”並說,這些,“樣板牛”現在就等於珍稀動物,你要是敢不經過批準隨便宰殺這些牛,我就要給你好看!
當然不僅是他,黃書記對其他村民也說了同樣的話,發布了同樣的不準隨意宰殺山牛的“禁令”。黃海建無所事事,腦子裏正過著這些事情,忽然看見一個長長的車隊沿著那條簡易的公路從遠處而來,一直進了村子,心想,市裏的領導怕是來了。他暗自對自己說,好乖乖”
這麽多的領導上這兒來,居然就為了看這幾頭挨千刀的牛啊?這些領導也是夠閑得慌的!
村子被樹蔭和房屋遮蔽,他看不見裏麵的情景,便猜測領導們走進了村委會。可沒等多久,眾多的人從村裏出來,徑直朝草甸這兒過來了。黃海建正感到百無聊賴,看見那些人,他心裏一緊張,情緒立刻興奮起來。
那些人先是站在遠處朝這邊觀賞,一邊還相互交談。過了一會兒,才朝這邊走近來。一直走在前麵又處於中心位置的那個人,戴一昏淺色太陽鏡,灰色的西裝外麵披一件米色風衣”個子不算高,頭發開始發灰,人也顯得有些消瘦,但他的眼睛卻很亮,透露出一股精神。
他的身邊,一左一右,分別是區委書記陳龍輔和區長儲唯陳龍輔和儲唯他都沒親眼見過,但在金島電視台的新聞節目裏時常看見,所以眼熟,旁邊帶路的是鄉黨委書記李益民”村書記黃永富也人模狗樣地緊跟在後麵。一路往前走,一行人還一邊興致勃勃地說著話了跟前,黃海建本能地站直了身子,黑紅的臉上也漾開幾分笑玟。
李益民手指著黃海建向餘書記介紹:,“這位就是黃坡村的養牛大戶黃海建。”又對黃海建說:,“市委餘書記來視察,特意來看你的牛來了。”
黃海建很配合地點點頭:,“感謝領導關心,感謝領導關心。”
餘爭勝的心情明顯很高興。他伸出手來準備和黃海建握手,黃海建沒料到自己還有跟市委書記握手的一天,心裏像燒了一把火,忙不迭將手在衣服上猛地蹭了蹭,仿佛那衣服是蕩刀皮,然後雙手握住餘書記的手,連連說:,“書記好,書記好!”
餘爭勝麵帶笑容,用手朝草甸四處一指,問道:“這兒都是你的牛嗎?”
黃海建用很迅速的眼神朝書記周圍瞟了一下,看見李益民和黃永富甚至包括陳龍輔和儲唯,原本堆滿笑容的這些領導們,麵孔都一下子繃緊了起來。
他,“咳”了一下,然後很自然地說:,“是,都是。從這裏,到那裏,呐,還有那些,都是我家的牛。”說完這句話,他感到餘書記身後那些人出了一口長氣的樣子,表情輕鬆了許多。
餘書記笑著點了點頭,頗為滿意,又問:,“你一家就養了這麽多的牛啊?聽說有一百多頭,是嗎?”
,“是啊,養了一百多隻牛,可把我磨死了。白天要把它們趕到山上去,下午要把它們趕回家,這些牛可不像人,沒有那麽聽話,不聽話我就拿鞭子抽它”黃海建看上去像是個有表現癖的人,市委書記跟他講話,口吻那麽隨和,他就高興了,一講開,就不想停嘴。
餘書記微笑著打斷他,接著問:……你這牛,一頭能賣多少錢?
,“一頭嘛,這個這個,一頭總能賣個三百多塊吧。”這年頭的三百塊可不算少,城市職工一個月300塊的人多了去了。
“那能淨賺多少錢呢”“這牛就是吃草,又不像養豬要吃飼料,所以呀,除了買牛犢和種牛的錢,要不了多少成本。我養牛,一頭總能賺個一百五六十、有時候一百七八十的吧。
“唔,一頭牛賺一百五六十塊,那麽一百頭牛一年就可以賺個一萬五六了,萬元戶啊。那再加上種地和別的收入,你一年可以有多少收入”
“這個嘛這個嘛”書記問到這裏,黃海建就有些不好回答了,他正猶豫著,忽然想起李益民給他的稿子裏說的,他家裏一年養牛純收入已經超過了一萬元,剛才書記算起來的也有一萬五六,便說道,我光是養牛一年就可以賺個一萬五千多塊,現在一百多隻牛還會生牛犢呀,牛犢還可以賣錢的。這樣,我家裏一共四口人,我,老婆還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平均起來有五、六千塊錢的收入。”
餘書記聽了,很滿意地點點頭:,“村裏像你這樣的農戶還有沒有?”
“有啊,看見我養牛賺了錢,別人也眼紅啊,所以也要爭著養。
村裏有幾戶人家還說要把我給比下去呢。哼,我黃海建是全村、全鄉第一個貸款買牛的,是帶頭的,我怎麽會讓他們超過我呢?想都別想!”
黃海建臨場發揮比區委報道組的人寫的稿子更顯得生動,李益民別過臉暗自在笑,馬上又忍住了。
餘書記又問:,“那麽說,他們養的牛比不上你嘍!他們怎麽沒在這兒放牛?別處還有這樣好的放牧地點嗎?”
“有呢!我們這個村呀,就是放牛最便利你看看這兒的草甸,這草多nen啊。他們在別的地方放牛他把手朝遠處隨便劃拉一下一不過比這兒遠一點,要多走個好幾裏路就是。”
黃永富生怕餘書記忽然興起,還要去別的地方看看,那就穿幫了,趕緊把話頭扯回來在一旁插嘴說:,“黃海建就是因為養牛,蓋起了一幢新房呢。”
餘書記一聽,果然把興趣轉了回來:,“那等會就去看看你的新房子吧。你這兒走得開嗎?”
黃海建大度得跟餘書記似的,擺擺手說:,“沒事走得開,反正這些牛在這裏也放熟了的它們不會隨便亂跑。”
回村的時候,村支書黃永富在前麵帶路。他踢開擋在路上不知道讓路的豬和狗,喝開緊跟在後麵看熱鬧的小孩子,將餘書記一行引到黃海建的家門前。
黃海建新蓋的水泥磚房共兩層樓,外牆瓷磚貼麵,遠看上去倒不錯,但走近了就發現,也許當初是為了省錢,樓上樓下安裝的竟然是老式的木框式窗戶。儲唯首先發現了這個問題,但現在已經不好說什麽了,隻能暗自皺了皺眉頭。進了堂屋的門又發現,黃海建家裏除了一幢房子是新的,其餘家具、家電之類的都已陳舊。電視機是黑白的,堂屋裏的飯桌是老式的八仙桌,桌上的油漆都已經錄落。而且連待客用的沙發都沒有,隻有幾張半舊的竹椅和藤椅。
黃海建倒是不知道這樣的檔次太遜,還一個勁地說:,“坐吧,坐吧,各位領導!”一邊給大家分派僅有的幾張椅子然而實在分派不過來,就喊老婆到隔壁鄰居家去借。
背著餘書記的目光,儲唯的臉色就有些yin了下來。
這一下,把個李益民和黃永富都急得頭上冒出了汗。李益民趕緊上前建議餘書記到村委會去坐一下,說還有幾位村幹部在那兒等。餘書記看看表,卻搖頭說:“村委會就不去了吧,就在這兒和老黃再聊幾句。”
餘爭勝一屁股坐在有些咯吱作響的竹椅上,居然也不擔心這老舊發黃到有些變黑的竹椅塌了,還很輕鬆地招呼黃海建也坐下。他說:,“老黃啊,看起來你堅持貫徹區委的指示,養羊確實改變了生活麵貌。
黃海建抓住機會馬上說:,“對,對,對,書記說得對。區裏麵對我們農民脫貧致富確實費了心血,一心一意想的就是幫助我們走奔小
康之路。這個養牛工程,的確就是金島區廣大農民的造福工程,致富工程,也是一項民心工程,我們真的非常感謝區委、區zhengfu的關懷,感謝上級領導和幫助哦。當然咯,這主要還是市裏餘書記領導有方”
餘爭勝馬上打斷他的話,說:,“養牛致富,這主要是你們區裏的領導替農民想出來的一個好辦法。去年在市委經濟工作會上,我就替你們區裏這項工作做了宣傳,你還記得吧,老陳?”
陳龍輔沒想到話題這麽隨意就轉到了對金島區工作的表揚上,心裏自然感到意外的驚喜。他點頭說:“記得記得餘書記對我們工作的巨大支持,我們區委班子全體成員都表示萬分的感謝。”
餘爭勝說:,“工作嘛,靠大家共同努力做好,怎麽能談得上對哪個人的感謝?老陳你這種認識就不對了。”他又對黃海建說道:……你作為農村裏發展市場經濟率先走了一步的農民,不僅要顧及自己的利益,搞好自己的事業,還要帶領村民們一起,發展經濟,共同致富。你懂嗎?”
黃海建雞啄米似的連連點頭:,“懂我懂。”
餘書記感到與黃海建的交談差不多了,便站起身來。這時”他細致察看了一下黃海建家裏的擺設,又說:,“我看你這個家,還比較簡陋外麵雖然還好看裏麵卻還沒有跟上時代的進步。”
餘書記這句話,又把大家的心提到嗓子眼了,不知道餘書記下麵會不會批評人。作為直接經手人,儲唯更是臉色緊繃,甚至都已經想好一番餘書記開口批評,自己該怎麽應對的話了。
沒想到黃海建突然插話說”“餘書記,不是我老黃跟不上時代實在是我想現在還沒到講究的時候。街道委員會李書記也來過我這裏幾次了,每次都教導我要有錢花在刀,刀,什麽刀刃上,我還要想辦法擴大生產所以,所以就”說到這裏,他好像沒想起合適的話來,就不再說了。
不過,他下麵的意思餘書記已經明白,餘書記高興地在他的肩上拍了拍:“喲老黃,看不出你的覺悟挺高嘛。發展經濟當然是為了改善生活,但現在,我們各級黨委和zhengfu的首要責任還是幫助廣大農民群眾盡快走上致富的道路。
”後麵這幾句話,意思顯然是對在場的市、區、街道各級幹部來說的。
餘書記和黃海建兩夫妻握了握手又鬧得兩人一陣激動,隻恨餘書記的手跟別人家的牛一樣,不能留在自己家裏,演完戲就一拍兩散了。
然後餘爭勝一行便登上車返回城區,他計劃在城區還要召開一個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的座談會。
餘書記走後,李益民這才大大地透出一口氣。他脫口說了一句:,“媽的,這背上的冷汗都出來了一斤!”然後對著黃永富和黃海建兩人說:,“還好,你們倆沒給我捅漏子。看起來,事先的準備和安排還是起了不小作用。”他又專門對著黃海建說:“你這家夥今天表現還算不錯,不過不要得意忘形,這還隻是演習,過不多久還有一回正式的,知道嗎?”
黃海建對著李書記說話,多少就有點嬉皮笑臉了:“書記,你交代的事,我會拿性命擔保,絕對不給你添亂。但是說好了的,我那貸款可是街道管委給我擔保的,信用社要是催我還錢,我可就往街道委員會推,往你書記大人身上推啊!”
李益民不耐煩地說:,“好了好了,你別老跟我提這個了。街道委員會既然答應了你,說過話肯定是算數的,黨和zhengfu能缺你這點小錢嗎?關鍵是你不要把戲給老子演砸了!”
市委書記餘爭勝一行在金島又留了一個晚上,夜裏的時候,還分別召陳龍輔、儲唯、常誌遠、李從雲、薛林新五位書記、昏書記去他下榻的賓館談話,另外,最後還召見了區委常委、常務昏市長畢光祥。
整個流程走完,已經晚上十一點半,作為區委大管家,周瑤一直等到畢光祥出來,她才最後安排一下,然後才去休息。
今天晚上,她算是見識了什麽叫,“格外看重”。
被餘書記格外看重的人自然是李從雲,對比陳龍輔、儲唯等人進餘書記房間的時間,陳龍輔十七分鍾、儲唯十三分鍾、常誌遠十二分鍾、
薛林新十五分鍾、畢光祥十三分鍾而李從雲從進去到出來,卻a了三十二分鍾!
當然這其中還要考慮到,薛林新的十五分鍾可能是因為餘書記這次是來調研農業發展的,他作為分管昏書記,需要匯報的事情較多:畢光祥是新上任的,想來多半還要向餘書記談一談自己的施政綱領和計劃1
等等。
這樣的單獨談話,別人自然都不清楚餘書記對人家談了什麽,一般來說,出來的領導幹部們也不會在麵子上表露出來。但是周瑤作為區委辦主任,對於一些細節的掌握實在已經到了一定的境界。
這些領導臉上看不出什麽來,卻還可以從腳步上來判斷,這是她周主任的看家本領之一。
陳書記的腳步,總的來說依舊很穩健,但穩健之中卻帶著一點自得,看起來可能是受了表揚:儲唯的腳步比平時要慢,而且一步一步顯得有些沉重,也許餘書記剛才做了什麽讓他覺得難辦的指示:常誌遠腳步比平時略快,看起來有些倍受鼓舞的意思,可能餘書記許了啊他什麽好處:薛林新洋洋得意,眼神卻有些發虛,想來是收了表揚,但心裏卻知道那表揚不改得,生怕有朝一ri會玩穿幫:畢光祥昂首挺胸,腳步中滿是自信,應該是餘書記對他的工作表示了支持。
唯有李從雲很奇怪,他的腳步一如既往,不快不慢,不輕不重,仿佛剛才根本沒跟人談話,尤其是沒跟市委書記談話一般。
周瑤覺得,這很反常。。
出村不多遠,果然看見一大片開闊的草甸,一色青蔥翠綠。草甸並非一馬平11,而是像丘陵一樣呈波浪型高低起伏。翠綠丘陵再遠一些,便是相對陡峭的遊龍嶺。
金島古有傳說,遊龍嶺曾有東海遊龍飛來落腳休息,遊龍一到,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遊龍嶺上的植被以深綠色的樹木為主,深綠的背景烘托著淺綠的草甸,使大家的視覺感到柔和鮮亮,心情也為之欣悅起來。很快,散落在草甸上一堆一堆低頭吃草的牛群進入視野,李益民將牛群指給餘書記看,其實餘書記已經看見了。
“不錯,不錯!”餘爭勝一邊繼續往前走,一邊露出微笑讚歎說。
隨同前來的區電視台和區報記者紛紛拿出各自的設備,從各個角度拍攝起來,當然,無論怎麽拍攝,畫麵始終是以餘爭勝書記為中心。
那個叫黃海建的村民正按照幹部們的吩咐在那兒等著呢。
草甸上的空氣比村子裏清新許多,一陣陣微風從遊龍嶺那邊吹過來,帶來濃鬱的植物芬芳。早唇的陽光灑在野外,灑在黃海建的身上和臉上,令他感到說不出的舒服和愜意。
隻是,他對眼前這些牛不感興趣,他隻認識自己家的那幾頭牛。
養牛養了差不多一年了,真正賣掉的沒幾隻,多數或者宰了,或者不知為啥就死了,要算經濟成本那是虧了。好在他當初是以養牛為借口向鄉信用社貸到一筆款子,用這筆錢實現了蓋新房的夢想。聽說區冷凍廠現在根本就不收購牛了,剩下的牛也沒有繼續養下去的必要。
可是村支部書記黃永富不同意,說這是街道委員會的意思:這關係到落實區裏發展農村經濟的戰略決策問題,現有的牛要盡可能的繼續飼養下去”而且還要爭取有所發展。
最近,黃書記在跟他布置,“做好迎接上級檢查準備工作”當中,還替這些牛起了個名稱叫,“樣板牛”並說,這些,“樣板牛”現在就等於珍稀動物,你要是敢不經過批準隨便宰殺這些牛,我就要給你好看!
當然不僅是他,黃書記對其他村民也說了同樣的話,發布了同樣的不準隨意宰殺山牛的“禁令”。黃海建無所事事,腦子裏正過著這些事情,忽然看見一個長長的車隊沿著那條簡易的公路從遠處而來,一直進了村子,心想,市裏的領導怕是來了。他暗自對自己說,好乖乖”
這麽多的領導上這兒來,居然就為了看這幾頭挨千刀的牛啊?這些領導也是夠閑得慌的!
村子被樹蔭和房屋遮蔽,他看不見裏麵的情景,便猜測領導們走進了村委會。可沒等多久,眾多的人從村裏出來,徑直朝草甸這兒過來了。黃海建正感到百無聊賴,看見那些人,他心裏一緊張,情緒立刻興奮起來。
那些人先是站在遠處朝這邊觀賞,一邊還相互交談。過了一會兒,才朝這邊走近來。一直走在前麵又處於中心位置的那個人,戴一昏淺色太陽鏡,灰色的西裝外麵披一件米色風衣”個子不算高,頭發開始發灰,人也顯得有些消瘦,但他的眼睛卻很亮,透露出一股精神。
他的身邊,一左一右,分別是區委書記陳龍輔和區長儲唯陳龍輔和儲唯他都沒親眼見過,但在金島電視台的新聞節目裏時常看見,所以眼熟,旁邊帶路的是鄉黨委書記李益民”村書記黃永富也人模狗樣地緊跟在後麵。一路往前走,一行人還一邊興致勃勃地說著話了跟前,黃海建本能地站直了身子,黑紅的臉上也漾開幾分笑玟。
李益民手指著黃海建向餘書記介紹:,“這位就是黃坡村的養牛大戶黃海建。”又對黃海建說:,“市委餘書記來視察,特意來看你的牛來了。”
黃海建很配合地點點頭:,“感謝領導關心,感謝領導關心。”
餘爭勝的心情明顯很高興。他伸出手來準備和黃海建握手,黃海建沒料到自己還有跟市委書記握手的一天,心裏像燒了一把火,忙不迭將手在衣服上猛地蹭了蹭,仿佛那衣服是蕩刀皮,然後雙手握住餘書記的手,連連說:,“書記好,書記好!”
餘爭勝麵帶笑容,用手朝草甸四處一指,問道:“這兒都是你的牛嗎?”
黃海建用很迅速的眼神朝書記周圍瞟了一下,看見李益民和黃永富甚至包括陳龍輔和儲唯,原本堆滿笑容的這些領導們,麵孔都一下子繃緊了起來。
他,“咳”了一下,然後很自然地說:,“是,都是。從這裏,到那裏,呐,還有那些,都是我家的牛。”說完這句話,他感到餘書記身後那些人出了一口長氣的樣子,表情輕鬆了許多。
餘書記笑著點了點頭,頗為滿意,又問:,“你一家就養了這麽多的牛啊?聽說有一百多頭,是嗎?”
,“是啊,養了一百多隻牛,可把我磨死了。白天要把它們趕到山上去,下午要把它們趕回家,這些牛可不像人,沒有那麽聽話,不聽話我就拿鞭子抽它”黃海建看上去像是個有表現癖的人,市委書記跟他講話,口吻那麽隨和,他就高興了,一講開,就不想停嘴。
餘書記微笑著打斷他,接著問:……你這牛,一頭能賣多少錢?
,“一頭嘛,這個這個,一頭總能賣個三百多塊吧。”這年頭的三百塊可不算少,城市職工一個月300塊的人多了去了。
“那能淨賺多少錢呢”“這牛就是吃草,又不像養豬要吃飼料,所以呀,除了買牛犢和種牛的錢,要不了多少成本。我養牛,一頭總能賺個一百五六十、有時候一百七八十的吧。
“唔,一頭牛賺一百五六十塊,那麽一百頭牛一年就可以賺個一萬五六了,萬元戶啊。那再加上種地和別的收入,你一年可以有多少收入”
“這個嘛這個嘛”書記問到這裏,黃海建就有些不好回答了,他正猶豫著,忽然想起李益民給他的稿子裏說的,他家裏一年養牛純收入已經超過了一萬元,剛才書記算起來的也有一萬五六,便說道,我光是養牛一年就可以賺個一萬五千多塊,現在一百多隻牛還會生牛犢呀,牛犢還可以賣錢的。這樣,我家裏一共四口人,我,老婆還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平均起來有五、六千塊錢的收入。”
餘書記聽了,很滿意地點點頭:,“村裏像你這樣的農戶還有沒有?”
“有啊,看見我養牛賺了錢,別人也眼紅啊,所以也要爭著養。
村裏有幾戶人家還說要把我給比下去呢。哼,我黃海建是全村、全鄉第一個貸款買牛的,是帶頭的,我怎麽會讓他們超過我呢?想都別想!”
黃海建臨場發揮比區委報道組的人寫的稿子更顯得生動,李益民別過臉暗自在笑,馬上又忍住了。
餘書記又問:,“那麽說,他們養的牛比不上你嘍!他們怎麽沒在這兒放牛?別處還有這樣好的放牧地點嗎?”
“有呢!我們這個村呀,就是放牛最便利你看看這兒的草甸,這草多nen啊。他們在別的地方放牛他把手朝遠處隨便劃拉一下一不過比這兒遠一點,要多走個好幾裏路就是。”
黃永富生怕餘書記忽然興起,還要去別的地方看看,那就穿幫了,趕緊把話頭扯回來在一旁插嘴說:,“黃海建就是因為養牛,蓋起了一幢新房呢。”
餘書記一聽,果然把興趣轉了回來:,“那等會就去看看你的新房子吧。你這兒走得開嗎?”
黃海建大度得跟餘書記似的,擺擺手說:,“沒事走得開,反正這些牛在這裏也放熟了的它們不會隨便亂跑。”
回村的時候,村支書黃永富在前麵帶路。他踢開擋在路上不知道讓路的豬和狗,喝開緊跟在後麵看熱鬧的小孩子,將餘書記一行引到黃海建的家門前。
黃海建新蓋的水泥磚房共兩層樓,外牆瓷磚貼麵,遠看上去倒不錯,但走近了就發現,也許當初是為了省錢,樓上樓下安裝的竟然是老式的木框式窗戶。儲唯首先發現了這個問題,但現在已經不好說什麽了,隻能暗自皺了皺眉頭。進了堂屋的門又發現,黃海建家裏除了一幢房子是新的,其餘家具、家電之類的都已陳舊。電視機是黑白的,堂屋裏的飯桌是老式的八仙桌,桌上的油漆都已經錄落。而且連待客用的沙發都沒有,隻有幾張半舊的竹椅和藤椅。
黃海建倒是不知道這樣的檔次太遜,還一個勁地說:,“坐吧,坐吧,各位領導!”一邊給大家分派僅有的幾張椅子然而實在分派不過來,就喊老婆到隔壁鄰居家去借。
背著餘書記的目光,儲唯的臉色就有些yin了下來。
這一下,把個李益民和黃永富都急得頭上冒出了汗。李益民趕緊上前建議餘書記到村委會去坐一下,說還有幾位村幹部在那兒等。餘書記看看表,卻搖頭說:“村委會就不去了吧,就在這兒和老黃再聊幾句。”
餘爭勝一屁股坐在有些咯吱作響的竹椅上,居然也不擔心這老舊發黃到有些變黑的竹椅塌了,還很輕鬆地招呼黃海建也坐下。他說:,“老黃啊,看起來你堅持貫徹區委的指示,養羊確實改變了生活麵貌。
黃海建抓住機會馬上說:,“對,對,對,書記說得對。區裏麵對我們農民脫貧致富確實費了心血,一心一意想的就是幫助我們走奔小
康之路。這個養牛工程,的確就是金島區廣大農民的造福工程,致富工程,也是一項民心工程,我們真的非常感謝區委、區zhengfu的關懷,感謝上級領導和幫助哦。當然咯,這主要還是市裏餘書記領導有方”
餘爭勝馬上打斷他的話,說:,“養牛致富,這主要是你們區裏的領導替農民想出來的一個好辦法。去年在市委經濟工作會上,我就替你們區裏這項工作做了宣傳,你還記得吧,老陳?”
陳龍輔沒想到話題這麽隨意就轉到了對金島區工作的表揚上,心裏自然感到意外的驚喜。他點頭說:“記得記得餘書記對我們工作的巨大支持,我們區委班子全體成員都表示萬分的感謝。”
餘爭勝說:,“工作嘛,靠大家共同努力做好,怎麽能談得上對哪個人的感謝?老陳你這種認識就不對了。”他又對黃海建說道:……你作為農村裏發展市場經濟率先走了一步的農民,不僅要顧及自己的利益,搞好自己的事業,還要帶領村民們一起,發展經濟,共同致富。你懂嗎?”
黃海建雞啄米似的連連點頭:,“懂我懂。”
餘書記感到與黃海建的交談差不多了,便站起身來。這時”他細致察看了一下黃海建家裏的擺設,又說:,“我看你這個家,還比較簡陋外麵雖然還好看裏麵卻還沒有跟上時代的進步。”
餘書記這句話,又把大家的心提到嗓子眼了,不知道餘書記下麵會不會批評人。作為直接經手人,儲唯更是臉色緊繃,甚至都已經想好一番餘書記開口批評,自己該怎麽應對的話了。
沒想到黃海建突然插話說”“餘書記,不是我老黃跟不上時代實在是我想現在還沒到講究的時候。街道委員會李書記也來過我這裏幾次了,每次都教導我要有錢花在刀,刀,什麽刀刃上,我還要想辦法擴大生產所以,所以就”說到這裏,他好像沒想起合適的話來,就不再說了。
不過,他下麵的意思餘書記已經明白,餘書記高興地在他的肩上拍了拍:“喲老黃,看不出你的覺悟挺高嘛。發展經濟當然是為了改善生活,但現在,我們各級黨委和zhengfu的首要責任還是幫助廣大農民群眾盡快走上致富的道路。
”後麵這幾句話,意思顯然是對在場的市、區、街道各級幹部來說的。
餘書記和黃海建兩夫妻握了握手又鬧得兩人一陣激動,隻恨餘書記的手跟別人家的牛一樣,不能留在自己家裏,演完戲就一拍兩散了。
然後餘爭勝一行便登上車返回城區,他計劃在城區還要召開一個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的座談會。
餘書記走後,李益民這才大大地透出一口氣。他脫口說了一句:,“媽的,這背上的冷汗都出來了一斤!”然後對著黃永富和黃海建兩人說:,“還好,你們倆沒給我捅漏子。看起來,事先的準備和安排還是起了不小作用。”他又專門對著黃海建說:“你這家夥今天表現還算不錯,不過不要得意忘形,這還隻是演習,過不多久還有一回正式的,知道嗎?”
黃海建對著李書記說話,多少就有點嬉皮笑臉了:“書記,你交代的事,我會拿性命擔保,絕對不給你添亂。但是說好了的,我那貸款可是街道管委給我擔保的,信用社要是催我還錢,我可就往街道委員會推,往你書記大人身上推啊!”
李益民不耐煩地說:,“好了好了,你別老跟我提這個了。街道委員會既然答應了你,說過話肯定是算數的,黨和zhengfu能缺你這點小錢嗎?關鍵是你不要把戲給老子演砸了!”
市委書記餘爭勝一行在金島又留了一個晚上,夜裏的時候,還分別召陳龍輔、儲唯、常誌遠、李從雲、薛林新五位書記、昏書記去他下榻的賓館談話,另外,最後還召見了區委常委、常務昏市長畢光祥。
整個流程走完,已經晚上十一點半,作為區委大管家,周瑤一直等到畢光祥出來,她才最後安排一下,然後才去休息。
今天晚上,她算是見識了什麽叫,“格外看重”。
被餘書記格外看重的人自然是李從雲,對比陳龍輔、儲唯等人進餘書記房間的時間,陳龍輔十七分鍾、儲唯十三分鍾、常誌遠十二分鍾、
薛林新十五分鍾、畢光祥十三分鍾而李從雲從進去到出來,卻a了三十二分鍾!
當然這其中還要考慮到,薛林新的十五分鍾可能是因為餘書記這次是來調研農業發展的,他作為分管昏書記,需要匯報的事情較多:畢光祥是新上任的,想來多半還要向餘書記談一談自己的施政綱領和計劃1
等等。
這樣的單獨談話,別人自然都不清楚餘書記對人家談了什麽,一般來說,出來的領導幹部們也不會在麵子上表露出來。但是周瑤作為區委辦主任,對於一些細節的掌握實在已經到了一定的境界。
這些領導臉上看不出什麽來,卻還可以從腳步上來判斷,這是她周主任的看家本領之一。
陳書記的腳步,總的來說依舊很穩健,但穩健之中卻帶著一點自得,看起來可能是受了表揚:儲唯的腳步比平時要慢,而且一步一步顯得有些沉重,也許餘書記剛才做了什麽讓他覺得難辦的指示:常誌遠腳步比平時略快,看起來有些倍受鼓舞的意思,可能餘書記許了啊他什麽好處:薛林新洋洋得意,眼神卻有些發虛,想來是收了表揚,但心裏卻知道那表揚不改得,生怕有朝一ri會玩穿幫:畢光祥昂首挺胸,腳步中滿是自信,應該是餘書記對他的工作表示了支持。
唯有李從雲很奇怪,他的腳步一如既往,不快不慢,不輕不重,仿佛剛才根本沒跟人談話,尤其是沒跟市委書記談話一般。
周瑤覺得,這很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