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組織部的考慮,我基本是讚成的,培均同誌的考察,我看也比較詳細,我就補充幾點個人意見好了。。。”
隨著曹真齊開口,大家都把目光聚集到他的臉上。曹真齊今年五十四歲,一般來說,進步的空間怕是不大了,但越是這種人,越比較“硬氣”,許多一般同誌不敢說的話,他們就敢說――我反正不指望進步了嘛!你能把我怎麽著?
尤其是這種老同誌的“個人意見”,大家更是不能不重視,身在體製內,一定要知道,個人意見比工作意見,那可是重要多了。
曹真齊不緊不慢的說道:“島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自1984年10月,經政務院批準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至今,已走過了8年風雨曆程。8年來,在zhongyang、省、市的正確領導和關心支持下,經過廣大建設者的艱苦創業和不懈努力,開發區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昔ri的一片荒原漁村、鹽堿灘塗,逐步發展成為一個以港口、工業、旅遊為主要特色、以開放型經濟為主體、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的現代化新城區,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對外開放整體格局中的一顆璀璨明珠,開發區數屆領導班子功不可沒。”
開場白嘛,比較官方,比較高調,符合幹黨群工作領導的一貫風格,不過大家也都習慣性的當耳邊風過了,這種話,基本沒有實際價值,關鍵是後麵接著來的。
曹真齊果然話鋒一轉:“現在開發區方麵提出了一個設想,就是希望逐漸建設成一個以‘大港口、大工業、大旅遊’為特色的,強大而優美的現代化、國際化新城。那麽在這樣一個目標下,我認為一定要深入學習領會南巡講話精神,邁開大步搞改革,不能做小腳女人,各項改革措施,可以把步子邁大一點。但是我們也知道,一般來說,年輕的同誌對於改革,比較有闖勁,而年長一點的同誌,則相對謹慎一些。”
曹真齊說到這裏,自嘲一笑:“我是算比較老的了,不怕大家笑話,很多改革思想,都已經比不得年輕同誌那麽思維廣,但是我知道一個原則,那就是改革的事情,多讓年輕同誌去做,這是符合潮流的……話題說回開發區,開發區要達成剛才說到的目標,路雖然很長,但目的明確,隻要一步一個腳印,按照既定的目標走下去,成功是可期的。但是怎麽發展呢?開發區工委的陳龍輔同誌和李從雲同誌昨天分別打電話跟我談了談構想,認為其中一個關鍵就是‘規劃先行’。
城市的建設,首先要規劃得體,這一塊今後做什麽用,那一塊今後做什麽用,要提前很多年就預測到、安排好,這樣才能避免建了拆、拆了建的重複建設,以免浪費資源和時間……開發區管委常務副主任在孫天喜同誌擔任期間,除了協助管委主任儲唯同誌抓全麵之外,主要就抓城建這一塊,可見開發區方麵已經意識到城市規劃和建設的重要性,我們市委方麵不能比他們區委還思想落後呀,所以我的一個主要看法就是,這個去接任開發區管委副主任的同誌,一定要比較懂得城市規劃。鑒於這一點,我個人認為畢光祥同誌是最合適的,他在市經委就分管過規劃這一塊嘛。”
餘爭勝聽完,並沒有立即搭腔,而是環顧其餘幾位同誌,溫和地笑著問:“真齊同誌的話,可謂直入要害,說到了點子上啊,大家覺得如何?”
你書記都說他說到點子上了,大家還能覺得如何?自然是好好好,好得不能再好了。
眾人一齊點頭稱是,紛紛表示曹書記的話是切合實際的,城市規劃的確要先行。不過大家也隻說到這裏打止,至於畢光祥到底行不行,這個還不急表態――餘書記還沒說他行呢。這樣一個常務副區長的調動,組織部和黨群副書記的意見當然相當重要,但最為至關重要的,還是餘書記最後的表態。正所謂,書記說你行,不行也行;書記說你不行,行也不行。
書記表態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早早表態,以定下調子;一種是最後表態,一錘定音。前一種情況適用於書記堅決要求提拔某人,又擔心下麵的人不能領會他的用意時,書記早早表態,下麵的同誌就心知肚明了:書記要用他,你們別冒頭唱反調。於是大家紛紛表示書記高瞻遠矚英明神武,這位同誌委實最合適的人選。
後一種情況多半是人選比較有爭議,兩方麵或者多方麵爭議不下,然後書記乾綱獨斷,展示一把手權威,對於該任命一言九鼎了。其餘人發現自己反正跟人家爭不出個上下,既然書記決定了,那也隻好這樣了。
不過今天的會議上,看起來組織部和曹書記的態度基本上還是有較大共同點的,至少組織部第一個提出的人選就是畢光祥,而曹書記的表態,更是直接為畢光祥說話……他強調了老半天城市規劃的重要性,然後說畢光祥在這方麵有優勢,那不就是等於推薦畢光祥麽?
餘爭勝麵露笑容:“看來真齊同誌和組織部有一個共識,都認為畢光祥同誌是比較合適的人選……我也覺得,讓畢光祥同誌接替即將調離的孫天喜同誌是合適的。島城開發區的確需要一位長於城市規劃、長於經濟管理的管委領導。如果其他同誌對此沒有什麽別的意見,這件事我看就這麽先定下來,怎麽樣?”
一個人事問題,組織部、黨群副書記意見基本統一,然後書記也表示認可,那自然不會再有其他人有什麽異議,基本上就是這麽定下來了。
隻不過在定下來的時候,餘爭勝心裏微微有些凜然,李從雲這小家夥,眼光倒是不錯,畢光祥這個人,或者說畢家,在這島城果然是頗有根基的。要不然,今天曹真齊和王培均怎麽也都提到了畢光祥?若說有城市規劃經驗、資曆也足夠的領導幹部,除了他畢光祥,至少還能數出三五個來,為何他們兩人就隻提到了畢光祥?
而更加重要的是,畢光祥在島城既然如此有根基,按說就不會輕易倒向“外來派”一邊,可這次卻在李從雲的穿針引線下跟自己取得了聯係……這裏頭,究竟說明來什麽?說明畢家想走出島城?說明李從雲“團結同誌”很有一套?還是說明……
餘爭勝心中思慮萬千,但麵子上卻是什麽也看不出來,依舊微笑著主持會議,這時候已然轉頭對劉長義說道:“長義同誌,下麵談談你提到的關於我市國有企業體製改革的問題吧。”
劉長義點點頭:“好的,餘書記。”
----------
明天要去某鄉村,網絡可能不便,考慮到不能斷更,也許會在上午更新一章。第二更暫時還不確定怎麽弄,也許上午連著更,也許晚上找地方上網更出來……總之先提前說一聲,更新不能定時,先給大家道歉了。
c
“組織部的考慮,我基本是讚成的,培均同誌的考察,我看也比較詳細,我就補充幾點個人意見好了。。。”
隨著曹真齊開口,大家都把目光聚集到他的臉上。曹真齊今年五十四歲,一般來說,進步的空間怕是不大了,但越是這種人,越比較“硬氣”,許多一般同誌不敢說的話,他們就敢說――我反正不指望進步了嘛!你能把我怎麽著?
尤其是這種老同誌的“個人意見”,大家更是不能不重視,身在體製內,一定要知道,個人意見比工作意見,那可是重要多了。
曹真齊不緊不慢的說道:“島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自1984年10月,經政務院批準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至今,已走過了8年風雨曆程。8年來,在zhongyang、省、市的正確領導和關心支持下,經過廣大建設者的艱苦創業和不懈努力,開發區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昔ri的一片荒原漁村、鹽堿灘塗,逐步發展成為一個以港口、工業、旅遊為主要特色、以開放型經濟為主體、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的現代化新城區,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對外開放整體格局中的一顆璀璨明珠,開發區數屆領導班子功不可沒。”
開場白嘛,比較官方,比較高調,符合幹黨群工作領導的一貫風格,不過大家也都習慣性的當耳邊風過了,這種話,基本沒有實際價值,關鍵是後麵接著來的。
曹真齊果然話鋒一轉:“現在開發區方麵提出了一個設想,就是希望逐漸建設成一個以‘大港口、大工業、大旅遊’為特色的,強大而優美的現代化、國際化新城。那麽在這樣一個目標下,我認為一定要深入學習領會南巡講話精神,邁開大步搞改革,不能做小腳女人,各項改革措施,可以把步子邁大一點。但是我們也知道,一般來說,年輕的同誌對於改革,比較有闖勁,而年長一點的同誌,則相對謹慎一些。”
曹真齊說到這裏,自嘲一笑:“我是算比較老的了,不怕大家笑話,很多改革思想,都已經比不得年輕同誌那麽思維廣,但是我知道一個原則,那就是改革的事情,多讓年輕同誌去做,這是符合潮流的……話題說回開發區,開發區要達成剛才說到的目標,路雖然很長,但目的明確,隻要一步一個腳印,按照既定的目標走下去,成功是可期的。但是怎麽發展呢?開發區工委的陳龍輔同誌和李從雲同誌昨天分別打電話跟我談了談構想,認為其中一個關鍵就是‘規劃先行’。
城市的建設,首先要規劃得體,這一塊今後做什麽用,那一塊今後做什麽用,要提前很多年就預測到、安排好,這樣才能避免建了拆、拆了建的重複建設,以免浪費資源和時間……開發區管委常務副主任在孫天喜同誌擔任期間,除了協助管委主任儲唯同誌抓全麵之外,主要就抓城建這一塊,可見開發區方麵已經意識到城市規劃和建設的重要性,我們市委方麵不能比他們區委還思想落後呀,所以我的一個主要看法就是,這個去接任開發區管委副主任的同誌,一定要比較懂得城市規劃。鑒於這一點,我個人認為畢光祥同誌是最合適的,他在市經委就分管過規劃這一塊嘛。”
餘爭勝聽完,並沒有立即搭腔,而是環顧其餘幾位同誌,溫和地笑著問:“真齊同誌的話,可謂直入要害,說到了點子上啊,大家覺得如何?”
你書記都說他說到點子上了,大家還能覺得如何?自然是好好好,好得不能再好了。
眾人一齊點頭稱是,紛紛表示曹書記的話是切合實際的,城市規劃的確要先行。不過大家也隻說到這裏打止,至於畢光祥到底行不行,這個還不急表態――餘書記還沒說他行呢。這樣一個常務副區長的調動,組織部和黨群副書記的意見當然相當重要,但最為至關重要的,還是餘書記最後的表態。正所謂,書記說你行,不行也行;書記說你不行,行也不行。
書記表態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早早表態,以定下調子;一種是最後表態,一錘定音。前一種情況適用於書記堅決要求提拔某人,又擔心下麵的人不能領會他的用意時,書記早早表態,下麵的同誌就心知肚明了:書記要用他,你們別冒頭唱反調。於是大家紛紛表示書記高瞻遠矚英明神武,這位同誌委實最合適的人選。
後一種情況多半是人選比較有爭議,兩方麵或者多方麵爭議不下,然後書記乾綱獨斷,展示一把手權威,對於該任命一言九鼎了。其餘人發現自己反正跟人家爭不出個上下,既然書記決定了,那也隻好這樣了。
不過今天的會議上,看起來組織部和曹書記的態度基本上還是有較大共同點的,至少組織部第一個提出的人選就是畢光祥,而曹書記的表態,更是直接為畢光祥說話……他強調了老半天城市規劃的重要性,然後說畢光祥在這方麵有優勢,那不就是等於推薦畢光祥麽?
餘爭勝麵露笑容:“看來真齊同誌和組織部有一個共識,都認為畢光祥同誌是比較合適的人選……我也覺得,讓畢光祥同誌接替即將調離的孫天喜同誌是合適的。島城開發區的確需要一位長於城市規劃、長於經濟管理的管委領導。如果其他同誌對此沒有什麽別的意見,這件事我看就這麽先定下來,怎麽樣?”
一個人事問題,組織部、黨群副書記意見基本統一,然後書記也表示認可,那自然不會再有其他人有什麽異議,基本上就是這麽定下來了。
隻不過在定下來的時候,餘爭勝心裏微微有些凜然,李從雲這小家夥,眼光倒是不錯,畢光祥這個人,或者說畢家,在這島城果然是頗有根基的。要不然,今天曹真齊和王培均怎麽也都提到了畢光祥?若說有城市規劃經驗、資曆也足夠的領導幹部,除了他畢光祥,至少還能數出三五個來,為何他們兩人就隻提到了畢光祥?
而更加重要的是,畢光祥在島城既然如此有根基,按說就不會輕易倒向“外來派”一邊,可這次卻在李從雲的穿針引線下跟自己取得了聯係……這裏頭,究竟說明來什麽?說明畢家想走出島城?說明李從雲“團結同誌”很有一套?還是說明……
餘爭勝心中思慮萬千,但麵子上卻是什麽也看不出來,依舊微笑著主持會議,這時候已然轉頭對劉長義說道:“長義同誌,下麵談談你提到的關於我市國有企業體製改革的問題吧。”
劉長義點點頭:“好的,餘書記。”
----------
明天要去某鄉村,網絡可能不便,考慮到不能斷更,也許會在上午更新一章。第二更暫時還不確定怎麽弄,也許上午連著更,也許晚上找地方上網更出來……總之先提前說一聲,更新不能定時,先給大家道歉了。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