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周瑤聽薛矢忠說了剛才他見李從雲的情況,微微有些皺眉。其實周瑤認為薛矢忠的話並沒有什麽明顯的錯誤,她皺眉的地方是,李從雲的表現有些不正常。看起來,李從雲對薛矢忠的回答確實是不滿意的。
可李從雲為什麽不滿意呢?他問薛矢忠有什麽展望,薛矢忠也是按照“慣例”,首先把市委和區委擺在前麵,主要強調市委和區委的堅強領導和正確規劃,這個話簡直就是華夏官場上“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李從雲居然會不滿意?那他李書記又是怎麽想的?莫非倒覺得市委的領導不堅強?“一灣兩翼”的規劃不合理?
這不是瞎說嗎!李從雲來金島之前,餘書記不是親自跟他談過話麽,他要是對這個規劃有意見,還不如當時不來!且不說市委的見識怎麽也不可能比他李從雲差,就說他李書記真是才高八鬥,有著更加了不起的計劃,可這種全市的戰略規劃豈是他一個區委副書記說改就能改的?
至於李從雲問的第二個問題,周瑤認為薛矢忠的回答也沒有什麽錯。那幾家國企之所以越來越步履維艱,不就是因為包袱越來越重麽?那麽多的退休工人要吃飯穿衣,那麽多的工人要上班,企業再賺錢,那也經不住花啊!退休的都不說了,就說還在上班的,有的廠子前幾年已經由國家投資搞了自動化或者半自動化生產線,現在隻需要不到一千人就能保證全廠的正常生產,結果呢?全廠有8000人!甚至有的還破萬了!這些人可都是正經的、有編製的工人,是鐵飯碗,你就是不安排他上班,也得給人家工資。更何況他也不準你不讓他上班,不然他沒獎金、沒津貼,那還不跟你急?
所以薛矢忠的回答應該沒有問題。再說了,就算真有問題又怎樣?大量國有企業連年虧損的問題又不是隻有金島有,全國各地都有嘛!至於原因,全國都在積極討論,都在盡量去找,誰敢說就找到原因了?偏你李書記問這種問題!你這是選秘書還是選zhongyang政策研究室的主任呐?
不過,不論周瑤心裏怎麽想,李從雲是副書記,現在是他選秘書,他自己不同意,這件事就沒完。周瑤安慰了薛矢忠一句,叫他先回辦公室。
薛矢忠走後,周瑤才不急不忙的撥通李從雲的電話:“喂,李書記,是我……嗯,嗯,好的,好的,我馬上叫他過去。”
周瑤放下電話,臉色有些陰晴不定,等了好幾秒,才終於輕歎一口氣,轉身走出門外,朝大辦公室去了。
李從雲在辦公室裏,把吊扇的風力開到最大,又用鎮紙將辦公桌上的各種稿件壓住,閉上眼睛,仰頭靠在辦公椅的靠背上,似乎睡了,又似乎在想什麽事。
門口忽然有人不輕不重地敲了敲門,一個年輕男聲同時響起:“報告!”
李從雲聽到“報告”兩字,心裏微微有些驚訝,一般情況下,在區委這個地方,來敲他的門通常隻因該有兩個稱呼:一個是“從雲同誌”,一個是“李書記”。偶爾可能出現的情況還有一個“從雲書記”,但敲門時不喊名字隻喊報告……這好像是軍隊裏的習慣吧?
李從雲睜開眼睛,就看見一個麵色沉峻的年輕人站在門口,如標槍一般挺立。
“你是哪位?”李從雲的聲音不大不小,但能保證對方可以清晰聽見。
“李書記,區委辦公室綜合科科員代誌嘉向你報到!”對方仍然站得筆直。
李從雲微微露出一絲笑容,站起身招招手:“是誌嘉同誌啊,請進。”
代誌嘉也沒客氣,就這樣走了進來。到了李從雲麵前,就自然站住身子,依舊挺拔、筆直。
李從雲笑著指了指沙發:“坐著說吧,請坐。”說著,自己已經先坐了下去。
“謝謝李書記。”代誌嘉口中稱謝,麵色卻依然嚴肅。
“誌嘉同誌,我們現在就是普通談話,我並不是代表組織上詢問你什麽,所以你不用這麽嚴肅……嗯,誌嘉同誌,你對我們開發區的工業發展前景有何展望?”
李從雲依舊問了這個問題。
代誌嘉微微皺起眉頭,思索了一下,說:“我們開發區是我們國家首批14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可以預見的是,將會得到不少有競爭力的優惠政策,這對於我們開發區的發展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另外,我們開發區處於交州灣南半島,與島城市區隔海相望、環繞海灣,在市區建設已經到達一個瓶頸的今天,我們的區位優勢相當明顯,而且海上交通便利,是北方最優良的深水不凍大港。這兩大優勢是我們的根本優勢,隻要我們保證這兩大優勢的發揮,同時配合先進的管理製度,我認為我區的工業發展前景相當看好。”
李從雲心裏微微驚訝,代誌嘉不是隻有中專學曆嗎?而且還是師範畢業的,可他這番話說得明明頗有見地,就算比起自己來說還有些差距,可自己一來是華大畢業,二來還是重生人士,比他高明實屬理所當然,這裏麵沒有可比性。
“前景相當看好?”李從雲笑了笑,似乎對這個回答不是十分滿意,又問道:“我們開發區現有的幾家較大型的國有企業目前均處於虧損當中,你認為這些企業為何遲遲無法扭虧為盈?”
出乎李從雲意料之外的,代誌嘉幾乎不假思索地回答:“這幾家企業的基礎其實不錯,但是現在問題也很嚴重,其中最大的三個問題就是創新無力、人浮於事、機構臃腫。”
李從雲心裏對他敢於如此直白地說出這樣的三個“最大的問題”有些驚訝,但麵上卻不動聲色,反問:“怎麽個創新無力、人浮於事和機構臃腫?”
代誌嘉微微揚眉,說:“創新無力,有兩個方麵:一個是產品創新不足,總是生產一些國外的過時產品,這些產品在過去,可以賣的不錯,可現在是市場經濟時代,外來的一些進口商品比我們的質量好,價格也貴不到哪去,甚至有些根本還沒我們的產品貴,老百姓又不傻,當然買進口產品去了,我們的工廠就會銷路不暢,繼而虧損;
另一個是製度創新不足,現在廠長負責製勉勉強強算是定了下來,可由於製度僵化,多幹和少幹一樣、用心幹和隨便幹一樣,這種老式的大鍋飯製度,怎麽能適應現在的市場競爭?肯定是越幹越差!李書記,好比我們兩個都是工人,你幹得比我少,卻跟我拿一樣多,我累死累活,卻也隻拿這麽多,那我這麽幹幹嘛啊?於是我也開始偷懶……漸漸的,大家就都爭相恐後去偷懶了,那誰來幹活?所以我說製度上,創新力也不足。”
李從雲終於露出一絲笑容,問:“既然你說了這一點,那麽人浮於事這一點我也可以猜到一個大概,就不必要你細說了,你說說,何為機構臃腫?”
代誌嘉見李從雲沒計較他剛才的話,似乎受到了一些鼓舞,立即趁熱打鐵,說道:“其實,李書記,我剛才說創新無力的第二方麵時,就已經提到了一部分關於機構臃腫的情況。機構臃腫其實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管理機構臃腫。我聽說某些企業,供銷科足有近百人……可實際上,這個企業的供銷根本用不了那麽多人,他們一共隻有兩個合作夥伴,夥伴關係已經建立了二十多年,而近來也從無開辟新夥伴的跡象,這麽多人養起來幹什麽呢?還有一些企業,生產科的副科長十幾個,可車間主任居然隻有四個,因為整個廠就隻有四個車間,您說,這些副科長是要來幹嘛的?”
李從雲心頭震驚,但麵上卻隻是微微蹙眉:“情況已經這麽嚴重了?”
代誌嘉冷笑一聲:“這好歹還算是業務科室,可笑有些企業公關科有二十多個人,全是漂亮小姐,也不知道公誰的關?”
李從雲微微點頭,麵色終於有些發yin:“繼續說下去。”
代誌嘉說:“剛才這是說管理層的機構臃腫,再說生產層麵的。據我所知,我們區的一些國企,現在已經比發達國家的福利還好了。”
李從雲微微一怔:“這是什麽意思?”他心裏琢磨,莫非是以權謀私?又或者把必要的流動資金或者什麽別的錢拿來給員工發福利了?發福利倒不是什麽壞事,隻不過也要量體裁衣,不能發福利把廠子都發破產了。
哪知道代誌嘉冷笑一聲:“我們有些企業,現在實習的是‘五班倒’,平均每一個工人每天上兩個小時班。當然這是平均,實際上一個工人三天上一次班,每次上六個小時左右。我記得,歐洲工人福利最高的西德,好像也沒有這樣的事。”
李從雲明白過來,他說的這個,其實還是說工人過多的問題。
想了想,李從雲才輕聲說:“其實,你的個性恐怕不大適合做秘書,不過……誌嘉啊,我不妨跟你明說,我來金島,不是什麽來鍍金的,我是來做事業的,我需要的秘書,也絕不是一個每天就專門給我拎拎包、泡泡茶、開開車門的秘書。雖然你的性格目前看來並不適合做秘書,但我想,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然要給予其許多鍛煉,也許,做我的秘書就是你人生的第一個大鍛煉……你,敢接受嗎?”
----------
晚上9:15才趕到家,累得全身都要散架了,匆匆忙忙碼上一章先發了。第二章實在現在沒精力了,欠一下吧。那就是欠兩章了,明天後天各補一章,每天三更。
周瑤聽薛矢忠說了剛才他見李從雲的情況,微微有些皺眉。其實周瑤認為薛矢忠的話並沒有什麽明顯的錯誤,她皺眉的地方是,李從雲的表現有些不正常。看起來,李從雲對薛矢忠的回答確實是不滿意的。
可李從雲為什麽不滿意呢?他問薛矢忠有什麽展望,薛矢忠也是按照“慣例”,首先把市委和區委擺在前麵,主要強調市委和區委的堅強領導和正確規劃,這個話簡直就是華夏官場上“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李從雲居然會不滿意?那他李書記又是怎麽想的?莫非倒覺得市委的領導不堅強?“一灣兩翼”的規劃不合理?
這不是瞎說嗎!李從雲來金島之前,餘書記不是親自跟他談過話麽,他要是對這個規劃有意見,還不如當時不來!且不說市委的見識怎麽也不可能比他李從雲差,就說他李書記真是才高八鬥,有著更加了不起的計劃,可這種全市的戰略規劃豈是他一個區委副書記說改就能改的?
至於李從雲問的第二個問題,周瑤認為薛矢忠的回答也沒有什麽錯。那幾家國企之所以越來越步履維艱,不就是因為包袱越來越重麽?那麽多的退休工人要吃飯穿衣,那麽多的工人要上班,企業再賺錢,那也經不住花啊!退休的都不說了,就說還在上班的,有的廠子前幾年已經由國家投資搞了自動化或者半自動化生產線,現在隻需要不到一千人就能保證全廠的正常生產,結果呢?全廠有8000人!甚至有的還破萬了!這些人可都是正經的、有編製的工人,是鐵飯碗,你就是不安排他上班,也得給人家工資。更何況他也不準你不讓他上班,不然他沒獎金、沒津貼,那還不跟你急?
所以薛矢忠的回答應該沒有問題。再說了,就算真有問題又怎樣?大量國有企業連年虧損的問題又不是隻有金島有,全國各地都有嘛!至於原因,全國都在積極討論,都在盡量去找,誰敢說就找到原因了?偏你李書記問這種問題!你這是選秘書還是選zhongyang政策研究室的主任呐?
不過,不論周瑤心裏怎麽想,李從雲是副書記,現在是他選秘書,他自己不同意,這件事就沒完。周瑤安慰了薛矢忠一句,叫他先回辦公室。
薛矢忠走後,周瑤才不急不忙的撥通李從雲的電話:“喂,李書記,是我……嗯,嗯,好的,好的,我馬上叫他過去。”
周瑤放下電話,臉色有些陰晴不定,等了好幾秒,才終於輕歎一口氣,轉身走出門外,朝大辦公室去了。
李從雲在辦公室裏,把吊扇的風力開到最大,又用鎮紙將辦公桌上的各種稿件壓住,閉上眼睛,仰頭靠在辦公椅的靠背上,似乎睡了,又似乎在想什麽事。
門口忽然有人不輕不重地敲了敲門,一個年輕男聲同時響起:“報告!”
李從雲聽到“報告”兩字,心裏微微有些驚訝,一般情況下,在區委這個地方,來敲他的門通常隻因該有兩個稱呼:一個是“從雲同誌”,一個是“李書記”。偶爾可能出現的情況還有一個“從雲書記”,但敲門時不喊名字隻喊報告……這好像是軍隊裏的習慣吧?
李從雲睜開眼睛,就看見一個麵色沉峻的年輕人站在門口,如標槍一般挺立。
“你是哪位?”李從雲的聲音不大不小,但能保證對方可以清晰聽見。
“李書記,區委辦公室綜合科科員代誌嘉向你報到!”對方仍然站得筆直。
李從雲微微露出一絲笑容,站起身招招手:“是誌嘉同誌啊,請進。”
代誌嘉也沒客氣,就這樣走了進來。到了李從雲麵前,就自然站住身子,依舊挺拔、筆直。
李從雲笑著指了指沙發:“坐著說吧,請坐。”說著,自己已經先坐了下去。
“謝謝李書記。”代誌嘉口中稱謝,麵色卻依然嚴肅。
“誌嘉同誌,我們現在就是普通談話,我並不是代表組織上詢問你什麽,所以你不用這麽嚴肅……嗯,誌嘉同誌,你對我們開發區的工業發展前景有何展望?”
李從雲依舊問了這個問題。
代誌嘉微微皺起眉頭,思索了一下,說:“我們開發區是我們國家首批14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可以預見的是,將會得到不少有競爭力的優惠政策,這對於我們開發區的發展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另外,我們開發區處於交州灣南半島,與島城市區隔海相望、環繞海灣,在市區建設已經到達一個瓶頸的今天,我們的區位優勢相當明顯,而且海上交通便利,是北方最優良的深水不凍大港。這兩大優勢是我們的根本優勢,隻要我們保證這兩大優勢的發揮,同時配合先進的管理製度,我認為我區的工業發展前景相當看好。”
李從雲心裏微微驚訝,代誌嘉不是隻有中專學曆嗎?而且還是師範畢業的,可他這番話說得明明頗有見地,就算比起自己來說還有些差距,可自己一來是華大畢業,二來還是重生人士,比他高明實屬理所當然,這裏麵沒有可比性。
“前景相當看好?”李從雲笑了笑,似乎對這個回答不是十分滿意,又問道:“我們開發區現有的幾家較大型的國有企業目前均處於虧損當中,你認為這些企業為何遲遲無法扭虧為盈?”
出乎李從雲意料之外的,代誌嘉幾乎不假思索地回答:“這幾家企業的基礎其實不錯,但是現在問題也很嚴重,其中最大的三個問題就是創新無力、人浮於事、機構臃腫。”
李從雲心裏對他敢於如此直白地說出這樣的三個“最大的問題”有些驚訝,但麵上卻不動聲色,反問:“怎麽個創新無力、人浮於事和機構臃腫?”
代誌嘉微微揚眉,說:“創新無力,有兩個方麵:一個是產品創新不足,總是生產一些國外的過時產品,這些產品在過去,可以賣的不錯,可現在是市場經濟時代,外來的一些進口商品比我們的質量好,價格也貴不到哪去,甚至有些根本還沒我們的產品貴,老百姓又不傻,當然買進口產品去了,我們的工廠就會銷路不暢,繼而虧損;
另一個是製度創新不足,現在廠長負責製勉勉強強算是定了下來,可由於製度僵化,多幹和少幹一樣、用心幹和隨便幹一樣,這種老式的大鍋飯製度,怎麽能適應現在的市場競爭?肯定是越幹越差!李書記,好比我們兩個都是工人,你幹得比我少,卻跟我拿一樣多,我累死累活,卻也隻拿這麽多,那我這麽幹幹嘛啊?於是我也開始偷懶……漸漸的,大家就都爭相恐後去偷懶了,那誰來幹活?所以我說製度上,創新力也不足。”
李從雲終於露出一絲笑容,問:“既然你說了這一點,那麽人浮於事這一點我也可以猜到一個大概,就不必要你細說了,你說說,何為機構臃腫?”
代誌嘉見李從雲沒計較他剛才的話,似乎受到了一些鼓舞,立即趁熱打鐵,說道:“其實,李書記,我剛才說創新無力的第二方麵時,就已經提到了一部分關於機構臃腫的情況。機構臃腫其實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管理機構臃腫。我聽說某些企業,供銷科足有近百人……可實際上,這個企業的供銷根本用不了那麽多人,他們一共隻有兩個合作夥伴,夥伴關係已經建立了二十多年,而近來也從無開辟新夥伴的跡象,這麽多人養起來幹什麽呢?還有一些企業,生產科的副科長十幾個,可車間主任居然隻有四個,因為整個廠就隻有四個車間,您說,這些副科長是要來幹嘛的?”
李從雲心頭震驚,但麵上卻隻是微微蹙眉:“情況已經這麽嚴重了?”
代誌嘉冷笑一聲:“這好歹還算是業務科室,可笑有些企業公關科有二十多個人,全是漂亮小姐,也不知道公誰的關?”
李從雲微微點頭,麵色終於有些發yin:“繼續說下去。”
代誌嘉說:“剛才這是說管理層的機構臃腫,再說生產層麵的。據我所知,我們區的一些國企,現在已經比發達國家的福利還好了。”
李從雲微微一怔:“這是什麽意思?”他心裏琢磨,莫非是以權謀私?又或者把必要的流動資金或者什麽別的錢拿來給員工發福利了?發福利倒不是什麽壞事,隻不過也要量體裁衣,不能發福利把廠子都發破產了。
哪知道代誌嘉冷笑一聲:“我們有些企業,現在實習的是‘五班倒’,平均每一個工人每天上兩個小時班。當然這是平均,實際上一個工人三天上一次班,每次上六個小時左右。我記得,歐洲工人福利最高的西德,好像也沒有這樣的事。”
李從雲明白過來,他說的這個,其實還是說工人過多的問題。
想了想,李從雲才輕聲說:“其實,你的個性恐怕不大適合做秘書,不過……誌嘉啊,我不妨跟你明說,我來金島,不是什麽來鍍金的,我是來做事業的,我需要的秘書,也絕不是一個每天就專門給我拎拎包、泡泡茶、開開車門的秘書。雖然你的性格目前看來並不適合做秘書,但我想,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然要給予其許多鍛煉,也許,做我的秘書就是你人生的第一個大鍛煉……你,敢接受嗎?”
----------
晚上9:15才趕到家,累得全身都要散架了,匆匆忙忙碼上一章先發了。第二章實在現在沒精力了,欠一下吧。那就是欠兩章了,明天後天各補一章,每天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