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隨著南巡講話的“巨浪”,一切反對改革,熱衷各種活動、鬥爭的人都偃旗息鼓了。。。


    隨著華共zhongyang正式將“南巡講話”作為今年zhongyang第2號文件傳達全黨,號召全體黨員學習講話精神、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新一輪的政治波動已經確定了勝負雙方。


    毫無疑問,李從雲的“政治預見性”已經再次被證明,老李家這次為“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下了很大的功夫,甚至喊出了“高舉鄭南巡理論偉大旗幟”的口號,政治立場可謂無比堅定,整個老李家,一下子就成為外媒眼中,華夏改革派的主力中堅之一。


    任何政治風潮,總有站隊,總有高低起伏、盛衰榮辱,總有……獲利者和蝕本者。


    如果是一個普通個人,站隊成功,或許會得一些嘉獎,但未必能拿到多少實際的好處。但是對於一個政治家族而言,在一場重要的政治變革中站隊正確,卻必然會拿到其應得的利益――應得的政治利益。


    首先是李從雲被作為大有希望的年輕幹部,別列為團zhongyang推薦的本屆zhongyang黨校中青班學習人選之一。


    其次,李憲成正式甩掉“候補”二字,成為zhongyang政治局委員。(注,經書友提醒,更正一個手誤:按照我的規劃,前文中李憲成應該是zhongyang政治局候補委員,好像我漏掉了很重要的“候補”兩個字,這裏特意提出,多謝起點書友“愛思想”提醒。)


    再次,李憲立官升一級,出任zhongyang組織部副部長、黨組成員。且被明確為正部級。


    最後,李從文也得了好處,直接外放永城市下轄的海寧市,出任市委副書記,副市長、代市長。永城市是江南省的計劃單列市,而海寧市是永城市下轄的縣級市。標準正處級架子。李從文在中辦是副處級,現在直接跳過一般副書記門檻出任市長,是比較難得的,比較這個縣級市的市長那是正兒八經的正處。


    所謂計劃單列市,出現在八十年代,是讓一些大城市在華夏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享有省一級的經濟管理權限,而不是省一級行政級別。設立計劃單列市之初,並未對行政級別做明確解釋。按照當時的實際情況,一般來說,出任計劃單列市市委書記的,通常是副省級領導幹部。所以其市委書記經常同時是省委常委,以此來表示對計劃單列市的重視。


    不過目前,這個行政級別沒有完全明確到一把手下麵的幹部裏去,也就是說,下麵的幹部級別還是跟以前一樣,隻是一把手提了半級。


    站隊正確的好處,顯而易見。


    從李從雲重生到現在所處的時代,正是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際國內形勢相當嚴峻。國際上矛盾錯綜複雜,風雲變幻莫測。1991年,隨著“八?一九”事件發生,蘇聯迅速解體,東歐國家易幟劇變,國際**運動頓時陷入低潮。東西兩極體係徹底瓦解,兩極冷戰局麵結束,世界力量對比失衡,出現了多極化的趨勢,世界的大變動、大改組,對華夏產生了震撼性的影響。當時,西方國家加緊對原社會主義國家進行爭奪和滲透,一些發展華夏家在全球化進程中迅速發展,華夏麵臨著嚴峻的挑戰,再次引起了人們對華夏前途命運的關注。


    當時,國內形勢也存在許多複雜因素。一部分幹部和群眾麵對複雜的國內外形勢產生了困惑,一些人對社會主義前途缺乏信心,有的人對改革開放提出姓“資”還是姓“社”問題,對黨的基本路線產生動搖。


    改革開放確實到了關鍵時刻。1989年國內**平息之後,南巡同誌對我們國家還要不要堅持改革開放,經濟會不會滑坡,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如何堅持等一係列問題,作出了清楚的回答。老人家特別強調新的領導班子“需要聚精會神地做幾件使人民滿意、高興的事情”,“無論如何要給國際上、給人民一個改革開放的形象”,“現在特別要注意經濟發展速度滑坡的問題”,“確實保證這十年能夠再翻一番”等等。南巡同誌的指導思想很明確,就是要堅定不移地沿著改革開放的道路走下去。


    但是當時國際和國內卻出現了令人憂慮的局麵。


    一是西方國家對華夏實行製裁、封鎖和孤立的政策,外商投資止步觀望,有些外商甚至抽掉資金以及將“三來一補”及“三資”企業轉移到東南亞等地區;外貿出口下降,旅遊業萎縮,穗仙幾家五星級賓館客源很少,門可羅雀。


    二是經濟上在貫徹治理整頓方針過程中,有些措施以指令性計劃和行政命令為主,要求很急,力度很大,發展速度受到一刀切的嚴格限製。加上其它因素影響,不少地方出現市場疲軟、銷售不暢、庫存增加的現象,並導致生產萎縮、經濟下滑。


    三是在思想政治方麵,“左”的東西再次浮現。有的人明明知道東海署名“黃平”的4篇文章的觀點,實際上表達的是南巡同誌1991年唇節期間在東海講話的內容,可他們卻發表一係列文章,大加撻伐。


    本來十一屆三中全會實行工作重點轉移以來,華夏十多年來一直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也是幾次黨的代表大會一貫堅持的,但有的報刊卻發表長文,說全黨和全國人民現在有“雙重任務――階級鬥爭和全麵建設”,這不是將一個中心變成兩個中心嗎?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已經講了十幾年,但在這時提出兩個中心,主張反和平演變也是中心,真是令人眼花繚亂、莫衷一是。可以說,在南巡同誌巡視南方前的一段時間裏,無論在政治方麵,還是在經濟方麵,確實籠罩著一種沉悶、困惑、無所適從的氣氛。這可能也就是薑恩國總書記在十五大報告中所指出的“在國際國內**嚴峻考驗的重大曆史關頭”。


    不少人還記得,南巡同誌在宣布“告別政壇”,最後一次會見外國代表團時說,華夏近十年來所執行的政策以及發展戰略不會變。不會變就是不動搖,不能折騰,華夏要發展。


    他這話是說給外國人聽的,但更重要的是說給全黨聽的,是說給全國人民聽的。他在南巡時反複強調說,基本路線不能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能變,之所以這樣強調,就是因為他老人家覺察到已經出現偏離基本路線的征兆。事關社會主義的前途,關係到黨和國家的存亡,他要出來“說一說”了。到哪裏說呢?他選擇了南方,到改革開放先行一步的深圳、珠海等地視察,發表重要談話。


    南巡同誌在南方之行中,他講“不爭論”。他之所以說“不爭論”,是因為當時有爭論。圍繞著黨的基本路線,不僅有爭論,而且還相當激烈。


    這個爭論涉及不少問題:基本路線的要點在哪裏?改革開放姓“社”還是姓“資”?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能不能兼容?證券、股市,這些東西究竟好不好,社會主義能不能用?廠長負責製是否削弱了黨的領導?私營經濟是否動搖了社會主義?經濟特區是不是搞資本主義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是不是“單幹風”?……


    這些問題被一些人說得很玄奧、很嚇唬人,搞亂了人們的思想,幹擾了黨的基本路線的貫徹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看到這些現實狀況,就不難理解南巡講話的曆史背景和現實意義。


    在這“一陣唇風”中,受益最大的,應該是薑恩國代總書記。南巡講話一出,薑恩國立刻指示華共zhongyang傳達南巡講話精神給各級黨政機關、要員,同時讓中宣部密切配合宣傳。可以說,在這次南巡講話的風潮當中,薑恩國總書記的表現,讓南巡同誌十分滿意。


    其次嘛,似乎就可以算上老李家一份了,老李家這次,那真是兩輩人齊齊上陣,用搖旗呐喊,都到了挺身而出的地步了。其實當時老李家這麽賣力,有些老人甚至覺得老李家的小輩們還是不夠沉穩,這種事能不摻和就不摻和,為政者,要講究一個不疾不徐……


    但是,老李家的人卻清楚,人家家裏老爺子還在,可以不疾不徐,咱們家可沒有老爺子了!不疾不徐?你就不怕被人給直接忽略了!


    不摻和,那就沒有紅利,隻有摻和,大力摻和,到最後摻和對了,才有大把的紅利到手!


    於是,李憲成李憲立兩兄弟升官了,李從文外放了,而李從雲,也進修去了……


    一說起華共zhongyang黨校,普通人的第一反應是:這是一個培養黨的高級幹部的地方。沒有哪所學府會像它一樣,由黨和國家領導人出任校長。另外華共zhongyang黨校地位之特殊,還體現在理論創新方麵。“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依法治國”……幾十年來,眾多對不同時期具有重大意義和影響的創新理論,都從這裏傳播出來。


    zhongyang黨校位於京城西郊,往南沒幾步就是頤和園北宮門。


    在zhongyang黨校,“中青班”一直是引人關注的群體之一。在這個華共最高學府,互相不稱呼職務、嚴格的紀律和考核、豐富多彩的集體生活,讓學員們煥發出新的活力和激情。


    有想法、有活力、有激情,是中青班幹部們與別的幹部班不同的地方。他們中的有些人培訓期是一年,已在校學習了半年。有些培訓期是半年,近期剛剛入學。每個人在培訓中都會有不同的體會,加強黨性修養、提高執政能力等等,貫穿在學習過程的點點滴滴之中。


    李從雲所住的宿舍樓是一棟傳統式樣的四層老房子,有著華夏古建築經典的飛簷,磚牆、琉璃瓦經過多年的風吹雨打,已經褪色,外表顯得有些陳舊。


    宿舍裏麵有點像火車的臥鋪車廂,北邊靠牆是一條長長的走廊,走廊牆上有一格一格的窗戶;南邊是學員宿舍。每間宿舍是一個大通間。門口一側是衛生間,一側是衣櫃。往裏是一個客廳,擺放著沙發、21寸電視機和幾件簡單的家具。再往裏就是臥室,擺著一張單人床、一把椅子和一張寫字台,還有一台在李從雲看來跟古董沒什麽兩樣的台式電腦,李從雲覺得自己恐怕不會有興趣使用它。這裏總體來說,有點像普通的三星級酒店的房間,被褥、牙刷、毛巾等ri用品一應俱全,不需要自己帶。


    學員們剛一入學就要進行三個轉變:從領導到學員、從工作狀態到學習狀態,從家庭生活到集體生活。


    由領導到學員的轉變,最明顯的就是稱呼的變化。這裏的學員,相互之間不稱職務,直呼姓名,最多在姓名後麵加個同誌,當然“同學”也可以。


    在zhongyang黨校培訓的這段時間,學員們要進行集體生活,遵守嚴格的紀律。學校會“查兩堂、刹兩風”,即抽查課堂的到課率,食堂的就餐率。如果到課率、就餐率不高,會受到嚴厲的批評。通過這樣的方式,刹住吃喝風、送禮風。就有一位學員,剛入學時恰逢一位學員的生ri,學員們商議買個生ri蛋糕到外麵吃飯慶祝一下,這樣的想法,居然也沒有被老師通過。


    但是,也正是這種學習生活中的點滴,讓zhongyang黨校的學員們提高了自律意識和學習意識。當然事實上,任何能來這裏學習的人,都會非常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非常投入。李從雲這次來,他們這批同學就有一次在課堂上討論城市化進程中的“三農”問題,學員們與老師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從早上8點一直持續到中午12點半還意猶未盡。當然,這時候還不是用“三農”這個說法。


    zhongyang組織部高度重視中青班學風建設,專門選派聯絡員加強學員管理和考核,對學習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zhongyang黨校還注意從實際出發,開展生動直觀、豐富多彩的黨性教育活動。比如請學員回顧自己的從政經曆,共享執政心得;請高檢、高法領導就職務犯罪問題進行黨課教育,組織學員到燕郊、秦城監獄參觀,觀看反腐倡廉精示片等等。一位學員表示,在監獄服刑的職務犯罪人,有的是大家曾經認識或了解的。因此,精示作用非常明顯。


    李從雲也很珍惜這次機會,因為他知道,zhongyang黨校中青班招收學員的標準很快就會提高,他記不得具體是哪一年了,但最多三年之後,zhongyang黨校中青班就會被正式定性為:培養省部級領導幹部的預備人員……那個時候,區區正科,根本來不了。


    ----------


    這章字數比平時一章多,今晚就再更一章差不多了。另外拜求推薦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宦海遊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無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無風並收藏宦海遊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