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車永是下午兩點多到的,到了之後先找到酒廠,然後又找到了吳梅。吳梅把他先送回家,還給做了飯,因為還得上班,就讓他吃罷先休息,下班後就把他帶過來了。


    他們是騎自行車過來的,顧敏麗還在後邊呢,是與琳琳的姥姥和二舅一塊步走著過來。


    琳琳的二舅顧金瑞,在家裏跟父親把自家的麥子收割也晾曬入倉了,這便急急地下來要到火鍋城幹活。吳梅做主把他也叫過來,參加開業慶賀的晚宴。


    車進這邊晚上要參加慶宴的家人,原定是吳梅、顧敏麗和琳琳的姥姥,還有丫丫的母親和弟弟,再加張大伯一家人。張大伯一家裏,除了張欣不再參加,餘下的**和張敏夫婦都參加,正好十人。現在多出兩位,隻能加凳子了。


    可事情遠遠出於車進與高明春的預料,搞得他們措手不及了。


    原定晚上請的人,他的家人一桌,高明春的家人一桌,都安排在一樓,二樓給外邊的來客留著。可沒等他們把家人安排坐好,外邊的客人就絡繹不絕過來了,且二樓的四個雅間還不夠,一樓還要占用兩桌。


    外邊的客人,孫友銘就領來兩桌,是商業局的局領導和下邊各單位的經理。張凱與丫丫爸爸石廠長也一人又領來一桌,而中午在這裏吃過的領導中,有幾人湊了兩座過來。


    人家這些客人不隻是給送真金白銀了,還是火鍋店今後的主顧,怎麽也得先顧著人家。高明春與車進兩人歡喜地碰頭合計。該怎麽解決這個小麻煩。最後確定。先讓老人們和貴客坐一桌。不分你家我家的,讓年輕的和親近的家人等著,等騰出桌子再坐。


    夏天好辦,就把餘下的人請到裏邊院子裏喝茶坐等,反正是自家人不會計較的。上桌的是高明春的父母和嶽父母,車進這邊的張大伯老倆口,琳琳的姥姥和姑姑,還有遠房來客車永。還有張欣的姐夫,正好十人。


    吳梅和顧敏麗暫先就上不去了,她們也沒到院子裏坐等,也到小屋跟那一眾美女混去了。吳梅是車進的“正妻”,顧敏麗是車進的“丫環”,餘下的都是車進的“小妾”,吳梅和顧敏麗乘此機會與她們再聯絡一下感情。


    七點多鍾汪曉燕和霓兒不得不先走了,到了八點鍾,那一桌家人已吃飽喝足離席,騰出了一張桌子。可吳梅和顧敏麗吃羊骨頭已經吃飽了。就不願再過去了,還要跟著他們一塊回去。也是為了給車永安排住處。


    酒廠在產品銷量好的時候,比如中秋和元旦、春節這些大節前,因為銷量大增會三班倒生產,每個職工都安排有宿舍。吳梅和顧敏麗倆人占了一間,現在住在家屬樓,即使夜裏加班也不用到宿舍去住,那宿舍平日就空著,要把車永安排到那裏去住。


    吳梅與顧敏麗今天沒有吃到涮羊肉,而且這些天一直還沒吃到呢,聽丫丫回去叨叨刷羊肉如何如何地好吃,早就急著想吃一頓,隻是沒找到合適的機會。


    終於迎來了開業要好好享受一頓,結果卻沒吃到,但比吃到還高興呢。高興是因為這火鍋店火紅才沒吃到,火鍋店是自家“夫君”與人合夥開的,也可等於是她們與人合夥開的,開業第一天如此火紅,就是以後的日子輪不到也會非常高興。


    大不了等到禮拜日上午早早過來,提早開一桌,叫上姐妹痛痛快快地吃一頓。一頓吃得不過癮,就每個禮拜過來吃一頓,而跟挺抱歉的車進笑說了之後,車進樂嗬嗬一口答應。兩天後就是禮拜天,大家上午九點過來開一桌,盡情吃喝。


    與她們一樣有這心情的是夏文慧,夏文慧從大早過來就沒閑著,早上來了是幫著蒸糕包糕,上午和中午是幫著三妹調蘸料,等到人家客人走了之後,她跟著廚師和服務員一塊吃的大燴菜。


    下午也沒閑著,起初是照顧喝醉的高明春,後來也休息了一會,休息起來又忙開了,一直到所有客人走了,才揉著累垮的腰肢坐下等著吃飯。


    不過,她沒有先坐在桌子前,是坐在吧台裏,看二妹算一天的收入。這收入真是把她喜歡壞了,喜歡的連勞累和饑餓都感覺不到了。


    在車進鼓動高明春合夥搞火鍋店的時候,車進說火鍋店搞起來至少比高明春現在的收入翻一倍,平均一個月就能掙一千多元。一年就讓他們變成萬元戶。當時夏文慧不敢相信,隻是丈夫高明春很熱心要搞,賢妻良母的她隻能支持丈夫。


    在這段忙亂的時候,家裏那個小吃店高明春幾乎都扔給了她一人,她又是煮肉又是經營小店,而且家裏的錢嘩嘩地被高明春拿出來籌辦這裏,她又是累又是擔心。累不怕,睡一覺起來照樣很有精神,可擔心撒出去的錢收不回來呀。


    終於等到了開業,這幾天心裏特別忐忑,但也不敢表露,依舊盡自己的能力支持丈夫。中午聽到賓客給了好多禮金,就把她歡喜的丟掉了這些日子的憂愁,笑逐顏開了。


    不過,中午的禮金收的再多不代表以後火鍋店就能掙錢,隻是客人的好評讓她心安了不少。晚上賓客盈門可把她高興壞了,這可不是請來的呀,是人家喜歡吃專門來的。


    二妹給她算了賬,六桌外來的賓客,總共消費了將近一千元,讓她實在高興的有點驚訝了。


    她聽高明春說過,“對半飯店四六旅店”,就是飯店的利潤一般能達到對半,旅店更高一些,利潤能達到六成。她經營自家的小吃店也有經驗,利潤就是達不到對半也差不多,但這火鍋店的利潤肯定能達到對半。


    開業前,他們在製定菜譜價格的時候核算過。一隻活羊宰殺剔下來的肉。把整隻羊的價錢換算下來一斤大約是一塊五左右。火鍋店是用盤上的。價格也是按盤算,大盤五元小盤三元。大盤是斤三兩,成本合兩塊錢,小盤是七兩,成本合一塊多點。


    這利潤就超出對半了,而雜碎中的羊肚、羊血和羊腸是必不可少的配菜,很多人喜歡吃,煮熟的羊肚一小盤就是五元。羊血做成的血豆腐和煮熟的羊腸一小盤是三元,因為數量有限不愁賣。頭蹄、羊骨頭和剩餘的雜碎還能賣錢,利潤真是非常可觀。


    那些蔬菜類的配菜便宜一點,最高的才一元錢,很多都是五角錢,但那個成本更低,利潤也是超過對半。隻是煙酒錢的利潤低一些,均算起來差不多能達到對半的利潤。


    如果利潤是對半,一千元的收入就有五百元的利潤,減去人工等等費用至少也有三百元的純利。與車進對半平分還有一百五十元,可這才是一個晚上呀。


    而她也不敢希冀每天都像這樣。就是以後每天的流水有一千元就心滿意足了。利潤即使再少些,每天能分到一百元,一個月就是三千元,那就讓她樂得合不攏嘴了,何況家裏的小吃店還有收入。


    就是這裏真的一直很火紅,那個小吃店她也不舍得丟下,不舍得一年下來五六千元的收入。她跟高明春商量了,以後高明春就忙這裏,她把二妹明霞拉上幫她,就是每月分給明霞一百元的工錢,她還有三四百元的收入,比一個上班的強多了。


    夏文慧接下來的兩天,還是把家裏的小吃店丟開過這邊來。第二天過來是擔心,擔心猛然沒了客人呢,當中午晚上爆棚後,她就不是擔心了,是過來和二妹守吧台了,因為紅玉調配蘸料就忙不過來了,車進介紹的那個顧金瑞暫時隻是打下手的。


    連續三天,包括其中的一天星期天,都是賓客爆棚,每日還都有沒訂到桌子的客人。因為這是很稀罕的美食,吃過的人還想吃,沒吃過的聽了之後急著要吃,來遲沒有桌位的寧願等一等也要吃。


    三天裏的業務流水都超過了兩千元,高明春倆口子真是樂瘋了。車進也樂啊,但這情況他基本能預料到,這是沰河獨一家的賣賣,而且是超時代的美食,不火沒天理了。


    高明春看到火紅的火鍋店,就更期盼早日在市裏開一家大型的火鍋店。按車進給他講,在市裏若開一家大廳加包間有三十張桌子的,每天的流水差不多就能上萬元,想想那該掙多少錢呀?甚至都不敢想象。


    車進就比高明春想得更多了,他還有幾樁事情趕緊辦好,因為馬上就開學了,書店也即將開業。


    他的堂哥車永來的正好,不然他還得給四姑打電話催催呢。


    從火鍋店開業的第二天,他就讓高明春出麵帶著堂哥找張凱交涉,要把那個城關鎮的大套院所有地盤買下來,當然他不會告訴高明春是他買,就是他的大堂哥要買。


    高明春帶著車永當天隻是與張凱見了麵,張凱讓他們再等幾天。這不當緊,車進與高明春和車永還有事情要幹,是挑選建蔬菜大棚的田地。


    建蔬菜大棚,首選土地平整肥沃且必須有澆灌水源的水地,這類田地沰河河岸兩側很多。在沰河北岸靠近城裏這邊的,高明春自家就有,綠玉家和張欣家也有。雖然這上水的好地不多,但三家加起來,建十幾個蔬菜大棚還是富富有餘的。


    車進計劃初期先建六個大棚,給綠玉家建一個,給張欣家建一個,給顧敏麗的父母建一個。剩下的三個,給南鳳舞的父母和柳柒柒的母親各一個,還有一個是車永的。


    車永過來時還好奇沰河為什麽沒有蔬菜大棚,聽車進讓他留下搞蔬菜大棚,才得知是這裏的農民都不會侍弄。車永非常讚同車進的想法,認為在這裏搞蔬菜大棚,比老家那邊的掙錢,且不少掙。


    沰河縣到了冬季,人們家裏吃的蔬菜,大都是秋天存下來的大白菜,還有醃製的鹹菜。在沰河兩岸的麥田裏,這季節就收了麥子,然後大家都種了大白菜、大圓白菜和蘿卜之類蔬菜,晚秋收了之後除了自家留一部分吃,剩餘的都賣了。


    隻是賣不到幾個錢,因為種植的多,外銷又銷不出去,都賣到縣城和山區了,且是論袋賣,一袋賣出去算下來一斤還不到一分錢。冬季各種新鮮的蔬菜就沒有種植的,靠得是從外邊販運,但價格很高,一斤新鮮稀罕蔬菜都要幾毛錢,沒有多少人家吃得起。(未完待續


    ps:感謝莊大盟主的巨額打賞,也感謝肥仔兵以及其他書友的大力支持,比如fushong、四海邪神、社會百態、ah逼nb、秋之神光等等好多書友,你們的支持阿福都看在眼裏,給了俺很大的動力,不然這本書早就夭折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都市重生之仙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福並收藏都市重生之仙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