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羲渾氏之後,滄海再無龍皇。但被諸方敬為“龍君”的,卻還是有一些。
有的是確實統禦一方、擁有遠勝其他皇主的力量,有的是為海族做出卓越貢獻,為海族所敬。
譬如身為傳奇賢師的覆海,譬如那位托舉海族躍升的皋皆。
但真正能夠代表海族最高權柄的,還是“滄海龍君”之尊位。
執掌滄海王庭,統禦諸方水域。滄浪之水,盡係君名。
“東海龍王”算是這尊君位的別號。
與那些身居高位的老古董不同,當代東海龍王敖劫,還很年輕。
他隻有三千九百二十九歲,生於道曆新啟之日,以“劫”為名。
為他取名的那位龍族智者,在他出生的那一天就已經死去。
也不知這個“劫”,究竟是對誰而言。
敖劫與道曆同齡,在兩千七百歲的時候,正式坐上“滄海龍君”大位。執掌滄海至今,逾千年矣。
他掌權以後所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趁著暘國崩滅的時機,揮師西進,兵圍蒼梧境、關鎖天淨國,傾覆金烏台,衝出迷界,大舉攻入近海!
這也是海族曆史上,最接近“反攻現世”的一次。
他也一度被視為“當代龍皇”,距離那無上尊位觸手可及。雖則最後功敗垂成,卻也為海族贏得族運,為自己贏得了巨大聲望。
不過當年那一戰,於他的執政生涯,也是極大的分水嶺。
在那一戰之前,他對人族的態度最為激進。比現在最熱衷於兩族戰爭的大獄皇主都要更激烈,不斷地尋找機會、創造機會。執政百餘年,天天高舉“西進”旗幟,刀劍無一日歸鞘。很多人都相信,在九國分暘的故事裏,他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
在那一戰之後,他的戰略方向就來了個大轉彎,對人族保持防守態勢,著重於迷界防禦體係的構建,決口不提反伐現世的事情。而是把更多的精力,轉向開拓滄海深處——
在很多海族強者看來,這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滄海如此貧瘠,環境如此惡劣,往滄海更深處開拓,所耗甚巨,所得甚少。元宗聖的《天荒筆記》有言,“拓海萬裏,所得一毫。未嚐不耗血填路,割肉奉糧。”
有時候在迷界贏上一場戰爭,或劫掠一方界域,所獲就要強過滄海開拓不知多少。而戰爭的損失,往往還不及開拓滄海高。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當年羲渾氏指神陸而誓,言曰“滄海萬代,不可忘歸。若血裔將絕,絕嗣者當麵神陸死!”
轉向滄海深處開拓,幾乎等同於在戰略上放棄神陸,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對先代海族的背叛!也背棄了海族不死不休的抗爭精神。
如此一來,要怎麽做選擇,幾乎是個不太需要思考的事情。
就連敖劫這等威望一度蓋壓曆代的滄海龍君,都不敢說不歸神陸,隻說“東拓蓄糧”、說“覷機轉進”,說些“東方有異寶將出,吾將往而攫之,益得海眾”之類的話。
在那場大戰後的千年時光裏,敖劫完全是藏光晦影的狀態。
雖然坐於至尊,握權滄海,卻極少顯於眾前,也不主持什麽戰爭。若非有攻入近海的功業,恐怕早就被海眾忘卻了。
他在滄海深處開拓多少棲居地,不會被勇敢的海族戰士們記住。那些真王皇主於前線對人族的勝利,卻是會被反複的傳頌。
而他也極大地放權,言曰“能濟滄海,朕何惜王座!”
比如上一次迷界戰爭,就幾乎全是皋皆主導。
但千年開拓驀回身。
今日人族大舉攻入滄海,他這個“滄海龍君”,終是不能再“放權”,終是到了必須要站出來的時候。
然而景國的準備如此充分,以中古天路為雲梯,以永恒天碑為攻城槌……滄海要如何抗拒?
今日兩尊天下名將在此,兩支天下強軍滿額,九子鑄碑,景皇遙禦……簡直傾山填海之勢。
敖劫雖是定矩築牆以截橋,翻覆滄海抵天碑,也頗覺力不從心!
“姬鳳洲!”
海潮翻卷,激雷交撞,那無盡深海裏,響起敖劫的悵聲:“景人靖海,描下如此宏圖,非一日之功,而海族事先竟無所察,此取死之道!遍覽神陸諸國,皆爭蠅頭小利,唯獨中央大景,雄略滄海,強求永治。你的手筆,朕認可了!縱使烈山複生,恐也不過如此!”
他對姬鳳洲極盡讚揚,又道:“滄海得治,億兆滄海生靈能得永寧,是朕一生所願。閣下若能全之,本君也算無憾。大治滄海,不必在敖劫!”
“陛下!”赤眉皇主驚怒抬眼,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東海龍王這是不出手則已,出手就認輸?
“退下!”滄海生出怒潮,將托著無支恙的赤眉皇主推遠。
“我不退!”赤眉皇主反手將傷重的無支恙推入虛空,自己卻拔身而起,直赴中古天路。遍身起焰,長發張舞,十指似匕,赤眉如血:“滄海萬萬年,搏風擊浪,海族鬥天伐厄,豈有不戰而退者?陛下若失血性,請看赤眉是怎樣紅!”
不等姬鳳洲借永恒天碑出手,先有虛空塌陷,印出一隻深凹的掌印。
敖劫的聲音隨海潮呼嘯:“坐鎮前線而無寸功,對峙神陸卻不察人謀,是為無能;大勢難挽,強為不可為,是為不智;對朕不敬,是為無禮!——掌嘴!”
那虛空中塌陷出來的掌印,輕易突破阻隔,毫無花巧地印在了赤眉皇主身上,將她瞬間推入滄海深處。
嘭!
與此同時,那極盡輝煌的中古天路之上,卻印出了一個清晰的掌印!
於闕和曹皆各自擁兵十萬眾,竟都未能阻截。
兩位兵家宗師,執掌天下強軍,自有威勢無匹,幾乎不存在缺漏。
但它恰恰穿透了兩軍之間的那一隙。
鬥厄與夏屍,畢竟涇渭不相融。
這個掌印幾有萬丈之長,千丈之深,如同平地印出五指峽穀,深壑穿天風。但對於整條金光燦耀、貫穿時代的中古天路來說,它根本也不顯深邃。仍然堅定地掛在高穹,巋然無半點動搖。
“敖劫啊敖劫!”姬鳳洲的聲音借永恒天碑響起:“你這一巴掌,罵在她的身上,打在朕的靴麵!”
“景皇勿怪!”敖劫的聲音似是解釋:“眼見得雄圖幻滅,滄海易主,雖事不可為,朕多少有些不甘,不免試一試手!”
“試罷了,又如何?”那九座永恒天碑,幾乎同時亮堂起來!極致的壓迫感,令每一個注視它的海族,都呼吸困難!
“能如何?哈哈,該認命了!”敖劫的聲音倒是十分灑脫:“落子無悔,勝負自擔,局勢如此,朕豈能不認?你姬鳳洲是蓋世之君,滄海與你也罷!罷罷罷!若奈何?唯獨朕乃滄海主宰,海族共君,不可不擔敗責,當為敗局而死!”
“公允地講,這責任倒也不能在你。”姬鳳洲的聲音在天上回蕩,好像帶著安慰:“朕聽聞你久不視近海事,上一次迷界戰爭,也非你主導……”
“沒有理由,沒有借口。受國之垢,是為社稷主!”敖劫的聲音在海中翻滾,卻是十分堅決:“朕為滄海龍君,即擔滄海之責。勝在我,敗在我,功在我,過在我!”
“不過——”
轟隆隆!
轟隆隆!
在滄海的深處,好像有一塊巨大的陸地,正在上浮。
它是如此龐然的巨影,有鑒世之鱗,抵天之角,遍身骨刺如豎峰,骨刺間盡是天海凶紋。當它的全貌呼嘯而來,給人的感覺……似乎它難以舒展,它填塞了滄海!
萬古為筏,不能承之。
天地作籠,於它都小。
滄海更隻是一個邊際極窄的淺水塘!
不,甚至還不止。
在這時候的視覺上,滄海仿佛是一個小小的水窪,那幾乎可以稱述為‘偉大’的龍軀,一經抬起,淺水盡褪,嘩啦啦地落!
這“淺水”已是鋪天狂潮。
太宏偉的道身!
在道身浮海的此刻,他的聲音也有實質撼動天碑的威嚴了:“朕隻有頭顱一顆,今日卻是景齊皆列陣——這滄海龍君的首級,應許誰家?!”
敖劫顯出此般姿態,自深海之中抬起龍首,龍眸抬開,仿佛兩顆明晃晃懸在海麵的血太陽!
天地之光,未有烈過於此。
中古天路之上,無論是鬥厄甲士,又或夏屍勁卒,聽此聲,聞此意,莫不戒備。
滄海已平,豈不正是兵戈相向時?
稻子熟了,該搶糧了!
但無論曹皆還是於闕,都保持了克製,牢牢拴住兵馬,不使躁動演成行動。
姬鳳洲更是大笑起來——
他的笑聲在九座永恒天碑之中回蕩,激揚得龍皇九子的刻紋,彌散出偉大的道韻。
笑罷了,這位中央大景帝國的天子,很是隨意地說道:“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曹皆,便是眼前這顆首級,你若能夠割下,便讓與你家天子。雕籠作盞,都依齊人。”
君無戲言!
姬鳳洲在這種時候說的話,可以視作景國的承諾。
斬殺東海龍王的不世武勳,他也肯讓?!
敖劫甕聲道:“景人搭橋,齊人過河。景人種樹,齊人摘果。這道理,便是朕也想不通。你上輩子欠他的?”
姬鳳洲朗聲而笑:“騏驥之誌在千裏,何意流蠅,附尾乘風!便同去千裏罷!”
“你才是千裏!你全家都是!”敖劫罵了一通,轉過龍眸:“曹皆,他貶你家天子為流蠅,朕都替你不能忍!”
不待曹皆開口,姬鳳洲又道:“恰恰薑述賢弟,是朕平生所敬!今日朕定滄海,齊人盡管分功!克成大業,何計南北?東西人族,都是一家!他日朕履極六合,也願許他東天子!”
“景國皇帝好器量!我家天子登頂時,也願敕君中州王!”曹皆洪聲以應,當場聚攏兵煞,提成天刀一柄,斬向那尊浮海的偉岸龍軀:“龍君若要祭海,就別反抗罷!不痛!很快!”
今日之形勢,滄海若定,景國應得盡得,獲取最大的功業,已經是必然的現實。
東海龍王的頭顱,是姬鳳洲的分潤,也是曹皆目前所能看到的最能爭取的榮勳。姬鳳洲敢給,他就敢要。沒有半點猶豫,揮師十萬斬龍王。
鐺!
兵煞天刀落下,落在浮陸般的龍爪。
轟隆隆隆!兩相對撞,又激蕩出數萬丈的電光。
“朕固當死!”敖劫大笑道:“惜乎爾輩刀不利!斬不得!”
嗡~
嗡~
嗡~!
在滄海極深之處,發生了共顫。
那是共振於每一滴水,回環在滄海每個角落,甚而穿梭在所有海族生靈魂魄深處的……【海鳴】!
是滄海的悲聲!
這一千多年在滄海深處開拓,敖劫也不止是尋找合適的罅隙、勤勤懇懇構築棲居之地,他更在探索海族的未來。
昔年那一戰,他自問戰前戰時都做到極致,把握萬載難逢的良機,大舉殺入近海,卻還是被人族殺了回來。他便已經意識到……當前的人族,不可戰勝!
海族的名將們多次複盤那一戰,總結最後未能擴大勝勢的原因。或認為戰略失誤,或認為進軍太慢,或幹脆覺得是準備還不夠……以當前海族的情況,還要怎麽準備!
事實上是海族和人族之間的差距,已經拉開到很多海族強者都不敢承認的地步。
中古一戰後,兩族隔界而峙。數十萬年奮起直追,是越追越遠……在不知不覺間,人族已經有了足夠的戰略縱深,有了巨大的容錯空間!而海族隻要犯一次錯,就得崩盤。
當年烈山人皇在迷界止步,大概是已經看到未來!
迷界裏千年拉鋸、勢均力敵,隻是人族分心分力的假象。
海族在迷界廝殺,是爭取資源,是爭奪生存空間。人族在迷界,隻是練兵。
這場曠日彌久的戰爭什麽時候結束,事實上並不取決於海族,隻取決於人族什麽時候下定填平滄海的決心,或者說,騰出手腳蹚滄浪。
他也是傾力西征之後,才算死心。自知有生之年,大概無望龍皇。
他也是創造了海族曆史的龍王,是肩負重任、承擔無數期待的龍族雄主,若有機會反伐現世,怎能心甘?
可他不能讓海族億萬子民,為他敖劫的不甘心買單!
所以這一千多年,他轉向滄海深處探索,向過去,向未來,窮極智慧,追溯所有,一直在尋找新的可能性。
他也的確找到了——但不是對抗人族的可能。
而是那最後的,容存希望,保留海族火種的可能。
是的,他認為此刻,已經到了亡族滅種的時刻。不得不啟用最後的準備——
人有壽,龍有壽,山有移,海有竭。
萬物有盡時。
天地有壽!
那無盡幽渺之處,有無窮的霧,霧中有漸次點亮的火。
那是他在滄海更深處,所留下的海族文明火種。
他在滄海深處所做的種種布置,在這時候一處處啟用。好像永夜之中,漸次亮起的,送行的火炬。
一時天地之間,唯有【海鳴】。
無盡的衰落的力量,在敖劫的龍眸中旋轉,陷進空幽無底的漩渦。
他要殺死這片海!
這如死如泣的一聲聲,豈止是海的悲鳴呢?
也是他作為滄海龍君的告別!
永別了吾鄉!
永別了神陸!
吾輩終會歸來!
或許永不歸來!
有的是確實統禦一方、擁有遠勝其他皇主的力量,有的是為海族做出卓越貢獻,為海族所敬。
譬如身為傳奇賢師的覆海,譬如那位托舉海族躍升的皋皆。
但真正能夠代表海族最高權柄的,還是“滄海龍君”之尊位。
執掌滄海王庭,統禦諸方水域。滄浪之水,盡係君名。
“東海龍王”算是這尊君位的別號。
與那些身居高位的老古董不同,當代東海龍王敖劫,還很年輕。
他隻有三千九百二十九歲,生於道曆新啟之日,以“劫”為名。
為他取名的那位龍族智者,在他出生的那一天就已經死去。
也不知這個“劫”,究竟是對誰而言。
敖劫與道曆同齡,在兩千七百歲的時候,正式坐上“滄海龍君”大位。執掌滄海至今,逾千年矣。
他掌權以後所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趁著暘國崩滅的時機,揮師西進,兵圍蒼梧境、關鎖天淨國,傾覆金烏台,衝出迷界,大舉攻入近海!
這也是海族曆史上,最接近“反攻現世”的一次。
他也一度被視為“當代龍皇”,距離那無上尊位觸手可及。雖則最後功敗垂成,卻也為海族贏得族運,為自己贏得了巨大聲望。
不過當年那一戰,於他的執政生涯,也是極大的分水嶺。
在那一戰之前,他對人族的態度最為激進。比現在最熱衷於兩族戰爭的大獄皇主都要更激烈,不斷地尋找機會、創造機會。執政百餘年,天天高舉“西進”旗幟,刀劍無一日歸鞘。很多人都相信,在九國分暘的故事裏,他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
在那一戰之後,他的戰略方向就來了個大轉彎,對人族保持防守態勢,著重於迷界防禦體係的構建,決口不提反伐現世的事情。而是把更多的精力,轉向開拓滄海深處——
在很多海族強者看來,這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滄海如此貧瘠,環境如此惡劣,往滄海更深處開拓,所耗甚巨,所得甚少。元宗聖的《天荒筆記》有言,“拓海萬裏,所得一毫。未嚐不耗血填路,割肉奉糧。”
有時候在迷界贏上一場戰爭,或劫掠一方界域,所獲就要強過滄海開拓不知多少。而戰爭的損失,往往還不及開拓滄海高。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當年羲渾氏指神陸而誓,言曰“滄海萬代,不可忘歸。若血裔將絕,絕嗣者當麵神陸死!”
轉向滄海深處開拓,幾乎等同於在戰略上放棄神陸,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對先代海族的背叛!也背棄了海族不死不休的抗爭精神。
如此一來,要怎麽做選擇,幾乎是個不太需要思考的事情。
就連敖劫這等威望一度蓋壓曆代的滄海龍君,都不敢說不歸神陸,隻說“東拓蓄糧”、說“覷機轉進”,說些“東方有異寶將出,吾將往而攫之,益得海眾”之類的話。
在那場大戰後的千年時光裏,敖劫完全是藏光晦影的狀態。
雖然坐於至尊,握權滄海,卻極少顯於眾前,也不主持什麽戰爭。若非有攻入近海的功業,恐怕早就被海眾忘卻了。
他在滄海深處開拓多少棲居地,不會被勇敢的海族戰士們記住。那些真王皇主於前線對人族的勝利,卻是會被反複的傳頌。
而他也極大地放權,言曰“能濟滄海,朕何惜王座!”
比如上一次迷界戰爭,就幾乎全是皋皆主導。
但千年開拓驀回身。
今日人族大舉攻入滄海,他這個“滄海龍君”,終是不能再“放權”,終是到了必須要站出來的時候。
然而景國的準備如此充分,以中古天路為雲梯,以永恒天碑為攻城槌……滄海要如何抗拒?
今日兩尊天下名將在此,兩支天下強軍滿額,九子鑄碑,景皇遙禦……簡直傾山填海之勢。
敖劫雖是定矩築牆以截橋,翻覆滄海抵天碑,也頗覺力不從心!
“姬鳳洲!”
海潮翻卷,激雷交撞,那無盡深海裏,響起敖劫的悵聲:“景人靖海,描下如此宏圖,非一日之功,而海族事先竟無所察,此取死之道!遍覽神陸諸國,皆爭蠅頭小利,唯獨中央大景,雄略滄海,強求永治。你的手筆,朕認可了!縱使烈山複生,恐也不過如此!”
他對姬鳳洲極盡讚揚,又道:“滄海得治,億兆滄海生靈能得永寧,是朕一生所願。閣下若能全之,本君也算無憾。大治滄海,不必在敖劫!”
“陛下!”赤眉皇主驚怒抬眼,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東海龍王這是不出手則已,出手就認輸?
“退下!”滄海生出怒潮,將托著無支恙的赤眉皇主推遠。
“我不退!”赤眉皇主反手將傷重的無支恙推入虛空,自己卻拔身而起,直赴中古天路。遍身起焰,長發張舞,十指似匕,赤眉如血:“滄海萬萬年,搏風擊浪,海族鬥天伐厄,豈有不戰而退者?陛下若失血性,請看赤眉是怎樣紅!”
不等姬鳳洲借永恒天碑出手,先有虛空塌陷,印出一隻深凹的掌印。
敖劫的聲音隨海潮呼嘯:“坐鎮前線而無寸功,對峙神陸卻不察人謀,是為無能;大勢難挽,強為不可為,是為不智;對朕不敬,是為無禮!——掌嘴!”
那虛空中塌陷出來的掌印,輕易突破阻隔,毫無花巧地印在了赤眉皇主身上,將她瞬間推入滄海深處。
嘭!
與此同時,那極盡輝煌的中古天路之上,卻印出了一個清晰的掌印!
於闕和曹皆各自擁兵十萬眾,竟都未能阻截。
兩位兵家宗師,執掌天下強軍,自有威勢無匹,幾乎不存在缺漏。
但它恰恰穿透了兩軍之間的那一隙。
鬥厄與夏屍,畢竟涇渭不相融。
這個掌印幾有萬丈之長,千丈之深,如同平地印出五指峽穀,深壑穿天風。但對於整條金光燦耀、貫穿時代的中古天路來說,它根本也不顯深邃。仍然堅定地掛在高穹,巋然無半點動搖。
“敖劫啊敖劫!”姬鳳洲的聲音借永恒天碑響起:“你這一巴掌,罵在她的身上,打在朕的靴麵!”
“景皇勿怪!”敖劫的聲音似是解釋:“眼見得雄圖幻滅,滄海易主,雖事不可為,朕多少有些不甘,不免試一試手!”
“試罷了,又如何?”那九座永恒天碑,幾乎同時亮堂起來!極致的壓迫感,令每一個注視它的海族,都呼吸困難!
“能如何?哈哈,該認命了!”敖劫的聲音倒是十分灑脫:“落子無悔,勝負自擔,局勢如此,朕豈能不認?你姬鳳洲是蓋世之君,滄海與你也罷!罷罷罷!若奈何?唯獨朕乃滄海主宰,海族共君,不可不擔敗責,當為敗局而死!”
“公允地講,這責任倒也不能在你。”姬鳳洲的聲音在天上回蕩,好像帶著安慰:“朕聽聞你久不視近海事,上一次迷界戰爭,也非你主導……”
“沒有理由,沒有借口。受國之垢,是為社稷主!”敖劫的聲音在海中翻滾,卻是十分堅決:“朕為滄海龍君,即擔滄海之責。勝在我,敗在我,功在我,過在我!”
“不過——”
轟隆隆!
轟隆隆!
在滄海的深處,好像有一塊巨大的陸地,正在上浮。
它是如此龐然的巨影,有鑒世之鱗,抵天之角,遍身骨刺如豎峰,骨刺間盡是天海凶紋。當它的全貌呼嘯而來,給人的感覺……似乎它難以舒展,它填塞了滄海!
萬古為筏,不能承之。
天地作籠,於它都小。
滄海更隻是一個邊際極窄的淺水塘!
不,甚至還不止。
在這時候的視覺上,滄海仿佛是一個小小的水窪,那幾乎可以稱述為‘偉大’的龍軀,一經抬起,淺水盡褪,嘩啦啦地落!
這“淺水”已是鋪天狂潮。
太宏偉的道身!
在道身浮海的此刻,他的聲音也有實質撼動天碑的威嚴了:“朕隻有頭顱一顆,今日卻是景齊皆列陣——這滄海龍君的首級,應許誰家?!”
敖劫顯出此般姿態,自深海之中抬起龍首,龍眸抬開,仿佛兩顆明晃晃懸在海麵的血太陽!
天地之光,未有烈過於此。
中古天路之上,無論是鬥厄甲士,又或夏屍勁卒,聽此聲,聞此意,莫不戒備。
滄海已平,豈不正是兵戈相向時?
稻子熟了,該搶糧了!
但無論曹皆還是於闕,都保持了克製,牢牢拴住兵馬,不使躁動演成行動。
姬鳳洲更是大笑起來——
他的笑聲在九座永恒天碑之中回蕩,激揚得龍皇九子的刻紋,彌散出偉大的道韻。
笑罷了,這位中央大景帝國的天子,很是隨意地說道:“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曹皆,便是眼前這顆首級,你若能夠割下,便讓與你家天子。雕籠作盞,都依齊人。”
君無戲言!
姬鳳洲在這種時候說的話,可以視作景國的承諾。
斬殺東海龍王的不世武勳,他也肯讓?!
敖劫甕聲道:“景人搭橋,齊人過河。景人種樹,齊人摘果。這道理,便是朕也想不通。你上輩子欠他的?”
姬鳳洲朗聲而笑:“騏驥之誌在千裏,何意流蠅,附尾乘風!便同去千裏罷!”
“你才是千裏!你全家都是!”敖劫罵了一通,轉過龍眸:“曹皆,他貶你家天子為流蠅,朕都替你不能忍!”
不待曹皆開口,姬鳳洲又道:“恰恰薑述賢弟,是朕平生所敬!今日朕定滄海,齊人盡管分功!克成大業,何計南北?東西人族,都是一家!他日朕履極六合,也願許他東天子!”
“景國皇帝好器量!我家天子登頂時,也願敕君中州王!”曹皆洪聲以應,當場聚攏兵煞,提成天刀一柄,斬向那尊浮海的偉岸龍軀:“龍君若要祭海,就別反抗罷!不痛!很快!”
今日之形勢,滄海若定,景國應得盡得,獲取最大的功業,已經是必然的現實。
東海龍王的頭顱,是姬鳳洲的分潤,也是曹皆目前所能看到的最能爭取的榮勳。姬鳳洲敢給,他就敢要。沒有半點猶豫,揮師十萬斬龍王。
鐺!
兵煞天刀落下,落在浮陸般的龍爪。
轟隆隆隆!兩相對撞,又激蕩出數萬丈的電光。
“朕固當死!”敖劫大笑道:“惜乎爾輩刀不利!斬不得!”
嗡~
嗡~
嗡~!
在滄海極深之處,發生了共顫。
那是共振於每一滴水,回環在滄海每個角落,甚而穿梭在所有海族生靈魂魄深處的……【海鳴】!
是滄海的悲聲!
這一千多年在滄海深處開拓,敖劫也不止是尋找合適的罅隙、勤勤懇懇構築棲居之地,他更在探索海族的未來。
昔年那一戰,他自問戰前戰時都做到極致,把握萬載難逢的良機,大舉殺入近海,卻還是被人族殺了回來。他便已經意識到……當前的人族,不可戰勝!
海族的名將們多次複盤那一戰,總結最後未能擴大勝勢的原因。或認為戰略失誤,或認為進軍太慢,或幹脆覺得是準備還不夠……以當前海族的情況,還要怎麽準備!
事實上是海族和人族之間的差距,已經拉開到很多海族強者都不敢承認的地步。
中古一戰後,兩族隔界而峙。數十萬年奮起直追,是越追越遠……在不知不覺間,人族已經有了足夠的戰略縱深,有了巨大的容錯空間!而海族隻要犯一次錯,就得崩盤。
當年烈山人皇在迷界止步,大概是已經看到未來!
迷界裏千年拉鋸、勢均力敵,隻是人族分心分力的假象。
海族在迷界廝殺,是爭取資源,是爭奪生存空間。人族在迷界,隻是練兵。
這場曠日彌久的戰爭什麽時候結束,事實上並不取決於海族,隻取決於人族什麽時候下定填平滄海的決心,或者說,騰出手腳蹚滄浪。
他也是傾力西征之後,才算死心。自知有生之年,大概無望龍皇。
他也是創造了海族曆史的龍王,是肩負重任、承擔無數期待的龍族雄主,若有機會反伐現世,怎能心甘?
可他不能讓海族億萬子民,為他敖劫的不甘心買單!
所以這一千多年,他轉向滄海深處探索,向過去,向未來,窮極智慧,追溯所有,一直在尋找新的可能性。
他也的確找到了——但不是對抗人族的可能。
而是那最後的,容存希望,保留海族火種的可能。
是的,他認為此刻,已經到了亡族滅種的時刻。不得不啟用最後的準備——
人有壽,龍有壽,山有移,海有竭。
萬物有盡時。
天地有壽!
那無盡幽渺之處,有無窮的霧,霧中有漸次點亮的火。
那是他在滄海更深處,所留下的海族文明火種。
他在滄海深處所做的種種布置,在這時候一處處啟用。好像永夜之中,漸次亮起的,送行的火炬。
一時天地之間,唯有【海鳴】。
無盡的衰落的力量,在敖劫的龍眸中旋轉,陷進空幽無底的漩渦。
他要殺死這片海!
這如死如泣的一聲聲,豈止是海的悲鳴呢?
也是他作為滄海龍君的告別!
永別了吾鄉!
永別了神陸!
吾輩終會歸來!
或許永不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