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寶瓶漆紋繁複,仿佛描繪宇宙至理。玄枵身姿曼妙,等同美的詮釋。
瓶中插著幾枝細柳條,養得很鮮亮,水汽氤氳,碧色欲滴。
發生在錢塘江底,隔開了所有外在注視的這場戰鬥,越太宗文衷落在明顯的下風。此時他退位已經一年,雖然政綱得繼,但偉力難歸,官道力量已然消散了許多,正在謀求固道……
簡單來說,這一年的越太宗,個體戰力不在巔峰。
誠然他有頂級真人的眼界,可他的對手,卻是擁有楚國大巫的見識!
這場戰鬥之所以緘然無聲,是交戰的雙方都有意控製動靜。
玄枵不願意公開殺死擁有巨大聲望的越國太宗,文衷不願意讓他的國民看到他這個好像英明神武的太宗,被楚國人輕易地殺死,像殺一條狗!
這本該是遺失的故事,掩蓋在歲月塵埃下。
但在任秋離出現的這一刻,玄枵移開了目光。
任秋離是一個在歲月長河中溺水的時空旅客,她的心神隨視線一起下沉,沉落在玄枵眼中,在無盡的信息星河裏。
繁雜信息一瞬間全部湧來,將她的思維之弦一根根崩斷,幾乎將她的腦海爆開!
在道曆三九二七年,楚國兵圍度厄峰,傳承古老的南鬥殿,遇到覆滅危機。
彼時任秋離把算力推到極限,借助兵墟的複雜以及陸霜河的鋒利,成功逃過諸葛義先的卜算,躲進隕仙林裏。
這幾乎是天機真人一生的榮耀戰績!
因為她麵對的是楚國星巫諸葛義先的卦算,哪怕隻是短暫抽出心神的一念,也是山傾海嘯,足夠翻覆人間。
而她逃脫了。
但她真的逃脫了嗎?
此刻在越國的曆史長河中,在道曆二五三一年的這一天,與這雙星河浩蕩的眼睛對視,仿佛才是初逢——
從時間的順序上來說,道曆二五三一年的故事,當然在道曆三九二七年之前發生。
時空悖論就這樣發生了。她在事件上先遇到星神“降婁”,但在時間上先遇到星神“玄枵”。
究竟哪一方是“因”,哪一方是“果”?
任秋離頭疼欲裂!
這天翻地覆的劇變,隻源於一個對視。
在她看到那雙星河般眼睛的時候,颶風驟止,雷霆陡消。
修道這些年來所積累的一切,為自己所裝飾的武備,一刹那全被剝離,她感覺自己置身荒原,又回到那孑然一身、抱膝等死的時刻。
她所有的努力不值一提,在絕對的算力壓製下,如天命卸甲!
這時那荒原上即將凍死的女人睜開眼睛,恍惚中好像看到一縷白發。
朝聞道……
朝聞道!
任秋離遽然驚醒,像是一個溺水的人,在瀕死的那一刻拔出水麵,大口喘息。
但她在越國這段曆史裏得到的力量,已經無從感受!
星神玄枵自寶瓶中抽出柳條,輕輕一甩,水珠飛濺各處、折射天光如虹光,開口說道:“一切外力非己力,因緣來去一場空!”
這仿佛是一道命定的讖語,任秋離雖然沒有在信息星河裏溺死,憑自己的算力和信念浮遊而起,卻被剝掉了外力。
她沒有時間來斟酌此刻,沒有空隙來審視自身,因為她的視野,在這樣的時刻裏,已經被一道劍鋒剖開。前一刻斬破了時空縫隙,步子都邁了出去、準備逃亡曆史長河的薑望,這一刻已經提劍殺來!
好一個反複橫跳、天下第一變臉真人!
任秋離顧不得許多,身形直接往後一仰。這一記仰躍,體現了生死之間的力量感,仿佛鱗撞礁石、魚躍龍門——
時空生隙,一如龍門開,她縱身一躍,穿隙而過。逃離道曆二五三一年,逃進了曆史長河中。
薑望當然不肯放過,如影隨形,緊逐其後,也躍身其間。
流光一瞬一千年,此追彼逐如夢中。
攻守之勢易也!
在跳進曆史長河的那一刻,薑望禁不住回頭。
就在這流光一瞬裏,他看到道軀已然接近崩潰的越太宗文衷拔身而起,在時空的波紋裏,一記手刀,洞穿了星神玄枵的後心!
耳中聽得文衷的怒喝:“縱是諸葛義先親臨此身,也不該在與我生死戰中分神!你何等傲慢!”
寶瓶高高飛起,淨水灑落錢塘。
星神玄枵的道軀就這樣崩潰了。
柳條抽枝成新綠,長堤舊枕複何年!
時空縫隙已關閉。
被阻隔的是已經發生、且不能被改變的事實。
道曆二五三一年的越國隨浪而去。
薑望心中的浪濤,卻久久不能平息。
曆史上星神玄枵阻文衷之道,是諸葛義先親臨此身為之。
而文衷之所以能夠摧毀這樣的星神玄枵,是因為星神玄枵分神給了來自道曆三九二八年的任秋離一擊。
曆史在此產生了螺旋式的回環!
他曾在內府境的時候,就被餘北鬥帶著跳出命運長河。
但他從來不曾真正懂得命運。
他讀完了厚重如山的《史刀鑿海》,他經曆了許多次必然會鐫刻曆史的重大事件。
但他也不覺得自己對曆史有多麽深刻的認知。
曆史是命運的匯聚,曆史也是命運的支流。
他身在其中。
史書讀千遍,不如曆一回。
這一幕這一刻帶給他的震撼,將永遠停在他心裏。
但震撼歸震撼,他的動作是半點不耽擱。踏行曆史波瀾,如逐水雲之間。
他先前逃跑的時候有多快,現在追擊的時候就有多著急。
任秋離還能通過星占,在曆史長河中算出他的落點,捕捉他的蹤跡。他若是丟了任秋離的蹤影,隻好兩眼一抹黑,在這一千多年裏隨緣出劍,紮到什麽是什麽。
“天機真人!”在這極速的追逃之中,薑望的聲音於曆史中回響:“再不停步,我就掉頭回太虛閣,從此不問世事,等到洞真無敵,便去找陸霜河了!”
曆史長河無回聲。
任秋離當然知道薑望不會掉頭。今天她和薑望,隻有一個人能夠走出這段曆史。
她已經有悲觀的預期,但仍要做最後的努力。
……
……
越國太廟之中。
文景琇跪坐在那高大的塑像之前,已經很長時間。
君主無言,歲月有聲。
皇帝在活著的時候很難得到負麵的評價,唯有身死的那一刻,才得定論。
在某一個時刻,靈祠中的氣氛好像“沉”了下來,變得十分肅穆。靈香的青煙開始隱約,那高大的塑像泛起輝光,一瞬間好像很遙遠。
文景琇終於等到了他所等待的,仰起頭來,虔聲高呼:“後世不肖子孫文景琇,拜迎太宗。願以此天子之身,承先祖之意,迎太宗歸來!”
他當然知道,任秋離創造了“時空鏡河天機陣”,並要利用此陣,鏡映越國曆史,完成對薑望的絞殺。
正是這門陣法的存在,才讓他確信任秋離真個能殺死薑望。
他當然清楚,任秋離借用越國天子璽,是為了鎮壓誰。縱覽整個越國曆史,能夠對薑望造成威脅的人,也沒有幾個。
越太宗肯定會出現在“時空鏡河天機陣”裏,而他借出越國天子璽,也是為了謁見太宗!
高相和太宗都能在“時空鏡河天機陣”裏掀起波瀾。
他也是當世真人,他還是當代越君,他握持這方山河最高的權柄,他擁有【鏡湖】。
他也有他的布局。
譬如此刻,他截留了越太宗的曆史投影,想要以自身承其意,迎接太宗的複生!
身為越國皇帝,他是太宗的嫡脈血裔,他與太宗坐到同樣尊位,他與太宗有同境修為,他這一生,逢年過節、壽時禮時,對太宗的祭祀從未放鬆,血祀相連……所以在太宗意誌出現的那一刻,他身承太宗,就具備了可行性。
這靈祠中的時空陣法早就已經準備好,同樣是勾連了護國大陣、以鏡湖為基礎,憑借地利優勢,對任秋離的大陣進行小小的借用。他也傾越國府庫,備了最好的陣材——從和任秋離搭上線的那一天,他就開始準備這一切。
他自知沒有頂級智略,無法跟真正的智者對弈,他信任真正有智慧的人。所以前半生對高政言聽計從,以天下相托。所以在撫暨城這一局,他也放開棋盤,讓任秋離任性施為。
但他對高政有毫無保留的信任,對任秋離則隻是互相利用。他把棋盤交給任秋離,是為了借用任秋離的能力,借“時空鏡河天機陣”,與曆史中的越太宗建立聯係。
他真正的目的,是讓越太宗歸來執棋!
高相說——“明君不任萬事,明君任萬事之德者。”
他牢記在心。
他不僅僅舍得放權,“任萬事之德者”。他還放棄自己的一切,包括這具軀殼,去迎真正的明君!
他的決心不可謂不大,付出不可謂不多。
但時空長河,沒有回響。
那座太宗的威嚴塑像,就止於生輝的那一刻,沒有更多變化發生。
是太宗不願?還是不能完成?
是儀軌不足、祭祀有失,還是任秋離有所察覺,暗中阻止?
終究從曆史中複活先祖,是超乎想象的事情,準備再多也不見得能夠成功。
文景琇悲聲道:“生而為君,不能當國,失政為萬民憾,失國是千古恨。天下大事,我無能也,不可承之!”
“此身不計,此命不恤,遙映千年,惟願大越永昌!惟願文姓皇室,榮血不衰。”
他驀地拜服下來,以額撞地,發出老僧敲鍾般的一聲響,喉中似老鴉咽血:“太宗請歸!”
靈祠寂然無聲。
不是努力就能被認可,不是等待就會有結果。
文景琇從來不是一個天真的人,當他坐上越國皇帝的寶座,高政教會他的第一件事,就是“認清現實”。
認識到自己的局限,認識到國家的局限。
認識到自己根本無能為力,認識到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會白費,再去想辦法做點什麽。
時間堅決地流逝了。
沒有帶來更多光彩。
文景琇眼中的悲壯、慷慨、堅毅,逐漸揉成悲哀、絕望、痛楚。
他的計劃失敗了。
但他之所以感到痛苦,不是因為計劃的失敗。而是因為他不能在失敗之後昂揚地站起來,他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
他是一個高踞王座但不知怎麽走出絕境的君主,是一個迷路的領頭羊,不知道能把這個國家帶往何方。
可他必須要承擔。
他身後已無人。
在長久的緘默之後,他決定碾碎所有情緒,繼續走向他力不從心的未來。
當冷風撞響太廟的銅鈴,當爐中的香頭開始飛灰。他抬起被重負壓低的肩,按住腰側的天子禮劍,正準備起身。
這時他聽到一個聲音,一個仿佛從血脈深處響起的聲音,回響在魂靈盡頭——
“我這一掌,是我當年所創。取錢塘蛟氣,掠東海龍意,合大越國勢……”
越國太宗文衷的聲音!
文景琇保持著按劍起身的姿勢,就此不動了。他屏息凝神,專注地聽著。他聽出來這是太宗在任秋離的驅使下,與薑望戰鬥。他聽得出來這是太宗對薑望的示好,是太宗在諸般限製之中求爭死亡的自由!
但為什麽這段話會讓他聽到呢?
難道是要表達對他這個後世子孫的不滿?
不。對於後世子孫的愚蠢,太宗當然是有不滿的。但在木已成舟之時,表達不滿毫無意義。太宗那樣的人物,不會做毫無意義的事情。
就連他文景琇都不會純粹地宣泄情緒。
名為文衷的那位傳奇,一定有什麽訊息需要傳達。
且隻有此刻的他能夠接收。
仰看著那尊塑像已經看不真切的麵容,文景琇忽然間想明白了什麽。當場一翻手掌,結出【江山龍印】。他的五指大張,向著太宗塑像的麵部,仿佛要將其托舉。
以掌覆麵,不敬上賢。
但這一掌托到一半,又翻覆山河,變印為指,如雷霆乍出於重雲之間,點出【萬裏驚神】。
這一指正在太宗塑像的眉心處!
血脈對應,尊位對應,環境對應,印法對應,指法對應……好像一張跨越時空的票據,對上了所有暗記。
曆史在血液中回響!
先代篳路藍縷,文氏起於草莽,涓滴過往匯錢塘。
文景琇自靈魂深處生出一種幾乎伏地的戰栗。
世間一切都靜了,耳邊隻有太宗文衷最後的聲音,帶血的讚歎——“好劍術!”
他知曉太宗的曆史投影也死去了。
麵前的太宗塑像,那影影綽綽的輝光,倏然間匯成一處,化成一卷黃軸,跌落下來。
文景琇仿佛看到太宗的身影,跌回曆史長河,而那卷黃軸,卻跌落他手中。
大約是在曆史的陰影裏貯藏了太久,十分寒涼。
他一時悲從中來,卻又不能成聲。
有萬般情緒,不能與人言說!
他強忍著悲痛,穩住自己的雙手,將那卷黃軸緩緩打開……
又驟然收起!
他看到了這個國家,最後的選擇。
這是死在道曆二五三一年的那位君主,所留下的遺局。
站在越國曆史開端和終焉的兩位絕頂人物,一個死在錢塘江底,一個死在錢塘江畔,死的過程都很突兀,但死的的結局並不突然。
他們都是為這個國家奮戰到最後一刻,死亦未休。他們也都,留下了一點什麽。
江浪拍堤,江風拂柳。
滾滾錢塘,將多少英雄埋葬!
瓶中插著幾枝細柳條,養得很鮮亮,水汽氤氳,碧色欲滴。
發生在錢塘江底,隔開了所有外在注視的這場戰鬥,越太宗文衷落在明顯的下風。此時他退位已經一年,雖然政綱得繼,但偉力難歸,官道力量已然消散了許多,正在謀求固道……
簡單來說,這一年的越太宗,個體戰力不在巔峰。
誠然他有頂級真人的眼界,可他的對手,卻是擁有楚國大巫的見識!
這場戰鬥之所以緘然無聲,是交戰的雙方都有意控製動靜。
玄枵不願意公開殺死擁有巨大聲望的越國太宗,文衷不願意讓他的國民看到他這個好像英明神武的太宗,被楚國人輕易地殺死,像殺一條狗!
這本該是遺失的故事,掩蓋在歲月塵埃下。
但在任秋離出現的這一刻,玄枵移開了目光。
任秋離是一個在歲月長河中溺水的時空旅客,她的心神隨視線一起下沉,沉落在玄枵眼中,在無盡的信息星河裏。
繁雜信息一瞬間全部湧來,將她的思維之弦一根根崩斷,幾乎將她的腦海爆開!
在道曆三九二七年,楚國兵圍度厄峰,傳承古老的南鬥殿,遇到覆滅危機。
彼時任秋離把算力推到極限,借助兵墟的複雜以及陸霜河的鋒利,成功逃過諸葛義先的卜算,躲進隕仙林裏。
這幾乎是天機真人一生的榮耀戰績!
因為她麵對的是楚國星巫諸葛義先的卦算,哪怕隻是短暫抽出心神的一念,也是山傾海嘯,足夠翻覆人間。
而她逃脫了。
但她真的逃脫了嗎?
此刻在越國的曆史長河中,在道曆二五三一年的這一天,與這雙星河浩蕩的眼睛對視,仿佛才是初逢——
從時間的順序上來說,道曆二五三一年的故事,當然在道曆三九二七年之前發生。
時空悖論就這樣發生了。她在事件上先遇到星神“降婁”,但在時間上先遇到星神“玄枵”。
究竟哪一方是“因”,哪一方是“果”?
任秋離頭疼欲裂!
這天翻地覆的劇變,隻源於一個對視。
在她看到那雙星河般眼睛的時候,颶風驟止,雷霆陡消。
修道這些年來所積累的一切,為自己所裝飾的武備,一刹那全被剝離,她感覺自己置身荒原,又回到那孑然一身、抱膝等死的時刻。
她所有的努力不值一提,在絕對的算力壓製下,如天命卸甲!
這時那荒原上即將凍死的女人睜開眼睛,恍惚中好像看到一縷白發。
朝聞道……
朝聞道!
任秋離遽然驚醒,像是一個溺水的人,在瀕死的那一刻拔出水麵,大口喘息。
但她在越國這段曆史裏得到的力量,已經無從感受!
星神玄枵自寶瓶中抽出柳條,輕輕一甩,水珠飛濺各處、折射天光如虹光,開口說道:“一切外力非己力,因緣來去一場空!”
這仿佛是一道命定的讖語,任秋離雖然沒有在信息星河裏溺死,憑自己的算力和信念浮遊而起,卻被剝掉了外力。
她沒有時間來斟酌此刻,沒有空隙來審視自身,因為她的視野,在這樣的時刻裏,已經被一道劍鋒剖開。前一刻斬破了時空縫隙,步子都邁了出去、準備逃亡曆史長河的薑望,這一刻已經提劍殺來!
好一個反複橫跳、天下第一變臉真人!
任秋離顧不得許多,身形直接往後一仰。這一記仰躍,體現了生死之間的力量感,仿佛鱗撞礁石、魚躍龍門——
時空生隙,一如龍門開,她縱身一躍,穿隙而過。逃離道曆二五三一年,逃進了曆史長河中。
薑望當然不肯放過,如影隨形,緊逐其後,也躍身其間。
流光一瞬一千年,此追彼逐如夢中。
攻守之勢易也!
在跳進曆史長河的那一刻,薑望禁不住回頭。
就在這流光一瞬裏,他看到道軀已然接近崩潰的越太宗文衷拔身而起,在時空的波紋裏,一記手刀,洞穿了星神玄枵的後心!
耳中聽得文衷的怒喝:“縱是諸葛義先親臨此身,也不該在與我生死戰中分神!你何等傲慢!”
寶瓶高高飛起,淨水灑落錢塘。
星神玄枵的道軀就這樣崩潰了。
柳條抽枝成新綠,長堤舊枕複何年!
時空縫隙已關閉。
被阻隔的是已經發生、且不能被改變的事實。
道曆二五三一年的越國隨浪而去。
薑望心中的浪濤,卻久久不能平息。
曆史上星神玄枵阻文衷之道,是諸葛義先親臨此身為之。
而文衷之所以能夠摧毀這樣的星神玄枵,是因為星神玄枵分神給了來自道曆三九二八年的任秋離一擊。
曆史在此產生了螺旋式的回環!
他曾在內府境的時候,就被餘北鬥帶著跳出命運長河。
但他從來不曾真正懂得命運。
他讀完了厚重如山的《史刀鑿海》,他經曆了許多次必然會鐫刻曆史的重大事件。
但他也不覺得自己對曆史有多麽深刻的認知。
曆史是命運的匯聚,曆史也是命運的支流。
他身在其中。
史書讀千遍,不如曆一回。
這一幕這一刻帶給他的震撼,將永遠停在他心裏。
但震撼歸震撼,他的動作是半點不耽擱。踏行曆史波瀾,如逐水雲之間。
他先前逃跑的時候有多快,現在追擊的時候就有多著急。
任秋離還能通過星占,在曆史長河中算出他的落點,捕捉他的蹤跡。他若是丟了任秋離的蹤影,隻好兩眼一抹黑,在這一千多年裏隨緣出劍,紮到什麽是什麽。
“天機真人!”在這極速的追逃之中,薑望的聲音於曆史中回響:“再不停步,我就掉頭回太虛閣,從此不問世事,等到洞真無敵,便去找陸霜河了!”
曆史長河無回聲。
任秋離當然知道薑望不會掉頭。今天她和薑望,隻有一個人能夠走出這段曆史。
她已經有悲觀的預期,但仍要做最後的努力。
……
……
越國太廟之中。
文景琇跪坐在那高大的塑像之前,已經很長時間。
君主無言,歲月有聲。
皇帝在活著的時候很難得到負麵的評價,唯有身死的那一刻,才得定論。
在某一個時刻,靈祠中的氣氛好像“沉”了下來,變得十分肅穆。靈香的青煙開始隱約,那高大的塑像泛起輝光,一瞬間好像很遙遠。
文景琇終於等到了他所等待的,仰起頭來,虔聲高呼:“後世不肖子孫文景琇,拜迎太宗。願以此天子之身,承先祖之意,迎太宗歸來!”
他當然知道,任秋離創造了“時空鏡河天機陣”,並要利用此陣,鏡映越國曆史,完成對薑望的絞殺。
正是這門陣法的存在,才讓他確信任秋離真個能殺死薑望。
他當然清楚,任秋離借用越國天子璽,是為了鎮壓誰。縱覽整個越國曆史,能夠對薑望造成威脅的人,也沒有幾個。
越太宗肯定會出現在“時空鏡河天機陣”裏,而他借出越國天子璽,也是為了謁見太宗!
高相和太宗都能在“時空鏡河天機陣”裏掀起波瀾。
他也是當世真人,他還是當代越君,他握持這方山河最高的權柄,他擁有【鏡湖】。
他也有他的布局。
譬如此刻,他截留了越太宗的曆史投影,想要以自身承其意,迎接太宗的複生!
身為越國皇帝,他是太宗的嫡脈血裔,他與太宗坐到同樣尊位,他與太宗有同境修為,他這一生,逢年過節、壽時禮時,對太宗的祭祀從未放鬆,血祀相連……所以在太宗意誌出現的那一刻,他身承太宗,就具備了可行性。
這靈祠中的時空陣法早就已經準備好,同樣是勾連了護國大陣、以鏡湖為基礎,憑借地利優勢,對任秋離的大陣進行小小的借用。他也傾越國府庫,備了最好的陣材——從和任秋離搭上線的那一天,他就開始準備這一切。
他自知沒有頂級智略,無法跟真正的智者對弈,他信任真正有智慧的人。所以前半生對高政言聽計從,以天下相托。所以在撫暨城這一局,他也放開棋盤,讓任秋離任性施為。
但他對高政有毫無保留的信任,對任秋離則隻是互相利用。他把棋盤交給任秋離,是為了借用任秋離的能力,借“時空鏡河天機陣”,與曆史中的越太宗建立聯係。
他真正的目的,是讓越太宗歸來執棋!
高相說——“明君不任萬事,明君任萬事之德者。”
他牢記在心。
他不僅僅舍得放權,“任萬事之德者”。他還放棄自己的一切,包括這具軀殼,去迎真正的明君!
他的決心不可謂不大,付出不可謂不多。
但時空長河,沒有回響。
那座太宗的威嚴塑像,就止於生輝的那一刻,沒有更多變化發生。
是太宗不願?還是不能完成?
是儀軌不足、祭祀有失,還是任秋離有所察覺,暗中阻止?
終究從曆史中複活先祖,是超乎想象的事情,準備再多也不見得能夠成功。
文景琇悲聲道:“生而為君,不能當國,失政為萬民憾,失國是千古恨。天下大事,我無能也,不可承之!”
“此身不計,此命不恤,遙映千年,惟願大越永昌!惟願文姓皇室,榮血不衰。”
他驀地拜服下來,以額撞地,發出老僧敲鍾般的一聲響,喉中似老鴉咽血:“太宗請歸!”
靈祠寂然無聲。
不是努力就能被認可,不是等待就會有結果。
文景琇從來不是一個天真的人,當他坐上越國皇帝的寶座,高政教會他的第一件事,就是“認清現實”。
認識到自己的局限,認識到國家的局限。
認識到自己根本無能為力,認識到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會白費,再去想辦法做點什麽。
時間堅決地流逝了。
沒有帶來更多光彩。
文景琇眼中的悲壯、慷慨、堅毅,逐漸揉成悲哀、絕望、痛楚。
他的計劃失敗了。
但他之所以感到痛苦,不是因為計劃的失敗。而是因為他不能在失敗之後昂揚地站起來,他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
他是一個高踞王座但不知怎麽走出絕境的君主,是一個迷路的領頭羊,不知道能把這個國家帶往何方。
可他必須要承擔。
他身後已無人。
在長久的緘默之後,他決定碾碎所有情緒,繼續走向他力不從心的未來。
當冷風撞響太廟的銅鈴,當爐中的香頭開始飛灰。他抬起被重負壓低的肩,按住腰側的天子禮劍,正準備起身。
這時他聽到一個聲音,一個仿佛從血脈深處響起的聲音,回響在魂靈盡頭——
“我這一掌,是我當年所創。取錢塘蛟氣,掠東海龍意,合大越國勢……”
越國太宗文衷的聲音!
文景琇保持著按劍起身的姿勢,就此不動了。他屏息凝神,專注地聽著。他聽出來這是太宗在任秋離的驅使下,與薑望戰鬥。他聽得出來這是太宗對薑望的示好,是太宗在諸般限製之中求爭死亡的自由!
但為什麽這段話會讓他聽到呢?
難道是要表達對他這個後世子孫的不滿?
不。對於後世子孫的愚蠢,太宗當然是有不滿的。但在木已成舟之時,表達不滿毫無意義。太宗那樣的人物,不會做毫無意義的事情。
就連他文景琇都不會純粹地宣泄情緒。
名為文衷的那位傳奇,一定有什麽訊息需要傳達。
且隻有此刻的他能夠接收。
仰看著那尊塑像已經看不真切的麵容,文景琇忽然間想明白了什麽。當場一翻手掌,結出【江山龍印】。他的五指大張,向著太宗塑像的麵部,仿佛要將其托舉。
以掌覆麵,不敬上賢。
但這一掌托到一半,又翻覆山河,變印為指,如雷霆乍出於重雲之間,點出【萬裏驚神】。
這一指正在太宗塑像的眉心處!
血脈對應,尊位對應,環境對應,印法對應,指法對應……好像一張跨越時空的票據,對上了所有暗記。
曆史在血液中回響!
先代篳路藍縷,文氏起於草莽,涓滴過往匯錢塘。
文景琇自靈魂深處生出一種幾乎伏地的戰栗。
世間一切都靜了,耳邊隻有太宗文衷最後的聲音,帶血的讚歎——“好劍術!”
他知曉太宗的曆史投影也死去了。
麵前的太宗塑像,那影影綽綽的輝光,倏然間匯成一處,化成一卷黃軸,跌落下來。
文景琇仿佛看到太宗的身影,跌回曆史長河,而那卷黃軸,卻跌落他手中。
大約是在曆史的陰影裏貯藏了太久,十分寒涼。
他一時悲從中來,卻又不能成聲。
有萬般情緒,不能與人言說!
他強忍著悲痛,穩住自己的雙手,將那卷黃軸緩緩打開……
又驟然收起!
他看到了這個國家,最後的選擇。
這是死在道曆二五三一年的那位君主,所留下的遺局。
站在越國曆史開端和終焉的兩位絕頂人物,一個死在錢塘江底,一個死在錢塘江畔,死的過程都很突兀,但死的的結局並不突然。
他們都是為這個國家奮戰到最後一刻,死亦未休。他們也都,留下了一點什麽。
江浪拍堤,江風拂柳。
滾滾錢塘,將多少英雄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