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嗣昌這話當然不是無的放矢,而是意有所指,表麵上看與其說殺死鄭芝虎的是劉香,倒不如說是暗中支持劉香的弗朗機人。
倘若沒有弗朗機人提供的戰船武器、甚至水手,劉香不可能敢在老萬山與鄭家分庭抗禮,冤有頭債有主,劉香雖然死了,但你鄭家的仇可並沒有報呢!
“弗朗機國!”鄭芝龍表情冷冽的嚇人,幾乎是咬牙切齒的說出這幾個字。
楊嗣昌給芝豹、芝鵬兩兄弟使了個眼色,二人趕緊攙扶著鄭芝龍重又登上了船,夜色彌漫,整個鄭家船隊沉悶的嚇人。
鄭芝虎在鄭家水師中的地位僅次於鄭芝龍,這幾年鄭芝龍一直呆在安平,對於海貿、小規模的海戰幾乎完全交給鄭芝虎打理,所以對於鄭芝虎的突然遇害,整個鄭家水師的人都頗為悲痛。
在楊嗣昌的授意之下,施大瑄走上前去。
“家主,此次海戰共擊毀劉香戰船一百二十二艘,其中福船十六艘,弗朗機戰船兩艘,其餘皆是開浪船、鳥船等小型船隻,另有俘獲的各式大小戰船三百餘艘,近半受傷需要及時修理。”
不論如何悲痛,戰報以及戰後的安排還需要鄭芝龍來下命令,施大瑄說了一半,見鄭芝龍沉默不語,便又接著說道:
“此戰共計斃敵一千六百餘,俘虜兩千兩百餘,我方損失一號福船兩艘,二號福船五艘,另有十二艘福船受了輕重不一的傷,傷亡上,共計戰死水師將士八百餘,傷者兩千餘,損耗鳥船九十六艘。”
戰損比並不算大,這得益於鄭芝虎的火攻戰術,以及他本人悍不畏死率先登上劉香的戰船,這才給了鄭家水師極大的士氣鼓舞贏得了勝利。
至於鳥船損耗,鳥船的造價並不高,在鄭家水師中扮演的就是飛蛾撲火的角色。
“家主,當務之急應該盡快命令艦隊進攻老萬山,劉香的殘部駐守在那裏,這幾年來應該也積累了不少財富,現在出發的話,當能在明日早上抵達。
家主,請下令吧,倘若被弗朗機人搶了先……”洪旭也有些焦急的勸道。
鄭芝龍也不知道有沒有在聽家臣的話,隻是低著頭坐在旗艦的甲板上,十多年來鄭芝龍經曆不知多少次生死,他本以為自己早已擁有鋼鐵般的心。
可鄭芝虎的突然死去,還是以那樣一種屈辱的方式,連個屍首都找不到,徹徹底底的擊中了鄭芝龍的軟肋,每每想到回去後麵對鄭芝虎妻小的場麵,鄭芝龍都感覺一種無力感。
為鄭芝虎報仇當然是一種宣泄悲痛的方式,可殺死鄭芝虎的是弗朗機國,弗朗機國在壕鏡、在南洋、在莫臥兒都擁有很大的勢力,並不是鄭家能輕易對付得了的。
鄭家再富有,也隻不過是家,一次的海戰失利就能斷送他的全部力量,可國卻不同,以一己之力對抗一個國家顯然不是個明智的選擇,鄭芝龍想來想去,鄭從來沒有像現在這般無奈。
這世上哪有什麽鐵石心腸,即便是鋼鐵般的漢子,也有其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楊嗣昌輕歎一口氣走上前去。
“鄭芝虎將軍是為了抗擊海盜戰死的,是為朝廷、為陛下戰死的,陛下定然不會放鄭芝虎將軍白白死去,本官容後便寫奏疏一封,將鄭芝虎將軍的英勇戰鬥事跡報於陛下知曉。
本官欲向陛下進言,追封鄭芝虎將軍為忠勇伯,贈兵部侍郎。
鄭大人莫要如此悲傷,陛下向來惜才,倘若鄭大人肯誠心效忠陛下,有陛下在,區區弗朗機國豈敢逆大明國威?”楊嗣昌站在鄭芝虎麵前沉聲道。
楊嗣昌的一席話使得施大瑄等人麵麵相覷、心中震驚,追封忠勇伯,贈兵部侍郎,這幾乎是大明精銳部隊首領戰死時才有的殊榮,鄭家雖然家大業大,但如今鄭家最高的職位才是個小小的遊擊將軍。
楊嗣昌這一下子又是爵位、又是兵部侍郎的,如何不讓他們感到震驚?
就連一直垂頭喪氣的鄭芝龍都抬起了頭,他似乎是在確認楊嗣昌所說的話是不是真的,追贈他不在乎,他在乎卻是楊嗣昌的後半句。
“楊大人此話當真?陛下真的會支持下官攻打弗朗機?”鄭芝龍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般,緊緊地盯著楊嗣昌道。
<a href="http://m.ahzww.org" id="wzsy">ahzww.org</a>
此刻所有的偽裝都沒有任何意義,鄭家與朝廷雖然互相依附,但卻從來沒有互相信任,這一點不止楊嗣昌知道,鄭芝龍也知道,鄭家家臣也知道。
“當然,包括本官剛才許下的追贈,那是鄭芝虎將軍應得的,陛下去歲便當著萬千將士的麵說過,他絕不會令戰死的將士家屬寒心。
至於弗朗機之事,鄭大人的說法不對,不是陛下支持你攻打弗朗機,你為大明之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可混為一談,弗朗機在壕鏡的所作所為,已經侵犯了大明的利益,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陛下絕不會容忍弗朗機國如此作為的。
隻是如今陛下有更緊要的事需要處理,一旦此事解決,鄭大人還記得本官前些天對你說的了嗎?陛下於海貿的了解,可並不比你低。
你認為陛下會放任那些利益被弗朗機、尼德蘭人搶走嗎?”楊嗣昌沉聲道。
楊嗣昌的言辭字字珠璣,有些像是對鄭芝龍說,有些像是對鄭家其他家臣說,什麽叫大勢所趨,什麽叫人心所望,他這是讓鄭芝龍做抉擇,同時也是讓鄭家家臣做抉擇。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倘若你鄭芝龍真心效忠陛下,這句話自然說的就是弗朗機國,但倘若你仍舊離心離德,這句話何嚐又不是對你鄭芝龍說。
至於楊嗣昌之所以敢大包大攬的給鄭芝虎追封,其實也是因為崇禎皇帝的默許,按照錦衣衛的意思,楊嗣昌可以用爵位來籠絡鄭芝龍,但此刻楊嗣昌覺得,把這爵位給鄭芝虎,比給鄭芝龍作用更大,尤其是對於鄭家家臣來說。
跟著鄭芝龍戰死了也就戰死了,塵歸塵土歸土,但跟著陛下可不一樣,即便是戰死,那也是為國戰死,是大明的棟梁、萬民的榜樣,賞賜的金銀、追封的爵位、官職一個都不會少。
最關鍵的一點,楊嗣昌幾乎是明著說了,隻要你鄭芝龍真心效忠朝廷,陛下不論是出於剛才所說的哪種原因,早晚絕對會對弗朗機國動兵。
楊嗣昌的一番話讓鄭芝龍沉默不語,鄭芝龍心裏清楚,楊嗣昌這是讓他做決定,而且相當於最後通牒。
但同時,鄭芝龍也感受到了楊嗣昌的誠意,雖然從未見過那位年輕的天子,但從這兩年的種種跡象以及這位年輕天下的作為,鄭芝龍也能看出當今天子胸懷大誌。
尤其是前陣子楊嗣昌所說的,當今陛下對於海貿的重視,最重要的還是陛下對弗朗機的態度,他沉吟了一會兒,似乎並沒覺得有哪裏不合適。
他是漢人,他的父母生在這片土地,也不願跟著他四處漂泊,倘若真跟朝廷決裂,以當今陛下的魄力,他將失去所有的生意,識時務者為俊傑,想到這裏,鄭芝龍再不遲疑,從甲板上站起身來,十分鄭重的跪倒在楊嗣昌腳下。
“鄭芝龍願意效忠陛下,以後陛下但有差遣,鄭芝龍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楊嗣昌聽了鄭芝龍的話嘴角略微上揚,幾個月以來他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怎麽完成陛下的托付,如今卻陰錯陽差的辦到了,楊嗣昌內心怎麽能不高興。
“鄭大人,你也知道如今的態勢,倘若你誠心歸附,這鄭家水師就再不能叫鄭家水師了,陛下雖然並不會做卸磨殺驢之事,但空口無憑,你也總得拿出讓陛下放心的理由來。”楊嗣昌沉聲道。
按照楊嗣昌對崇禎皇帝想法的理解,崇禎皇帝雖然想收服這鄭芝龍,但其實短時間內並沒打算將鄭家拆分,一來如今國內動蕩,崇禎皇帝抽不出精力,二來鄭家本來就因為各種姻親關係維係。
也正是因為這種姻親關係、結拜關係,使得鄭家水師上下將士不論遇到何種苦戰,都能堅持不退,倘若拆散了,戰力必定下降嚴重,且容易讓鄭家人不穩。
楊嗣昌的的憂慮也是有道理的,陛下信任你,你總得拿出讓陛下放心的理由不是?
“臣願鄭家嫡係族譜、鄭家家臣名單交由陛下,另外,臣願將嫡子鄭森送到京城就學。”鄭芝龍幾乎沒有遲疑的道。
鄭芝龍就是這樣,他從來不是個優柔寡斷的人,既然做了決定,必然是當機立斷從不拖泥帶水。
一旁的鄭彩、鄭芝豹、鄭芝鵬,還有一應的家將家臣聞言皆是心中震驚,花名冊固然重要,但他們卻知道,對於鄭芝龍來說,最重要的卻是鄭森這個嫡長子。
鄭芝龍對鄭森的關切鄭家人都知道,不僅花費巨資給鄭森請名師教導,甚至還親自教鄭森習武、了解海事,將鄭森送入京城就學,明麵上是就學,其實就是送去京城做人質。
鄭芝龍敢將自己最疼愛、最給予厚望的嫡長子送去京城,顯然是帶著足夠的決心和誠意。
“如此,陛下得知消息定然龍心大悅,鄭大人請起吧。”楊嗣昌彎腰將鄭芝龍扶起來。
他是真的高興,來福建近半年,終於算是完成了陛下的囑托,但他又不敢表現出來,畢竟鄭芝龍剛剛失去最得力的兄弟。
“待戰事結束,鄭家海貿的賬目下官也會著人交與楊大人,但鄭家家大業大,平日花銷甚巨,還請楊大人顧及些鄭家,在陛下麵前說明情況。”鄭芝龍起身又道。
既然鄭家水師以後要歸朝廷,即便他們仍在鄭家水師任職,但海貿的收入、水師戰船的維護、將士的餉銀這些都是要交給朝廷管理的,鄭芝龍知道,自己就算不說,以後楊嗣昌也會提,倒不如自己主動說出來,反倒更讓朝廷信任。
想為死去的二弟報仇,想永保鄭家的安寧富貴,這就是代價。
“此事不急,鄭大人既信任本官,也應該信任陛下,陛下並非迂腐刻薄之人,不瞞鄭大人,本官除了每月的俸祿之外,年底陛下一次性賞賜的珠寶細軟都是論箱子算的,所以,隻要你誠心效忠陛下,陛下賞賜從來不手軟。”楊嗣昌安撫道。
這話他說的倒是真的,大明官員俸祿低,即便崇禎皇帝給官員加了薪俸,但按照鄭家的如今的花銷,肯定還是不夠的,畢竟就鄭芝龍那棟龐大的豪宅,每日的花銷肯定就不小。
不過雖然鄭家以後的收入會減少,但這是幾年來鄭家積攢的巨額財富肯定更多,短時間內根本無虞,鄭芝龍如此說,其實是為了以後考慮的。
賞賜財寶按箱算?據鄭芝龍所知朝廷賞賜官員都很摳門的,經常就是賞個百兩意思意思,最重要的是那份榮耀,但楊嗣昌肯定不屑拿這個來騙他,不管怎麽說,鄭芝龍聞聽楊嗣昌的話,心裏也安生了許多。
“此事可回去後再詳說,鄭大人,剛才施將軍言之有理,當務之急應該盡快收攏戰船,直取劉香老巢老萬山,此事拖不得。”楊嗣昌道。
雖然現在楊嗣昌可以直接命令鄭芝龍,但他卻並沒有這麽做,鄭芝龍聞言看向鄭彩、施大瑄、洪旭等人,施大瑄和洪旭都低下了頭。
很明顯剛才楊嗣昌的一番話,讓這些家臣心中都有了想法,畢竟當海盜並非長久之計,誰不想著洗白白給朝廷當官光宗耀祖的。
說實話,剛才鄭芝龍答應效忠後,施大瑄等人心裏也都暗自鬆了一口氣,也是這個原因,當鄭芝龍再看向他們時,都不覺有些慚愧,唉,忠義不兩全呐!
鄭芝龍看了看自己的兩個兄弟以及鄭彩。
“你們三個帶兩艘船留在這兒,繼續搜尋……”鄭芝龍沒說出口那三個字,但所有人都明白,三人自然領命。
“其餘人,施大瑄、甘輝、洪旭立即命令船隊轉舵,直取老萬山!”
……
倘若沒有弗朗機人提供的戰船武器、甚至水手,劉香不可能敢在老萬山與鄭家分庭抗禮,冤有頭債有主,劉香雖然死了,但你鄭家的仇可並沒有報呢!
“弗朗機國!”鄭芝龍表情冷冽的嚇人,幾乎是咬牙切齒的說出這幾個字。
楊嗣昌給芝豹、芝鵬兩兄弟使了個眼色,二人趕緊攙扶著鄭芝龍重又登上了船,夜色彌漫,整個鄭家船隊沉悶的嚇人。
鄭芝虎在鄭家水師中的地位僅次於鄭芝龍,這幾年鄭芝龍一直呆在安平,對於海貿、小規模的海戰幾乎完全交給鄭芝虎打理,所以對於鄭芝虎的突然遇害,整個鄭家水師的人都頗為悲痛。
在楊嗣昌的授意之下,施大瑄走上前去。
“家主,此次海戰共擊毀劉香戰船一百二十二艘,其中福船十六艘,弗朗機戰船兩艘,其餘皆是開浪船、鳥船等小型船隻,另有俘獲的各式大小戰船三百餘艘,近半受傷需要及時修理。”
不論如何悲痛,戰報以及戰後的安排還需要鄭芝龍來下命令,施大瑄說了一半,見鄭芝龍沉默不語,便又接著說道:
“此戰共計斃敵一千六百餘,俘虜兩千兩百餘,我方損失一號福船兩艘,二號福船五艘,另有十二艘福船受了輕重不一的傷,傷亡上,共計戰死水師將士八百餘,傷者兩千餘,損耗鳥船九十六艘。”
戰損比並不算大,這得益於鄭芝虎的火攻戰術,以及他本人悍不畏死率先登上劉香的戰船,這才給了鄭家水師極大的士氣鼓舞贏得了勝利。
至於鳥船損耗,鳥船的造價並不高,在鄭家水師中扮演的就是飛蛾撲火的角色。
“家主,當務之急應該盡快命令艦隊進攻老萬山,劉香的殘部駐守在那裏,這幾年來應該也積累了不少財富,現在出發的話,當能在明日早上抵達。
家主,請下令吧,倘若被弗朗機人搶了先……”洪旭也有些焦急的勸道。
鄭芝龍也不知道有沒有在聽家臣的話,隻是低著頭坐在旗艦的甲板上,十多年來鄭芝龍經曆不知多少次生死,他本以為自己早已擁有鋼鐵般的心。
可鄭芝虎的突然死去,還是以那樣一種屈辱的方式,連個屍首都找不到,徹徹底底的擊中了鄭芝龍的軟肋,每每想到回去後麵對鄭芝虎妻小的場麵,鄭芝龍都感覺一種無力感。
為鄭芝虎報仇當然是一種宣泄悲痛的方式,可殺死鄭芝虎的是弗朗機國,弗朗機國在壕鏡、在南洋、在莫臥兒都擁有很大的勢力,並不是鄭家能輕易對付得了的。
鄭家再富有,也隻不過是家,一次的海戰失利就能斷送他的全部力量,可國卻不同,以一己之力對抗一個國家顯然不是個明智的選擇,鄭芝龍想來想去,鄭從來沒有像現在這般無奈。
這世上哪有什麽鐵石心腸,即便是鋼鐵般的漢子,也有其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楊嗣昌輕歎一口氣走上前去。
“鄭芝虎將軍是為了抗擊海盜戰死的,是為朝廷、為陛下戰死的,陛下定然不會放鄭芝虎將軍白白死去,本官容後便寫奏疏一封,將鄭芝虎將軍的英勇戰鬥事跡報於陛下知曉。
本官欲向陛下進言,追封鄭芝虎將軍為忠勇伯,贈兵部侍郎。
鄭大人莫要如此悲傷,陛下向來惜才,倘若鄭大人肯誠心效忠陛下,有陛下在,區區弗朗機國豈敢逆大明國威?”楊嗣昌站在鄭芝虎麵前沉聲道。
楊嗣昌的一席話使得施大瑄等人麵麵相覷、心中震驚,追封忠勇伯,贈兵部侍郎,這幾乎是大明精銳部隊首領戰死時才有的殊榮,鄭家雖然家大業大,但如今鄭家最高的職位才是個小小的遊擊將軍。
楊嗣昌這一下子又是爵位、又是兵部侍郎的,如何不讓他們感到震驚?
就連一直垂頭喪氣的鄭芝龍都抬起了頭,他似乎是在確認楊嗣昌所說的話是不是真的,追贈他不在乎,他在乎卻是楊嗣昌的後半句。
“楊大人此話當真?陛下真的會支持下官攻打弗朗機?”鄭芝龍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般,緊緊地盯著楊嗣昌道。
<a href="http://m.ahzww.org" id="wzsy">ahzww.org</a>
此刻所有的偽裝都沒有任何意義,鄭家與朝廷雖然互相依附,但卻從來沒有互相信任,這一點不止楊嗣昌知道,鄭芝龍也知道,鄭家家臣也知道。
“當然,包括本官剛才許下的追贈,那是鄭芝虎將軍應得的,陛下去歲便當著萬千將士的麵說過,他絕不會令戰死的將士家屬寒心。
至於弗朗機之事,鄭大人的說法不對,不是陛下支持你攻打弗朗機,你為大明之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可混為一談,弗朗機在壕鏡的所作所為,已經侵犯了大明的利益,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陛下絕不會容忍弗朗機國如此作為的。
隻是如今陛下有更緊要的事需要處理,一旦此事解決,鄭大人還記得本官前些天對你說的了嗎?陛下於海貿的了解,可並不比你低。
你認為陛下會放任那些利益被弗朗機、尼德蘭人搶走嗎?”楊嗣昌沉聲道。
楊嗣昌的言辭字字珠璣,有些像是對鄭芝龍說,有些像是對鄭家其他家臣說,什麽叫大勢所趨,什麽叫人心所望,他這是讓鄭芝龍做抉擇,同時也是讓鄭家家臣做抉擇。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倘若你鄭芝龍真心效忠陛下,這句話自然說的就是弗朗機國,但倘若你仍舊離心離德,這句話何嚐又不是對你鄭芝龍說。
至於楊嗣昌之所以敢大包大攬的給鄭芝虎追封,其實也是因為崇禎皇帝的默許,按照錦衣衛的意思,楊嗣昌可以用爵位來籠絡鄭芝龍,但此刻楊嗣昌覺得,把這爵位給鄭芝虎,比給鄭芝龍作用更大,尤其是對於鄭家家臣來說。
跟著鄭芝龍戰死了也就戰死了,塵歸塵土歸土,但跟著陛下可不一樣,即便是戰死,那也是為國戰死,是大明的棟梁、萬民的榜樣,賞賜的金銀、追封的爵位、官職一個都不會少。
最關鍵的一點,楊嗣昌幾乎是明著說了,隻要你鄭芝龍真心效忠朝廷,陛下不論是出於剛才所說的哪種原因,早晚絕對會對弗朗機國動兵。
楊嗣昌的一番話讓鄭芝龍沉默不語,鄭芝龍心裏清楚,楊嗣昌這是讓他做決定,而且相當於最後通牒。
但同時,鄭芝龍也感受到了楊嗣昌的誠意,雖然從未見過那位年輕的天子,但從這兩年的種種跡象以及這位年輕天下的作為,鄭芝龍也能看出當今天子胸懷大誌。
尤其是前陣子楊嗣昌所說的,當今陛下對於海貿的重視,最重要的還是陛下對弗朗機的態度,他沉吟了一會兒,似乎並沒覺得有哪裏不合適。
他是漢人,他的父母生在這片土地,也不願跟著他四處漂泊,倘若真跟朝廷決裂,以當今陛下的魄力,他將失去所有的生意,識時務者為俊傑,想到這裏,鄭芝龍再不遲疑,從甲板上站起身來,十分鄭重的跪倒在楊嗣昌腳下。
“鄭芝龍願意效忠陛下,以後陛下但有差遣,鄭芝龍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楊嗣昌聽了鄭芝龍的話嘴角略微上揚,幾個月以來他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怎麽完成陛下的托付,如今卻陰錯陽差的辦到了,楊嗣昌內心怎麽能不高興。
“鄭大人,你也知道如今的態勢,倘若你誠心歸附,這鄭家水師就再不能叫鄭家水師了,陛下雖然並不會做卸磨殺驢之事,但空口無憑,你也總得拿出讓陛下放心的理由來。”楊嗣昌沉聲道。
按照楊嗣昌對崇禎皇帝想法的理解,崇禎皇帝雖然想收服這鄭芝龍,但其實短時間內並沒打算將鄭家拆分,一來如今國內動蕩,崇禎皇帝抽不出精力,二來鄭家本來就因為各種姻親關係維係。
也正是因為這種姻親關係、結拜關係,使得鄭家水師上下將士不論遇到何種苦戰,都能堅持不退,倘若拆散了,戰力必定下降嚴重,且容易讓鄭家人不穩。
楊嗣昌的的憂慮也是有道理的,陛下信任你,你總得拿出讓陛下放心的理由不是?
“臣願鄭家嫡係族譜、鄭家家臣名單交由陛下,另外,臣願將嫡子鄭森送到京城就學。”鄭芝龍幾乎沒有遲疑的道。
鄭芝龍就是這樣,他從來不是個優柔寡斷的人,既然做了決定,必然是當機立斷從不拖泥帶水。
一旁的鄭彩、鄭芝豹、鄭芝鵬,還有一應的家將家臣聞言皆是心中震驚,花名冊固然重要,但他們卻知道,對於鄭芝龍來說,最重要的卻是鄭森這個嫡長子。
鄭芝龍對鄭森的關切鄭家人都知道,不僅花費巨資給鄭森請名師教導,甚至還親自教鄭森習武、了解海事,將鄭森送入京城就學,明麵上是就學,其實就是送去京城做人質。
鄭芝龍敢將自己最疼愛、最給予厚望的嫡長子送去京城,顯然是帶著足夠的決心和誠意。
“如此,陛下得知消息定然龍心大悅,鄭大人請起吧。”楊嗣昌彎腰將鄭芝龍扶起來。
他是真的高興,來福建近半年,終於算是完成了陛下的囑托,但他又不敢表現出來,畢竟鄭芝龍剛剛失去最得力的兄弟。
“待戰事結束,鄭家海貿的賬目下官也會著人交與楊大人,但鄭家家大業大,平日花銷甚巨,還請楊大人顧及些鄭家,在陛下麵前說明情況。”鄭芝龍起身又道。
既然鄭家水師以後要歸朝廷,即便他們仍在鄭家水師任職,但海貿的收入、水師戰船的維護、將士的餉銀這些都是要交給朝廷管理的,鄭芝龍知道,自己就算不說,以後楊嗣昌也會提,倒不如自己主動說出來,反倒更讓朝廷信任。
想為死去的二弟報仇,想永保鄭家的安寧富貴,這就是代價。
“此事不急,鄭大人既信任本官,也應該信任陛下,陛下並非迂腐刻薄之人,不瞞鄭大人,本官除了每月的俸祿之外,年底陛下一次性賞賜的珠寶細軟都是論箱子算的,所以,隻要你誠心效忠陛下,陛下賞賜從來不手軟。”楊嗣昌安撫道。
這話他說的倒是真的,大明官員俸祿低,即便崇禎皇帝給官員加了薪俸,但按照鄭家的如今的花銷,肯定還是不夠的,畢竟就鄭芝龍那棟龐大的豪宅,每日的花銷肯定就不小。
不過雖然鄭家以後的收入會減少,但這是幾年來鄭家積攢的巨額財富肯定更多,短時間內根本無虞,鄭芝龍如此說,其實是為了以後考慮的。
賞賜財寶按箱算?據鄭芝龍所知朝廷賞賜官員都很摳門的,經常就是賞個百兩意思意思,最重要的是那份榮耀,但楊嗣昌肯定不屑拿這個來騙他,不管怎麽說,鄭芝龍聞聽楊嗣昌的話,心裏也安生了許多。
“此事可回去後再詳說,鄭大人,剛才施將軍言之有理,當務之急應該盡快收攏戰船,直取劉香老巢老萬山,此事拖不得。”楊嗣昌道。
雖然現在楊嗣昌可以直接命令鄭芝龍,但他卻並沒有這麽做,鄭芝龍聞言看向鄭彩、施大瑄、洪旭等人,施大瑄和洪旭都低下了頭。
很明顯剛才楊嗣昌的一番話,讓這些家臣心中都有了想法,畢竟當海盜並非長久之計,誰不想著洗白白給朝廷當官光宗耀祖的。
說實話,剛才鄭芝龍答應效忠後,施大瑄等人心裏也都暗自鬆了一口氣,也是這個原因,當鄭芝龍再看向他們時,都不覺有些慚愧,唉,忠義不兩全呐!
鄭芝龍看了看自己的兩個兄弟以及鄭彩。
“你們三個帶兩艘船留在這兒,繼續搜尋……”鄭芝龍沒說出口那三個字,但所有人都明白,三人自然領命。
“其餘人,施大瑄、甘輝、洪旭立即命令船隊轉舵,直取老萬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