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蛻凡境第八層,第二種奧義,天下招式,無堅不破,唯快不破!”
淩風來到第二麵大鼓之前,喃喃道:“任何招式,都有自己的不足,防守的再好,也有破解方法,隻有快速的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淩風明白‘招式’第二重的奧義,講究的就是個‘快’字。
他再次演練出了奔雷拳法,拳法如狂風驟雨,快的不可思,手腳揮舞之中,雷聲轟隆,天地之間,憑空響起驚雷,一陣又陣,永無停歇!
將體內的氣血和精氣神蓄勢到最瘋癲的狀態,淩風一聲暴喝,身影陡然拔高七八丈,一拳搗在第二麵鼓膜之上。
那第二麵鼓膜內的能量屏幕宛如一麵破碎的鏡子,完全扭曲起來,轉而也消散掉了。
連續突破兩種奧義,淩風沒有一絲開心。
因為這兩重奧義他前世領悟過,眼下不過是重新熟悉下罷了。
招式之中還剩下五種奧義是他前世沒有領悟過,接下來難度就開始顯現出來了。
“招式第三重奧義,一氣嗬成,剛柔並濟,推陳出新,去除雜質。”
淩風飛掠而起,一拳搗在第三麵大鼓之中,一股強大的反震之力,迫使他狼狽的砸在地上。
淩風拍下屁股上沾著的草屑,爬了起來,沒有一絲氣餒,這種情況早就在他的預料之中,剛才這一擊。不過是他的試探罷了。而擊打出去的是蠻勁,還遠沒有領悟到‘剛柔並濟’的法門,自然會被第三麵鼓麵排斥。
“這麵鼓。就如同水裏的水,擊打的力量越大,反震之力也就越大。”
淩風怔怔的凝視著頭頂第三麵鼓膜,眼裏閃現出一絲明悟之色。
天地分陰陽,五行,將陰陽也就是‘剛柔’兩種完全不可能的力量同時融合在一起,出現在一個人身上。就很困難了。
這種微妙的融合,並不是蠻力能辦到的。
就猶如一個天平。四肢施展出來的剛柔之力要恰到好處,多一絲,天平就會傾斜,功虧一簣。
淩風盤坐在地上。仔細回憶起上輩子腦海裏有關‘剛柔’方麵的記載。
他神識之海的菩提悟道樹已經茁壯成長成參天大樹,悟性超凡脫俗,盞茶時間,眼裏就閃現出一抹靈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淩風緩緩站起身,雙手交錯形成一個太極起手式,運轉起兩種逆向的力量。
無數楓葉在淩風氣勁的帶動下。在他眼前飄忽不定的旋轉起來。轉而手上的速度越來越快,快的幾乎連殘影都捕捉不到。
在元氣的作用下,那一枚枚黃色的楓葉。連成一條線,如一條黃色的鞭子,隨著淩風手上的動作,不停左右擺晃。
“體內的血氣練成一線,氣血調和,剛柔並濟。”
隨著淩風這句話落下。如黃鞭的楓葉驟然散開,徐徐旋落。在即將接觸到淩風肩膀的刹那,一股無形的力道將那片片楓葉彈了開來。
淩風此時身體的柔韌性,協調性,到達一種不可思議的狀態,渾身上下無論什麽部位都可以隨時作為攻擊點。
那片即將接觸到淩風肩膀的楓葉瞬間被彈開,就是最好的證明。
“第三種種剛柔並濟的奧義,我也領悟到了。”
淩風的聲音很自信,再次飛掠而起,那第三麵鍾鼓上的能量屏幕,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淩風打穿,化作虛無。
此刻,淩風發現自己的拳法帶著若有若無的天地威壓,和整個天地的契合度也提高了不少。
天地就如一個牢籠,人不過是寄居在牢籠裏的生靈,肯定和天地是有隔閡的,蛻凡境第八層招式,就是將人和天地的隔閡磨除的過程。
每當領悟一種奧義,施展的招式,天地的排斥之力就越小,威力也就越驚人。
尋常武者,幾十年也未必能頓悟‘剛柔並濟’是什麽。
但是淩風擁有上千年的閱曆,腦海裏藏澤無數的上古典籍,加上菩提悟道樹強大的悟性,才讓他在短短時間內,頓悟這個過程。
“接下來是頓悟招式的第四重奧義了。”
淩風自言自語的道:“第四個境界,是自創招式,自成一派,推陳出新,融合自己的感悟。”
這一重奧義,對於別人來說,難如登天,但對淩風來說,卻輕而易舉。
千年的歲月,淩風修煉過無數的元技,研究過無數的招式,自然有自己的感悟。
‘感悟’這個東西跟閱曆和年紀息息相關,一個活了百歲的老人和一年初出茅廬的少年,他們看待同一件事物,因為閱曆的不同,感悟也完全不一樣。
人之一生,從小兒至垂垂老者,經曆著很多種境界。
第一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涉世之初,懷著對這個世界的好奇與新鮮,萬物在眼裏都還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
意思是說,對許多事情懵懵懂懂,卻固執地相信所見到就是最真實的,相信世界是按設定的規則不斷運轉,並對這些規則有種信徒般的崇拜,最終在現實裏處處碰壁,從而對現實與世界產生了懷疑。
人生第二重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水。
紅塵之中有太多的誘惑,在虛偽的麵具後隱藏著太多的潛規則,看到的並不一定是真實的,一切如霧裏看花,
似真似幻,似真還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迷失了方向,隨之而來的是迷惑、彷徨、痛苦與掙紮,有的人就此沉淪在迷失的世界裏,不能自拔。
人生第三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這是一種洞察世事後的反璞歸真,人生的經曆積累到一定程度,不斷的反省,對世事、對自己的追求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認識到“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麽,要放棄的是什麽,這時,看山還是山,水還是水,隻是這山這水,看在眼裏,已有另一種內涵在內了。
很多人熱衷於最求世俗的名利,而極少部分人,願意放棄名利權勢,隱於山野,和清風明月為伴,這便是感悟的境界不同罷了。
(未完待續)
淩風來到第二麵大鼓之前,喃喃道:“任何招式,都有自己的不足,防守的再好,也有破解方法,隻有快速的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淩風明白‘招式’第二重的奧義,講究的就是個‘快’字。
他再次演練出了奔雷拳法,拳法如狂風驟雨,快的不可思,手腳揮舞之中,雷聲轟隆,天地之間,憑空響起驚雷,一陣又陣,永無停歇!
將體內的氣血和精氣神蓄勢到最瘋癲的狀態,淩風一聲暴喝,身影陡然拔高七八丈,一拳搗在第二麵鼓膜之上。
那第二麵鼓膜內的能量屏幕宛如一麵破碎的鏡子,完全扭曲起來,轉而也消散掉了。
連續突破兩種奧義,淩風沒有一絲開心。
因為這兩重奧義他前世領悟過,眼下不過是重新熟悉下罷了。
招式之中還剩下五種奧義是他前世沒有領悟過,接下來難度就開始顯現出來了。
“招式第三重奧義,一氣嗬成,剛柔並濟,推陳出新,去除雜質。”
淩風飛掠而起,一拳搗在第三麵大鼓之中,一股強大的反震之力,迫使他狼狽的砸在地上。
淩風拍下屁股上沾著的草屑,爬了起來,沒有一絲氣餒,這種情況早就在他的預料之中,剛才這一擊。不過是他的試探罷了。而擊打出去的是蠻勁,還遠沒有領悟到‘剛柔並濟’的法門,自然會被第三麵鼓麵排斥。
“這麵鼓。就如同水裏的水,擊打的力量越大,反震之力也就越大。”
淩風怔怔的凝視著頭頂第三麵鼓膜,眼裏閃現出一絲明悟之色。
天地分陰陽,五行,將陰陽也就是‘剛柔’兩種完全不可能的力量同時融合在一起,出現在一個人身上。就很困難了。
這種微妙的融合,並不是蠻力能辦到的。
就猶如一個天平。四肢施展出來的剛柔之力要恰到好處,多一絲,天平就會傾斜,功虧一簣。
淩風盤坐在地上。仔細回憶起上輩子腦海裏有關‘剛柔’方麵的記載。
他神識之海的菩提悟道樹已經茁壯成長成參天大樹,悟性超凡脫俗,盞茶時間,眼裏就閃現出一抹靈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淩風緩緩站起身,雙手交錯形成一個太極起手式,運轉起兩種逆向的力量。
無數楓葉在淩風氣勁的帶動下。在他眼前飄忽不定的旋轉起來。轉而手上的速度越來越快,快的幾乎連殘影都捕捉不到。
在元氣的作用下,那一枚枚黃色的楓葉。連成一條線,如一條黃色的鞭子,隨著淩風手上的動作,不停左右擺晃。
“體內的血氣練成一線,氣血調和,剛柔並濟。”
隨著淩風這句話落下。如黃鞭的楓葉驟然散開,徐徐旋落。在即將接觸到淩風肩膀的刹那,一股無形的力道將那片片楓葉彈了開來。
淩風此時身體的柔韌性,協調性,到達一種不可思議的狀態,渾身上下無論什麽部位都可以隨時作為攻擊點。
那片即將接觸到淩風肩膀的楓葉瞬間被彈開,就是最好的證明。
“第三種種剛柔並濟的奧義,我也領悟到了。”
淩風的聲音很自信,再次飛掠而起,那第三麵鍾鼓上的能量屏幕,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淩風打穿,化作虛無。
此刻,淩風發現自己的拳法帶著若有若無的天地威壓,和整個天地的契合度也提高了不少。
天地就如一個牢籠,人不過是寄居在牢籠裏的生靈,肯定和天地是有隔閡的,蛻凡境第八層招式,就是將人和天地的隔閡磨除的過程。
每當領悟一種奧義,施展的招式,天地的排斥之力就越小,威力也就越驚人。
尋常武者,幾十年也未必能頓悟‘剛柔並濟’是什麽。
但是淩風擁有上千年的閱曆,腦海裏藏澤無數的上古典籍,加上菩提悟道樹強大的悟性,才讓他在短短時間內,頓悟這個過程。
“接下來是頓悟招式的第四重奧義了。”
淩風自言自語的道:“第四個境界,是自創招式,自成一派,推陳出新,融合自己的感悟。”
這一重奧義,對於別人來說,難如登天,但對淩風來說,卻輕而易舉。
千年的歲月,淩風修煉過無數的元技,研究過無數的招式,自然有自己的感悟。
‘感悟’這個東西跟閱曆和年紀息息相關,一個活了百歲的老人和一年初出茅廬的少年,他們看待同一件事物,因為閱曆的不同,感悟也完全不一樣。
人之一生,從小兒至垂垂老者,經曆著很多種境界。
第一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涉世之初,懷著對這個世界的好奇與新鮮,萬物在眼裏都還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
意思是說,對許多事情懵懵懂懂,卻固執地相信所見到就是最真實的,相信世界是按設定的規則不斷運轉,並對這些規則有種信徒般的崇拜,最終在現實裏處處碰壁,從而對現實與世界產生了懷疑。
人生第二重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水。
紅塵之中有太多的誘惑,在虛偽的麵具後隱藏著太多的潛規則,看到的並不一定是真實的,一切如霧裏看花,
似真似幻,似真還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迷失了方向,隨之而來的是迷惑、彷徨、痛苦與掙紮,有的人就此沉淪在迷失的世界裏,不能自拔。
人生第三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這是一種洞察世事後的反璞歸真,人生的經曆積累到一定程度,不斷的反省,對世事、對自己的追求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認識到“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麽,要放棄的是什麽,這時,看山還是山,水還是水,隻是這山這水,看在眼裏,已有另一種內涵在內了。
很多人熱衷於最求世俗的名利,而極少部分人,願意放棄名利權勢,隱於山野,和清風明月為伴,這便是感悟的境界不同罷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