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成永興離開冰城的時間開始倒計時,很多事情都到了必須要解決的時刻。


    全彩的擴張,再次麵對人力資源的瓶頸問題。


    東三省屬於移民建成的地區,城鎮化程度已經很高,沒有農民工的說法。隨著經濟的日漸火熱,冰城出現了全市範圍內的勞動力緊縮局麵。


    由於led、lcd行業的高利潤,就是冰城的普通企業,也主動向led/lcd產業進行轉型,熟練勞動力的獲取越來越困難了。


    全彩從事的畢竟是高科技產業,哪怕就是普通工人,對基本素質的要求還是有的。現在是沒有辦法,要在後世,就是普通的設備操作人員,至少也要本科起步。


    熟練工人的問題,目前主要是通過兩個方式解決。


    第一個是異地擴張。冰城出現了勞動力緊縮的情況,但是龍省其它縣市並沒有。


    隨著92南巡講話,全國經濟出現了一輪大上快幹的浪潮,全民創業熱情空前高漲。而到了1993年,這種熱情隻能用“無以複加”來形容。全民經商,官員下海,成為一代時尚,成了時髦,甚至上了春晚小品。


    在此輿論氛圍下,經濟領域出現了建國之後最嚴重的過熱,92年全國經濟增速達到了13%,貨幣增發34%,生產資料價格在92年上升50%,93年的生產資料價格,還會繼續上漲50%!


    伴隨著物價的上漲,則是人民幣的大幅度的貶值。人民幣調劑匯率一路貶值到1:11,而且向1:15滑落。


    在此情況下,中央從93年開始實施經濟緊縮政策,這是一輪長達4年的經濟軟著陸。


    隨著這輪經濟緊縮,下崗潮在東三省若隱若現。尤其是一些經營狀況較差,對銀行係統依賴比較嚴重的企業,立刻有了明顯的感覺。


    在這種情況下,被淘汰到周邊城市的低代線,受到了各城市的熱烈歡迎。


    不僅僅是光電係在向周邊縣市擴散產能,冰城的一些其他公司,也在做類似的事情。畢竟冰城的用工成本,越來越高。尤其是那些對人工成本敏感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例如封裝工序,早就轉出去了。


    —————————


    第二個,則是通過產線技術的升級換代,提高人員的產出效率。


    隨著全彩上市日期的日漸臨近,成本效益比慢慢重要了起來。


    全彩的人均月工資達到了2千元,這個數字,就是在後世,都不能算低了。


    隨著光電係的福利及名聲,不少後勤及輔助工種,開始出現了一些關係戶,企業慢慢臃腫了起來。


    人海戰術終於走到了盡頭。


    全彩的產品,除了尺寸向大一些,更大一些方向發展,一些小尺寸產品,也開始了降成本,提高產量的過程。


    14寸麵板,將會是筆記本電腦市場的一個極限。在這個細分市場,將來的發展方向,隻有降成本,降造價一條路。


    19寸是桌麵顯示器的一個黃金尺寸,此時的工作站crt顯示器,最大也才不過21寸。19寸液晶顯示器的可視範圍,是大於21寸crt顯示器的。這個尺寸的生命周期,也會十分長久。


    針對這兩代顯示器的生產線設備,集團已經立項,進行產線技術水平升級。


    升級後的2.5代,以及3.5代線,會增大自動化生產設備的比重,在提高產量以及質量的同時,維持當前的用人數量,甚至減少用人數量。


    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自動化產線,降低產線的運行成本,為即將到來的價格大戰,做好準備工作。


    隨著lcd相關設備廠家的技術水平進步,兩三年前,無法做到的機加工精度,自動控製水平,都已經有了本質上的變化。


    當然了,這種升級方案的一些核心思想還沒有發生變化,例如不切割方案,這使得產線的產出與效率,與半導體設備廠家的加工製造能力,維持著一個相對舒適的平衡。


    通過淘汰舊產線,升級新產線的方式,全彩在冰城的職工總數會維持在一個合適的水準。


    但是這個策略,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工人的問題解決了,管理幹部的問題,再次浮現了出來。


    由於這些產線需要部署到異地,麻雀雖小,五髒俱全。與在本地擴張相比,它就要求更多的管理人員。


    隨著光電係的增長,對中層人員的需求開始減弱。隨著企業的逐漸正規化,內部培養,監督,選拔機製慢慢健全了起來。很多中層幹部,都可以通過內部挖潛的方式,得到解決。


    但與此同時,對高端人員的需求大了起來。


    現在需要的都是丁經理這樣,可以在一個新的城市,有能力獨自打下一片江山的開國將軍。


    而領軍人物,還不是現在的光電係可以培養的出來的,而且也沒有時間來培養。


    需要派人跟市府談一下了,下次再派人,必須派有能力的領軍人物了。現在派來的這幾批人裏麵,有能力的人也有,但是能統攬全局的不多,多是各部門的邊緣人士。


    —————————


    目前,急需領軍人物,不僅僅是全彩,還有光電的其它業務部門。


    這裏麵,第一個職位就是林液晶的總經理。


    林液晶在嚴亮的驅動下,這一年的發展還是不錯的。先後有兩條一代線量產,又建了一座大型廠房,準備上馬二代線。


    這個結果與《巨大高科》進行橫向對比,十分醒目。林液晶這個後起之秀,不論在產值還是利潤,都出現了趕超的趨勢。


    當然了,也是時勢造英雄。一步先,步步先,《巨大高科》慢了一步,不得已自己去爬良品率,失去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在快速發展的高科技領域,一年的落後是致命的。


    但林液晶瘋狂發展的同時,也積累下了巨額債務。融資就是企業進一步發展的前提條件了。u看書 .uukanhu.co


    林液晶需要一個正式的掌門人。


    第二個就是《光電設備》總經理。


    這個職位始終是一種空懸的狀態。劉民學曾經兼任過這個職位一段時間,但隻是掛名,《光電設備》始終是被成永興直管的狀態。


    成永興很快就要離開冰城,這個職位就有了實際的意義。


    第三個就是全彩的濱城基地總經理。


    由於通訊條件限製,異地管理始終是個困難的事情。冰城附近擴散出去的產線,還可以被冰城輻射管理得到,隻需要設置車間/分廠一級的管理體係。但是濱城就不可以了。


    由於兩座城市之間的直線距離,超過15個小時,導致這個分基地需要一套相對獨立的管理架構。


    濱城基地,算是全彩的一個全新嚐試,它不僅僅是轉移產能和人力這麽簡單。它會成為全彩的一個獨立子公司,有獨自發展的權利。


    如果濱城基地可以成功,將來繼續向南方擴展也就有了範本。


    這些要人的信息,同時向市府和工大發了過去。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北國科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冰城之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冰城之光並收藏重生之北國科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