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 3月
拉脫維亞及愛沙尼亞公投,脫離蘇聯獨立。海灣戰爭:伊拉克釋放所有戰俘。
————————
隨著學生們的歸來,學校再次喧鬧了起來。
伴隨著時代的變遷,學生們的服裝,慢慢脫離了千篇一律的顏色。越來越多的服裝款式,出現在校園裏。
除了皮大衣,羽絨服以外,人造纖維,人造棉製品由於價格低廉,款式新穎,迅速奪取了軍大衣,棉襖等服裝的傳統陣地。
這是個特殊的時代,也是個變化的時代。
在從80年代,過度到90年代的短短幾年間,發生了很多事情。例如國稅地稅改革,匯率並軌等等。
而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能夠感受到的最大變化,就是社會上的商品逐漸豐富。曾經的商品極度短缺局麵,極大的緩解。在1992年,使用了幾十年的糧票,肉票等,終於走向了終結。
其次是貨幣購買力大幅度的貶值。
這種變化,即使是生活在象牙塔裏的學生,也能清晰感受到。
食堂裏的一些菜品的價格,在逐日的上漲。89級學生入學的時候,一個月的花銷,50元左右算是平均水平(不包括補助)。而等到他們畢業的時候,這個數字已經來到了120-150元。
除了這些物質世界的變化,人們的精神世界,也在經曆一場全麵重構。
————————
張燕確實很能幹,她一手包辦了公司的所有事情。除了春節休息幾天外,其他時間,一直在指揮著供應商,進行實驗室的安裝。
當初建mems實驗室的時候,一堆人忙活,現在張燕自己一個人就搞定了。作為一個大管家,她是稱職的。
而且春節一過,公司的規模就擴大了一倍。從兩個人變成了五個人。公司多了一個前台招待,一個出納兼會計,一個後勤管理。
這樣,不論是成永興還是張燕,都不用在辦公室那裏綁著個死身子了。兩個人的工作負荷都小了不少。
————————
隨著開學的到來,一個重要的任務重新開始,那就是專利授權談判。但是這次的談判,談判各方的姿態都有了很大的變化。
首先是光電科研這邊的籌碼增厚了不少,白光led的橫空出世,使得led產業產生了大的震動。這完全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發明。
隨著光電科研的底牌發生變化,談判人員也發生了變化。由於資金充足,光電也可以請專業律師來完成這些繁瑣的談判工作了。
工大本身沒有法律專業,於是兄弟學校,建築大學的法律係伸出援手,並介紹了一個律師事務所,組織了一個專業的團隊與幾家跨國公司談判。
談判還是很複雜的,什麽情況都有,有簡單授權的,有交叉授權的,還有侵權的,公司也是什麽國家的都有。要是在美國,律師費都夠光電喝一壺。
但好在建築大學的老師們算是半個自己人,中國的律師事務所,也還算是個新鮮事務,費用壓得很低。
在新一輪的談判中,成永興對預付款的數額不再拘泥。談判的關注重點,改到了數目更大,時間更久的每年授權費用上。這才是一般專利討論的常態。
對手公司,也比較能適應這種談判要求。
成永興雖然把藍光led的專利搶注了個七七八八,但是,在紅光和其它led上,沒有積累,這些都需要在談判中搞定。
每個公司的談判,進展都不是很相同,有快有慢,有簡單,有複雜。
簡單的,進展就快些,複雜的就拖著。
雖說光電不太在意首付的誠意金了,但各家公司終於搞明白,月亞是怎麽快刀斬亂麻搞定合同的。各家也紛紛在談判中,馬後炮般的提出增大誠意金的比例。
成永興對此情況樂觀其成,多些現金在手裏,感覺還是不一樣的。
有的時候,文化的差異就是這樣,當他跳腳需要現金的時候,所有人都不明白他的想法,拿捏起來。
等他們搞清楚是怎麽回事的時候,機會已經沒有了。
—————————
解決了專利壁壘申報的問題之後,光電科研身上的壓力小了不少。至於談判裏的另一個主要問題,那就是交叉授權,導致光電無法銷售紅光及綠光led,也不是太大問題。
畢竟光電科研並不準備直接銷售led成品。而彩色大屏的第一個產品,現在連樣品都沒有出現。等到它成型,進而進行銷售的時候,估計還有幾個月的緩衝。
利用這個時間,大家慢慢磨吧。
沒有迫在眉睫的時間壓力,光電科研可以采用的談判手段,就多了起來。例如逼迫對方自己主動提價!
舉個例子。直接告訴談判對手,光電科研這次準備籌集200萬美元。如果你們四家公司,達成協議,每家出50萬,那麽這輪授權就可以結束。
如果你們每家隻肯出20萬,uu看書 .uukanshu.om沒有什麽辦法,隻好再找陸家公司來授權了!你們自己看著辦!你們是準備省這30萬,還是準備多出陸家競爭對手出來!
由於光電科研,並不準備在led市場上直接拚殺,多幾家led生產廠家,弄不好還是好事。將來自己連led都不需要生產了,直接外購就可以。
———————
事情就是這樣,此消彼長,光電不急,對手就急了。因為月亞可是有著全麵授權的。等月亞把第一批產品,推向市場,大家的時間和市場機會就全部失去了啊!
這也看出來,在前期談判的時候,光電科研的一個策略失誤。那就是,不應該以這些現有led玩家為第一批談判對象。
這些談判對象手裏握著光電科研的痛腳,這種情況下,談判的速度要是能快得起來就成了怪事。
————————
在談判過程中,光電科研麵對的始終是世界市場的玩家。通過科儀的一些關係,得知一些國內的玩家也在準備著入場。
但到目前為止,光電科研,沒有收到過國內任何一家來談判的消息。看來,這些廠家,是根本就不在乎所謂的專利了。
即使是後世,中國也沒有哪家公司獲得了全部的led生產專利,直到led專利全部過期,中國led生產廠商才算上了個台階。
這裏麵的原因很多,但沒有相應的專利,是導致中國的led產品無法走出國門的主因。
也搞不清楚,是國外廠家不授權,還是國內廠家根本就沒有去申請。
拉脫維亞及愛沙尼亞公投,脫離蘇聯獨立。海灣戰爭:伊拉克釋放所有戰俘。
————————
隨著學生們的歸來,學校再次喧鬧了起來。
伴隨著時代的變遷,學生們的服裝,慢慢脫離了千篇一律的顏色。越來越多的服裝款式,出現在校園裏。
除了皮大衣,羽絨服以外,人造纖維,人造棉製品由於價格低廉,款式新穎,迅速奪取了軍大衣,棉襖等服裝的傳統陣地。
這是個特殊的時代,也是個變化的時代。
在從80年代,過度到90年代的短短幾年間,發生了很多事情。例如國稅地稅改革,匯率並軌等等。
而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能夠感受到的最大變化,就是社會上的商品逐漸豐富。曾經的商品極度短缺局麵,極大的緩解。在1992年,使用了幾十年的糧票,肉票等,終於走向了終結。
其次是貨幣購買力大幅度的貶值。
這種變化,即使是生活在象牙塔裏的學生,也能清晰感受到。
食堂裏的一些菜品的價格,在逐日的上漲。89級學生入學的時候,一個月的花銷,50元左右算是平均水平(不包括補助)。而等到他們畢業的時候,這個數字已經來到了120-150元。
除了這些物質世界的變化,人們的精神世界,也在經曆一場全麵重構。
————————
張燕確實很能幹,她一手包辦了公司的所有事情。除了春節休息幾天外,其他時間,一直在指揮著供應商,進行實驗室的安裝。
當初建mems實驗室的時候,一堆人忙活,現在張燕自己一個人就搞定了。作為一個大管家,她是稱職的。
而且春節一過,公司的規模就擴大了一倍。從兩個人變成了五個人。公司多了一個前台招待,一個出納兼會計,一個後勤管理。
這樣,不論是成永興還是張燕,都不用在辦公室那裏綁著個死身子了。兩個人的工作負荷都小了不少。
————————
隨著開學的到來,一個重要的任務重新開始,那就是專利授權談判。但是這次的談判,談判各方的姿態都有了很大的變化。
首先是光電科研這邊的籌碼增厚了不少,白光led的橫空出世,使得led產業產生了大的震動。這完全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發明。
隨著光電科研的底牌發生變化,談判人員也發生了變化。由於資金充足,光電也可以請專業律師來完成這些繁瑣的談判工作了。
工大本身沒有法律專業,於是兄弟學校,建築大學的法律係伸出援手,並介紹了一個律師事務所,組織了一個專業的團隊與幾家跨國公司談判。
談判還是很複雜的,什麽情況都有,有簡單授權的,有交叉授權的,還有侵權的,公司也是什麽國家的都有。要是在美國,律師費都夠光電喝一壺。
但好在建築大學的老師們算是半個自己人,中國的律師事務所,也還算是個新鮮事務,費用壓得很低。
在新一輪的談判中,成永興對預付款的數額不再拘泥。談判的關注重點,改到了數目更大,時間更久的每年授權費用上。這才是一般專利討論的常態。
對手公司,也比較能適應這種談判要求。
成永興雖然把藍光led的專利搶注了個七七八八,但是,在紅光和其它led上,沒有積累,這些都需要在談判中搞定。
每個公司的談判,進展都不是很相同,有快有慢,有簡單,有複雜。
簡單的,進展就快些,複雜的就拖著。
雖說光電不太在意首付的誠意金了,但各家公司終於搞明白,月亞是怎麽快刀斬亂麻搞定合同的。各家也紛紛在談判中,馬後炮般的提出增大誠意金的比例。
成永興對此情況樂觀其成,多些現金在手裏,感覺還是不一樣的。
有的時候,文化的差異就是這樣,當他跳腳需要現金的時候,所有人都不明白他的想法,拿捏起來。
等他們搞清楚是怎麽回事的時候,機會已經沒有了。
—————————
解決了專利壁壘申報的問題之後,光電科研身上的壓力小了不少。至於談判裏的另一個主要問題,那就是交叉授權,導致光電無法銷售紅光及綠光led,也不是太大問題。
畢竟光電科研並不準備直接銷售led成品。而彩色大屏的第一個產品,現在連樣品都沒有出現。等到它成型,進而進行銷售的時候,估計還有幾個月的緩衝。
利用這個時間,大家慢慢磨吧。
沒有迫在眉睫的時間壓力,光電科研可以采用的談判手段,就多了起來。例如逼迫對方自己主動提價!
舉個例子。直接告訴談判對手,光電科研這次準備籌集200萬美元。如果你們四家公司,達成協議,每家出50萬,那麽這輪授權就可以結束。
如果你們每家隻肯出20萬,uu看書 .uukanshu.om沒有什麽辦法,隻好再找陸家公司來授權了!你們自己看著辦!你們是準備省這30萬,還是準備多出陸家競爭對手出來!
由於光電科研,並不準備在led市場上直接拚殺,多幾家led生產廠家,弄不好還是好事。將來自己連led都不需要生產了,直接外購就可以。
———————
事情就是這樣,此消彼長,光電不急,對手就急了。因為月亞可是有著全麵授權的。等月亞把第一批產品,推向市場,大家的時間和市場機會就全部失去了啊!
這也看出來,在前期談判的時候,光電科研的一個策略失誤。那就是,不應該以這些現有led玩家為第一批談判對象。
這些談判對象手裏握著光電科研的痛腳,這種情況下,談判的速度要是能快得起來就成了怪事。
————————
在談判過程中,光電科研麵對的始終是世界市場的玩家。通過科儀的一些關係,得知一些國內的玩家也在準備著入場。
但到目前為止,光電科研,沒有收到過國內任何一家來談判的消息。看來,這些廠家,是根本就不在乎所謂的專利了。
即使是後世,中國也沒有哪家公司獲得了全部的led生產專利,直到led專利全部過期,中國led生產廠商才算上了個台階。
這裏麵的原因很多,但沒有相應的專利,是導致中國的led產品無法走出國門的主因。
也搞不清楚,是國外廠家不授權,還是國內廠家根本就沒有去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