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在科研領域,大家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它的含義就是,後世的科學家都是踩著前人的足跡,一代又一代的向前摸索。


    中村大俠,則選擇了另外一條路,那就是踩著前人的腦袋前進!


    但是,在這個世界上來了一個更猛的!


    成永興不僅僅是來踩肩膀,踩腦袋,他是來掀桌子的!


    —————————


    經過在奉天的一個月的摸爬滾打,在一個設備廠全力以赴的幫助下,成永興已經在事實上,走到了這個世界的科技前沿。


    哪怕跟中村相比,他的進度也領先了至少一個月。


    從後世好事者整理的藍光led時間線來看,中村應該是在下個月,也就是90年9月才得到他的第一個氮化镓晶體膜。


    這一步的成就,雖然還沒有很大的論文價值,但它已經有了相當大的專利價值。


    月亞化工的大量專利,就是堆積在氮化镓製備這裏。這些專利,應該就是這個時期,或者之後的一段時間申請的。


    所以,成永興回到冰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申請專利!


    —————————


    專利申請,也是一門大學問。


    我們常說的專利申請,其實都是功能性專利,例如,我改造了什麽東西,或者發明了什麽東西。


    但還有一種專利,則是針對其它專利而去,屬於破壞性專利。它存在的目的,就是破壞別人的專利。


    例如你發明了一種自行車腳蹬子。那麽我的專利就是各種顏色的腳蹬子。讓你空有產品專利,但無法使用。


    —————————


    還有一種專利,屬於保護性專利。這種專利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護主專利的存在。因為很多專利都可以被繞過去。


    例如,雙吹法的核心,是兩股氣流,一股從上向下壓製。那麽我可不可以設計一種新的構造,改成三股氣流,有兩股氣流從上至下呢?


    又或者用45度往下吹,不可以嗎?


    先不談這些專利是否能夠被批準,但思路大概是這個意思。


    在申請、專利的時候,是否可以有效預防這種方法呢?


    例如我不申請雙吹法,而是泛指,任何方式從上向下吹的時候,都進入我的專利範疇?


    這種擴大適用範圍的方法,固然被批準以後,保護範圍擴大,但有很大的可能,會被拒絕!


    因為這個專利申請,可能把已經公開的結構,或者申請過的專利給涵蓋進去。


    在普通情況下,當一個專利申請被駁回之後,申請人一般會根據給定意見,縮小專利涵蓋範圍,進而提高通過率。


    但這就產生了一個新的風險,申請專利的最佳時間就錯過了。這種著名的科技發明,所有人都在盯著。甚至專門有一些人,盯著新發表的論文,然後碰運氣的嚐試申請自己的專利。


    被駁回的情況一旦發生,也許別人的專利就通過了。又或者是由於論文先公開發表,專利再也無法申請了!


    專利的駁回或者通過,用時漫長,如果不是一次成功,風險極大。


    專利範圍過大,無法被批準。範圍過小,又容易留下漏洞。


    由於這裏麵的說道太多,專利申請已經成為了一門專門的學問。隻要是稍大的科技公司,都會養一批專家,指導工程師們申請專利。


    —————————


    圍繞著核心專利,形成的輔助專利群,就叫做專利壁壘。


    當然了,這種專利集群,有兩種目的,一種是防止別人偷襲,繞過主專利。這種專利本身也許並沒有意義,隻是垃圾專利,但是就像前文講的,別人的專利一旦觸碰,就會導致專利失效。


    例如,發明人自己去申請,多氣流,多角度的專利。如果批準,自然多一層保障。如果被拒,也不影響主專利的批準,沒有損失。


    另一種則是壟斷。當進行專利授權的時候,捆綁銷售。


    一般的科技工作者,能夠正確去申請專利的,已經是不多了,尤其是這個時代。而有經驗去搞專利壁壘的,更是鳳毛麟角!


    這甚至不是普通科研人員,甚至是公司可以搞定的。隻有那些大型專利事務所,才有能力專門研究這些東西,玩這種奢侈品。


    一個專利,尤其是國際專利,沒有幾萬美元,是拿不下來的。如果再加上律師費,5萬美元算是均價。


    以月亞在藍光led周邊形成的60個專利群來計算,僅申請專利的花費,就達到三百萬美元以上,這還不包括,以後會遇到的各種官司涉及到的律師費。


    這種遊戲,不是絕大的利益,價值不上億,是不值得這麽玩的。


    成永興的專利水平隻是入門級別,對專利壁壘這種奢侈的東西,他也隻是聽說,uu看書ukanshu 從未見過。


    —————————


    限製申請專利的另一個原因,是成本。


    如果按照月亞的做法,整個藍光的全組合專利總數,至少有60個之多。而光纖實驗室和mems兩個項目組,至今加起來的專利申請總和,也沒有達到這個數目。


    隻要成永興端出一個兩位數的專利申請表,肯定會引起一片嘩然。


    恐怕在中國科技史上,也還沒有出現過這種專利申請模式。


    第二個則是費用本身。國際專利申請,隻認美元。


    先不考慮後續的步驟費用,僅僅是第一期的登記費,幾十個下來,就要小十萬美元。這個數字,在這個時代,跟天文數字也差不多了。以現在的物價,足以再建一間低配的半導體實驗室。


    學校是無論如何,不會出這筆錢的。


    因為專利,不是光登記就完事的。


    後續的步驟,要不要交錢?


    不交,那麽現在做的事情。就是在拿錢打水漂。交的話,後續的費用,要在現有的費用上乘以20倍!


    300萬美元,以黑市的匯率計算,3000萬人民幣!它差不多等於了全校一年的教育經費,而且是外匯!


    國際專利的申請,對工大也算是個新鮮事物。這半年多,也就是因為兩間聯合實驗室的緣故,才算開了個頭。


    藍光led項目能夠得到特批,拿到寶貴的外匯,這已經是特事特辦的結果了。


    大多數的科研項目,即使發明人有想法,申請的也都是國內專利。哪怕是後世,肯補貼國際專利申請的學校,都不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北國科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冰城之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冰城之光並收藏重生之北國科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