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這一天之後,徐元明整個人就像煥發了第二春。
他一掃之前的種種頹喪,不管是打理茶園,還是照顧楊華梅的飲食起居,徐元明都仿佛打了雞血,有著使不完的力氣和精力。
楊華梅呢,也不是那種嬌氣矯情的人。嫁到茶寮的當天,因為趕路啊啥的有些累,所以當天就沒做啥,偷了一天的懶。
等到第二天,她跟著徐元明一塊兒起床。
徐元明去打理茶園,她就進了灶房。
徐元明幹了一早上活回來,灶房裏,熱飯熱茶早就準備好了。
楊華梅拿著一把笤帚在屋門口掃地。
徐元明趕緊過去接下她手裏的笤帚:“梅兒,你歇著啊,忙活一早上,累不累?”
楊華梅臉上含笑,看著徐元明接過笤帚,將地上的菜葉子和樹葉子啥的,仔仔細細掃進簸箕。
然後再送去茶寮附近的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裏,匯聚到一塊兒,這些東西就是自家弄的土基肥,回頭要運送到茶園裏去澆灌茶樹的。
“洗把手和臉,吃早飯了。”
徐元明倒完了垃圾,放好了簸箕,重回屋前,楊華梅已經將碗筷擺放到門口的小桌子上了。
徐元明看了眼桌上的早飯,眼前一亮。
不僅有青紅辣椒炒的雞蛋,還有一碟酸辣黃瓜條。
主食不僅有紅薯稀飯,還有紅糖紅棗發糕。
“梅兒,你真手巧,整這麽多好吃的。”
徐元明看到那紅糖紅棗發糕,是真的饞到了。
家裏就前妻會做這些麵食,自打前妻去世,兩個兒媳婦根本就做不出來這樣宣軟的麵食。
跟兒子媳婦們決裂後的這一個多月裏,雖然他自己錘煉的也能把飯菜燒熟吃到嘴裏,可是,這跟楊華梅做的這頓早飯一對比,那自己之前做的那些飯菜,喂狗,狗估計都不愛吃了。
“哪來的雞蛋?我記得我這裏已經沒有雞蛋了吧?”徐元明問。
不僅沒有雞蛋,最後一隻雞鴨,都被兒子媳婦們給帶下山了。
楊華梅笑了笑:“我的嫁妝呢,我上山的時候,我娘給我準備了一百隻雞蛋,一百隻鴨蛋,夠咱吃好一陣了。”
“啊?嶽母給咱準備了那麽多蛋啊1
“那必須的呀,太多了,我們一時也吃不完,到時候那些鴨蛋我準備醃起來,咱慢慢吃。”
徐元明點頭,“好,那就醃起來,醃鴨蛋的泥到時候我去林子那邊挖,那邊我看到有些灰土就比較好,適合拿來醃鹹鴨蛋1
山風徐來,夫婦倆坐在小桌子旁,喝著清粥,啃著紅糖發糕,吃著炒雞蛋和酸辣爽口的黃瓜條,談論著往後的事情。
一對孤獨的人,突然就好像找到了彼此的依偎和港灣。
連帶著這沉寂了許久的茶寮,也因為真正的女主人的到來,而再次變得生動起來。
一轉眼,已是三天後。
照著規矩,新嫁娘是要來娘家回門的。
但鑒於楊華梅的特殊情況,實在不適合山路顛簸,所以在出嫁之前,她就跟老楊頭和譚氏那商量好了,三朝就不回門了。
既然楊華梅回不來,那譚氏和老楊頭就打算親自來茶寮一趟了。
“爹,娘,我和四哥送你們去茶寮。”
“等你們去完茶寮,到時候我也是時候回慶安郡了。”
就這樣,幾人挑了一個豔陽高照的天氣,一塊兒來了茶寮。
不僅吃了飯,還在茶寮留宿了一宿。 在來的路上,譚氏就吩咐了楊華明和楊華洲,讓他們兩個到了茶寮後,幫著給搭一個雞舍。
因為過陣子,譚氏會再次送雞崽子和鴨崽子過來,這些雞鴨類的家禽還得養起來。
老楊家人在茶寮的這兩天一夜,徐元明去了茶寮後麵的山穀小溪邊抓了半框子魚回來。
用豆皮和青菜,做了一大鍋香辣紅燒魚來招呼大家夥兒。
灶房門口的小桌子旁,老楊頭,楊華明楊華洲兄弟,以及徐元明,四個老爺們推杯換盞,吃吃喝喝,聊著這茶寮,這山裏的景物,山裏的野味。
在座的人,要麽就是父子,兄弟,要麽就是翁婿和舅子妹夫。
徐元明看著坐在一旁的楊華梅,再看著麵前的老楊頭一行。
那種孤家寡人,眾叛親離的感覺更加淡去了。
因為他又重新找到了那種有家人,親戚的歸屬感了。
尤其,楊華梅的肚子裏,還裝著至少兩個孩子。
等到這兩個孩子生下來,到時候這小小的茶寮,就再次成為了四口之家。
或許還能更多。
即便之前的幾個兒女跟自己決裂,無法再去挽回,至少自己的餘生裏,還是有屬於自己的孩子。
一種情感的缺失,隻能用另一種情感來填補。
徐元明自己是如此,他相信楊華梅應該也是如此。
就在譚氏和老楊頭下山回村的第二天,四房終於傳來了喜訊。
經過駱鐵匠的保媒,荷兒和李老二兩個定下了婚約。
他們兩個因為不像楊華梅那麽急,並沒有珠胎暗結,所以婚禮流程啥的,按照正常的來走。
李家彩禮六兩銀子,婚前三節禮,給女方娘家人置辦新衣裳,送酒肉啥的。
女方陪嫁四兩銀子。
婚期暫時定在臘月,具體臘月哪一天,到時候臨近了再定。
因為要挑個不刮風下雨下雪的天氣出嫁才好嘛。
這小兩口的婚事一經定下,兩人之間的來往那就天經地義理所當然了。
這不,李老二那邊隻要沒啥農活,立馬就來了長坪村,幫著荷兒出攤。
如此也好,剛好把康小子頂替下來,康小子便能留在家裏幫劉金釧分擔家務。
劉金釧已經七個多月身孕了,大肚便便,下蹲都有些困難。
而劉氏……懂的都懂,那是油壺倒在腳邊都不帶扶一下的主兒,指望她來照看劉金釧,那簡直太為難了。
而荷兒這邊呢,有時候不出攤在家休息的時候,就會抽空去一趟李家村。
幫著李家哥仨把床單床被洗的洗,曬的曬,把家裏家外的衛生搞一搞。
再給灶房的鍋碗瓢盆開個光,給哥仨做一頓像樣的飯菜。
至於那些衣裳鞋襪啥的,荷兒是隻要有空,就給李家哥仨做。
所以,打從訂婚這一刻起,李家哥仨也體會到了家裏有女主人的那種感覺了。
用李老三的話來說:這才真的像個人家!
他一掃之前的種種頹喪,不管是打理茶園,還是照顧楊華梅的飲食起居,徐元明都仿佛打了雞血,有著使不完的力氣和精力。
楊華梅呢,也不是那種嬌氣矯情的人。嫁到茶寮的當天,因為趕路啊啥的有些累,所以當天就沒做啥,偷了一天的懶。
等到第二天,她跟著徐元明一塊兒起床。
徐元明去打理茶園,她就進了灶房。
徐元明幹了一早上活回來,灶房裏,熱飯熱茶早就準備好了。
楊華梅拿著一把笤帚在屋門口掃地。
徐元明趕緊過去接下她手裏的笤帚:“梅兒,你歇著啊,忙活一早上,累不累?”
楊華梅臉上含笑,看著徐元明接過笤帚,將地上的菜葉子和樹葉子啥的,仔仔細細掃進簸箕。
然後再送去茶寮附近的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裏,匯聚到一塊兒,這些東西就是自家弄的土基肥,回頭要運送到茶園裏去澆灌茶樹的。
“洗把手和臉,吃早飯了。”
徐元明倒完了垃圾,放好了簸箕,重回屋前,楊華梅已經將碗筷擺放到門口的小桌子上了。
徐元明看了眼桌上的早飯,眼前一亮。
不僅有青紅辣椒炒的雞蛋,還有一碟酸辣黃瓜條。
主食不僅有紅薯稀飯,還有紅糖紅棗發糕。
“梅兒,你真手巧,整這麽多好吃的。”
徐元明看到那紅糖紅棗發糕,是真的饞到了。
家裏就前妻會做這些麵食,自打前妻去世,兩個兒媳婦根本就做不出來這樣宣軟的麵食。
跟兒子媳婦們決裂後的這一個多月裏,雖然他自己錘煉的也能把飯菜燒熟吃到嘴裏,可是,這跟楊華梅做的這頓早飯一對比,那自己之前做的那些飯菜,喂狗,狗估計都不愛吃了。
“哪來的雞蛋?我記得我這裏已經沒有雞蛋了吧?”徐元明問。
不僅沒有雞蛋,最後一隻雞鴨,都被兒子媳婦們給帶下山了。
楊華梅笑了笑:“我的嫁妝呢,我上山的時候,我娘給我準備了一百隻雞蛋,一百隻鴨蛋,夠咱吃好一陣了。”
“啊?嶽母給咱準備了那麽多蛋啊1
“那必須的呀,太多了,我們一時也吃不完,到時候那些鴨蛋我準備醃起來,咱慢慢吃。”
徐元明點頭,“好,那就醃起來,醃鴨蛋的泥到時候我去林子那邊挖,那邊我看到有些灰土就比較好,適合拿來醃鹹鴨蛋1
山風徐來,夫婦倆坐在小桌子旁,喝著清粥,啃著紅糖發糕,吃著炒雞蛋和酸辣爽口的黃瓜條,談論著往後的事情。
一對孤獨的人,突然就好像找到了彼此的依偎和港灣。
連帶著這沉寂了許久的茶寮,也因為真正的女主人的到來,而再次變得生動起來。
一轉眼,已是三天後。
照著規矩,新嫁娘是要來娘家回門的。
但鑒於楊華梅的特殊情況,實在不適合山路顛簸,所以在出嫁之前,她就跟老楊頭和譚氏那商量好了,三朝就不回門了。
既然楊華梅回不來,那譚氏和老楊頭就打算親自來茶寮一趟了。
“爹,娘,我和四哥送你們去茶寮。”
“等你們去完茶寮,到時候我也是時候回慶安郡了。”
就這樣,幾人挑了一個豔陽高照的天氣,一塊兒來了茶寮。
不僅吃了飯,還在茶寮留宿了一宿。 在來的路上,譚氏就吩咐了楊華明和楊華洲,讓他們兩個到了茶寮後,幫著給搭一個雞舍。
因為過陣子,譚氏會再次送雞崽子和鴨崽子過來,這些雞鴨類的家禽還得養起來。
老楊家人在茶寮的這兩天一夜,徐元明去了茶寮後麵的山穀小溪邊抓了半框子魚回來。
用豆皮和青菜,做了一大鍋香辣紅燒魚來招呼大家夥兒。
灶房門口的小桌子旁,老楊頭,楊華明楊華洲兄弟,以及徐元明,四個老爺們推杯換盞,吃吃喝喝,聊著這茶寮,這山裏的景物,山裏的野味。
在座的人,要麽就是父子,兄弟,要麽就是翁婿和舅子妹夫。
徐元明看著坐在一旁的楊華梅,再看著麵前的老楊頭一行。
那種孤家寡人,眾叛親離的感覺更加淡去了。
因為他又重新找到了那種有家人,親戚的歸屬感了。
尤其,楊華梅的肚子裏,還裝著至少兩個孩子。
等到這兩個孩子生下來,到時候這小小的茶寮,就再次成為了四口之家。
或許還能更多。
即便之前的幾個兒女跟自己決裂,無法再去挽回,至少自己的餘生裏,還是有屬於自己的孩子。
一種情感的缺失,隻能用另一種情感來填補。
徐元明自己是如此,他相信楊華梅應該也是如此。
就在譚氏和老楊頭下山回村的第二天,四房終於傳來了喜訊。
經過駱鐵匠的保媒,荷兒和李老二兩個定下了婚約。
他們兩個因為不像楊華梅那麽急,並沒有珠胎暗結,所以婚禮流程啥的,按照正常的來走。
李家彩禮六兩銀子,婚前三節禮,給女方娘家人置辦新衣裳,送酒肉啥的。
女方陪嫁四兩銀子。
婚期暫時定在臘月,具體臘月哪一天,到時候臨近了再定。
因為要挑個不刮風下雨下雪的天氣出嫁才好嘛。
這小兩口的婚事一經定下,兩人之間的來往那就天經地義理所當然了。
這不,李老二那邊隻要沒啥農活,立馬就來了長坪村,幫著荷兒出攤。
如此也好,剛好把康小子頂替下來,康小子便能留在家裏幫劉金釧分擔家務。
劉金釧已經七個多月身孕了,大肚便便,下蹲都有些困難。
而劉氏……懂的都懂,那是油壺倒在腳邊都不帶扶一下的主兒,指望她來照看劉金釧,那簡直太為難了。
而荷兒這邊呢,有時候不出攤在家休息的時候,就會抽空去一趟李家村。
幫著李家哥仨把床單床被洗的洗,曬的曬,把家裏家外的衛生搞一搞。
再給灶房的鍋碗瓢盆開個光,給哥仨做一頓像樣的飯菜。
至於那些衣裳鞋襪啥的,荷兒是隻要有空,就給李家哥仨做。
所以,打從訂婚這一刻起,李家哥仨也體會到了家裏有女主人的那種感覺了。
用李老三的話來說:這才真的像個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