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是稻花魚,素來對吃食沒什麽太大講究的老孫頭竟然目光亮了,原本正在跟旁邊人說話,聽到這話,老孫頭趕緊望向孫奎手裏的盤子,眼睛也亮了。


    楊若晴也跟著好奇的望過去。


    隻見非常樸實無華的黑陶盤子裏堆放滿滿的紅通通的魚塊。


    魚塊上麵不僅有辣椒麵,還有糯米。


    稻花魚,楊若晴時常聽大孫氏和孫氏她們談起,言語之間都是對這種獨屬山間美食的追憶和懷念。


    每年初夏插秧的時候,順便在水稻田裏放入一批魚苗。


    魚苗在稻田裏跟稻穀一起長大,靠著吃稻花還有其他的水生蟲子來成長。


    等到秋天稻穀成熟收割的時候,魚也長大了養肥了,這個時候對於山裏人家的大人小孩來說,是一年中僅次於過年的歡喜激動人心的時刻。


    在大孫氏和孫氏這對姐妹的記憶裏,稻花魚是她們在清貧成長歲月裏最絢麗的一道光芒。


    楊華忠曾經為了滿足孫氏的心願,也在家裏的水稻田裏放養了魚兒。


    結果,那魚兒做出來的口感,跟孫氏記憶裏的相去甚遠。


    也或許,這種稻花魚,是專門在山裏梯田裏養出來的才好吃吧!


    再用半山腰梯田裏種植的糯米和辣椒麵野生的蘋果絲兒來入味醃製,才是真正的山裏特色。


    所以此刻聽到孫奎拿稻花魚來招待自己,老孫頭能不激動麽?


    當下就夾了一塊到自己碗裏,嚐了一口,連連點頭。


    “正宗,地道,就是這個味兒啊1老漢邊吃邊誇。


    孫奎笑眯了眼,滿臉的驕傲和自豪。


    孫奎又來招呼楊若晴:“晴兒,你也嚐嚐,自家整的。”


    稻花魚是養在自家的水稻田裏的,糯米,辣椒麵,燒酒,生薑,每一樣都是自家種的。


    除了裏麵的蘋果是從山裏摘的,其他都是自家整的,原汁原味。


    “好啊1


    楊若晴應了一聲,也夾了一塊稻花魚咬了一口。


    這一口咬下去,楊若晴感覺自己的舌尖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


    之前她無數次聽娘和大舅媽說起這稻花魚,在楊若晴的概念裏,這口感應該就更家裏過年醃製的鹹魚或者風幹的臘魚幹差不多吧?


    除了鹹味,辣味,也就那麽回事。


    可當她今天嚐到正宗地道的稻花魚,才知道之前真的都是她的自我想象和一廂情願了。


    這養在高海拔梯田裏的稻花魚,首先從魚的肉質來說,就不一樣。


    山裏產的糯米,野蘋果的口感,燒酒等東西醞釀在一塊兒,經過長達半年的醃製入味,魚肉非常細膩飽滿,不柴不幹,不腥不鹹,異樣的鮮美,口齒留香。


    就連被這湯汁浸泡過的飯米粒,都那麽容易入喉。


    “孫奎叔,你們家這稻花魚口感真好,冒昧問一句,這是嬸子?還是哪位嫂子的手藝?”


    被美食滋潤過的心情,格外的愉悅,楊若晴吃了一碗飯下肚,擦了擦嘴角,趁著老孫頭跟孫奎叔他們父子喝酒拉家常的當口,她也出聲詢問。


    她這一問,讓桌邊所有的人都暫停了說話和手裏的活計。


    孫奎婆娘憨厚的笑了笑,望著楊若晴,欲言又止。


    孫奎放下筷子,用手指著他婆娘,說:“我們就負責抓魚殺魚,剩下的全都是她一手包辦1


    幾個兒子也都紛紛點頭,“對,是我們娘整的,我們娘每年秋收的時候都要整一壇子稻花魚。”


    平時舍不得吃,隻有過年,以及家裏來了貴客的時候,娘才會拿兩三條出來,在鍋裏燒一盤子待客。      上一回吃是過年。


    第二回吃上回大兒媳的娘家父母來做客。


    第三回也就是這回了。


    稻花魚能得到將軍夫人的誇讚,對於孫奎一家人來說,這是莫大的自豪。


    楊若晴將欣賞的目光落在孫奎婆娘的身上,話卻是對一家之主的孫奎說的:“嬸子這手藝真不賴,若是孫奎叔和嬸子願意,今年插秧的時候多放些魚在稻田裏。”


    “等到秋收的時候,你們做成稻花魚,火候差不多了,我全收了,放到我的酒樓去加一道特色菜,怎麽樣?”


    孫奎一家人都被楊若晴的這番話給震驚壞了!


    孫奎婆娘甚至一臉茫然,還沒反應過來楊若晴話裏的意思。


    作為一家之主,並且是孫家溝裏正的孫奎,腦瓜子自然比家裏其他人轉動的要快。


    他一下子就反應過來了。


    激動到差點站起身,他眼睛放出了光芒,強忍著激動大聲對楊若晴說:“難得你看得上咱這稻花魚!要多少?”


    楊若晴想了想:“第一年就先搞一千斤來試試。”


    “若是顧客反響好,來年翻倍1


    “好,好1孫奎都不需要思考,直接就滿口答應下來了。


    這稻花魚的魚苗好搞,到時候他們父子幾個去山裏的溪水邊蹲守個兩三天,就能搞到。


    通常十幾斤魚苗就差不多了,等到秋收的時候,就能成長到千來斤魚。


    老孫頭笑嗬嗬對大家說:“生意的事情待會再說,咱接著吃飯,待會飯菜冷了。”


    楊若晴正準備說自己吃飽了,不吃了,結果麵前的空碗被孫奎婆娘搶去,拿去灶房再給她添了一碗白米飯過來。


    山裏人家,一年到頭吃飯都是雜糧飯野菜飯紅薯稀飯。


    像今天這樣煮的一鍋白米飯,已經是非常的奢侈了。


    但是孫奎今天太高興了,把原本留給兩個孫子的白米飯全給壓到楊若晴的碗裏了。


    這讓一直待在灶房伺候灶火的兒媳婦看了,心裏很不是滋味。


    媳婦委婉的試圖阻止婆婆:“娘,高低給孩子們留一口白米飯礙…”


    孫奎婆娘壓低聲對媳婦說:“這是咱家的財神爺1


    “伺候好了,回頭咱家頓頓都能吃上白米飯1


    “啥意思啊?”


    兒媳婦不明就裏,看著婆婆端著飯碗跑出灶房的身影,很是困惑。


    兒子這時也跟進了灶房,他是來幫老孫頭舀米湯的。


    兒子對兒媳婦這壓低聲交待了幾句。


    兒媳婦一聽,頓時眼睛也雪亮起來。


    “孩他爹,這話作數嗎?咱家稻田裏那稻花魚還能換成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繡農女種田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巔峰小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巔峰小雨並收藏錦繡農女種田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