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眼就到了中秋節。
中秋節的時候,天氣最是怡人,秋高氣爽,絲絲涼意。
雖然有日頭光,但日頭光卻一點都不炙熱,照在身上暖洋洋的,特別的舒服。
雖然是過節,但是對於莊戶人家來說,根本不存在啥活不幹,一家人就完完全全窩在家裏搞吃搞喝這麽一說。
該下地幹活的還得接著下地幹活,無非是等到飯點的時候回家去,飯桌上的菜肴會相對比平時要豐盛一些罷了。
即便是駱家和楊華忠家,也是如此。
駱鐵匠和楊華忠一大早都出門幹活去了,駱鐵匠是去魚塘那邊例行打理,照料那些魚兒們。
而楊華忠則是去了田間地頭,晚稻收割完了之後,田地不可能長時間荒蕪,得接著種其他農作物,比如油菜,比如麥子。
莊戶人家就是這樣,一年四季,種啥農作物都隨著季節應運而生。
而家裏呢,婦人們也在忙碌著。
趁著天高氣爽,將家裏的秋衣秋被啥的統統拿出來過過風,照照日光。
趁著燒晌午飯前還有點空閑,楊若晴抽空來了一趟娘家院子。
老爹不在家,娘在堂屋門口的院子裏剝毛豆米。
毛豆原本是長在豆莢裏,豆莢再結在秧子上,孫氏這會子腳邊堆了高高一摞秧子,秧子上的豆莢碩果累累。
孫氏一邊摘一邊剝,剝下來的新鮮毛豆米都放在旁邊的一隻敞口大碗裏。
這可饞壞了幾隻雞,從四麵八方鑽空子,就想啄一粒毛豆米去嚐嚐鮮兒。
孫氏不時抄起一杆秧子去敲打那些雞們,雞們受到驚嚇,咯咯咯,咕咕咕的叫著,拍打著翅膀四散而逃。
楊若晴進院子的時候,眼前的這一幕畫麵讓她眼中泛起了暖意,唇角也勾起了笑弧。
“娘,我幫你剝。”楊若晴來到孫氏跟前,蹲下身來,撿起其中一杆秧子輕輕掰扯著上麵的豆莢放到地上。看到楊若晴過來,孫氏很高興。
通常養閨女的人家就是如此,過節的前一天,或許會很熱鬧。
因為閨女女婿外孫們會來一大家子,陪娘家爹媽過節。
但在節日的當天,如果兒子媳婦不在身邊,那家裏就會相對比較冷清了。
對於楊華忠和孫氏夫婦來說,兩個兒子,一個在慶安郡,這肯定是趕不回來的。
還有一個遠在千裏之外的京城,那就更不需要想了。
閨女小朵嫁在項家莊,昨日已經來過了。
幸而還有楊若晴這個閨女就嫁在本村,而且還是隔壁,所以這過節當天,孫氏這邊並不冷清。
“娘,我爹又下地去啦?”楊若晴邊掰扯豆莢邊跟孫氏這挑起話題。
孫氏說:“是啊,一大早喝了一碗雞蛋花就出去了,我做的蔥油拌麵都來不及吃就走了。”
楊若晴抿著嘴笑,又問孫氏:“今個中秋節,晌午娘打算做啥菜過節呀?”
孫氏想了下,說:“今個過節,你爺奶被你五嬸接過去了,晌午家裏就我和你爹在。”
“娘,要不晌午你們就別燒了,去駱家吃唄!”楊若晴說。
孫氏搖頭,“不,過節還是留在家裏吃比較好。”
楊若晴扯了扯嘴角,不曉得這是啥邏輯思維,若是換做將來她和駱風棠,倘若跟親家一牆之隔,隻要有機會她都想偷個懶過去拚個飯……
大不了回頭再找機會請回來唄!
但孫氏顯然不這麽想。
“晌午我和你爹在家過節,簡單點,毛豆米炒個五花肉,再給你爹燉隻肘子下酒,就差不多了。”
楊若晴點點頭,“那夜裏來駱家吃飯行不?我燒飯的,不勞累我大媽,剛好寶寶也在家。”
孫氏想了下,“怕是不行,你大舅媽那邊說好了,夜裏我和你爹過去吃飯,把昨日的飯給補上。”
補昨日的飯?
楊若晴隨即懂了。
同為出嫁的閨女,昨日她和小朵姐妹相約一起回娘家來送中秋節禮,爹娘便哪都不能去,留在家裏招待她們姐妹和外孫們。
而同為外嫁女兒的孫氏,她也有自己的娘家啊。
她的娘家就是孫家。
但是為了留在家裏招呼自己的閨女和外孫們,昨天她和楊華忠隻是一大早就將中秋節禮送去了孫家,本人卻都沒有過去吃飯。
“八妹他們昨日也沒過去,所以今個夜飯你大舅媽喊了我們和八妹一家子。”孫氏怕楊若晴不明白,又解釋了幾句。
楊若晴明白啊。
曹八妹的娘家也是孫家,而曹八妹今年因為繡繡出嫁了,所以中秋節這天也沒法去孫家吃飯,也得留在家裏招待繡繡和李偉。
“那好,夜裏爹娘就去我大舅媽家吃飯唄!”
……
楊若晴正準備離開,突然,譚氏推著老楊頭從客房裏出來了。
楊若晴愣了一下,這……
孫氏忙地跟楊若晴這解釋說:“你奶先前就過來了,我差點忘跟你說了,餘興奎今個過節給他放了個假,你奶留在客房照看你爺的。”
楊若晴明白了。
於是她對老楊頭和譚氏那笑著打了聲招呼。
譚氏麵無表情,就像耳朵聾了沒聽到。
倒是老楊頭,不僅和顏悅色的對楊若晴這笑了笑,還很客氣的跟楊若晴這用商量的語氣說:“晴兒啊,你這會子得空不?”
“爺有啥吩咐?”楊若晴問。
得不得空說不準,若是舉手之勞,不耽誤功夫,那肯定行。
若是一些棘手的破事兒,那肯定就是不得空的嘛!
譚氏雖然自始至終都沒開口,也板著臉沒啥表情,但是卻是跟楊若晴最心有靈犀的那一個。
這不,她直接出了聲:“放心,不是那些難纏的破事,就是你爺和我想去一趟你姑家交待點事兒,這路上有上坡,還有些顛簸,你爺怕我力氣不夠推不動輪椅,想讓你幫忙送一下……”
譚氏話音未落,孫氏便已放下手頭的活計站起身。
“爹,娘,我送你們過去呀。”
楊若晴把孫氏拽了回來,說:“娘你還是接著剝豆子吧,我去送。”
譚氏目光在孫氏和楊若晴身上來回打轉,繼續沒出聲。
中秋節的時候,天氣最是怡人,秋高氣爽,絲絲涼意。
雖然有日頭光,但日頭光卻一點都不炙熱,照在身上暖洋洋的,特別的舒服。
雖然是過節,但是對於莊戶人家來說,根本不存在啥活不幹,一家人就完完全全窩在家裏搞吃搞喝這麽一說。
該下地幹活的還得接著下地幹活,無非是等到飯點的時候回家去,飯桌上的菜肴會相對比平時要豐盛一些罷了。
即便是駱家和楊華忠家,也是如此。
駱鐵匠和楊華忠一大早都出門幹活去了,駱鐵匠是去魚塘那邊例行打理,照料那些魚兒們。
而楊華忠則是去了田間地頭,晚稻收割完了之後,田地不可能長時間荒蕪,得接著種其他農作物,比如油菜,比如麥子。
莊戶人家就是這樣,一年四季,種啥農作物都隨著季節應運而生。
而家裏呢,婦人們也在忙碌著。
趁著天高氣爽,將家裏的秋衣秋被啥的統統拿出來過過風,照照日光。
趁著燒晌午飯前還有點空閑,楊若晴抽空來了一趟娘家院子。
老爹不在家,娘在堂屋門口的院子裏剝毛豆米。
毛豆原本是長在豆莢裏,豆莢再結在秧子上,孫氏這會子腳邊堆了高高一摞秧子,秧子上的豆莢碩果累累。
孫氏一邊摘一邊剝,剝下來的新鮮毛豆米都放在旁邊的一隻敞口大碗裏。
這可饞壞了幾隻雞,從四麵八方鑽空子,就想啄一粒毛豆米去嚐嚐鮮兒。
孫氏不時抄起一杆秧子去敲打那些雞們,雞們受到驚嚇,咯咯咯,咕咕咕的叫著,拍打著翅膀四散而逃。
楊若晴進院子的時候,眼前的這一幕畫麵讓她眼中泛起了暖意,唇角也勾起了笑弧。
“娘,我幫你剝。”楊若晴來到孫氏跟前,蹲下身來,撿起其中一杆秧子輕輕掰扯著上麵的豆莢放到地上。看到楊若晴過來,孫氏很高興。
通常養閨女的人家就是如此,過節的前一天,或許會很熱鬧。
因為閨女女婿外孫們會來一大家子,陪娘家爹媽過節。
但在節日的當天,如果兒子媳婦不在身邊,那家裏就會相對比較冷清了。
對於楊華忠和孫氏夫婦來說,兩個兒子,一個在慶安郡,這肯定是趕不回來的。
還有一個遠在千裏之外的京城,那就更不需要想了。
閨女小朵嫁在項家莊,昨日已經來過了。
幸而還有楊若晴這個閨女就嫁在本村,而且還是隔壁,所以這過節當天,孫氏這邊並不冷清。
“娘,我爹又下地去啦?”楊若晴邊掰扯豆莢邊跟孫氏這挑起話題。
孫氏說:“是啊,一大早喝了一碗雞蛋花就出去了,我做的蔥油拌麵都來不及吃就走了。”
楊若晴抿著嘴笑,又問孫氏:“今個中秋節,晌午娘打算做啥菜過節呀?”
孫氏想了下,說:“今個過節,你爺奶被你五嬸接過去了,晌午家裏就我和你爹在。”
“娘,要不晌午你們就別燒了,去駱家吃唄!”楊若晴說。
孫氏搖頭,“不,過節還是留在家裏吃比較好。”
楊若晴扯了扯嘴角,不曉得這是啥邏輯思維,若是換做將來她和駱風棠,倘若跟親家一牆之隔,隻要有機會她都想偷個懶過去拚個飯……
大不了回頭再找機會請回來唄!
但孫氏顯然不這麽想。
“晌午我和你爹在家過節,簡單點,毛豆米炒個五花肉,再給你爹燉隻肘子下酒,就差不多了。”
楊若晴點點頭,“那夜裏來駱家吃飯行不?我燒飯的,不勞累我大媽,剛好寶寶也在家。”
孫氏想了下,“怕是不行,你大舅媽那邊說好了,夜裏我和你爹過去吃飯,把昨日的飯給補上。”
補昨日的飯?
楊若晴隨即懂了。
同為出嫁的閨女,昨日她和小朵姐妹相約一起回娘家來送中秋節禮,爹娘便哪都不能去,留在家裏招待她們姐妹和外孫們。
而同為外嫁女兒的孫氏,她也有自己的娘家啊。
她的娘家就是孫家。
但是為了留在家裏招呼自己的閨女和外孫們,昨天她和楊華忠隻是一大早就將中秋節禮送去了孫家,本人卻都沒有過去吃飯。
“八妹他們昨日也沒過去,所以今個夜飯你大舅媽喊了我們和八妹一家子。”孫氏怕楊若晴不明白,又解釋了幾句。
楊若晴明白啊。
曹八妹的娘家也是孫家,而曹八妹今年因為繡繡出嫁了,所以中秋節這天也沒法去孫家吃飯,也得留在家裏招待繡繡和李偉。
“那好,夜裏爹娘就去我大舅媽家吃飯唄!”
……
楊若晴正準備離開,突然,譚氏推著老楊頭從客房裏出來了。
楊若晴愣了一下,這……
孫氏忙地跟楊若晴這解釋說:“你奶先前就過來了,我差點忘跟你說了,餘興奎今個過節給他放了個假,你奶留在客房照看你爺的。”
楊若晴明白了。
於是她對老楊頭和譚氏那笑著打了聲招呼。
譚氏麵無表情,就像耳朵聾了沒聽到。
倒是老楊頭,不僅和顏悅色的對楊若晴這笑了笑,還很客氣的跟楊若晴這用商量的語氣說:“晴兒啊,你這會子得空不?”
“爺有啥吩咐?”楊若晴問。
得不得空說不準,若是舉手之勞,不耽誤功夫,那肯定行。
若是一些棘手的破事兒,那肯定就是不得空的嘛!
譚氏雖然自始至終都沒開口,也板著臉沒啥表情,但是卻是跟楊若晴最心有靈犀的那一個。
這不,她直接出了聲:“放心,不是那些難纏的破事,就是你爺和我想去一趟你姑家交待點事兒,這路上有上坡,還有些顛簸,你爺怕我力氣不夠推不動輪椅,想讓你幫忙送一下……”
譚氏話音未落,孫氏便已放下手頭的活計站起身。
“爹,娘,我送你們過去呀。”
楊若晴把孫氏拽了回來,說:“娘你還是接著剝豆子吧,我去送。”
譚氏目光在孫氏和楊若晴身上來回打轉,繼續沒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