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時也不高興,我就說,如若不是你娘,你爹也不會死,為了這話,薑先俊氣得摔了一隻茶碗,賭氣跑出去了,那天夜裏就沒回來,在鎮上我婆婆那裏留宿。”
聽到鄭小琴這番話,楊若晴和王翠蓮麵麵相覷,王翠蓮是一臉的不能理解薑先俊的言行。
“他難道就一點兒都不心疼他爹?做兒子的,左手是爹,右手是娘,他擱當中這心得擺正了啊!”王翠蓮說。
楊若晴則搖搖頭:“沒用的,當著小琴的麵我也不拐彎抹角,當初我堂妹綿綿跟薑先俊說親,我其實並不看好。”
“因為薑先俊這個人,別的啥都好,就是一扯上他娘,他就不行了,用行話說,他就是個媽寶男,啥都聽老娘的,不分是非。”
媽寶男?
鄭小琴眨了眨眼,濕漉漉的眼睫毛底下,那瞳孔裏泛起了迷惑。
王翠蓮在旁邊解釋:“就是說薑先俊太聽他娘的安排了,沒有自己的主意,這樣的男人太孝順了,媳婦兒吃虧,那樣也不好!”
王翠蓮如此簡單粗暴的解釋,鄭小琴立馬就聽懂了。
整個人,頓時就黯然下去。
有些話她都不好意思說,想當初,她看中的不僅是薑先俊的臉,還看重了他是個大孝子。
一個大孝子,對爹娘好,說話溫和有禮貌,脾氣也基本上沒有。
這樣的男人,對媳婦兒和孩子,肯定也不會錯。
沒想到,成在這裏,敗,也敗在這裏。
“那他這趟端午節去鎮上,具體走了幾天?中間一次都沒回來?走的時候有啥言語交待不?你們吵架了沒?他沒有回來,你有沒有去鎮上找他?你確定他真的跟你婆婆在一塊兒?”
好吧,楊若晴一口氣拋出了好幾個問題,足夠鄭小琴去組織一會兒語言了。
鄭小琴埋下頭去,仔細回想了一番後,很肯定的對楊若晴和王翠蓮說起了端午節這趟的事情來。
“四天前,咱倆還是好好的,那天吃夜飯的時候我倆就在商量著過節的事兒。”
“先俊跟我商量,說想讓我在端午節那天帶著孩子一塊兒跟他去鎮上陪他娘過節,
他說他娘在鎮上寂寞,租賃的四合院裏其他幾家都是小商販,天天早去晚歸的討生活,他娘在院子裏住著都找不到人說話。”
“我跟他說,端午節當天出嫁女是要回娘家去陪娘家爹媽過節的,你這個女婿也要去。”
“我怕他不高興,我就跟他說,要不我們端午節的前兩天去鎮上看望下你娘吧,把時間錯開,也不一定非得端午節當天,隻要咱去了,這份心意便盡到了。”
“翠蓮大媽,晴兒姐,你們說我這話說的過分不?”鄭小琴問。
楊若晴和王翠蓮一同搖頭。
王翠蓮說:“小琴啊,你這話一點兒毛病都沒有,確實是那個理兒,你們提前兩天去陪她,也是一樣的,犯不著非得在過節當天較勁兒啊!”
鄭小琴點頭,表情卻越發黯然。
“咱都這麽想,覺得沒啥,可先俊不那麽想啊。”
“他說過節咱沒去陪他娘,讓他娘一個人孤零零吃年夜飯,元宵節也沒去,清明節更沒去,說端午節必須得去,不然,她娘都要孤獨得生病,”
“他說他隻要一想起他娘一個人在鎮上冷冷清清,他自己卻跟著我去鄭家村走親訪友熱鬧融融,他就渾身不自在,就難過得想哭……”
難過就難過唄,這還難過到想哭了?
楊若晴暗暗搖頭,這薑先俊,估計是被鄭小琴給慣的。
鄭小琴苦澀的聲音還在繼續,“我跟他說,你娘原本可以不這麽孤單的,她的孤單也不是我們造成的,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原本她應該有熱鬧的家庭……”
“然後,然後薑先俊就吼了我,叫我閉嘴,還警告我,說以後若再提他爹他娘的事兒,就要打我!”
鄭小琴說到這兒,眼淚簌簌往下掉,並再次拿起了那塊帕子擦眼淚。
王翠蓮聽得很是氣憤,來到鄭小琴身旁安撫她,“別氣了,他那說的也是氣話,給他一百個膽子他應該也不敢動手的,就嘴上嚇唬你。”
不過,就算隻是嘴上嚇唬人,僅憑這個行為,就很讓人不滿了。
媳婦兒娶回來是一起過日子的,是要疼愛的,不是娶回來讓你嚇唬的。
“小琴,那天夜裏薑先俊最後都沒有敢對你動手吧?”楊若晴也問。
鄭小琴搖搖頭,“動手倒是沒有,但他摔了一隻茶碗就賭氣跑出了家門。”
“我原本想出去找他的,可大晚上的,我還要帶娃,帶著娃去外麵跑,我怕娃會受到驚嚇。”
“把娃留在家裏我自己出去找他,我又也不放心。”
“若是把娃交給爺爺照看,那更不可能,且不說那個時辰點老人家早就歇下了,就算沒歇下,聽到這事兒估計也要替我們操心。”
“何況,一直以來,先俊就叮囑我不要輕易在外麵提起他母親的事兒,更不要對薑家其他人提到他娘,包括對晴兒姐你們。”
“於是,那天夜裏我就沒出去找他,我原本以為隔天早上他會回來,可是,他沒有回來。”
“而且打從那天起,一直到昨天過節,再到今天我過來找你們說話,他都沒有回來,他以前從來沒有這樣過,這趟就好像是不要我們母女似的,我真的有些慌了……”
王翠蓮想都不想直接就安慰鄭小琴:“放心吧,放一百二十個心,他的家在這裏,屋子在這裏,田地,他爺,更重要的還有他閨女,大家都在這裏,他傻了才不要這個家?他肯定會回來的,小琴你就放心吧!”
“早晚?”鄭小琴苦笑,眼中盡是嘲諷。
她搖搖頭,“翠蓮大媽,你先前說的那些東西,若擱在別的男人身上,或許是羈絆,會把他拽回來。”
“可擱在薑先俊身上,就難說了。因為他的眼中,他娘就是一切,有他娘的地方就是他的家。”“小琴你說的太嚴重啦,怎麽可能呢,難道先俊不認閨女啦?難道閨女的分量還不如他娘?”王翠蓮反問。
聽到鄭小琴這番話,楊若晴和王翠蓮麵麵相覷,王翠蓮是一臉的不能理解薑先俊的言行。
“他難道就一點兒都不心疼他爹?做兒子的,左手是爹,右手是娘,他擱當中這心得擺正了啊!”王翠蓮說。
楊若晴則搖搖頭:“沒用的,當著小琴的麵我也不拐彎抹角,當初我堂妹綿綿跟薑先俊說親,我其實並不看好。”
“因為薑先俊這個人,別的啥都好,就是一扯上他娘,他就不行了,用行話說,他就是個媽寶男,啥都聽老娘的,不分是非。”
媽寶男?
鄭小琴眨了眨眼,濕漉漉的眼睫毛底下,那瞳孔裏泛起了迷惑。
王翠蓮在旁邊解釋:“就是說薑先俊太聽他娘的安排了,沒有自己的主意,這樣的男人太孝順了,媳婦兒吃虧,那樣也不好!”
王翠蓮如此簡單粗暴的解釋,鄭小琴立馬就聽懂了。
整個人,頓時就黯然下去。
有些話她都不好意思說,想當初,她看中的不僅是薑先俊的臉,還看重了他是個大孝子。
一個大孝子,對爹娘好,說話溫和有禮貌,脾氣也基本上沒有。
這樣的男人,對媳婦兒和孩子,肯定也不會錯。
沒想到,成在這裏,敗,也敗在這裏。
“那他這趟端午節去鎮上,具體走了幾天?中間一次都沒回來?走的時候有啥言語交待不?你們吵架了沒?他沒有回來,你有沒有去鎮上找他?你確定他真的跟你婆婆在一塊兒?”
好吧,楊若晴一口氣拋出了好幾個問題,足夠鄭小琴去組織一會兒語言了。
鄭小琴埋下頭去,仔細回想了一番後,很肯定的對楊若晴和王翠蓮說起了端午節這趟的事情來。
“四天前,咱倆還是好好的,那天吃夜飯的時候我倆就在商量著過節的事兒。”
“先俊跟我商量,說想讓我在端午節那天帶著孩子一塊兒跟他去鎮上陪他娘過節,
他說他娘在鎮上寂寞,租賃的四合院裏其他幾家都是小商販,天天早去晚歸的討生活,他娘在院子裏住著都找不到人說話。”
“我跟他說,端午節當天出嫁女是要回娘家去陪娘家爹媽過節的,你這個女婿也要去。”
“我怕他不高興,我就跟他說,要不我們端午節的前兩天去鎮上看望下你娘吧,把時間錯開,也不一定非得端午節當天,隻要咱去了,這份心意便盡到了。”
“翠蓮大媽,晴兒姐,你們說我這話說的過分不?”鄭小琴問。
楊若晴和王翠蓮一同搖頭。
王翠蓮說:“小琴啊,你這話一點兒毛病都沒有,確實是那個理兒,你們提前兩天去陪她,也是一樣的,犯不著非得在過節當天較勁兒啊!”
鄭小琴點頭,表情卻越發黯然。
“咱都這麽想,覺得沒啥,可先俊不那麽想啊。”
“他說過節咱沒去陪他娘,讓他娘一個人孤零零吃年夜飯,元宵節也沒去,清明節更沒去,說端午節必須得去,不然,她娘都要孤獨得生病,”
“他說他隻要一想起他娘一個人在鎮上冷冷清清,他自己卻跟著我去鄭家村走親訪友熱鬧融融,他就渾身不自在,就難過得想哭……”
難過就難過唄,這還難過到想哭了?
楊若晴暗暗搖頭,這薑先俊,估計是被鄭小琴給慣的。
鄭小琴苦澀的聲音還在繼續,“我跟他說,你娘原本可以不這麽孤單的,她的孤單也不是我們造成的,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原本她應該有熱鬧的家庭……”
“然後,然後薑先俊就吼了我,叫我閉嘴,還警告我,說以後若再提他爹他娘的事兒,就要打我!”
鄭小琴說到這兒,眼淚簌簌往下掉,並再次拿起了那塊帕子擦眼淚。
王翠蓮聽得很是氣憤,來到鄭小琴身旁安撫她,“別氣了,他那說的也是氣話,給他一百個膽子他應該也不敢動手的,就嘴上嚇唬你。”
不過,就算隻是嘴上嚇唬人,僅憑這個行為,就很讓人不滿了。
媳婦兒娶回來是一起過日子的,是要疼愛的,不是娶回來讓你嚇唬的。
“小琴,那天夜裏薑先俊最後都沒有敢對你動手吧?”楊若晴也問。
鄭小琴搖搖頭,“動手倒是沒有,但他摔了一隻茶碗就賭氣跑出了家門。”
“我原本想出去找他的,可大晚上的,我還要帶娃,帶著娃去外麵跑,我怕娃會受到驚嚇。”
“把娃留在家裏我自己出去找他,我又也不放心。”
“若是把娃交給爺爺照看,那更不可能,且不說那個時辰點老人家早就歇下了,就算沒歇下,聽到這事兒估計也要替我們操心。”
“何況,一直以來,先俊就叮囑我不要輕易在外麵提起他母親的事兒,更不要對薑家其他人提到他娘,包括對晴兒姐你們。”
“於是,那天夜裏我就沒出去找他,我原本以為隔天早上他會回來,可是,他沒有回來。”
“而且打從那天起,一直到昨天過節,再到今天我過來找你們說話,他都沒有回來,他以前從來沒有這樣過,這趟就好像是不要我們母女似的,我真的有些慌了……”
王翠蓮想都不想直接就安慰鄭小琴:“放心吧,放一百二十個心,他的家在這裏,屋子在這裏,田地,他爺,更重要的還有他閨女,大家都在這裏,他傻了才不要這個家?他肯定會回來的,小琴你就放心吧!”
“早晚?”鄭小琴苦笑,眼中盡是嘲諷。
她搖搖頭,“翠蓮大媽,你先前說的那些東西,若擱在別的男人身上,或許是羈絆,會把他拽回來。”
“可擱在薑先俊身上,就難說了。因為他的眼中,他娘就是一切,有他娘的地方就是他的家。”“小琴你說的太嚴重啦,怎麽可能呢,難道先俊不認閨女啦?難道閨女的分量還不如他娘?”王翠蓮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