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聚變發電機,火電廠的原理就更加簡單了,無非是通過托林和氧的混合燃燒把水燒熱,通過高壓蒸汽推動發電機葉輪旋轉而已。甚至,因為塞德娜星上重力較低的緣故,葉輪的旋轉更加容易,同等條件下,效率比地球上更高。


    在得知發現了儲量巨大的氧礦,建造火電站已經沒有任何障礙之後,這段時間籠罩在人們頭上的陰霾瞬間一掃而空。柴誠等電力工程專業的人以最快的速度設計出了一號火電站的圖紙,然後立刻熱火朝天的投入到了建造之中。


    一號火電站位於距離生活圈不遠的地方,總占地大約有百萬平米的樣子,但是一期工程占地隻有一萬平米左右。


    一期工程之中,計劃建造裝機容量為3000KW的發電機兩台,除去損耗,全功率運轉的話,這兩台發電機一天能發電13萬度左右的樣子。相應的,每天需要消耗大約70噸托林,150噸氧的樣子。一個月就需要托林和氧總計6600噸。


    如此巨大的物資消耗量,很顯然必須要有一條專門的鐵路線路連接到火電廠來。於是路網又做出了一些修改,不僅聯通了火電廠,也聯通了那個氧礦,還聯通了生活圈附近的那個儲備有巨量托林的峽穀。


    每天13萬度的發電量,也就能在初期支撐一下鐵路線路的運轉罷了,長期來看是遠遠不夠的。事實上,整個一號火電廠的整體規劃,裝機容量將達到100萬千瓦的樣子,每天可以發2200萬度電——大約相當於地球時代某個著名水電站十分之一不到的樣子,每個月要消耗托林和氧氣總計110萬噸左右。


    到那時候,多餘的電量就可以支撐趙長星去建設更多的種植車間出產更多的糧食,建造更多的畜牧水產養殖車間出產更多肉蛋奶魚,建造更多生活區供更多人居住,順便再將工業區規模繼續擴大了。


    在人們的忙碌之中,一號電廠的配套設施首先建好。一條鐵路直接通到了這裏,粗大的電纜也從火電廠引出,通到了鐵路線路上,通到了生活區、工業區等地方。


    來自工業區的各種機器開始在初期的框架之上安裝調試,第一個月所需要消耗的托林礦和氧礦等也已經到位。它們就那樣被隨意扔到了空地上放著,反正也不用擔心它們會融化。


    當所有機器全都調試完畢,可以正式開始發電之時,趙長星和柴誠等項目負責人俱都來到了現場。


    氧礦和托林礦順著兩條不同的道路被運送到了氣化室之中,首先在那裏升溫融化為氣體。因為隻有氣體狀態的它們才便於提純,剔除雜質。


    這第一次發電過程,融化固態氧和托林的電力來自於外界。不過在正式開始發電之後就不用這麽麻煩了。發電廠的廢熱會被引導過來用於融化它們。現在,電廠連一點電都沒有發,更不要說廢熱了。


    托林在經過提純之後,變成了甲烷、乙烷等氣體的混合物。固態氧被提純之後則變成了氧氣。兩者一道被送入到了燃燒室之中,自動點火裝置點燃了它們,被凍成了堅冰的水立刻開始融化,並開始沸騰,開始產出高溫高壓的蒸汽,推動了發電機葉輪的旋轉。


    在切割磁力線的過程之中,電能終於被產生了出來。高大的燈杆之上,高亮度照明燈在閃爍了幾下之後,終於釋放出了明亮的光芒,將火電廠一期工程這裏映照的如同白晝。


    廠房之內安裝的燈具也一同亮了起來。


    趙長星和柴誠等人一同歡呼了起來。


    “終於沒有後顧之憂,可以盡情發展了啊……”


    趙長星滿足的感歎了一句。


    現階段,一號火電廠的發電載荷還位於極低水平,基本上隻用於維持自身運轉以及照明、監視之用。因為此刻還沒有足夠的電器來消耗它所產出的電力。不過很快就會有如同海浪一般無窮無盡的電力需求向它撲過來了。


    鐵軌鋪設還未全部完工,但第一條最重要的線路——連接一號發電廠與氧礦之間的鐵軌已經鋪設的差不多了。第一台電力驅動火車頭也已經從工業區下線,很快就要開始第一趟運輸了。


    塞德娜星上的火車,與地球時代的火車外表大致相同,隻是更寬,載重量更大。因為這裏重力太低,相同的功率可以運輸更多的貨物。它的一個車鬥便有5米寬,4米深,長40米,一個車廂便可以運輸差不多800噸水礦,或者600噸氧礦。


    它的車頭也沒有絲毫空氣動力學設計。原因很簡單,塞德娜星上根本沒有空氣。


    它是無人駕駛的,全程由小希控製著在鐵軌上奔馳。


    它的第一批乘客,是來自於工業區的一些工程機械,以及一些建材,還有一些建設人員。他們將會乘坐這趟列車,耗費三個多小時的時間,到達大約130公裏之外的一號氧礦之中,並使用這些建材在那裏建設采礦基地。之後,這十幾個人就將長期駐守在那裏,長時間負責氧礦的開采了。


    感受著大地的震動,傾聽著根本不存在的火車汽笛聲,趙長星目視著塞德娜星上的第一趟列車,向它揮了揮手。下一刻,來自於火電廠的電能便驅動著它駛進了無邊的黑暗之中。


    電廠的建設一直在繼續,火車的建造也在繼續、鐵軌在鋪設,車站一個個的出現在了塞德娜星的荒涼大地之上,各項設施、人員慢慢到位,趙長星麵前,終於出現了幾十輛列車滿載貨物繁忙奔馳的畫麵。


    來自黃鐵一號的鐵礦石,來自錳礦一號的錳礦石,來自氧礦一號的固態氧,來自托林一號的托林礦,來自水礦一號的堅冰……


    無窮無盡的物資開始向工業區匯聚,又化作一塊塊鋼板,一台台機械,一個個零件等,從工業區離開,或者流向工地,或者流向工業區……


    此刻,人類文明的人口數量已經正式突破了五千大關,成年人人口數量則已經超過了兩千。工業區那裏,更是可以生產幾乎所有的初級工業製品,高端一些的工業製品,譬如芯片等,則已經在實驗室之中正式生產了出來,目前正在進行量產研究。


    這第一代芯片計算能力相比起從地球帶來的那些遠遠不如,基本上沒有任何實用價值。但這沒關係,完成了從0到1的突破,再去完成從1到100的突破就簡單很多了。再說,工控芯片的要求其實不高——就比如一台拖拉機之中安裝的芯片,要那麽高的性能做什麽?


    很快,塞德娜星之上的人們就可以用上自己生產出的芯片了。


    但這還不是最讓趙長星高興的。最讓他高興的是,在從地球帶來的藥品儲備幾乎消耗殆盡的現在,塞德娜星之上的人們,終於擁有了第一條藥品生產線。


    這第一條藥品生產線可以生產硝酸甘油片,可以治療心絞痛。有了自己生產的能力,患有心髒病的老年人們就不用再擔心無藥可吃了。


    各種抗生素生產線、醫療耗材、醫療設備生產線也在籌備之中。很快,幾乎所有常見病便都可以通過自行生產的藥物和器械解決。從地球上帶來的那些技術含量極高的藥物便可以儲存起來,等到緊急關頭再用。


    除此之外,另一件事情也讓趙長星十分高興。那便是,人們自行生產的第一套宇航服也終於成功下線。


    當初從地球上帶來的宇航服隻有400套,而此刻成年人的數量已經超過了2000,這很顯然是不夠用的。現階段,人們采取的辦法是盡可能將各處工廠、基地等,都配套建造維生設施,讓人們無需脫離維生環境即可工作,這樣就大大減少了宇航服的使用頻率。


    <a href="http://m.ddxs.com" id="wzsy">ddxs.com</a>


    但宇航服數量的稀少對於人們來說始終是一個製約,讓人們不得不放棄許多可以通過出艙作業快速解決的建造需求。就比如,因為宇航服的不足,鐵軌的鋪設任務就被耽誤了許多。


    現在,自己具備了生產宇航服的能力,雖然這宇航服各種指標均大大低於從地球上帶來的宇航服,但總歸是能用的,這個瓶頸便迎刃而解。


    在各項發展都已經走入正軌,短時間內不存在整體瓶頸的現在,趙長星開始了對於另一個問題的思考。


    伴隨著人口的快速增加,趙長星愈發清晰的感覺到,整體社會的效率已經極大的降低了。


    權責不清、分配不均、人員混亂等問題愈發明顯的凸顯了出來。


    “到了建立一個政府,全麵統籌文明各項事宜的時候了。”


    趙長星下定了決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宇宙最後一個人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彩虹之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彩虹之門並收藏全宇宙最後一個人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