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代的60名人類成年並搬入到二號綜合基地之中這天,趙長星召集了所有人,全部匯聚到了二號綜合基地那塊麵積高達2000平米的操場之上,舉行了一次以當前發展水平來說堪稱盛大的慶祝儀式。之後,所有人便再次一頭紮入到了建設任務之中。


    首先需要進行的,當然是完善工業區那些之前未能完成的生產線,提升人類文明的工業覆蓋麵,以及將相關的配套設施建造出來。


    這項工作又用去了大約一年的時間。此刻,工業區一期任務終於全部完工。而趙長星也終於可以代表此刻的所有人,驕傲的說出那句話了。


    “我們此刻已經具備了相當水平的工業能力。”


    雖然產量低、分工粗糙、產品質量較低、自動化水平也較低、覆蓋的工業類目極其有限等等,但無論如何,這總算是一個好的開始,一個較為堅實的基礎。


    接下來要做的,便是提升工藝水平、提升產量等一係列的事情。不過這些事情需要慢慢來,暫時急不得。此刻擺在趙長星等人麵前的任務,是另一件事情,也即,趙長星許久之前就答應過人們的三號種植基地。


    三號種植基地的主要職能並不是為人們提供糧食。糧食這方麵,有一號綜合基地和二號種植基地在,短時間內已經無需擔憂了。三號種植基地的主要任務,是種植經濟作物。


    譬如棉花、花生、油菜、甘蔗、甜菜、土豆、玉米、水果、香料等等。有了三號種植基地的產出,人們就可以較為穩定的獲取到棉花、油料、糖料、澱粉等物資了。


    這些東西不僅對於人們的日常生活極為重要,在工業生產上也具備極為重要的作用。之前是沒有時間,騰不出手,現在萬事俱備,當然要立刻著手將其建造出來。


    此刻,麵對著手下總計100人的前所未有的龐大建設團隊,趙長星將需要值守在各處的人員俱都劃分出去之後,手中可以調用的還剩下了足足60人。


    一聲令下之後,三號種植基地的建設立刻開始。


    這一次建設,趙長星打算規模更大一些。於是,三號種植基地便史無前例的達到了三萬平方米的驚人麵積,其中種植的各種作物類型高達數百種。單單棉花的種植麵積就有3000平方米。采用雙層種植法麵積翻倍之後,便是6000平方米。


    以經過優化改良之後的棉花,生長周期約為180天,也即一年可以種植兩次。產量每季則有3噸左右,一年可以收獲大約6噸,完全可以滿足現階段生活與工業方麵的需求。


    玉米的種植麵積也再度劃分了3000平米,土豆與大豆也同樣如此,其餘一些種類則各自分配了100到2000平米不等,最終將總計三萬平米的麵積瓜分殆盡。


    當然,這種分配隻是臨時的,隨時可以靈活的變動。如果有需要,整個三號種植基地都可以在短時間內被改造成糧食生產基地,可以全部種上小麥或者水稻,以最快的速度大批量的產出糧食來。


    “等三號種植基地建成了,至少在幾十年內,我們都不用再去關心這些土裏長出來的東西不夠用了。”


    因為三號種植基地比較大的緣故,就算此刻人手充足,它的建設也用去了數年的時間。不過,在建設它的過程之中,其餘的方麵也並沒有停滯,而是同樣在發展著。


    比如,工業區之中的人們便在這段時間之中,數次改進工藝,可觀的提升了鋼鐵、鑄造件、化工產品等的生產質量與數量,再度提升了工業化的水平。


    所謂的技術進步,便是這樣一步一步,一點一點來的。


    這便是人手充足的好處。來到塞德娜星幾十年來,趙長星終於可以做到多點開花,齊頭並進,數個任務同時發展了。


    當三號種植基地終於投入生產,且產出了第一批棉花,並運進了早已建好的棉紡廠之中時,一個個衣衫襤褸,如同難民一般的人們同時發出了歡呼。


    此刻,人們所擁有的每一件衣服,都已經被不同的人穿過了少則十幾年,多則幾十年的時間。就連趙長星,身上所穿的衣服都有七八個補丁。


    人們對於新衣服的渴望,絲毫不比對糧食的渴望少。


    現在,人們終於可以自己生產服裝了。


    眾多棉花被運進了棉紡廠,被加工成了布料,隨即又運進了被服廠,依照小希數據庫之中存儲的服裝圖紙,被智能化機器裁剪加工成了一件件大小不同的衣服。


    上衣、短褲、長褲、T恤、內衣內褲、襪子、毛巾等等,應有盡有。


    這些服裝其實並沒有什麽設計風格,一切以便於勞動、穿著舒適、堅韌耐用為主。放在以往的地球上恐怕擺地攤大甩賣都沒有人要,但在這裏,拿到了新衣服的人們卻高興地如同過年一般。


    看著高興的人們,趙長星也欣慰的笑了起來。


    完成了三號種植基地的建設,趙長星帶著人們又立刻投入到了另一件事情上。


    他感到,全麵升級工業區已經刻不容緩了。


    在第五代的孩子們已經6歲,第六代的100名嬰兒已經誕生的現在,人類文明已經全麵脫離了掙紮求生的最初階段。可以說,隻要沒有大的意外和災難——就像之前的小行星撞擊事件,現在的人們已經可以很舒適的生活下去了。


    在這個階段,全麵提升工業化水平才是最為緊要的事情。畢竟,人類文明不可能永遠局限在這麽一顆小小的塞德娜星之上,種植車間再大,也種不出星辰大海。


    想要重回宇宙,唯有工業化可以做到。


    尤其是那時不時就能收到一條的來源不明的信號,更是讓趙長星憂心忡忡,心中總是充滿了急迫感。


    但工業化需要大量的人口。不是幾十幾百,也不是幾千,而是幾萬幾十萬的工業人口。


    火種號飛船之中當然是有足夠的精子與卵子儲備的,趙長星具備快速擴大人口數量的基本條件。但關鍵問題在於火種號飛船的容量有限。


    孩子們需要長到成年之後才可以離開火種號飛船。而此刻,火種號飛船的極限容納量,不過才400人左右而已。這其中,還得包含100名躺在保溫箱之中不會到處跑的小嬰兒。


    這也就意味著,火種號飛船最快也隻能做到每4.5年孕育出100名人類。再快,火種號飛船內就放不下了。而這個速度顯然太慢。要指望這個速度去實現工業化,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


    <a id="wzsy" href="http://m.1200ksw.net">零點看書網</a>


    必須盡快提升人口增長水平這件事情,已經成為了所有成年人的共識。而想要達到這個目的,現階段唯一可行的辦法,便是修複、改造火種號飛船,為孕育新一代人類提供更大的空間。


    此刻,從遙遠的地球運來的天量物資幾乎全都搬運到了塞德娜星上,騰出了大量的空間。這些空間毫無疑問是可以接受改造的。同時,受損嚴重的第三圈層也具備修複的潛力,到時,第三圈層也可以容納一些人口。


    在以往時候,想要改造、修複火種號飛船簡直是癡心妄想。不過,具備了初級工業化能力的現在,這件事情倒不是不能去嚐試一下。


    這,便是趙長星帶領著所有人全部投入到對工業區升級改造任務的最根本原因。


    想要提升產品質量與產量,最有效的途徑,便是提升智能化與專業化水平。智能化不用多說,有小希在,可以通過它來實現。專業化,則是指擺脫過去那種“一條生產線生產多種產品”的模式,恢複到地球上早已經經過千百次驗證的“專門的生產線生產專門的產品”模式。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擺在趙長星麵前的建造清單有一長串。


    年產1000噸乙烯生產線、年產2000噸硫酸生產線、大型液壓機、精密鑄造工廠等等,足足有幾十個。


    要全部完工,恐怕最少也要十幾年的時間。這還是在再過10年左右,第五代的100名孩子也將成年的前提之下。


    時間便在這年複一年,日複一日的忙碌之中悄然溜走。趙長星仍舊始終維持著那副年輕人的模樣,但第一代的人們,卻已經悄然出現了白發。他們臉上有了皺紋,身材開始走樣,眼睛開始昏花,手掌的穩定性也大不如前。


    他們如今已經有六十多歲了,已經真正進入到了老年階段。


    在對工業區進行升級改造的第七年,某一天早晨,王峰並沒有如同以往一樣準時起床。人們察覺到不對,在呼喚無果之後,強行破開了他獨居的房門,便看到,頭發已經花白的王峰躺在床上,已經失去了生命。


    一場突如其來的心髒病在睡夢之中奪走了他的生命。


    人類文明遷移到塞德娜星之後,第一次出現了減員。


    人們忍受著心中悲傷的煎熬,沉默著將他埋葬到了塞德娜星上特意劃出的一片區域之中——這裏被趙長星規劃成了墓園,之後,人們再度投入到了建造任務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宇宙最後一個人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彩虹之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彩虹之門並收藏全宇宙最後一個人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