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等多久,爺爺陳明果然來到了幼兒園門口,見到兒媳吳玲站在外頭,笑嗬嗬說,“阿玲啊,今天陽陽我來接,你先回去上班吧。今天我買了隻鴨子,晚上燉湯。”
吳玲對公公微笑了下,自從嫁入陳家以來,吳玲就與公婆相處極好,可能雙方都是讀書人,所以深知家和萬事興的理念,一般情況她都會聽著公婆的話。不過,在教育兒子的方麵,吳玲向來是爭取“主權”的。在吳玲看來,爺爺***一輩,對於孫子是過於溺愛的,所以她這當媽的雖然工作忙,可也得當好“黑臉”才成。
“爸,陽陽說今天你帶他去辦些事,什麽事兒啊,怎麽也沒聽說?”吳玲一直等著陳明到來,就為弄清楚,不然人小鬼大的兒子突然蹦出要跟爺爺去辦事,她哪放心。
“嗬嗬,也怪我沒來得及說,一時半會兒說不清楚,是帶陽陽見我一個老大哥,你要是忙先回政府,要是還行,那不如跟我們爺倆走上一趟,也算你跟阿東的長輩,見見也是應該的。”
陳明所說的長輩,自然是常勝老爺子,而今天,陳陽正是由爺爺領著前來拜師學藝的。
吳玲果然在好奇心的驅動下跟著一同來到,當她步入常勝老人家那幽靜的小庭院時,看著兒子的目光有些無奈,也有些迷惑。
一路上,陳明已經將今天要做的事和起因都與吳玲說了,吳玲對兒子想學武,想不出什麽反對的道理,可也覺得有些不太好。
常勝老人沒有伴侶,此時隻有阿猛的媳婦在家服侍公公,也是個熱心的大嬸,見到公公的老友帶著孫子兒媳來拜訪,立刻招呼進去泡茶。
陳陽看到兩層小樓裏簡單的擺設,除了一台黑白電視和一隻吊扇,別無其他電器,再看牆壁上那幾副軍人海報的日曆,大致就能了解老人生活的作風,由衷地欽佩。
常勝老爺子從樓上下來,與陳明談論了一些往昔趣事,並熱絡地聊了聊別的友人的近況後,才轉入正題。
得聞竟是陳陽這個小不點想學武,常勝老爺子原本看似渾濁的雙眸陡然亮過一絲精芒,有些不可置否地對陳陽說道:“陽陽,學武是要從基礎做起,很枯燥,很沒意思,不是你在幼兒園裏玩滑滑梯那麽輕鬆的。而且真的開始學,常爺爺不會手軟,如果做了不好,就會動手打你。”
陳陽聽到要被打,頓時心裏忐忑,其實自己學武的心思,更大程度上是強身健體,學些防身技巧,可不是要成為武林高手,所向睥睨的,如果武功還沒學多少,就全身青腫,那可就鬱悶死了。
想了想,陳陽小聲說:“常爺爺,我是想鍛煉身體,然後,長大可以保護好自己,不是想像常爺爺那樣在軍隊裏打仗,跟敵人生死搏鬥,所以,能不能……降低點要求……”
陳明本以為自己孫子應該會答應下來,露出堅定神色,為自己在老友麵前爭光。而吳玲則是擔心兒子一口答應,以後大為吃虧,惹得大家麵子都不好看。
卻不想,陳陽讓在場的人都愣住了――這是什麽?降低要求?談判!?
常勝老爺子似乎過了良久才回過神來,看著這個才五歲的小男孩不禁苦笑,“小滑頭,你說話真老實。不過,如果你隻想鍛煉身體,學點防身的武功,那倒的確不用太認真。你現在還小,以後還要上小學,上初中,讀書最重要。你真想學,那以後放學後,來我這裏學上一個鍾頭什麽,也就夠了。反正你不是要學很厲害的功夫,普通強身健體的武功,慢慢地練,也就能成了。”
這樣的法子正合陳陽的口味,自己不要上陣殺敵,隻求身強體壯,當即同意了下來。
離開常勝老人家時,雙方通過商量,陳陽以後放課後,就來這裏學一小時,然後由剛好能下班的吳玲接他回家。
陳陽還很乖巧地奉茶喊“師傅”,讓常勝老人開懷大笑。
其實,收陳陽這個小徒弟,更大程度上是老人平日悠閑,找點事做,畢竟不是真的傳授什麽很強的作戰技巧,亦練武亦休閑而已。
至於以後,陳陽在學習日常常往師傅家跑,紮馬步,練拳腳,自不多說。
十月國慶節的時候,陳東帶著吳玲,以及陳南、蔣美琴這對新婚夫婦,四人一同去北京玩了幾日。
陳陽原本也打算被帶去,不過奶奶張青說了:小孩子去了也不記得什麽,長大再去就是了,以後有的是時間。
陳陽對奶奶這話很是無奈,這讓他想起爺爺給他講的一個古時小故事,故事是這樣的:
一個年輕人家中來了客人,爺爺與那客人喝酒,年輕人也想上桌吃些酒菜。可是,他爺爺說:“你是年輕人,以後有的是時間吃喝,現在還是多做事,出去放羊吧。”
年輕人鬱悶不已,但也隻得聽爺爺的話。
當晚,他爺爺出門,卻現門口的草地上,兩隻小羊羔被吊在了樹上,正“咩咩”哀叫,那母羊則在那裏安然吃草,大怒下,叫來孫子問這是怎麽回事。
那年輕人說:“小羊年輕,以後有的是時間吃草,現在還是讓給母親吃吧。”
……
不過,陳陽對***這點小心思其實也有些了解的,因為奶奶暈車、暈船,更是不敢碰飛機,聞到點機油味道就會嘔吐,所以出遠門的機會都很少,哪怕讓她去,她也不敢。
可奶奶畢竟沒讀過什麽書,嫉妒心總歸有些的,見到子女們都這麽灑脫地去北京玩,心裏有些不平衡,怎麽也得把孫子留身邊才好過點。
陳陽感慨,奶奶是好,可也是一小心眼的婦人爾。
幸虧陳陽知道北京那地方實在沒啥花頭,且不說天安門那塊的景點排隊都整你個半死,八達嶺更是上去都堵塞死人,而自己前世就已經去過數次,也懶得再去。除了說它是都以外,陳陽想不出多少理由旅遊去北京的。
但是,此次國慶節回來,父親陳東卻是給陳陽帶回來一件原本忘記的,具有深遠影響的禮物。
吳玲對公公微笑了下,自從嫁入陳家以來,吳玲就與公婆相處極好,可能雙方都是讀書人,所以深知家和萬事興的理念,一般情況她都會聽著公婆的話。不過,在教育兒子的方麵,吳玲向來是爭取“主權”的。在吳玲看來,爺爺***一輩,對於孫子是過於溺愛的,所以她這當媽的雖然工作忙,可也得當好“黑臉”才成。
“爸,陽陽說今天你帶他去辦些事,什麽事兒啊,怎麽也沒聽說?”吳玲一直等著陳明到來,就為弄清楚,不然人小鬼大的兒子突然蹦出要跟爺爺去辦事,她哪放心。
“嗬嗬,也怪我沒來得及說,一時半會兒說不清楚,是帶陽陽見我一個老大哥,你要是忙先回政府,要是還行,那不如跟我們爺倆走上一趟,也算你跟阿東的長輩,見見也是應該的。”
陳明所說的長輩,自然是常勝老爺子,而今天,陳陽正是由爺爺領著前來拜師學藝的。
吳玲果然在好奇心的驅動下跟著一同來到,當她步入常勝老人家那幽靜的小庭院時,看著兒子的目光有些無奈,也有些迷惑。
一路上,陳明已經將今天要做的事和起因都與吳玲說了,吳玲對兒子想學武,想不出什麽反對的道理,可也覺得有些不太好。
常勝老人沒有伴侶,此時隻有阿猛的媳婦在家服侍公公,也是個熱心的大嬸,見到公公的老友帶著孫子兒媳來拜訪,立刻招呼進去泡茶。
陳陽看到兩層小樓裏簡單的擺設,除了一台黑白電視和一隻吊扇,別無其他電器,再看牆壁上那幾副軍人海報的日曆,大致就能了解老人生活的作風,由衷地欽佩。
常勝老爺子從樓上下來,與陳明談論了一些往昔趣事,並熱絡地聊了聊別的友人的近況後,才轉入正題。
得聞竟是陳陽這個小不點想學武,常勝老爺子原本看似渾濁的雙眸陡然亮過一絲精芒,有些不可置否地對陳陽說道:“陽陽,學武是要從基礎做起,很枯燥,很沒意思,不是你在幼兒園裏玩滑滑梯那麽輕鬆的。而且真的開始學,常爺爺不會手軟,如果做了不好,就會動手打你。”
陳陽聽到要被打,頓時心裏忐忑,其實自己學武的心思,更大程度上是強身健體,學些防身技巧,可不是要成為武林高手,所向睥睨的,如果武功還沒學多少,就全身青腫,那可就鬱悶死了。
想了想,陳陽小聲說:“常爺爺,我是想鍛煉身體,然後,長大可以保護好自己,不是想像常爺爺那樣在軍隊裏打仗,跟敵人生死搏鬥,所以,能不能……降低點要求……”
陳明本以為自己孫子應該會答應下來,露出堅定神色,為自己在老友麵前爭光。而吳玲則是擔心兒子一口答應,以後大為吃虧,惹得大家麵子都不好看。
卻不想,陳陽讓在場的人都愣住了――這是什麽?降低要求?談判!?
常勝老爺子似乎過了良久才回過神來,看著這個才五歲的小男孩不禁苦笑,“小滑頭,你說話真老實。不過,如果你隻想鍛煉身體,學點防身的武功,那倒的確不用太認真。你現在還小,以後還要上小學,上初中,讀書最重要。你真想學,那以後放學後,來我這裏學上一個鍾頭什麽,也就夠了。反正你不是要學很厲害的功夫,普通強身健體的武功,慢慢地練,也就能成了。”
這樣的法子正合陳陽的口味,自己不要上陣殺敵,隻求身強體壯,當即同意了下來。
離開常勝老人家時,雙方通過商量,陳陽以後放課後,就來這裏學一小時,然後由剛好能下班的吳玲接他回家。
陳陽還很乖巧地奉茶喊“師傅”,讓常勝老人開懷大笑。
其實,收陳陽這個小徒弟,更大程度上是老人平日悠閑,找點事做,畢竟不是真的傳授什麽很強的作戰技巧,亦練武亦休閑而已。
至於以後,陳陽在學習日常常往師傅家跑,紮馬步,練拳腳,自不多說。
十月國慶節的時候,陳東帶著吳玲,以及陳南、蔣美琴這對新婚夫婦,四人一同去北京玩了幾日。
陳陽原本也打算被帶去,不過奶奶張青說了:小孩子去了也不記得什麽,長大再去就是了,以後有的是時間。
陳陽對奶奶這話很是無奈,這讓他想起爺爺給他講的一個古時小故事,故事是這樣的:
一個年輕人家中來了客人,爺爺與那客人喝酒,年輕人也想上桌吃些酒菜。可是,他爺爺說:“你是年輕人,以後有的是時間吃喝,現在還是多做事,出去放羊吧。”
年輕人鬱悶不已,但也隻得聽爺爺的話。
當晚,他爺爺出門,卻現門口的草地上,兩隻小羊羔被吊在了樹上,正“咩咩”哀叫,那母羊則在那裏安然吃草,大怒下,叫來孫子問這是怎麽回事。
那年輕人說:“小羊年輕,以後有的是時間吃草,現在還是讓給母親吃吧。”
……
不過,陳陽對***這點小心思其實也有些了解的,因為奶奶暈車、暈船,更是不敢碰飛機,聞到點機油味道就會嘔吐,所以出遠門的機會都很少,哪怕讓她去,她也不敢。
可奶奶畢竟沒讀過什麽書,嫉妒心總歸有些的,見到子女們都這麽灑脫地去北京玩,心裏有些不平衡,怎麽也得把孫子留身邊才好過點。
陳陽感慨,奶奶是好,可也是一小心眼的婦人爾。
幸虧陳陽知道北京那地方實在沒啥花頭,且不說天安門那塊的景點排隊都整你個半死,八達嶺更是上去都堵塞死人,而自己前世就已經去過數次,也懶得再去。除了說它是都以外,陳陽想不出多少理由旅遊去北京的。
但是,此次國慶節回來,父親陳東卻是給陳陽帶回來一件原本忘記的,具有深遠影響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