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崔文卿早早起身,在縣衙內用罷簡單的早膳之後,就與蘇軾、寧貞同路,一道向著城外的陸氏莊院而去。


    來到北門,崔文卿並沒有急著出發,而是折轉向西,前去了護衛營地。


    昨日,朝廷所賜的百餘護衛並沒有跟隨著他們同路進城,而是在童擎的帶領下,駐紮在保德縣西南的一處草原河穀中待命策應。


    當崔文卿一行抵達的時候,可見幽幽河穀中已經矗立起了十來座牛皮帳篷,恰如草地上生出的巨大蘑菇。


    童擎年紀輕輕不假,然安營紮在倒是頗有章法,雖然在大齊境內,且還是在能征善戰的振武軍駐地,但他還是安排了一應的防禦措施。


    整個營地全是用木柵欄圍上一圈,圍裹得嚴嚴實實,毫無懈怠。


    而營門正前方矗立著一排排拒馬木障,隨後便是一個負責警戒看守的十人隊,烈烈戰旗飄蕩長空,隻要是遇到敵人奇襲,營內的士卒很快就能做出反應。


    見狀,崔文卿滿意的點點頭,看來將這支百人護衛隊交給童擎統領,倒是一個非常英明的決定。


    當下也不遲疑,縱馬走入了營中。


    此刻,童擎正在營地內歇息,聽到崔文卿到來,自然是非常高興,連忙出了中軍大帳親自迎接。


    “哈哈,文卿姐夫,你可終於來了,我還以為你會在保德縣內呆上幾天呢。”見到崔文卿,童擎便露出了笑容。


    崔文卿拍了拍他的肩頭,失笑言道:“你以為這大冷天的我願意出城來麽?沒辦法,這安撫使就是一個勞碌命,走吧,帶上幾個人,陪我一道去一個地方。”


    童擎點點頭,連忙安排去了。


    蘇軾淡淡笑道:“怎麽,有寧護衛同路而去,莫非文卿兄還有什麽不放心之處?居然還要帶上護衛?”


    崔文卿笑道:“依我看來,隩州百姓升亂並非是那麽簡單的事情,有備無患總比措手不及好,況且遇到危險,寧貞一個人隻怕也是應付不過來。”


    蘇軾微微頷首表示認同,心內卻有些不以為然,暗忖道:這文卿兄為何竟變得愈發謹慎呢,去老百姓的莊院而已,能夠遇到何等危險?


    當下也不多言,待等待童擎挑選了二十餘名騎馬護衛,一行人這才出了大營,朝著官道向東而去。


    陸氏莊院建在保德縣東南,由於乃是舉族遷移而來的江南大族,加之又是江東陸氏旁支,故而當初保德縣縣令葉長春為陸氏挑選了一處不錯之地。


    這片土地位於黃河岸邊的寬闊平原上,雖比不得江南路魚米之鄉那樣物產豐沛,但也絕對算得上是保德縣數一數二的好地。


    按道理來說,取得這麽好的一塊土地,陸氏理應對朝廷感恩戴德才是。


    然也不知道為何,這次提出返回江南,陸氏乃是最為堅定的一個,崔文卿實在不明白為何陸氏還這樣不滿足,難道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得隴望蜀不成?


    帶著這樣的疑問,馬隊已經拐上了通往陸氏莊院的夯土小道。


    可見小道兩邊全都是開墾得甚是規整的耕田,許多農人正躬身其中種植小麥大麥,可聞山歌聲聲,耕牛哞哞,實乃一片火熱的場景。


    崔文卿本是農村出身的孩子,見狀不由想起了當初幼時在農地裏幹活的情景,一時之間不由感概中來,滿是懷念。


    如果這些農人不叫嚷著離開隩州,這一幕看起來將會是多麽的安居樂業,惹人羨慕啊。


    可惜的是,農人們的心卻沒有真正紮根在隩州這片土地之上,此番種種,實乃誠為憾事!


    這時候,負責領路的李師爺開口說道:“崔大人,眼前這些農夫,全都是依附陸氏的佃農,根據官府的名冊,足足有五百戶上下,按照每戶五口人計算,也就是兩千五百多人了。”


    崔文卿聽得一陣咂舌,驚訝道:“這麽說起來,連起陸氏那一千多人,陸氏豈不是控製了三千多農人?”


    “差不多吧。”李師爺點點頭,“不僅如此,這些佃農均視陸氏為主,聽起號令,按其行事,長期以來陸氏一直非常令葉縣令頭痛,這次幸蒙安撫使大人親至,相信一定能夠解決困擾保德縣的這個大麻煩。”


    崔文卿淡淡一笑,自動過濾了李師爺最後的馬屁之言。


    坐鎮保德縣處理亂民一事,離不開如李師爺這樣通曉情況的地頭蛇相助支持,崔文卿用人向來不會拘於常理,倒不會因為李師爺的拍馬奉承和見風使舵而不重用他。


    一路上,寧貞聽崔文卿等人說了不少,倒是對隩州的亂想隱隱知曉,雖不是那麽願意開口,但還是忍不住問出了心中的疑問:“這些農人全都是自由之身,且前來隩州之時朝廷也已經為他們安排了土地耕種,為何他們卻還要依附於豪族大姓,甘願作其佃農呢?”


    聞言,蘇軾微笑解釋道:“哈哈,寧護衛你就在中樞對於農人們的事情不甚了了,他們這麽做也是為了減免賦稅啊!”


    “減免賦稅?何意?”寧貞好奇追問。


    崔文卿心知寧貞出身貴胄,豈識農人納稅之苦?於是乎輕歎一聲言道:“昔日大唐盛世之際,西平郡王陸瑾主持朝政改革稅製,將大唐從過去的租庸調製稅收變作了“兩稅法”,兩稅法是以原有的地稅和戶稅為主,統一各項稅收而製定的新稅法。由於分夏、秋兩季征收,所以稱為“兩稅法”。兩稅法是對當時賦役製度較全麵的改革,大齊承襲唐製,所以目前也實行的兩稅法,每年稅收按照戶籍人數以及耕地數量進行征收。”


    寧貞明白了過來,仍舊還是有不解之處,問道:“但是即便如此,與農人們甘願成為佃戶有什麽關係呢?”


    崔文卿笑道:“怎麽會沒有關係,關係可大了,據我說知,寧護衛你們家中乃是開國郡公之爵吧?”


    寧貞的祖父乃是跟隨齊太祖南征北戰的重要謀士,後來也成為了大齊開國後的第一位尚書令,目前雖然已經病故,但開國郡公之爵依舊繼承了下來。


    故而麵對崔文卿的詢問,寧貞點點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妻為大都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布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布衣並收藏妻為大都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