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待當前局麵的話,那他們在吳軍的帶領下,其實已經完成了一半的任務了。


    這是原先在實際行動前,他和姚琦所沒想到的一種順利局麵。


    行動開始後的情況進展,不僅讓敵方人員沒有想到,就是連他們自己也是沒想到的。


    從一開始的衝擊,到隨後的打擊,再到後麵的“回馬槍”式的戰場清理,都是一氣嗬成,順利完成的。


    不僅行動前的所有預想都實現了,甚至有些事情是超出預期的。


    在這麽好的形式下,如果為了保全自己,而選擇離開最有可能吸引敵人主動來攻擊的位置,那就等於是前功盡棄了。


    在忽然之間,龐清明白了吳軍剛才所說的現在是“關鍵時刻”的深意了,這四個字的意義可是不同尋常的。


    當然,他在敬佩吳軍考慮事情之長遠,看待問題之全麵的同時,也是有著自己對於當前情況的考量的。


    龐清想著他們四人憑借著剛才戰鬥中的繳獲,在多了數支射程較遠的“漢陽造”後,又多了一挺性能優良的丹麥1904型麥德森輕機槍,更是讓他感覺如虎添翼,充滿了能抵禦住敵人進攻的信心。


    這有了趁手的武器後,為何就不能好好的跟敵人幹一仗呢?


    龐清就是這樣的勇猛性格,也是一個嫉惡如仇的人,心裏對這些和反叛衛部分子沆瀣一氣的匪徒是充滿了憤恨的。


    有機會能好好的打擊一下他們,進而消滅他們,為總衛除於這個禍患,為當地百姓除去禍害,他是怎麽也不會放過這樣的好機會的。


    吳軍這時來到那個躺在地上不能動彈的匪徒身邊,看這個人昏昏沉沉的,就沒有說話,而是將自己手裏的衣服蓋在他的身上。


    然後,他席地而坐,右手扶著“漢陽造”,心裏計算著時間。


    對於後麵的行動安排,吳軍其實心中早已有了計較了,隻不過他沒有先說出來,是想讓姚琦和龐清兩個人能自己想通這個問題,做出正確的選擇。


    這樣做,比自己直接給他們講出來如何去做,怎麽行動的效果是要好很多的。


    雖然總衛特使雍詩菁將對接城外己方人員的任務交代給了自己,姚琦和龐清是作為護衛人員隨行的,在名義上自己是幾人中的核心,實則是任務的負責人。


    但吳軍知道,自己畢竟是總衛特使雍詩菁昨日到桐廬後,才從衛部調到他身邊任職做事的,時間短的可以忽略不計。


    這相對於總衛調到桐廬的人員,自己的資曆尚淺,並不足以擔起領導負責之重任的。


    這也是為何雍甘平在布置自己屬下的兩名隊員時,並不明確他們主次之分的原因。


    吳軍知道自己在特使的心中是尚需磨煉的新人,在總衛人員的眼裏是要用行動和表現來證明自己的後起之秀。


    他與其說再多的話,都不如用實際的行動來替自己說話。


    吳軍坐在地上,望著對麵已經是黑成一片的山地樹林,盤算著待會兒的具體行動安排。


    他深知,從完成任務的角度看,他們是不能離開這裏的。


    回顧一下剛才的情況,在他們快速的衝擊和打擊之下,瞬間被打蒙了的匪徒,基本連個像樣的還擊都沒有,不光丟了哨卡,還折損了十個人。


    任是誰來當這個匪首,也是不能在吃了這麽大的虧之後,還忍氣吞聲的不來報複的,否則他怎麽在自己的部眾麵前立威呢?


    吳軍是從基層入職衛部當差的部屬,雖然年紀輕,但從長輩那裏和自己入職後的體驗中,都是知道江湖之上,最講究一個“威望”二字的。


    一個人要有威勢才會有自己的江湖地位,有了一定的江湖地位後才會有名望。


    而名望地位是一個闖蕩江湖之人最為看重的,沒有了名望地位,也就什麽都沒有了,那還有什麽指望呢?


    相對於有智謀,作風強悍之人,更容易憑借自己的勇猛,博得屬下的敬重,江湖上也會有響亮的名號,從而為人所重視和畏懼。


    對於自己的部眾是怎樣的一種德行,相信這個聰明的匪首一定會比旁人更清楚的。


    他從逃回駐地的屬下口中一定會得知,襲擊他設在大路上的哨卡的人,僅僅是憑借著一輛卡車,以及單一的駁殼槍這樣的槍械,至多還有手榴彈作為輔助的進攻武器後,一定會對是否實施報複行動,來做利弊權衡的。


    若是他無動於衷,並不思為自己的部屬報仇,對他們這輛車和所乘載的人進行報複,那他在自己部眾心中的威望,登時就會一落千丈。


    而如果他察覺出潛在的危險,發出立馬進行轉移的命令,則一定會在部眾裏造成分裂。


    雖然情況不至於立馬出現混亂,但離開了固定的巢穴,全員處於機動狀態中時,一定會對部眾的心理產生影響,隨著情緒的波動,有人難免會胡思亂想的。


    吳軍判斷這個哨卡被人端掉的情況,估計是這幫土匪聚集成夥,盤踞在此之後,第一次遇到的情況。


    之前這幫土匪肯定是在此間橫行無忌,異常囂張的,要不也不會堂而皇之的就敢在大路之上設卡攔截過往車輛。


    他們有恃無恐,uu看書 ww.ukansu肆意而為,所仰仗的究竟是什麽呢?


    吳軍覺得等圍殲了這幫土匪之後,就會搞清楚其中的緣由了。


    吳軍憑著自己的分析和感覺,知道匪首是個聰明人,他一定明白怎樣做才是對自己有利的事情。


    既然自己的部眾皆是好勇鬥狠之人,崇尚武力解決問題,那最為直接且能永絕後患的處理哨卡被人端掉,進行善後的做法就是對尚留在原地未走的仇家,也就是他們這幾個人,進行瘋狂的報複了。


    不論結果怎樣,對於這個匪首來說,都是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順利進行了報複,既雪了哨卡被人打掉的前恥,又消除了人心不穩的後患,何樂而不為呢?


    開展報複行動,無非是三種結果。


    第一是消滅了敵人,就樹立了自己保護部眾,在乎部眾權益的形象,今後誰也不會再有亂語可講。


    第二是沒有消滅敵人,也可以借機損耗一部分桀驁不馴的部眾,削弱對自己權威地位的威脅,也是很好的結果。


    第三是如果出現滅敵不成反被包圍的情況,也可以證明他先前的判斷是正確的,對他要立即進行轉移的命令有想法的部眾,就會明白今後遇事要聽誰的話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雍王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詡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詡銘並收藏雍王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