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非官方的原因,就是桐廬人很團結,同時也待人友好。
在桐廬,不會發生“窩裏鬥”以致於旁人得利的事情。
當然即便是本地人在同外地人做生意時吃了虧,也能公平公正的對待。
若是自身的問題,自是認作教訓,好好再來過,桐廬人篤信這“生意場上風水輪流轉”的道理,並不計較一些得失。
往往這樣一來,倒是留下了好的名聲與口碑,生意反而更加紅火。
這“進八出二”的生意,桐廬人做的是風生水起的,引得外地的客商是絡繹不絕的前來桐廬尋找合作夥伴和商機。
所以,百年前“流泉衛”最終落腳桐廬,還是很有獨到眼光的。
身處如此繁華的商業重鎮,衛部的生存得到了保障,百十號人的吃喝拉撒睡都有了著落。
這是有利的一麵,也是拱衛安丘總衛積極的一麵。
不利的一麵也有,概括起來就是八個字,即“紛繁亂心,鏡月水花”。
“流泉衛”相較於總衛的其它三衛,是放棄了自己的拿手行當,不再專注於偵查追蹤,而是改為了經商。
為此作為時任的主官,也就是謝流雲的太爺爺謝倚風,甚至做出了棄武從文的決定。
他果斷的從自身開始,不再讓自己的孫子,即謝流雲的父親謝聽鬆習武。
乃至所轄部屬除前衛需負責行動,不能廢棄武功一途外,一律不準在桐廬一地,向外人顯示出自己身具武功的情況,若是有違反者,當受嚴懲。
現在來看,這樣的決定,或許於當時的政治環境和他們處於東南沿海的地理位置有關。
桐廬隸屬於杭州,杭州位於浙江省北部,處於東南沿海,京杭大運河的南端,錢塘江下遊,是重要的商業物資集散中心,南宋的都城。
作為從北方遷徙而來的“流泉衛”,夾於北南之間,要想在杭州駐紮並生存下去,確實要比其它三衛要多費些心思和努力的。
但也正因為這樣的規定,導致“流泉衛”其後百年的時間裏,作為堂堂的“雍王衛”的“四大衛”之首,卻是唯一喪失了血性和銳氣的衛部。
然而,已經發生了蛻變的“流泉衛”卻不自知,衛部上下醉心於商業經營,甚至為了商業利益,做了一些出格的事情。
憑借著總衛撥付衛部的那筆巨資,“流泉衛”很快在數年內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開始了積極的擴張。
現今的“流泉衛”,雖不在某一個商業領域內成為三甲之一,但論起綜合實力來,卻是桐廬最大的商業綜合體,業務涵蓋遍布各個商業領域。
這是謝流雲的太爺爺和爺爺的有意為之,還是經營多元化的需要,估計在世襲“流泉衛”主官的謝家裏,也隻有謝聽鬆可以說的明白了。
關於“流泉衛”的經營狀況,也是雍詩菁需要盡快了解和掌握的內容,而且是很重要的工作內容。
雍銘對於這個方麵的問題,是極其關注的。
追根究底,在桐廬的實業,不論其主體經營者是誰,都是“雍王衛”的衛產。
雍銘作為“雍王衛”的新一代領軍人物,是絕不允許任何個人將衛產據為己有的,更不能容許在衛部中出現利益小團夥,內外勾結,損害衛部的利益。
“流泉衛”是“四大衛”之首,又恰巧出了主官失蹤的事情,自是首當其衝的要進行整頓的。
隻不過,現階段的任務是解救謝聽鬆,保證衛部關鍵人物的安全。
根據雍銘的計劃,“青牛衛”、“白鶴衛”和“寒煙衛”都是要經曆一遍核查的。
發現問題,就糾正問題,嚴重的情況,就要問責。
在這點上,雍銘是絕不會含糊的。
在將最後一筆當日的營業收入的現金放進保險櫃之後,謝世真鎖上了保險櫃。
收銀夥計緊跟著上前,鎖上了安放保險櫃的鐵屋的鐵門。
在他們一起退出庫房後,會計關上了庫房厚重的實木門,將門上了鎖。
謝世真等會計鎖上庫門之後,也將一把鑰匙插在庫房門的鎖眼中,轉動了三圈,也上了鎖。
金鋪庫房的門是雙鎖製,一把鎖的鑰匙掌握在會計手裏,一把鎖的鑰匙掌握在謝世真的手裏。
作為衛部的主官,謝聽鬆有庫房門的兩把鑰匙,卻沒有鐵屋和保險櫃的鑰匙。
金鋪的會計向衛部主官負責,雖是衛部左衛的部屬,卻並不受謝世真的轄製。
金鋪負責收銀的夥計在具體事務上向衛屬長官負責,但作為衛部的部屬,在管理上受衛部主官轄製。
這樣的管理模式在衛部的其它實業上,都是同樣存在的。
所不同的是,其它實業的具體負責人雖是謝世真的後衛部屬,卻可直接向衛部主官匯報具體的事務。
謝世真隻在管理上具備監督引導的作用,並無調動分配的權利。uu看書 .ukanhuco
這樣安排的結果,就是謝世真具備實際統管衛部經營實體的職權,但在具體經營上要服從於衛部主官。
衛部的人事管理和財務權利,都隻屬於衛部主官。
要是對照如今的管理模式,謝世真就是標準的職業經理人,隻負責經營的主體,對於個體的管理,雖有發言權,卻無處置權。
在忙完打烊之後的事情後,謝世真帶著夥計和會計,檢查了一遍門窗是否關閉了,然後關閉了店鋪內的燈,就開始鎖大門和上門板。
差不多快九點四十分的時候,謝世真和兩個部屬分開後,獨自走回家。
他的家其實跟店鋪就隔了三條街,離著安篤寺巷不遠,直線距離也就是三四百米的樣子。
他們這些在衛部任有職銜的僚屬,基本上都在主官家的附近居住,房子都是衛部分發的,便於他們集中待命和聽候調遣。
其餘部屬則是集中居住在各自衛屬的駐地附近,房子都是由衛部購置或租賃的宅院,基本上不會與當地居民雜居。
隻是隨著駐紮生活在桐廬日久,部屬們娶妻生子,後代繁衍至今,大都也是一大家子人了。
衛部提供的原有住房已不能滿足日常生活的需要,雖不得衛部認可支持,但多已自行尋找房屋租賃居住了。
對此情況,衛部其實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默許了,不然還能怎麽樣呢?
在桐廬,不會發生“窩裏鬥”以致於旁人得利的事情。
當然即便是本地人在同外地人做生意時吃了虧,也能公平公正的對待。
若是自身的問題,自是認作教訓,好好再來過,桐廬人篤信這“生意場上風水輪流轉”的道理,並不計較一些得失。
往往這樣一來,倒是留下了好的名聲與口碑,生意反而更加紅火。
這“進八出二”的生意,桐廬人做的是風生水起的,引得外地的客商是絡繹不絕的前來桐廬尋找合作夥伴和商機。
所以,百年前“流泉衛”最終落腳桐廬,還是很有獨到眼光的。
身處如此繁華的商業重鎮,衛部的生存得到了保障,百十號人的吃喝拉撒睡都有了著落。
這是有利的一麵,也是拱衛安丘總衛積極的一麵。
不利的一麵也有,概括起來就是八個字,即“紛繁亂心,鏡月水花”。
“流泉衛”相較於總衛的其它三衛,是放棄了自己的拿手行當,不再專注於偵查追蹤,而是改為了經商。
為此作為時任的主官,也就是謝流雲的太爺爺謝倚風,甚至做出了棄武從文的決定。
他果斷的從自身開始,不再讓自己的孫子,即謝流雲的父親謝聽鬆習武。
乃至所轄部屬除前衛需負責行動,不能廢棄武功一途外,一律不準在桐廬一地,向外人顯示出自己身具武功的情況,若是有違反者,當受嚴懲。
現在來看,這樣的決定,或許於當時的政治環境和他們處於東南沿海的地理位置有關。
桐廬隸屬於杭州,杭州位於浙江省北部,處於東南沿海,京杭大運河的南端,錢塘江下遊,是重要的商業物資集散中心,南宋的都城。
作為從北方遷徙而來的“流泉衛”,夾於北南之間,要想在杭州駐紮並生存下去,確實要比其它三衛要多費些心思和努力的。
但也正因為這樣的規定,導致“流泉衛”其後百年的時間裏,作為堂堂的“雍王衛”的“四大衛”之首,卻是唯一喪失了血性和銳氣的衛部。
然而,已經發生了蛻變的“流泉衛”卻不自知,衛部上下醉心於商業經營,甚至為了商業利益,做了一些出格的事情。
憑借著總衛撥付衛部的那筆巨資,“流泉衛”很快在數年內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開始了積極的擴張。
現今的“流泉衛”,雖不在某一個商業領域內成為三甲之一,但論起綜合實力來,卻是桐廬最大的商業綜合體,業務涵蓋遍布各個商業領域。
這是謝流雲的太爺爺和爺爺的有意為之,還是經營多元化的需要,估計在世襲“流泉衛”主官的謝家裏,也隻有謝聽鬆可以說的明白了。
關於“流泉衛”的經營狀況,也是雍詩菁需要盡快了解和掌握的內容,而且是很重要的工作內容。
雍銘對於這個方麵的問題,是極其關注的。
追根究底,在桐廬的實業,不論其主體經營者是誰,都是“雍王衛”的衛產。
雍銘作為“雍王衛”的新一代領軍人物,是絕不允許任何個人將衛產據為己有的,更不能容許在衛部中出現利益小團夥,內外勾結,損害衛部的利益。
“流泉衛”是“四大衛”之首,又恰巧出了主官失蹤的事情,自是首當其衝的要進行整頓的。
隻不過,現階段的任務是解救謝聽鬆,保證衛部關鍵人物的安全。
根據雍銘的計劃,“青牛衛”、“白鶴衛”和“寒煙衛”都是要經曆一遍核查的。
發現問題,就糾正問題,嚴重的情況,就要問責。
在這點上,雍銘是絕不會含糊的。
在將最後一筆當日的營業收入的現金放進保險櫃之後,謝世真鎖上了保險櫃。
收銀夥計緊跟著上前,鎖上了安放保險櫃的鐵屋的鐵門。
在他們一起退出庫房後,會計關上了庫房厚重的實木門,將門上了鎖。
謝世真等會計鎖上庫門之後,也將一把鑰匙插在庫房門的鎖眼中,轉動了三圈,也上了鎖。
金鋪庫房的門是雙鎖製,一把鎖的鑰匙掌握在會計手裏,一把鎖的鑰匙掌握在謝世真的手裏。
作為衛部的主官,謝聽鬆有庫房門的兩把鑰匙,卻沒有鐵屋和保險櫃的鑰匙。
金鋪的會計向衛部主官負責,雖是衛部左衛的部屬,卻並不受謝世真的轄製。
金鋪負責收銀的夥計在具體事務上向衛屬長官負責,但作為衛部的部屬,在管理上受衛部主官轄製。
這樣的管理模式在衛部的其它實業上,都是同樣存在的。
所不同的是,其它實業的具體負責人雖是謝世真的後衛部屬,卻可直接向衛部主官匯報具體的事務。
謝世真隻在管理上具備監督引導的作用,並無調動分配的權利。uu看書 .ukanhuco
這樣安排的結果,就是謝世真具備實際統管衛部經營實體的職權,但在具體經營上要服從於衛部主官。
衛部的人事管理和財務權利,都隻屬於衛部主官。
要是對照如今的管理模式,謝世真就是標準的職業經理人,隻負責經營的主體,對於個體的管理,雖有發言權,卻無處置權。
在忙完打烊之後的事情後,謝世真帶著夥計和會計,檢查了一遍門窗是否關閉了,然後關閉了店鋪內的燈,就開始鎖大門和上門板。
差不多快九點四十分的時候,謝世真和兩個部屬分開後,獨自走回家。
他的家其實跟店鋪就隔了三條街,離著安篤寺巷不遠,直線距離也就是三四百米的樣子。
他們這些在衛部任有職銜的僚屬,基本上都在主官家的附近居住,房子都是衛部分發的,便於他們集中待命和聽候調遣。
其餘部屬則是集中居住在各自衛屬的駐地附近,房子都是由衛部購置或租賃的宅院,基本上不會與當地居民雜居。
隻是隨著駐紮生活在桐廬日久,部屬們娶妻生子,後代繁衍至今,大都也是一大家子人了。
衛部提供的原有住房已不能滿足日常生活的需要,雖不得衛部認可支持,但多已自行尋找房屋租賃居住了。
對此情況,衛部其實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默許了,不然還能怎麽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