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09-11
奶奶對孫子的疼愛,是天經地義的,無可厚非,又是一代人,對子女的教育不同於父母,因此走向一個極端,卻忽視了對孫子成長的教育,放任自由,使孫子養成了一個懶散的習慣,逐步沾染上不良毛病,隻顧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從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和情緒。奶奶年紀一天大於一天,身體狀況一年不如一年,兄弟倆從來沒有顧及到這一點,沒想到為奶奶做點什麽,不懂得生活的艱難,不知道這日子是怎樣過來的,我行我素,一個恨不得整天泡在酒缸裏,一個整天沉睡在賭場上,混過自己的日子。
奶奶為了兩個孫子,在兩個孫子小的時候,起早摸黑,吃苦受累,為了生活,不能接濟之時,隻好賣了田地來維持,盼著孫子長大有個幫手就好了;自己的身體一年不如一年,兩個孫子長大了,對她沒有一點幫助,又想到兩個孫子要是能夠娶媳婦,成個家就好了。奶奶看著兩個孫子長大成人,心中十分著急,認為兩個孩子,農田裏的活不想幹,成天無所事事,這不是個辦法,一方麵,為兩個孩子找點事做,突然想到孩子他爹在世時,曾與開封俯的監獄長很熟,稱兄道弟的好朋友,於是找到了監獄長,監獄長看在當年的情份上,買了奶奶的一個麵子,把羅光傑安排在監獄裏,當了一名獄卒,有了一份正經的工作,可以說是吃官糧,這樣一來,羅光傑和城裏的一些酒鬼們混在一起,更是離不開酒;另一方麵,到處托媒人,張羅著為兩個孫子說門親事。奶奶的操心沒有白費,在媒婆三寸不爛之舌的撮合下,總算為大孫子羅光傑說了一門親,娶了周長順的女兒――周小丫一個漂亮的孫媳婦,了卻了第一個心願,笑得合不攏嘴。
新婚之夜,洞房花燭之時,客人、鄉親都散去,羅光傑渾身酒氣,喝得醉醺醺的,踉踉蹌蹌地走進洞房,揭開周小丫頭上的蓋頭,睜著迷糊糊的醉眼,瞅著周小丫,從上到下,看了又看,似乎怎麽也看不清楚,散發著一口的酒氣味,神智不太清楚地說:“妙……妙哉,妙哉。俺,羅……羅……羅光傑,前世之福,能……能娶如此……如此嬌豔之老婆,有得享受。”
周小丫羞答答的,不知道說什麽什麽,羅光傑就要擁抱周小丫,女孩子嗎,在這個時候,又是第一次,一方麵是害羞;另一方麵是害怕。周小丫在出嫁前母親悄悄地交代過,第一次會很痛的,一定要注意。於是,周小丫站起身來,往旁邊挪動了一下,羅光傑撲了個空,一下子倒在床上,一動不動地便呼呼大睡了起來。
女孩子害羞,似乎是一種本能,一種天生的本能。其實,一個十八、九歲的姑娘,哪有不思春的,在此之前從來沒和男人有過親密地接觸,雖然表現出一種害羞的表情,那隻是一種表麵現象,也是一種自然現象,內心卻充滿一種渴望,一種生理上的需求,這也是一種本能,就算是疼也要去嚐試一下。
周小丫真沒想到會是這樣,新婚之夜羅光傑喝得爛醉如泥,完全不省人事,倒在床上就睡著了,在一旁呆呆地站了一會兒,叫了幾聲相公,相公,羅光傑沒有應聲,又把羅光傑的身子推了幾下,還是沒有任何反映,沒有辦法,隻好將羅光傑的鞋子脫掉,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把羅光傑安排睡好,自己坐在床邊,心裏好不是滋味,新婚之夜沒有享受到新婚的樂趣,卻被相公冷落,一個人坐在床邊不知如何是好,禁不住地流下了眼淚。周小丫坐在床邊沉思了一會兒,自己安慰自己,反過來一想,覺得新婚之夜,喜慶之時,親朋好友,親戚六眷,大家歡聚一堂,相公心情高興,為了招待客人,盡興地多喝幾杯,飲酒過量也是可以理解的。想到這裏,周小丫的心情好受多了,原諒了相公,擦了擦眼淚,合衣靠在床沿邊,過了一晚上。
第二天早上,周小丫醒來,看見羅光傑睡得正香,不忍心去打攪,讓羅光傑多睡一會兒,自己梳洗完畢,遵從父母的教誨,孝敬長輩,尊敬丈夫,一個人走去房來,見過奶奶,並給奶奶請安說:“奶奶安好。”
奶奶心裏很高興,看到孫子――羅光傑,娶了這樣一個懂事的媳婦,打心眼裏喜歡,滿麵笑容,笑眯眯地說:“好,好,好閨女,奶奶很好。”並關心地問:“光傑對閨女如何?”奶奶的問話有兩重意思,一方麵表示長輩對晚輩的關心;另一方麵表示新婚之時,有沒有見紅。在鄉下,一般長輩都很注重和關心這個,在通常的情況下,是父母問兒子。奶奶見羅光傑還沒起床,就問了一句。
周小丫不知道怎樣回答奶奶的問話,新婚第一天,洞房花燭之夜,丈夫爛醉如泥,這好壞如何區別,又將如何評說,隻有將實情說了出來:“相公昨夜爛醉如泥,不省人事,睡得正香,尚未醒來,奶奶休怪。”
奶奶一聽皺了皺眉頭,心想:光傑這孩子怎麽會這樣,平日裏喝點酒也就罷了,新婚之夜,喝得爛醉如泥,不省人事,冷落新人,真是太不明事理,嗜酒如命,遲早被這酒斷送了性命。心疼地對周小丫說:“好閨女,光傑不明事理,別見怪,如此之好閨女,嫁進羅家受此委屈,奶奶於心不忍。”歎了一口氣,接著說,“光傑父母去世得早,是奶奶一手拉扯大,奶奶見這孩子可憐,從小寵之,養成之壞習慣,嗜酒如命。光傑能娶到閨女如此之好媳婦,乃前世修來之福氣。這孩子簡直太不懂事,看在奶奶之份上,一方麵多擔待;另一方麵多幫助。待會光傑醒來,奶奶得好生教訓之。”
周小丫說:“奶奶,不必如此,小女子,既已嫁與相公,相公自會有擔當,昨晚飲酒過多,想必是喜慶之日,乃一時之高興,無可厚非,則可諒之。”
奶奶說:“言之有理,好閨女,如此胸懷,奶奶聞之高興。飲酒傷身,奶奶擔心,光傑陋習不改,小倆口往後日子如何過之?”
周小丫並不知道羅光傑有嗜酒的習慣,心中微微一震,反勸慰奶奶說:“奶奶寬心,小女子非知相公有此習慣,日後慢慢勸之,應會改也。”
奶奶聽了很高興,簡單的幾句話,打動了奶奶的心,知道周小丫是一個通情達理,非常懂事的閨女,能夠說出這樣的話來,心中十分坦然,對周小丫說:“聽閨女之言,奶奶則有信心,便可放心。光傑嗜酒如命,奶奶年歲已高,也許教之無方,言語不當,至此累教不改,奶奶實無它法。光傑有閨女如此賢惠之妻,必將改之。”接著傷感地說:“隻怪其父母去世過早,孩子無知,奶奶教之無方,養成如此陋習,則怕酒後亂性,無法自律,肆意妄為,實在讓人揪心。”
周小丫聽完奶奶說的話,似乎覺得前後有點矛盾,又似乎有點不相信,看來事情不是那樣簡單,要改變一個人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首先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要有足夠的耐心,看著奶奶滄桑、著急的麵容,心裏感到難受,安慰奶奶說:“奶奶年歲已高,放寬心情,保護身子,此家離不開奶奶,依靠奶奶把持,不必再操此心。光傑雖有陋習,需得慢慢開導,逐步改之,不得操之過急。”
奶奶含著辛酸的淚水,心想:這樣好的閨女,光傑這陋習不改,卻苦了這樣的好閨女。勉強一笑說:“好閨女,奶奶能放心,光傑有如此之媳婦,日後必將改之,善待閨女,了卻奶奶之心願也。”
奶奶對孫子的疼愛,是天經地義的,無可厚非,又是一代人,對子女的教育不同於父母,因此走向一個極端,卻忽視了對孫子成長的教育,放任自由,使孫子養成了一個懶散的習慣,逐步沾染上不良毛病,隻顧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從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和情緒。奶奶年紀一天大於一天,身體狀況一年不如一年,兄弟倆從來沒有顧及到這一點,沒想到為奶奶做點什麽,不懂得生活的艱難,不知道這日子是怎樣過來的,我行我素,一個恨不得整天泡在酒缸裏,一個整天沉睡在賭場上,混過自己的日子。
奶奶為了兩個孫子,在兩個孫子小的時候,起早摸黑,吃苦受累,為了生活,不能接濟之時,隻好賣了田地來維持,盼著孫子長大有個幫手就好了;自己的身體一年不如一年,兩個孫子長大了,對她沒有一點幫助,又想到兩個孫子要是能夠娶媳婦,成個家就好了。奶奶看著兩個孫子長大成人,心中十分著急,認為兩個孩子,農田裏的活不想幹,成天無所事事,這不是個辦法,一方麵,為兩個孩子找點事做,突然想到孩子他爹在世時,曾與開封俯的監獄長很熟,稱兄道弟的好朋友,於是找到了監獄長,監獄長看在當年的情份上,買了奶奶的一個麵子,把羅光傑安排在監獄裏,當了一名獄卒,有了一份正經的工作,可以說是吃官糧,這樣一來,羅光傑和城裏的一些酒鬼們混在一起,更是離不開酒;另一方麵,到處托媒人,張羅著為兩個孫子說門親事。奶奶的操心沒有白費,在媒婆三寸不爛之舌的撮合下,總算為大孫子羅光傑說了一門親,娶了周長順的女兒――周小丫一個漂亮的孫媳婦,了卻了第一個心願,笑得合不攏嘴。
新婚之夜,洞房花燭之時,客人、鄉親都散去,羅光傑渾身酒氣,喝得醉醺醺的,踉踉蹌蹌地走進洞房,揭開周小丫頭上的蓋頭,睜著迷糊糊的醉眼,瞅著周小丫,從上到下,看了又看,似乎怎麽也看不清楚,散發著一口的酒氣味,神智不太清楚地說:“妙……妙哉,妙哉。俺,羅……羅……羅光傑,前世之福,能……能娶如此……如此嬌豔之老婆,有得享受。”
周小丫羞答答的,不知道說什麽什麽,羅光傑就要擁抱周小丫,女孩子嗎,在這個時候,又是第一次,一方麵是害羞;另一方麵是害怕。周小丫在出嫁前母親悄悄地交代過,第一次會很痛的,一定要注意。於是,周小丫站起身來,往旁邊挪動了一下,羅光傑撲了個空,一下子倒在床上,一動不動地便呼呼大睡了起來。
女孩子害羞,似乎是一種本能,一種天生的本能。其實,一個十八、九歲的姑娘,哪有不思春的,在此之前從來沒和男人有過親密地接觸,雖然表現出一種害羞的表情,那隻是一種表麵現象,也是一種自然現象,內心卻充滿一種渴望,一種生理上的需求,這也是一種本能,就算是疼也要去嚐試一下。
周小丫真沒想到會是這樣,新婚之夜羅光傑喝得爛醉如泥,完全不省人事,倒在床上就睡著了,在一旁呆呆地站了一會兒,叫了幾聲相公,相公,羅光傑沒有應聲,又把羅光傑的身子推了幾下,還是沒有任何反映,沒有辦法,隻好將羅光傑的鞋子脫掉,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把羅光傑安排睡好,自己坐在床邊,心裏好不是滋味,新婚之夜沒有享受到新婚的樂趣,卻被相公冷落,一個人坐在床邊不知如何是好,禁不住地流下了眼淚。周小丫坐在床邊沉思了一會兒,自己安慰自己,反過來一想,覺得新婚之夜,喜慶之時,親朋好友,親戚六眷,大家歡聚一堂,相公心情高興,為了招待客人,盡興地多喝幾杯,飲酒過量也是可以理解的。想到這裏,周小丫的心情好受多了,原諒了相公,擦了擦眼淚,合衣靠在床沿邊,過了一晚上。
第二天早上,周小丫醒來,看見羅光傑睡得正香,不忍心去打攪,讓羅光傑多睡一會兒,自己梳洗完畢,遵從父母的教誨,孝敬長輩,尊敬丈夫,一個人走去房來,見過奶奶,並給奶奶請安說:“奶奶安好。”
奶奶心裏很高興,看到孫子――羅光傑,娶了這樣一個懂事的媳婦,打心眼裏喜歡,滿麵笑容,笑眯眯地說:“好,好,好閨女,奶奶很好。”並關心地問:“光傑對閨女如何?”奶奶的問話有兩重意思,一方麵表示長輩對晚輩的關心;另一方麵表示新婚之時,有沒有見紅。在鄉下,一般長輩都很注重和關心這個,在通常的情況下,是父母問兒子。奶奶見羅光傑還沒起床,就問了一句。
周小丫不知道怎樣回答奶奶的問話,新婚第一天,洞房花燭之夜,丈夫爛醉如泥,這好壞如何區別,又將如何評說,隻有將實情說了出來:“相公昨夜爛醉如泥,不省人事,睡得正香,尚未醒來,奶奶休怪。”
奶奶一聽皺了皺眉頭,心想:光傑這孩子怎麽會這樣,平日裏喝點酒也就罷了,新婚之夜,喝得爛醉如泥,不省人事,冷落新人,真是太不明事理,嗜酒如命,遲早被這酒斷送了性命。心疼地對周小丫說:“好閨女,光傑不明事理,別見怪,如此之好閨女,嫁進羅家受此委屈,奶奶於心不忍。”歎了一口氣,接著說,“光傑父母去世得早,是奶奶一手拉扯大,奶奶見這孩子可憐,從小寵之,養成之壞習慣,嗜酒如命。光傑能娶到閨女如此之好媳婦,乃前世修來之福氣。這孩子簡直太不懂事,看在奶奶之份上,一方麵多擔待;另一方麵多幫助。待會光傑醒來,奶奶得好生教訓之。”
周小丫說:“奶奶,不必如此,小女子,既已嫁與相公,相公自會有擔當,昨晚飲酒過多,想必是喜慶之日,乃一時之高興,無可厚非,則可諒之。”
奶奶說:“言之有理,好閨女,如此胸懷,奶奶聞之高興。飲酒傷身,奶奶擔心,光傑陋習不改,小倆口往後日子如何過之?”
周小丫並不知道羅光傑有嗜酒的習慣,心中微微一震,反勸慰奶奶說:“奶奶寬心,小女子非知相公有此習慣,日後慢慢勸之,應會改也。”
奶奶聽了很高興,簡單的幾句話,打動了奶奶的心,知道周小丫是一個通情達理,非常懂事的閨女,能夠說出這樣的話來,心中十分坦然,對周小丫說:“聽閨女之言,奶奶則有信心,便可放心。光傑嗜酒如命,奶奶年歲已高,也許教之無方,言語不當,至此累教不改,奶奶實無它法。光傑有閨女如此賢惠之妻,必將改之。”接著傷感地說:“隻怪其父母去世過早,孩子無知,奶奶教之無方,養成如此陋習,則怕酒後亂性,無法自律,肆意妄為,實在讓人揪心。”
周小丫聽完奶奶說的話,似乎覺得前後有點矛盾,又似乎有點不相信,看來事情不是那樣簡單,要改變一個人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首先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要有足夠的耐心,看著奶奶滄桑、著急的麵容,心裏感到難受,安慰奶奶說:“奶奶年歲已高,放寬心情,保護身子,此家離不開奶奶,依靠奶奶把持,不必再操此心。光傑雖有陋習,需得慢慢開導,逐步改之,不得操之過急。”
奶奶含著辛酸的淚水,心想:這樣好的閨女,光傑這陋習不改,卻苦了這樣的好閨女。勉強一笑說:“好閨女,奶奶能放心,光傑有如此之媳婦,日後必將改之,善待閨女,了卻奶奶之心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