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誠決定怎麽辦之後,沒有耽擱。皇帝的命令,張誠從來都會不折不扣的去執行。


    他第一時間就離開了鎮守太監衙門,來到了揚州知府衙門。


    現任的揚州知府名叫楊大奇,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名字。


    隻不過能在這個時候被調到揚州來,自然不是普通人。


    楊大奇的年紀不大,還不到三十歲,能坐在這個位置上就讓很多人詫異了。


    隻不過很多人不知道,楊大奇其實很厲害。與現在官場上的很多官員不同,楊大奇是皇莊出身。


    在現在的大明皇莊出身,都已經快成為一個非常非常明顯的標簽了。


    皇莊出身,泛指從皇莊走出來的官員。其中大概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原本在皇莊任職,然後被調出來的官員;另外一部分則是從小在皇莊大、在皇莊學校讀書,然後考中進士的人。


    楊大齊就是前麵那一種,在皇莊任職後來被調出來的。


    在皇莊當過官的人,對地方上的官員的不滿非常濃厚。用他們的話來說,地方上的官員大部分都是蠢貨,什麽都不懂。


    來到揚州之後,楊大奇就有這種感覺了。


    至於他跟張誠的矛盾,雖然楊大奇心裏麵明白張誠到這裏來是皇帝的命令,原本兩方應該精誠合作的,他對太監沒有什麽偏見。不過有些事不是一兩句就能說得清楚的。


    自從來到揚州之後,楊大奇其實並沒有什麽太多的動作,基本每天都是在翻看各種各樣的資料,沒事的時候就跑出去到處找人聊天,有的時候還會和衙門裏的那些老人聊天。


    這樣一來,就讓很多人看不起他,覺得他沒有當官的高冷感。可實際上,聰明的人都知道要躲遠點。


    “老爺,張公公來了。”楊春風恭敬地走到楊大奇的麵前。


    作為楊大奇的管家,他這一次是跟著一起來的。


    作為皇莊官員,被地方上的官員極力排斥。他們的特點非常鮮明,其中有一個特點讓所有的官員厭惡,那就是他們從來都不使用師爺。


    用他們的話來說,刑名有刑名師爺,錢糧有錢穀師爺,平日裏身邊還要跟一個做事的師爺,那要你們這些當官的還有什麽用?直接讓師爺來當好不好?


    這樣的言論在官場上自然就成了異類。


    可是在皇莊出身的官員來看,那些地方上的官員簡直就是愚蠢的不行。把所有的事都交給師爺來做,你也不怕被架空了?


    <a id="wzsy"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真到了有事的時候,你被人賣了,你都不知道。何況如果什麽事都交給手下人去做,那你幹什麽?


    不要吹噓什麽,隻要學會用人就行了。你什麽都不了解,你怎麽製定政策?


    對於這種情況,皇莊出身的官員非常看不慣。


    很多大明朝的官員就喜歡把事交給手下去做,每天到處遊山玩水,跟人家讀書聚會、寫詩作文。這當的是什麽官?


    這些官員快飄到天上了,已經脫離了實際。我讀的是聖賢書,做的是君子之事,怎麽能讓俗物纏身呢?


    皇莊出身的官員不帶著師爺,身邊隻有一個管家,楊春風就是楊大奇的管家。最早的時候,楊春風跟著楊大奇一起讀書的書童。


    這也是皇莊裏麵非常有意思的一種製度。


    雖然皇莊裏麵百姓能過得好,但是也依舊有貧富差距,最早的貧富差距是因為田地。


    有的人家裏有地,貢獻出了地,占據了股份,自然就有分紅了。


    有的人家裏沒地,隻能租朝廷的地,那你家就沒有分紅。


    在這樣的情況下,其他的事就自然而然的出現了,比如窮苦人家把孩子給富人家的孩子做書童。


    同樣都是在皇莊裏麵讀書,有的人能讀得好,有的人讀不好。讀不好的人也總要找一條出路,就去給讀好的人做書童。


    皇莊裏的父母都有一個想法,就是不讓孩子在皇莊裏麵種地,能有走出去的機會就要走出去。


    像楊春風這種情況就非常多,除了給當官的做書童、做管家以外,他們還會想辦法跟著朝廷的商隊去做生意。


    聚福商號、東風鏢局,甚至是外務府都喜歡從各地的皇莊裏招人手。


    在他們看來,大家都是一家人。


    事實上,所有人都知道,皇莊係和士紳係遲早有一場大對決。


    無論是在官場上還是在民間,雙方都快出現根本性的矛盾了。


    對於這種行為,朝廷上有很多人都表示了擔心,甚至向皇帝提出了勸諫。


    但是皇帝對這種事根本就視而不見,仿佛根本就沒有聽說過一樣,一副“我還沒有親政,我什麽都不知道”的樣子。


    對此,很多官員雖然生氣,但是也沒有辦法。


    隻有少數了解皇帝的官員才知道,這根本就不是什麽意外的事,而是皇帝故意為之,就是想讓雙方鬥。


    至於雙方鬥到什麽程度,那就沒有人知道了。這杆秤在皇帝的心裏麵,其他人是怎麽揣摩都揣摩不到的。


    不過也有另外極少數的人明白,皇帝很可能會用皇莊係來取代官員係。


    隻不過這部分明白人人數更少,在京城裏麵也是身處高位。他們即便猜出來了,也不敢把這話拿出來說,更不敢告訴其他人,隻能是緊緊地壓在心裏麵,然後想著自己該怎麽做。


    這一次江南清洗官員,其實就是這一場爭鬥的大幕被拉開了。


    揚州知府楊大奇其實就處於這場爭鬥的漩渦當中。


    揚州這個地方實在是太關鍵了,很多人都在等著看揚州這邊的動作,想看看楊大奇要做什麽。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楊大奇到揚州之後什麽都沒幹,每天就是在各種閑逛。


    甚至很多人對楊大奇進行了試探,在揚州知府衙門裏搞了一些小動作,可沒有什麽太大的用處,楊大奇就仿佛沒看見一樣。


    有人對他不尊重,楊大奇也是笑哈哈的打個哈哈就過去了,他反而是跟張誠這位宮裏麵來的太監鬧騰了一回。


    所有人都能看出來,這兩人的關係是真的不好。


    這就讓很多人產生了疑惑了,這究竟是怎麽回事?


    甚至連楊春風都有些不明白。按理說自己家的大人應該和那位張公公走到一起才對,兩人得聯手在揚州搞出一些大事才對。


    看了一眼楊春風,楊大奇站起身子說道:“那就去看看吧。”說完,就邁著步子向外走了出去。


    楊春風自然不敢怠慢,連忙站起身子跟了上去。


    兩人很快就來到了前廳,張誠已經在坐在這裏了。


    見到楊大奇之後,張誠輕笑著說道:“楊大人,近來過得可好啊?”


    語氣飄忽,聲調拉高,嘲諷之意十足。


    楊大奇也不在意,直接找了一個地方坐了下來,隨後輕笑著說道:“我的日子,當然過得好了。”


    “以前我可從來沒有到揚州這樣的地方做過官,不得不說,揚州是個好地方。張公公,這揚州不論是吃的、風景還是人,都好。我這些天可是有些流連忘返了,不知張公公有沒有這種感覺?”


    “人家說腰纏十萬貫才能騎鶴下揚州,咱們這次到了揚州,可一定要好好的玩一玩、吃一吃,千萬不能錯過,不然的話就白來一場了!”


    看著喋喋不休、滔滔不絕的楊大奇,張誠恨得牙都癢癢了,沒好氣的說道:“楊大人,咱家今天來不是和你說這些的,咱家有正事。”


    “是嗎?”楊大奇一愣,隨後坐起了身子,一本正經的說道:“公公請講。”


    “南京那邊的文書你應該已經收到了吧?”張誠緩緩的說道:“宮裏麵的聖旨,咱家已經收到了。”


    “宮裏麵讓咱家配合楊大人,咱家自然沒有什麽好說的。不知道楊大人準備怎麽做?”


    “原來是這件事。”


    楊大奇笑了笑,十分不在意的說道:“這件事好辦,既然張公公願意幫忙,那就更好辦了。”


    張誠的臉上有了一絲遲疑。


    這個人能不能把這件事辦好,張誠現在越來越擔心了。


    他心裏麵不禁有了一些懷疑,不過還是不敢質疑皇帝的用人。


    “就先從揚州知府衙門開始吧。”楊大奇笑著說道:“我這裏有一份名單,請公公幫我把人抓了,然後好好的審問一下。在這方麵,東廠應該很擅長吧?”


    聞言,張誠目光凝重的看著楊大奇,隨後說道:“你現在直接抓揚州知府衙門的人,你就不怕鬧出亂子來嗎?”


    “能有什麽亂子?”楊大奇語氣不屑的說道:“他們敢造反嗎?”


    一句話就把張誠噎到了牆上去。


    張誠看著楊大奇,目光有些幽怨。


    你現在在外麵這麽說話,你家裏人知道嗎?


    什麽人會上來就提造反的事?


    “隻要他們不造反,就不是大事。”楊大奇笑著說道:“再說了,造反了又怎麽樣?造反了不正好請兵平叛?”


    “公公,我跟你說,我在武事上也非常擅長,這麽多年,我熟讀兵書戰策,那也是……”


    “行了。”張誠直接擺手說道:“我們還是說抓人的事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明朝做仁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紂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紂胄並收藏回到明朝做仁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