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哥兒過了正月十五就要回學堂上學,他倒也沒什麽抵觸,畢竟昨兒痛痛快快地玩了一天,也算是滿足了。
白鷺書院則是正月十七開學,蔣氏和李梅兒早幫家裏兩個男人準備好了行裝,正月十六下午就把他們給送走了。
送走了兩人,十七那一日早晨,韋氏便上門了。
韋氏因著如今在李家的印刷鋪子幫忙,所以平日裏也沒什麽空過來同蔣氏說話了,初三的時候倒是上門拜過年,隻是那時過來李家拜年的人多,家裏鬧哄哄的,也沒說上什麽話。今兒過來,卻是能坐下細細說話了。
韋氏坐下沒多久,便一臉喜氣地與李老板和蔣氏說道:“老太太,我今兒過來是想告訴您一件喜事兒,我家大丫已經和丁一定了親了,婚期就定在今年五月。”
“這可是大喜事兒啊!”李老娘聽了十分高興,隻是沒想到丁一那小子下手這般塊,這不聲不響的,婚期都定下來了。
“真是難得的緣分,丁一那小夥子人很勤奮,也實在,在我家也做了好幾年了,是個好小夥。”蔣氏也出聲說道,真心為韋氏和劉大丫高興。
“我也是看他在您家做了這些年,做的一直不錯,覺得他人品好,是個良配,雖說家中窮了一些,但隻要踏實肯幹,以後的日子肯定差不了。”韋氏笑著說道。
說來這丁一的家境確實不太好,不然也不會給人做下人,他父親早逝,家中隻一個身體不好的老娘,他剛到李家的時候,老娘得了重病,還是蔣氏預先支了工錢給他,讓他給老娘看病。
“丁大娘人不錯,雖說身子不好,但這些年調養起來,也能自理了,不會拖累她們小夫妻的。”蔣氏怕韋氏介意丁一有個久病的老娘,又幫著丁一說了句話。
“親家不容易,一個人把阿一拉扯大,她如今身子不好,兒子兒媳自然要供養她,我早跟我家大丫叮囑了,嫁過去之後定是要好好服侍婆母。”韋氏是吃過苦的,也是個厚道人,自然不會嫌棄丁一生病的老娘。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就該這樣的。”李老娘十分欣慰地讚了一句,她也是一人將兒子女兒拉扯大,對韋氏的話很有共鳴。
“那你接下來幾個月恐怕有的忙了,這婚事的瑣事不少,若是有什麽需要幫忙的,你盡管開口便是。”蔣氏拉著韋氏的手,十分熱情道,她怕韋氏一個女人家忙不過來。
“那我就不跟妹妹客氣了。”韋氏也笑著應道。
幾人又說了會兒劉大丫的婚事,韋氏才又歎了口氣,麵帶愁苦道:“這大丫的婚事都已經定下了,可阿皮的婚事卻還沒個影兒,他過了年可就二十八了……”
陳皮的婚事確實是老大難,不僅是因為他年歲大了,就是他曾經那些黑曆史,被人翻出來也沒有好人家的姑娘敢嫁。
“那阿皮他自己是什麽意思?”蔣氏也覺得陳皮的婚事難辦,與韋氏問道。
“他老說如今心思不在那上頭,要專注搞事業,可我實在是不想看他一直孤零零一個人,如今我還算是能照顧的動他,等我以後去了,他連個能說貼心話的人都沒有。”韋氏說著說著眼眶就紅了,方才因著女兒定親帶來的喜意已是蕩然無存。穀
“他自己既然不積極,你這做娘的就推著他些,也不必一定要說那些個黃花閨女,寡婦和離的也都行的,隻要沒孩子,跟黃花閨女也是一樣的。”李老娘在一旁出著主意,她老人家有時候思想還是很開飯的,覺得就陳皮這歲數,再想找十七八的清白姑娘恐怕有些困難,找個二十多歲的寡婦還是沒啥問題的。
韋氏聽著也心動了,兒子條件擺在那裏確實不能要求太高了,找個年齡大些的,會疼人的,能為兒子開枝散葉就成。
“那我找媒婆去幫我相看相看,州府地方大,人也多,總能找著個合適的。”韋氏點頭道。
韋氏又坐了一會兒便離開了,蔣氏親自送了她出去,到了門口的時候,還笑著說道:“等過些日子我給你送大丫的添妝禮過去,我這正好有幾匹好緞子,你給她裁幾身鮮亮的新衣裳穿。”
韋氏一聽連連擺手,“可不能送那貴重的,他平日裏都要做活的,緞子啥的也沒機會穿,有這好料子你不如留著給你家梅兒做衣裳,她如今也大了,再過兩年也能說親了,正該是好好打扮的時候。
“你可別推辭了,這是我的一點心意,大丫這一輩子也就這一件大事兒,總得有幾件壓箱底的好衣服,而且誰說以後沒機會穿的,我看丁一是個有本事的,以後一定能有出息。”蔣氏笑道。
韋氏這才沒推辭了。
蔣氏回了院子,李梅兒已是從廚房裏出來,正陪著健哥兒在院子裏玩耍,見到蔣氏,立馬起身上前問道:“韋姨她走啦?”
“剛送走。”蔣氏點頭回道。“那娘您準備給大丫姐準備什麽添妝禮?”
“跟上回送給瑩姐兒的一樣,四批緞子。”蔣氏道。
“再加兩匹絲綿料子吧。”李梅兒提議,“大丫姐平日裏肯定是舍不得穿緞子的,絲綿的平日裏也能穿,倒是實惠些。”
蔣氏想了想,覺得女兒說的有道理,便準備再加兩匹絲綿的料子。
蔣氏還沒來得及把劉大丫的添妝禮送出去,李青青和董良辰就帶著兩個孩子到了州府。
李老娘見著閨女女婿外孫子外孫女,尤其是兩個已經長成了小少年的外孫子,自是稀罕的了不得。
因是過年的時候沒給著外孫子外孫女紅包,這一回李老娘很是大手筆地給了一人一個沉甸甸的紅包,掂著最起碼有一錢銀子,可算是大出血了。
既已出孝,李青青一家子便不用那些素色了,她一身大紅衣裙,頭上也去了銀釵換了金簪,臉上微見圓潤,笑,“三個孩子如今也大了,他們爹這兩年在家中也無事,就親自教他們念書,琦哥兒和永哥兒兩人的進度都還不錯,良辰準備明年都讓他們下場試試火候。”
李老娘抱了外孫子在懷裏稀罕著,笑,“孩子們都是長身體的時候,讀書也不必太過辛苦,畢竟還小,晚幾年再考功名也是無妨的。”
白鷺書院則是正月十七開學,蔣氏和李梅兒早幫家裏兩個男人準備好了行裝,正月十六下午就把他們給送走了。
送走了兩人,十七那一日早晨,韋氏便上門了。
韋氏因著如今在李家的印刷鋪子幫忙,所以平日裏也沒什麽空過來同蔣氏說話了,初三的時候倒是上門拜過年,隻是那時過來李家拜年的人多,家裏鬧哄哄的,也沒說上什麽話。今兒過來,卻是能坐下細細說話了。
韋氏坐下沒多久,便一臉喜氣地與李老板和蔣氏說道:“老太太,我今兒過來是想告訴您一件喜事兒,我家大丫已經和丁一定了親了,婚期就定在今年五月。”
“這可是大喜事兒啊!”李老娘聽了十分高興,隻是沒想到丁一那小子下手這般塊,這不聲不響的,婚期都定下來了。
“真是難得的緣分,丁一那小夥子人很勤奮,也實在,在我家也做了好幾年了,是個好小夥。”蔣氏也出聲說道,真心為韋氏和劉大丫高興。
“我也是看他在您家做了這些年,做的一直不錯,覺得他人品好,是個良配,雖說家中窮了一些,但隻要踏實肯幹,以後的日子肯定差不了。”韋氏笑著說道。
說來這丁一的家境確實不太好,不然也不會給人做下人,他父親早逝,家中隻一個身體不好的老娘,他剛到李家的時候,老娘得了重病,還是蔣氏預先支了工錢給他,讓他給老娘看病。
“丁大娘人不錯,雖說身子不好,但這些年調養起來,也能自理了,不會拖累她們小夫妻的。”蔣氏怕韋氏介意丁一有個久病的老娘,又幫著丁一說了句話。
“親家不容易,一個人把阿一拉扯大,她如今身子不好,兒子兒媳自然要供養她,我早跟我家大丫叮囑了,嫁過去之後定是要好好服侍婆母。”韋氏是吃過苦的,也是個厚道人,自然不會嫌棄丁一生病的老娘。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就該這樣的。”李老娘十分欣慰地讚了一句,她也是一人將兒子女兒拉扯大,對韋氏的話很有共鳴。
“那你接下來幾個月恐怕有的忙了,這婚事的瑣事不少,若是有什麽需要幫忙的,你盡管開口便是。”蔣氏拉著韋氏的手,十分熱情道,她怕韋氏一個女人家忙不過來。
“那我就不跟妹妹客氣了。”韋氏也笑著應道。
幾人又說了會兒劉大丫的婚事,韋氏才又歎了口氣,麵帶愁苦道:“這大丫的婚事都已經定下了,可阿皮的婚事卻還沒個影兒,他過了年可就二十八了……”
陳皮的婚事確實是老大難,不僅是因為他年歲大了,就是他曾經那些黑曆史,被人翻出來也沒有好人家的姑娘敢嫁。
“那阿皮他自己是什麽意思?”蔣氏也覺得陳皮的婚事難辦,與韋氏問道。
“他老說如今心思不在那上頭,要專注搞事業,可我實在是不想看他一直孤零零一個人,如今我還算是能照顧的動他,等我以後去了,他連個能說貼心話的人都沒有。”韋氏說著說著眼眶就紅了,方才因著女兒定親帶來的喜意已是蕩然無存。穀
“他自己既然不積極,你這做娘的就推著他些,也不必一定要說那些個黃花閨女,寡婦和離的也都行的,隻要沒孩子,跟黃花閨女也是一樣的。”李老娘在一旁出著主意,她老人家有時候思想還是很開飯的,覺得就陳皮這歲數,再想找十七八的清白姑娘恐怕有些困難,找個二十多歲的寡婦還是沒啥問題的。
韋氏聽著也心動了,兒子條件擺在那裏確實不能要求太高了,找個年齡大些的,會疼人的,能為兒子開枝散葉就成。
“那我找媒婆去幫我相看相看,州府地方大,人也多,總能找著個合適的。”韋氏點頭道。
韋氏又坐了一會兒便離開了,蔣氏親自送了她出去,到了門口的時候,還笑著說道:“等過些日子我給你送大丫的添妝禮過去,我這正好有幾匹好緞子,你給她裁幾身鮮亮的新衣裳穿。”
韋氏一聽連連擺手,“可不能送那貴重的,他平日裏都要做活的,緞子啥的也沒機會穿,有這好料子你不如留著給你家梅兒做衣裳,她如今也大了,再過兩年也能說親了,正該是好好打扮的時候。
“你可別推辭了,這是我的一點心意,大丫這一輩子也就這一件大事兒,總得有幾件壓箱底的好衣服,而且誰說以後沒機會穿的,我看丁一是個有本事的,以後一定能有出息。”蔣氏笑道。
韋氏這才沒推辭了。
蔣氏回了院子,李梅兒已是從廚房裏出來,正陪著健哥兒在院子裏玩耍,見到蔣氏,立馬起身上前問道:“韋姨她走啦?”
“剛送走。”蔣氏點頭回道。“那娘您準備給大丫姐準備什麽添妝禮?”
“跟上回送給瑩姐兒的一樣,四批緞子。”蔣氏道。
“再加兩匹絲綿料子吧。”李梅兒提議,“大丫姐平日裏肯定是舍不得穿緞子的,絲綿的平日裏也能穿,倒是實惠些。”
蔣氏想了想,覺得女兒說的有道理,便準備再加兩匹絲綿的料子。
蔣氏還沒來得及把劉大丫的添妝禮送出去,李青青和董良辰就帶著兩個孩子到了州府。
李老娘見著閨女女婿外孫子外孫女,尤其是兩個已經長成了小少年的外孫子,自是稀罕的了不得。
因是過年的時候沒給著外孫子外孫女紅包,這一回李老娘很是大手筆地給了一人一個沉甸甸的紅包,掂著最起碼有一錢銀子,可算是大出血了。
既已出孝,李青青一家子便不用那些素色了,她一身大紅衣裙,頭上也去了銀釵換了金簪,臉上微見圓潤,笑,“三個孩子如今也大了,他們爹這兩年在家中也無事,就親自教他們念書,琦哥兒和永哥兒兩人的進度都還不錯,良辰準備明年都讓他們下場試試火候。”
李老娘抱了外孫子在懷裏稀罕著,笑,“孩子們都是長身體的時候,讀書也不必太過辛苦,畢竟還小,晚幾年再考功名也是無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