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別人心狠手辣一萬倍,真正可以對自己心狠的,幾人?
陳啟國心下莫名其妙一陣愧疚,不是對英兒,甚至與趙氏也沒一絲關係,卻對無法行走,隻能坐在輪椅中的老人心懷愧疚,沒有他,自己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成了一堆骨頭渣渣。
父子兩人很相像,這輩子好像都是在替人活著,同樣的喜歡黑暗與孤獨。
一人行走在有些黑暗的閣廊下,還未進入自己院落中,無數孩童哭鬧嘰嘰喳喳就傳入了耳中,臉上也多了一絲笑意,加上那個帶著兩個拖油瓶的“二夫人”的孩子,陳啟國名下就有三十個兒女,大小“媳婦”數十人,年歲最大的就是石柔娘,年歲最大的孩子還是她的兩個拖油瓶,反倒自己親生兒子年歲最小。
高大身影推開緊閉著的房門,一屋子女人忙站起,一個個全將孩子拉到自己身邊,除了自己兒子在九娘懷裏不安分亂叫“爹爹”外,竟一時間顯得冷清。
陳啟國離開家時,一幫孩子還都小,一個哭嚎能引起一片哭嚎聲,再回家時,最小的已有兩歲。
看著一個個女人懷摟著孩子低頭不語,像是早早就交待、訓斥過了一般,一個個顯得極為拘謹。
見此情景,陳啟國撓頭來到僅有他胸口女人身前,一個年僅十五歲,卻已經是兩歲孩子娘親的女人,此時的他也僅十七八歲,身量已經八尺六寸,身量太高,無形中就帶著一股沉重壓力,大手提了提褲腿蹲下了身子,粗大手指勾起低頭不敢抬頭的兩三歲小丫頭下巴,或許因為娘親本就年幼,出生時身子骨也是最弱,看著頭發依然泛黃的小臉,咧嘴一笑。
“我花開後百花殺……小菊兒,見了爹爹也不理不會了?”
“爹爹……爹爹……”
小丫頭還未開口,親兒子小嘴卻叭叭一陣大叫“爹爹”,大手將較為瘦弱女兒抱起,一邊走向九娘,一邊笑道:“都不用拘謹,也都不是外人。”
走到主位盤膝坐下,見自己親老子竟然懷抱著別人,兒子很是不樂意,在九娘懷裏掙紮不斷,嘴裏更是大叫著“爹爹”不斷,無可奈何,隻得將之提溜到懷裏,大手捏住兒子的小臉一陣訓斥。
“哪一個哥哥姐姐也不似你小子這般!”
照著他額頭就是輕彈一下,也不理會眨巴著小眼可憐巴巴的兒子。
“大年初一都沒跟老子磕頭見了個禮,彈你一下還不樂意。”
九娘一陣苦笑,卻也沒多說什麽。隻見陳啟國大手伸出,孫尚香忙送上一大串銅錢。
“今年,本老爺……離家差不多有了一年,孩子們無病無災,被你們照顧的很是不錯,各房份子錢糧皆要增加一些,具體要增加多少,還需九姐來定。”
“行了,多餘的話俺也不說了,估摸著都是餓了,一個一個來,先給俺磕個頭,然後開飯!”
“石單,你年紀最大,你先!”
一旁的石柔娘忙輕推了下石單,也不敢大聲。
“單兒,去……去給你阿爺見禮……”
看著石柔娘連推了數下,年十歲了的石單才不情不願上前,陳啟國一陣好笑,大眼珠一瞪。
“不想叫阿爺就不想叫,一大老爺們跟個女人算咋個回事?”
“與老子說一說,這一年學了什麽,若偷奸耍滑,飯後別怪老子抽你屁股!”
等了好一會也不見倔強小子開口,陳啟國不由看向坐臥不安的石柔娘,心下一陣搖頭,一屋子大小幾十口子,全緊緊抱著懷裏孩子不敢言。
“上前一步。”
……
倔強小子幾乎是用蝸牛般速度挪了半步,陳啟國身子前傾,大手伸出將渾小子提溜到麵前。
“不想叫老子阿爺,沒關係,老子不逼迫你,叫叔父也是可以的,可若你不好好學習,可莫怪老子打你屁股!”
“自個想一想,是被老子揍得坐不了椅凳,之後還得眼淚八叉老實交待,還是現在就老老實實交待。”
“在學堂都學了啥?”
……
“三……三字經……”
靜靜等待,無人敢開口,氣氛顯得很是壓抑,石單最後也有些承受不住,聽著他說出《三字經》來。
“嗯。背誦一遍。”
“人……人之初……此五色,目所識……自子孫,至曾玄……自子孫,至曾玄……”
背誦到了此處,來來回回數遍還是這麽一句,最後也沒了聲音……
“……”
“你說你,老子離開了家一年,一年時間,咋還連《三字經》都背誦不了呢?你自己說說俺給你點出了幾處錯誤?咋還比俺沒離開時退步了呢?”
“背誦都背誦不完,肯定也是默寫不了,你自個說吧,老子該不該打你屁股?老大的小夥子,脫了你褲子打屁股,好看不?”
……
“梆梆梆!”
陳啟國連彈他三下額頭。
“今日俺剛回來,饒了你一回,彈你三下,算是你見禮了,下去吧。”
說著又看向神情有些慌張的石柔娘,眉頭微皺道:“不成材也隻害他一人,身在咱這般家庭中,不成材,什麽都不會,當個混吃等死的老實孩子沒問題,但卻不能不成人,不能學了歪門邪道害了無數人,一些規矩該有的要有。一年時間,不僅連《三字經》都無法背誦,而且比俺離開時還退步了些,有很大一部分責任在你這個當娘的,無論單兒是不是老子的兒子,或是老國公寄養在你名下的親孫子,不學無術總是不成的。”
“給你兩個選擇,要麽日後由你嚴加管教,要麽在俺名下充當小書童,但你是知道的,俺在家中的日子不多,他隻十歲,你要是覺得可以吃了這個苦,可以留在尚香帳下。有些事情你我心知肚明,俺也不願逼迫,俺承了老國公的人情,總是要還在單兒身上的,你自己考慮一下。”
說完,又向六七歲,梳著倆小辮小棉襖的小丫頭招了招手。
“薇兒,來爹爹這兒,看看薇兒是不是比不長進的哥哥要乖一些。”
安薇兒比石單確實強了許多,雖膽子小了點,知道跪地給他磕了個頭,三兩句領帶下,小嘴叭叭的背誦了一遍《三字經》,雖有些地方忘了,在他稍微提醒下,小丫頭終究是磕磕碰碰背誦了遍刪改了多處的《三字經》來。
陳啟國一陣翻著衣兜,很想給一群孩子樹立一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榜樣來,卻發現兜裏屁都沒有一個,頓時有些尷尬,看的胡氏一陣好笑。
“爹爹剛剛回家,草原上也沒啥好東西,過幾日,爹爹親手為薇兒做個小梁冠,女兒身亦不輸豪男兒!”
抓一把銅錢塞到小丫頭兜裏,雖不多,隻是象征性喜氣一下,在石柔娘將小丫頭領到一旁,又一手指向兩三歲小火車頭風帽男娃。
“陳萬仁,還不來爹爹身前?”
看著與一般婦人一般馬三娘,粗布粗衣,外麵穿著羊皮坎甲,從上到下跟胡人婦人沒太大區別,與一群孩子們外錦內棉小棉襖沒法比。
“老爺。”
馬三娘將兒子帶到身前,小家夥很是聽話跪在地上。
“爹!”
陳啟國微微點頭。
“將有八德,有五善四欲,石虎大王說爹爹是七德將軍,爹爹自認為差的遠著呢,也需要努力向先賢們所說境界靠攏。”
“仁者,天地人。就是說要仰不愧天,俯不愧地,要心中坦蕩無愧於人。”
“爹爹事兒忙,沒有太多時間陪著你們,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莫要讓你娘擔憂,要好好孝順娘親,年長了一歲,咱爺們就懂了一歲的事兒。”
揉了下小家夥腦袋,僅兩三歲的孩子又能知道個甚道理,他還是說了些,不是說給小家夥聽的,而是小家夥身後的女人,一個想要更多期望的女人。
一個一個孩子上前,無一例外的都要稱讚、勸誡、期許幾句,uu看書 ww.uukashu他的孩子樣子各有不同,有的看著就是個胡兒,有的偏向漢民特征多些,更多的看著就是個半胡。
這個時代,孩子的夭折可能性很大,陳啟國別的或許沒法子,衛生這一塊一直都很重視,或許也是這個原因,名下三十個孩兒,一年來竟無一個夭折,對此還算很滿意。
一群孩子都算磕了頭見了禮,陳啟國看向一群與普普通通婦人沒區別的“媳婦”們,說道:“此次俺在漠北草原得了些狐皮,暫時還都沒有硝製了,等些日作坊硝製好了,你們都做件像樣些的衣物。”
“棉花也都收在庫裏,孩子們的棉衣就是棉花填充的,現在棉花不是很多,還是以棉布為主,而你們就要學會如何織布,學會了後,抽調各村寨、土堡婦人,你們做教授,傳授她們如何織布,以及開設織布作坊之事,事關所有人穿衣取暖之事,當重視一些。”
“是老爺。”
陳啟國站起身來抱著兒子、閨女起身,看向胡氏、九娘。
“阿娘、九姐,孩子們也都餓了,開飯吧。”
所有女人們都是胡氏管著的,招呼一聲,根本不用什麽丫鬟婆子啥的,這些女人就已經把事兒整了個妥妥的,做飯的,洗衣的,打掃的……幾乎就當著丫鬟婆子使用的。
吃飯時,每個婦人懷抱著一個孩子,坐在長長桌案一頭,飯桌上所有人都是自顧自照顧自家孩兒,偶爾才會相互低聲交談一句,今日是陳啟國回府第一日,所有人都顯得拘束了不少,並不顯得吵雜,遠不似一年前熱鬧情景。
陳啟國心下莫名其妙一陣愧疚,不是對英兒,甚至與趙氏也沒一絲關係,卻對無法行走,隻能坐在輪椅中的老人心懷愧疚,沒有他,自己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成了一堆骨頭渣渣。
父子兩人很相像,這輩子好像都是在替人活著,同樣的喜歡黑暗與孤獨。
一人行走在有些黑暗的閣廊下,還未進入自己院落中,無數孩童哭鬧嘰嘰喳喳就傳入了耳中,臉上也多了一絲笑意,加上那個帶著兩個拖油瓶的“二夫人”的孩子,陳啟國名下就有三十個兒女,大小“媳婦”數十人,年歲最大的就是石柔娘,年歲最大的孩子還是她的兩個拖油瓶,反倒自己親生兒子年歲最小。
高大身影推開緊閉著的房門,一屋子女人忙站起,一個個全將孩子拉到自己身邊,除了自己兒子在九娘懷裏不安分亂叫“爹爹”外,竟一時間顯得冷清。
陳啟國離開家時,一幫孩子還都小,一個哭嚎能引起一片哭嚎聲,再回家時,最小的已有兩歲。
看著一個個女人懷摟著孩子低頭不語,像是早早就交待、訓斥過了一般,一個個顯得極為拘謹。
見此情景,陳啟國撓頭來到僅有他胸口女人身前,一個年僅十五歲,卻已經是兩歲孩子娘親的女人,此時的他也僅十七八歲,身量已經八尺六寸,身量太高,無形中就帶著一股沉重壓力,大手提了提褲腿蹲下了身子,粗大手指勾起低頭不敢抬頭的兩三歲小丫頭下巴,或許因為娘親本就年幼,出生時身子骨也是最弱,看著頭發依然泛黃的小臉,咧嘴一笑。
“我花開後百花殺……小菊兒,見了爹爹也不理不會了?”
“爹爹……爹爹……”
小丫頭還未開口,親兒子小嘴卻叭叭一陣大叫“爹爹”,大手將較為瘦弱女兒抱起,一邊走向九娘,一邊笑道:“都不用拘謹,也都不是外人。”
走到主位盤膝坐下,見自己親老子竟然懷抱著別人,兒子很是不樂意,在九娘懷裏掙紮不斷,嘴裏更是大叫著“爹爹”不斷,無可奈何,隻得將之提溜到懷裏,大手捏住兒子的小臉一陣訓斥。
“哪一個哥哥姐姐也不似你小子這般!”
照著他額頭就是輕彈一下,也不理會眨巴著小眼可憐巴巴的兒子。
“大年初一都沒跟老子磕頭見了個禮,彈你一下還不樂意。”
九娘一陣苦笑,卻也沒多說什麽。隻見陳啟國大手伸出,孫尚香忙送上一大串銅錢。
“今年,本老爺……離家差不多有了一年,孩子們無病無災,被你們照顧的很是不錯,各房份子錢糧皆要增加一些,具體要增加多少,還需九姐來定。”
“行了,多餘的話俺也不說了,估摸著都是餓了,一個一個來,先給俺磕個頭,然後開飯!”
“石單,你年紀最大,你先!”
一旁的石柔娘忙輕推了下石單,也不敢大聲。
“單兒,去……去給你阿爺見禮……”
看著石柔娘連推了數下,年十歲了的石單才不情不願上前,陳啟國一陣好笑,大眼珠一瞪。
“不想叫阿爺就不想叫,一大老爺們跟個女人算咋個回事?”
“與老子說一說,這一年學了什麽,若偷奸耍滑,飯後別怪老子抽你屁股!”
等了好一會也不見倔強小子開口,陳啟國不由看向坐臥不安的石柔娘,心下一陣搖頭,一屋子大小幾十口子,全緊緊抱著懷裏孩子不敢言。
“上前一步。”
……
倔強小子幾乎是用蝸牛般速度挪了半步,陳啟國身子前傾,大手伸出將渾小子提溜到麵前。
“不想叫老子阿爺,沒關係,老子不逼迫你,叫叔父也是可以的,可若你不好好學習,可莫怪老子打你屁股!”
“自個想一想,是被老子揍得坐不了椅凳,之後還得眼淚八叉老實交待,還是現在就老老實實交待。”
“在學堂都學了啥?”
……
“三……三字經……”
靜靜等待,無人敢開口,氣氛顯得很是壓抑,石單最後也有些承受不住,聽著他說出《三字經》來。
“嗯。背誦一遍。”
“人……人之初……此五色,目所識……自子孫,至曾玄……自子孫,至曾玄……”
背誦到了此處,來來回回數遍還是這麽一句,最後也沒了聲音……
“……”
“你說你,老子離開了家一年,一年時間,咋還連《三字經》都背誦不了呢?你自己說說俺給你點出了幾處錯誤?咋還比俺沒離開時退步了呢?”
“背誦都背誦不完,肯定也是默寫不了,你自個說吧,老子該不該打你屁股?老大的小夥子,脫了你褲子打屁股,好看不?”
……
“梆梆梆!”
陳啟國連彈他三下額頭。
“今日俺剛回來,饒了你一回,彈你三下,算是你見禮了,下去吧。”
說著又看向神情有些慌張的石柔娘,眉頭微皺道:“不成材也隻害他一人,身在咱這般家庭中,不成材,什麽都不會,當個混吃等死的老實孩子沒問題,但卻不能不成人,不能學了歪門邪道害了無數人,一些規矩該有的要有。一年時間,不僅連《三字經》都無法背誦,而且比俺離開時還退步了些,有很大一部分責任在你這個當娘的,無論單兒是不是老子的兒子,或是老國公寄養在你名下的親孫子,不學無術總是不成的。”
“給你兩個選擇,要麽日後由你嚴加管教,要麽在俺名下充當小書童,但你是知道的,俺在家中的日子不多,他隻十歲,你要是覺得可以吃了這個苦,可以留在尚香帳下。有些事情你我心知肚明,俺也不願逼迫,俺承了老國公的人情,總是要還在單兒身上的,你自己考慮一下。”
說完,又向六七歲,梳著倆小辮小棉襖的小丫頭招了招手。
“薇兒,來爹爹這兒,看看薇兒是不是比不長進的哥哥要乖一些。”
安薇兒比石單確實強了許多,雖膽子小了點,知道跪地給他磕了個頭,三兩句領帶下,小嘴叭叭的背誦了一遍《三字經》,雖有些地方忘了,在他稍微提醒下,小丫頭終究是磕磕碰碰背誦了遍刪改了多處的《三字經》來。
陳啟國一陣翻著衣兜,很想給一群孩子樹立一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榜樣來,卻發現兜裏屁都沒有一個,頓時有些尷尬,看的胡氏一陣好笑。
“爹爹剛剛回家,草原上也沒啥好東西,過幾日,爹爹親手為薇兒做個小梁冠,女兒身亦不輸豪男兒!”
抓一把銅錢塞到小丫頭兜裏,雖不多,隻是象征性喜氣一下,在石柔娘將小丫頭領到一旁,又一手指向兩三歲小火車頭風帽男娃。
“陳萬仁,還不來爹爹身前?”
看著與一般婦人一般馬三娘,粗布粗衣,外麵穿著羊皮坎甲,從上到下跟胡人婦人沒太大區別,與一群孩子們外錦內棉小棉襖沒法比。
“老爺。”
馬三娘將兒子帶到身前,小家夥很是聽話跪在地上。
“爹!”
陳啟國微微點頭。
“將有八德,有五善四欲,石虎大王說爹爹是七德將軍,爹爹自認為差的遠著呢,也需要努力向先賢們所說境界靠攏。”
“仁者,天地人。就是說要仰不愧天,俯不愧地,要心中坦蕩無愧於人。”
“爹爹事兒忙,沒有太多時間陪著你們,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莫要讓你娘擔憂,要好好孝順娘親,年長了一歲,咱爺們就懂了一歲的事兒。”
揉了下小家夥腦袋,僅兩三歲的孩子又能知道個甚道理,他還是說了些,不是說給小家夥聽的,而是小家夥身後的女人,一個想要更多期望的女人。
一個一個孩子上前,無一例外的都要稱讚、勸誡、期許幾句,uu看書 ww.uukashu他的孩子樣子各有不同,有的看著就是個胡兒,有的偏向漢民特征多些,更多的看著就是個半胡。
這個時代,孩子的夭折可能性很大,陳啟國別的或許沒法子,衛生這一塊一直都很重視,或許也是這個原因,名下三十個孩兒,一年來竟無一個夭折,對此還算很滿意。
一群孩子都算磕了頭見了禮,陳啟國看向一群與普普通通婦人沒區別的“媳婦”們,說道:“此次俺在漠北草原得了些狐皮,暫時還都沒有硝製了,等些日作坊硝製好了,你們都做件像樣些的衣物。”
“棉花也都收在庫裏,孩子們的棉衣就是棉花填充的,現在棉花不是很多,還是以棉布為主,而你們就要學會如何織布,學會了後,抽調各村寨、土堡婦人,你們做教授,傳授她們如何織布,以及開設織布作坊之事,事關所有人穿衣取暖之事,當重視一些。”
“是老爺。”
陳啟國站起身來抱著兒子、閨女起身,看向胡氏、九娘。
“阿娘、九姐,孩子們也都餓了,開飯吧。”
所有女人們都是胡氏管著的,招呼一聲,根本不用什麽丫鬟婆子啥的,這些女人就已經把事兒整了個妥妥的,做飯的,洗衣的,打掃的……幾乎就當著丫鬟婆子使用的。
吃飯時,每個婦人懷抱著一個孩子,坐在長長桌案一頭,飯桌上所有人都是自顧自照顧自家孩兒,偶爾才會相互低聲交談一句,今日是陳啟國回府第一日,所有人都顯得拘束了不少,並不顯得吵雜,遠不似一年前熱鬧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