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虹咬牙,真恨不得將這件事情立馬捅出來。


    不過在柴房裏窩了這麽久他已經冷靜了,分家的事情說出來又怎麽樣呢,二房狠了心,無非就是加快進程罷了。


    宋虹壓下那些告密的心思,拍拍沾在身上的那些毛草回了房間。


    東廂耳房的燈還沒滅,宋明在床上都快要睡著了,聽見響動抬頭看了一眼。


    “哥,你入恭怎麽這般久啊。”


    宋明說完翻身繼續睡,宋虹沒理他,解衣脫鞋之後也吹燈了。


    翌日,常氏起了一個大早,今兒輪到二房打理公中勞務,她得起來做飯。


    一切看起來跟以往沒什麽兩樣,沒人提二房分家的事,因著宋虹就要進鎮讀書,氣氛還有些其樂融融。


    常氏鬆了一口氣,昨晚引起騷亂的看來真的是那隻貓了。


    宋虹收拾行囊上鎮那天,洪氏破例,早上也讓灶房弄了炒雞蛋,之後宋大才拎著被褥包袱送兒子上鎮。


    宋家決定送宋虹上鎮的事情雖說才幾天時間,不過全村已經傳遍了,加之那天宋虹筵請同窗的事,連三歲小娃都知道他要上鎮讀書考科入仕,以後當官做老爺。


    當宋虹滿麵春風地踏出院門,半個村子的人都出來了,宋家族長帶著幾個小有名望的老輩還專程來為他送行。


    村裏這幾年都沒人去鎮上的學館讀書,這次宋虹過去也算承載著大家的希望。


    有人專程送行,洪氏跟宋老爺子隻覺得臉,樂嗬嗬地跟在孫子後麵與那些人寒暄。


    宋三才一家也跟出來送了一下,不過待說完幾句吉祥話,很快就返回去了。


    王氏看著周氏在那些女人堆裏左右逢源很是羨慕,小聲對身邊的兒子說道:“康哥兒,看見沒?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你要是不努力,以後大不了跟你爹一樣做個貨郎,想出人頭地,就得像你大哥那樣。”


    宋康癟嘴,捏著衣袖擦了下自己的黃鼻涕,小聲啼咕:“上個學館而已,家裏有錢不是也能送我去嗎。”


    前幾天大哥上鎮不光沒帶他,連點兒零嘴都沒買,宋康不高興。


    “誒啊,做我三房的兒子感覺還委屈你了不是。”


    王氏伸手,想去拎兒子的耳朵,不想宋康早有防備,立即跳開道:“娘,我耳朵都給你拎大了。”


    宋康覺得自己的耳朵太大都是親娘的錯,那有這樣對兒子的,動不動就拎耳朵,作孽呀!


    宋康說完轉身跑回院中,準備背著他的書簍去私塾。


    先前他說那話的時候隔壁幾個媳婦都聽見了,免不得對著王氏一陣嗬嗬笑。


    王氏也是要麵子的人,臉一紅,追著兒子就往裏麵跑。


    “說你還不聽。你要是不那麽皮我能拎你?”


    王氏恨不得將兒子不聽話的耳朵拎下來才好,進門卻碰上了二房一家。


    “啊,添哥兒,要進學了呢。”


    今天宋虹上鎮,宋家也就常氏帶著兩個孩子沒出去送。


    “時候不早了。”


    宋添淺笑,像往常一樣由阿繡送著出門。


    王氏暗歎一氣,見常氏看過來,安慰道:“二嫂,添哥兒還小,過兩年再去也不耽誤。”


    雖說這兩天常氏並沒有表現出什麽,可這種事情誰會甘心,王氏覺得她能明白二嫂的心境,她都懂。


    常氏聽得這話卻是嗬嗬一笑:“我兒聰慧,等兩年就將他耽誤了。”


    常氏也不說多,很快就岀門去送兒子。


    王氏皺了下眉頭,隻當二嫂心裏不甘不願,剛剛她勸慰的話是一回事,可實際那有所想的那麽簡單。


    家裏有個在鎮上的讀書人說是拔一層皮也不為過,不是大富大貴的人家,以後那些筆墨紙硯、三節六禮、同窗之間的來往、樣樣都是錢,怎會像在村裏的私塾,交點束脩就完事了。


    現在宋家已經有一個了,再送一個上鎮,難啊!


    王氏能想明白的事情常氏早就清楚了,所以就算兒子還小,她也在爭。


    這次名額落在宋虹頭上,二房唯有分家日子才有盼頭。


    送別的隊伍已經來到村口,宋虹很客氣地向大家道別上了騾車,此去鎮上的學館讀書,以後一個月才能回來一次了。


    周氏站在村口向兒子揮手,看見漸漸遠去的騾車,眼眶都紅了。


    不是她有多舍不得兒子離家求學,主要還是激動。


    活了幾十年,頭一次這麽風光,要是兒子以後真能當大老爺,那種日子不敢想。


    圍觀人群慢慢散去,周氏意猶未盡,等她看夠了,轉身準備離開,卻發現阿繡站在自己身後。


    “你這娃,不聲不響地站人家後麵做甚?”


    周氏得意,想到她也是來送兒子的還有些好笑。uu看書 wwuukanshu


    八歲的小娃娃懂得了什麽,要是給常氏知道這小女娃忍不住來看熱鬧沾風頭,估計都要慪死了。


    眼前的人已經自滿過頭了,阿繡淺淺笑道:“大伯娘,我聽人說鎮上的學館可利害了,裏麵的先生都是老秀才,手下的學生隨便考考最少都是個童生。”


    阿繡說得滿臉羨慕,一雙眼睛亮晶晶的,全是向往的神采。


    周氏眉開眼笑,止不住地點頭道:“這個自然,我家虹哥兒聰明,十裏八村那麽多小子,不管是為人處事,還是讀書做文章,少有比得上他的。明年下場,別的不敢說,一個童生沒問題。”


    隻要是誇兒子的,不管誰周氏都會給個笑臉。


    阿繡跟著她微笑點頭,接著又道:“要是明年能過縣試跟府試,後年就可以參加院試考秀才了。虹哥還這麽年輕,以後前途無量啊!”


    阿繡感歎,看見周氏一張臉笑得像花兒一樣,轉言又道:“虹哥年輕,就算院試不中也沒事兒。出門遊學,多漲點見識,跟先生同窗搞好關係,進城多認認人,參加幾場詩會,經驗提升上來了,下次保準能中。”


    “喲,你這娃娃,知道得還挺多的。”


    周氏上下打量著阿繡,什麽遊學跟詩會,她都不知道。


    活到這個歲數,連城裏都沒去過的人,又能知道些什麽呢。


    阿繡笑:“大伯娘,以前我們村的地主老爺,他兒子就是這麽過來的,前兩年考中舉人,去外麵上任當縣太爺去了。”


    “真的?”


    聽見縣太爺幾個字,周氏雙眼放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繡農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簫九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簫九六並收藏錦繡農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