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逃離了!
站在巨大的樓船二層船尾,鄭經愜意地伸了個懶腰。
連他都不得不承認,不管在哪裏,身份地位這東西,還真是好使。
就好比說他這次出逃,若是不能蹭德王府的順風船,那說不定人還沒到碼頭,就會被鄭氏的人逮個正著。
而蹭了德王府的船之後,從醉香樓到官船碼頭,一出門,就是龐大的儀仗隊伍,他跟鄭書笙身著醉香樓的樂師服混在其中,再稍稍遮掩一下,就根本沒可能被人輕易認出來。
而到了官船碼頭,更是連整個碼頭都幾乎被官府派兵封鎖了起來,一直等樓船駛離碼頭,才又再次開放。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在這種情況下,鄭氏的人就算發現他了,又怎麽來逮他?
如此看來,這麽粗的大腿還得繼續抱一抱啊!
他忍不住如此想道。
確實還是有必要再抱一抱的。
按照計劃,等他們離開豫州,顏月月那邊,就會派人將一封由鄭家小姐親筆所書的信送至鄭家,來說明一下大致的情況,以盡量幫他洗清拐帶主家小姐的罪名。
至於鄭家信不信,以及接下來會有什麽反應,他這邊就隻能被動接招了。
盡管在離開豫州之後,鄭氏勾結官府,不分青紅皂白地把他抓回去,先扣上一個罪名再說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可就算是到了會寧,他這樣的無根屌絲,在背景深厚的鄭氏麵前,還是不堪一擊啊。
因此,理智告訴他,必須還得抱條粗粗的大腿才行。
隻是這大腿該怎麽抱呢?
……
德王府的這艘二層樓船,雖然隻是一艘內河平底船,但卻是足夠大,寬七八米,長二十多米,再加上甲板底下的水手艙,容納下二三百人綽綽有餘。
因為身份尊貴,德王妃一家三口自然是安置在二樓船首部分,船尾部分,安置的則是德王妃的一些重要隨從、侍女之類的,以及身份有些特殊,勉強能算自己人的鄭經、鄭書笙等。
至於席希明、顧傾城等士子,則是安置在一樓。
船雖大,可長途旅行畢竟是無聊的,若是不給自己找點事幹,絕對很無聊。
船離開豫州碼頭後不久,陳蒨文就憋不住了,懇求德王妃道:“娘親,要不傳那鄭浪之等人過來,教我三絕譜法吧。”
別看她對鄭浪之其人並沒有太好的印象,可是對於其所創的三絕譜法及和弦技法,卻已饞了很久,早就想學它們。
而顏月月也答應過她,會吩咐鄭浪之等人,利用回程的這段時間,徹底教會她。
“好啊,那就喚他們過來吧。”
對此,德王妃自然不會拒絕。
對她而言,漫長的旅途同樣很無聊,因此聽女兒學音律,也算是一種不錯的消遣,甚至有可能的話,連她都想學一學。
“去,把鄭浪之等人喚來。”
她即刻吩咐起守候在一邊的侍從。
同樣呆在她身邊的陳蒨武卻搶先道:“娘親,我去吧。”
不等德王妃答應,他竟然拔腿就跑,像個風一般的少年。
德王妃無奈地搖了搖頭,示意臨時擔當隨身保鏢的徐玄機趕緊跟過去。
陳蒨武之所以主動攬事,絕對不是閑得蛋疼,而是他正好需要一個機會,去單獨會會那個他認為還算有點意思的家夥。
站在他的角度來說,鄭經確實是有點意思的。
首先,那家夥膽子夠大,不僅不像其他士子,在他麵前唯唯諾諾、恭恭敬敬不說,還有膽把連他都懼怕的德王妃和蒨文郡主氣得牙癢癢的,這在他看來,相當了不得。
其次,那家夥說話也很有意思。
再有,那家夥足夠有才,能在花魁大賽大出風頭不說,還能讓一眾花魁都對他傾慕不已,這讓他覺得很了不起。
這麽有意思的家夥,他當然得去會會他。
其實就陳蒨武而言,才十歲的他,正好是步入叛逆的年紀,若是按照後世的說法,就是一個對啥都似懂非懂,但對凡事都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既不服管教,又不屑唯唯諾諾,追求特別的中二少年。
這樣的少年,很難有人能入得了他的眼,一旦有,就很容易產生強烈的好奇心。
而鄭經,就是少數能入他眼的一個。
很快,他在二層船尾找到了正在發呆的鄭浪之。
果然與眾不同!
暗歎了一聲後,他背著雙手悄悄地走了過去,猛然出聲道:“喂,你是不是挺不合群的?”
“嗯?”
有點摸不著頭腦鄭經扭頭一看。
陳蒨武解釋道:“寫個詩你用假名,昨晚的宴會你也不參加,現在又不下去跟那幫家夥玩,不是不合群是什麽?”
年紀尚輕的他,對很多事情還似懂非懂,暫時還理解不了鄭經隱姓埋名的苦衷,因此在他看來,身為士子的鄭經,昨晚不參加宴會,現在又不去一層船艙跟那些江南士子們結識,就是不合群的表現。
“哦,你說這個啊。”
鄭經總算明白了過來。
別看他曾經是老師,可麵對這種剛剛步入中二年齡的幼稚少年,也是有點難以跟上他的思維的,反應自然就會慢上半拍。
一旦跟上了,應付起來倒不算事。
不過對於正想著如何繼續抱德王府粗腿的他來說,想的可不隻是應付的問題。
這中二的少年年紀雖小,但好歹也是一位小王爺,在腹黑王妃的腿不好抱,傲嬌郡主又太傲嬌的情況下,這小王爺是不是可以稍稍利用一下?
一個邪惡的念頭頓時又從他心裏冒了出來。
“那你有為啥不跟他們去玩呢?”
他立即就反問了一句。
應付中二少年的必殺技:少說教,多傾聽,盡可能博認同。
而提問,就是跟中二少年最為有效的溝通方法之一。
陳蒨武立即不屑地回道:“那幫家夥太無聊了。”
事實上,不是那幫家夥太無聊,而是陳蒨武並沒有遺傳到德王爺好詩詞歌賦的喜好,熱鬧他喜歡看,可一聽到那些士子們聊詩詞歌賦,他就頭大。
“對啊,既然他們那麽無聊,我幹嘛要跟他們混呢?你說對吧。”
鄭經立即就反問道。
陳蒨武:“……”
有道理啊!
看來,此人跟我是同道!
站在巨大的樓船二層船尾,鄭經愜意地伸了個懶腰。
連他都不得不承認,不管在哪裏,身份地位這東西,還真是好使。
就好比說他這次出逃,若是不能蹭德王府的順風船,那說不定人還沒到碼頭,就會被鄭氏的人逮個正著。
而蹭了德王府的船之後,從醉香樓到官船碼頭,一出門,就是龐大的儀仗隊伍,他跟鄭書笙身著醉香樓的樂師服混在其中,再稍稍遮掩一下,就根本沒可能被人輕易認出來。
而到了官船碼頭,更是連整個碼頭都幾乎被官府派兵封鎖了起來,一直等樓船駛離碼頭,才又再次開放。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在這種情況下,鄭氏的人就算發現他了,又怎麽來逮他?
如此看來,這麽粗的大腿還得繼續抱一抱啊!
他忍不住如此想道。
確實還是有必要再抱一抱的。
按照計劃,等他們離開豫州,顏月月那邊,就會派人將一封由鄭家小姐親筆所書的信送至鄭家,來說明一下大致的情況,以盡量幫他洗清拐帶主家小姐的罪名。
至於鄭家信不信,以及接下來會有什麽反應,他這邊就隻能被動接招了。
盡管在離開豫州之後,鄭氏勾結官府,不分青紅皂白地把他抓回去,先扣上一個罪名再說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可就算是到了會寧,他這樣的無根屌絲,在背景深厚的鄭氏麵前,還是不堪一擊啊。
因此,理智告訴他,必須還得抱條粗粗的大腿才行。
隻是這大腿該怎麽抱呢?
……
德王府的這艘二層樓船,雖然隻是一艘內河平底船,但卻是足夠大,寬七八米,長二十多米,再加上甲板底下的水手艙,容納下二三百人綽綽有餘。
因為身份尊貴,德王妃一家三口自然是安置在二樓船首部分,船尾部分,安置的則是德王妃的一些重要隨從、侍女之類的,以及身份有些特殊,勉強能算自己人的鄭經、鄭書笙等。
至於席希明、顧傾城等士子,則是安置在一樓。
船雖大,可長途旅行畢竟是無聊的,若是不給自己找點事幹,絕對很無聊。
船離開豫州碼頭後不久,陳蒨文就憋不住了,懇求德王妃道:“娘親,要不傳那鄭浪之等人過來,教我三絕譜法吧。”
別看她對鄭浪之其人並沒有太好的印象,可是對於其所創的三絕譜法及和弦技法,卻已饞了很久,早就想學它們。
而顏月月也答應過她,會吩咐鄭浪之等人,利用回程的這段時間,徹底教會她。
“好啊,那就喚他們過來吧。”
對此,德王妃自然不會拒絕。
對她而言,漫長的旅途同樣很無聊,因此聽女兒學音律,也算是一種不錯的消遣,甚至有可能的話,連她都想學一學。
“去,把鄭浪之等人喚來。”
她即刻吩咐起守候在一邊的侍從。
同樣呆在她身邊的陳蒨武卻搶先道:“娘親,我去吧。”
不等德王妃答應,他竟然拔腿就跑,像個風一般的少年。
德王妃無奈地搖了搖頭,示意臨時擔當隨身保鏢的徐玄機趕緊跟過去。
陳蒨武之所以主動攬事,絕對不是閑得蛋疼,而是他正好需要一個機會,去單獨會會那個他認為還算有點意思的家夥。
站在他的角度來說,鄭經確實是有點意思的。
首先,那家夥膽子夠大,不僅不像其他士子,在他麵前唯唯諾諾、恭恭敬敬不說,還有膽把連他都懼怕的德王妃和蒨文郡主氣得牙癢癢的,這在他看來,相當了不得。
其次,那家夥說話也很有意思。
再有,那家夥足夠有才,能在花魁大賽大出風頭不說,還能讓一眾花魁都對他傾慕不已,這讓他覺得很了不起。
這麽有意思的家夥,他當然得去會會他。
其實就陳蒨武而言,才十歲的他,正好是步入叛逆的年紀,若是按照後世的說法,就是一個對啥都似懂非懂,但對凡事都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既不服管教,又不屑唯唯諾諾,追求特別的中二少年。
這樣的少年,很難有人能入得了他的眼,一旦有,就很容易產生強烈的好奇心。
而鄭經,就是少數能入他眼的一個。
很快,他在二層船尾找到了正在發呆的鄭浪之。
果然與眾不同!
暗歎了一聲後,他背著雙手悄悄地走了過去,猛然出聲道:“喂,你是不是挺不合群的?”
“嗯?”
有點摸不著頭腦鄭經扭頭一看。
陳蒨武解釋道:“寫個詩你用假名,昨晚的宴會你也不參加,現在又不下去跟那幫家夥玩,不是不合群是什麽?”
年紀尚輕的他,對很多事情還似懂非懂,暫時還理解不了鄭經隱姓埋名的苦衷,因此在他看來,身為士子的鄭經,昨晚不參加宴會,現在又不去一層船艙跟那些江南士子們結識,就是不合群的表現。
“哦,你說這個啊。”
鄭經總算明白了過來。
別看他曾經是老師,可麵對這種剛剛步入中二年齡的幼稚少年,也是有點難以跟上他的思維的,反應自然就會慢上半拍。
一旦跟上了,應付起來倒不算事。
不過對於正想著如何繼續抱德王府粗腿的他來說,想的可不隻是應付的問題。
這中二的少年年紀雖小,但好歹也是一位小王爺,在腹黑王妃的腿不好抱,傲嬌郡主又太傲嬌的情況下,這小王爺是不是可以稍稍利用一下?
一個邪惡的念頭頓時又從他心裏冒了出來。
“那你有為啥不跟他們去玩呢?”
他立即就反問了一句。
應付中二少年的必殺技:少說教,多傾聽,盡可能博認同。
而提問,就是跟中二少年最為有效的溝通方法之一。
陳蒨武立即不屑地回道:“那幫家夥太無聊了。”
事實上,不是那幫家夥太無聊,而是陳蒨武並沒有遺傳到德王爺好詩詞歌賦的喜好,熱鬧他喜歡看,可一聽到那些士子們聊詩詞歌賦,他就頭大。
“對啊,既然他們那麽無聊,我幹嘛要跟他們混呢?你說對吧。”
鄭經立即就反問道。
陳蒨武:“……”
有道理啊!
看來,此人跟我是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