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珠玉在前,木櫝在後,在詩詞比拚中,同一詞牌,若是前麵有人寫出了絕佳之作,那後來者,十有八九得避其鋒芒,要麽另換主題,要麽幹脆放棄。
這是因為,若是前麵的作品太過於出彩,那後麵的作品,哪怕是有同等水準,也未必能取得同樣的讚賞,除非別具匠心,品質更勝一籌。
盡管這是比賽,作品是提前準備好的,可醉香樓就沒準備別的候補作品嗎?
宋提學納悶的是這一點。
可蘇竅竅僅給了他一息納悶的時間,又在宣紙上寫下了“魁首”兩個大字。
啥?
專為花魁大賽所作詩詞?
而且目標直指魁首?
這祁連年未免也太狂妄了一點吧!
宋提學的納悶變成了驚疑。
作為花魁大賽的督辦,誰請了誰,他是基本清楚的,而作為豫州提學,他對祁連年的詩詞水準自然也一清二楚。
就憑祁連年那水準,也敢用詩詞來賦魁首?
這是他驚疑的地方。
相比觸景生情、借物言誌,那種佳作妙手偶得之的詩詞出法,這種相當於命題作文的寫景詩詞,難度可是要大上不小,極為考究文人的詩詞功底。
因此,哪怕是詩詞大家,在花魁大賽這樣的大型比賽場合,也不敢輕易就此有針對性地動筆,以免因筆力不夠,或發揮不佳,反而招來滿場人的失望和嘲諷。
就算有敢寫的,也沒人敢直接以魁首二字來命名。
若是這魁首之位旁落,這醉香樓豈不是給人做嫁衣,反倒招人笑話?
這就是宋提學狐疑的原因。
可蘇竅竅也隻給了他一息狐疑的時間,又提筆在宣紙上寫了。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僅是這開頭的一句,就把他給看傻眼了,讓他不禁把視線轉向了貢院之外,仍然燈火通明的豫州城。
這一句寫絕了!
暗讚了一聲之後,他又把頭轉向了宣紙。
第二句已經出來了。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宋提學一愣。
更絕了!
再次暗讚了一聲之後,他有點後悔身在貢院,不能在外麵看寶馬雕車,聞香滿路,聽鳳簫聲動,見一夜魚龍舞……
於是隻能抬頭,看明月西沉。
真絕了,此上半闕一出,今後還有誰敢描寫花魁大賽?
還有,這祁連年怎麽詩詞水平又見漲了呢?這未免也漲太狠了吧?
希望別虎頭蛇尾,那下半闕不要差太多。
他又低頭看向了宣紙。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又一句躍然紙上,而略顯清冷的蘇竅竅,此時臉上卻浮現出了一絲滿意的笑容,又停頓了下來。
宋提學又看呆了。
他忍不住看了看身襲鵝黃長裙,頭戴綾花,發插金簪,外加黃金縷點綴,身上還有陣陣暗香飄來的蘇竅竅,一下又癡了。
上半闕寫景,下半闕寫人,極為合理,這用詞之精妙、大氣,是他前所未見。
僅下半闕這一句,又絕了!
不輸上半闕半分!
他又暗讚了一句後,再次把視線轉回了宣紙。
他已經等得有些心急了。
別的不說,僅憑這四分之三首詞,他就敢保證,此詞一出,必定是傳世佳作。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除非最後一句跟前麵三句的水準差得實在是太遠!
可就算是那樣,也起碼是絕佳之作打底。
“竅竅姑娘,你快寫啊!”
心急之下,他忍不住催促起還在醞釀之中的竅竅姑娘。
而此時的蘇竅竅,正在回味當時某人在寫這一首詞時的磨蹭樣,那時的他,也是寫一句就醞釀半天,把她看得心急如焚。
而宋提學這一催促,又讓清冷的她忍不住把笑容掛到了臉上。
宋提學這一急,她這一笑,直接把台下人給看傻眼了。
宋提學為啥那麽急?
好像之前顧傾城的那首青玉案,秦宓宓在寫之時,都沒能讓他如此失態吧?
還有,這一向清冷的蘇竅竅,這笑起來未免也太迷人了一點吧?
所有人都癡迷了。
而蘇竅竅在笑過之後,終於又動筆了,在宣紙上寫下了最後一句:“眾裏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下宋提學真的癡了。
原來這最後一句,不是差,也不是相當,而是整首詞的點睛之筆!
看了看已隱隱有了魁首氣質的蘇竅竅,他忍不住喃喃道:“絕,絕,絕,此詞一出,恐怕天底下無人再敢寫青玉案了,更無人敢寫花魁大賽了。”
又一次,他忘記使用了雕蟲小技。
隻不過這喃喃聲卻有點大了,大得讓台下前排的人都能隱約聽到。
啥?
連提學大人都一連喊出三個絕字,還如此失態的好詞?
那這到底是啥驚世之作啊?
連心思時在時不在的鄭溫都被這一幕給吸引住了。
而台上的宋提學確實有點失態了,他指著宣紙的末端又一次出聲催促道:“竅竅姑娘,你趕緊落款啊,這真的是祁連年所作嗎?”
此時的他,又醒悟了過來,但卻迫不及待地想用雕蟲小技把它傳之於眾。
此時的他,恨自己境界太低,不能將它瞬間傳之於天下。
而蘇竅竅又笑了,微微搖了搖頭,在宣紙的最末端,落下了“三絕公子”一款。
於是宋提學又傻眼了。
“三絕公子?不是祁連年?”
他再次失態驚問。
“不是祁大家,是豫州的另一位大才子,才華驚絕天下的年輕大才子。”
蘇竅竅再次笑意盈盈。
宋提學:“豫州大才子?誰啊?”
“這可是秘密哦。”
蘇竅竅俏皮地回了一句,然後輕盈地轉身,走向了琴前坐了下來,靜等還被她說蒙圈了的宋提學出聲,擺出了一出好戲即將開鑼的架勢。
三絕公子!
這一聽就是假名。
可問題是,在花魁大賽這種能名揚天下,成為天下士子偶像的大型比賽,有誰會願意用假名?
更何況還是年輕士子?
這是視名望如糞土的節奏?
宋提學確實又被整蒙圈了,蒙得他連舌綻春雷都不想用了,而是一記餘音繞梁甩向了蘇竅竅,把她和她身後的樂師都籠罩了起來,然後揮了揮手,示意她開始。
“一首《青玉案·魁首》送給大家。”
蘇竅竅臉上的笑容逐漸收斂,再一次把清冷掛了回來。
啥?
真是青玉案?
這下後台的袁媽媽也懵了。
她身邊的秦宓宓也懵了。
台下的顧傾城、宋少遊、鄭溫等人也懵了。
所有人都懵了。
而蘇竅竅身後樂師鑼鼓聲先響起。
好戲正式開鑼。
這是因為,若是前麵的作品太過於出彩,那後麵的作品,哪怕是有同等水準,也未必能取得同樣的讚賞,除非別具匠心,品質更勝一籌。
盡管這是比賽,作品是提前準備好的,可醉香樓就沒準備別的候補作品嗎?
宋提學納悶的是這一點。
可蘇竅竅僅給了他一息納悶的時間,又在宣紙上寫下了“魁首”兩個大字。
啥?
專為花魁大賽所作詩詞?
而且目標直指魁首?
這祁連年未免也太狂妄了一點吧!
宋提學的納悶變成了驚疑。
作為花魁大賽的督辦,誰請了誰,他是基本清楚的,而作為豫州提學,他對祁連年的詩詞水準自然也一清二楚。
就憑祁連年那水準,也敢用詩詞來賦魁首?
這是他驚疑的地方。
相比觸景生情、借物言誌,那種佳作妙手偶得之的詩詞出法,這種相當於命題作文的寫景詩詞,難度可是要大上不小,極為考究文人的詩詞功底。
因此,哪怕是詩詞大家,在花魁大賽這樣的大型比賽場合,也不敢輕易就此有針對性地動筆,以免因筆力不夠,或發揮不佳,反而招來滿場人的失望和嘲諷。
就算有敢寫的,也沒人敢直接以魁首二字來命名。
若是這魁首之位旁落,這醉香樓豈不是給人做嫁衣,反倒招人笑話?
這就是宋提學狐疑的原因。
可蘇竅竅也隻給了他一息狐疑的時間,又提筆在宣紙上寫了。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僅是這開頭的一句,就把他給看傻眼了,讓他不禁把視線轉向了貢院之外,仍然燈火通明的豫州城。
這一句寫絕了!
暗讚了一聲之後,他又把頭轉向了宣紙。
第二句已經出來了。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宋提學一愣。
更絕了!
再次暗讚了一聲之後,他有點後悔身在貢院,不能在外麵看寶馬雕車,聞香滿路,聽鳳簫聲動,見一夜魚龍舞……
於是隻能抬頭,看明月西沉。
真絕了,此上半闕一出,今後還有誰敢描寫花魁大賽?
還有,這祁連年怎麽詩詞水平又見漲了呢?這未免也漲太狠了吧?
希望別虎頭蛇尾,那下半闕不要差太多。
他又低頭看向了宣紙。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又一句躍然紙上,而略顯清冷的蘇竅竅,此時臉上卻浮現出了一絲滿意的笑容,又停頓了下來。
宋提學又看呆了。
他忍不住看了看身襲鵝黃長裙,頭戴綾花,發插金簪,外加黃金縷點綴,身上還有陣陣暗香飄來的蘇竅竅,一下又癡了。
上半闕寫景,下半闕寫人,極為合理,這用詞之精妙、大氣,是他前所未見。
僅下半闕這一句,又絕了!
不輸上半闕半分!
他又暗讚了一句後,再次把視線轉回了宣紙。
他已經等得有些心急了。
別的不說,僅憑這四分之三首詞,他就敢保證,此詞一出,必定是傳世佳作。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除非最後一句跟前麵三句的水準差得實在是太遠!
可就算是那樣,也起碼是絕佳之作打底。
“竅竅姑娘,你快寫啊!”
心急之下,他忍不住催促起還在醞釀之中的竅竅姑娘。
而此時的蘇竅竅,正在回味當時某人在寫這一首詞時的磨蹭樣,那時的他,也是寫一句就醞釀半天,把她看得心急如焚。
而宋提學這一催促,又讓清冷的她忍不住把笑容掛到了臉上。
宋提學這一急,她這一笑,直接把台下人給看傻眼了。
宋提學為啥那麽急?
好像之前顧傾城的那首青玉案,秦宓宓在寫之時,都沒能讓他如此失態吧?
還有,這一向清冷的蘇竅竅,這笑起來未免也太迷人了一點吧?
所有人都癡迷了。
而蘇竅竅在笑過之後,終於又動筆了,在宣紙上寫下了最後一句:“眾裏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下宋提學真的癡了。
原來這最後一句,不是差,也不是相當,而是整首詞的點睛之筆!
看了看已隱隱有了魁首氣質的蘇竅竅,他忍不住喃喃道:“絕,絕,絕,此詞一出,恐怕天底下無人再敢寫青玉案了,更無人敢寫花魁大賽了。”
又一次,他忘記使用了雕蟲小技。
隻不過這喃喃聲卻有點大了,大得讓台下前排的人都能隱約聽到。
啥?
連提學大人都一連喊出三個絕字,還如此失態的好詞?
那這到底是啥驚世之作啊?
連心思時在時不在的鄭溫都被這一幕給吸引住了。
而台上的宋提學確實有點失態了,他指著宣紙的末端又一次出聲催促道:“竅竅姑娘,你趕緊落款啊,這真的是祁連年所作嗎?”
此時的他,又醒悟了過來,但卻迫不及待地想用雕蟲小技把它傳之於眾。
此時的他,恨自己境界太低,不能將它瞬間傳之於天下。
而蘇竅竅又笑了,微微搖了搖頭,在宣紙的最末端,落下了“三絕公子”一款。
於是宋提學又傻眼了。
“三絕公子?不是祁連年?”
他再次失態驚問。
“不是祁大家,是豫州的另一位大才子,才華驚絕天下的年輕大才子。”
蘇竅竅再次笑意盈盈。
宋提學:“豫州大才子?誰啊?”
“這可是秘密哦。”
蘇竅竅俏皮地回了一句,然後輕盈地轉身,走向了琴前坐了下來,靜等還被她說蒙圈了的宋提學出聲,擺出了一出好戲即將開鑼的架勢。
三絕公子!
這一聽就是假名。
可問題是,在花魁大賽這種能名揚天下,成為天下士子偶像的大型比賽,有誰會願意用假名?
更何況還是年輕士子?
這是視名望如糞土的節奏?
宋提學確實又被整蒙圈了,蒙得他連舌綻春雷都不想用了,而是一記餘音繞梁甩向了蘇竅竅,把她和她身後的樂師都籠罩了起來,然後揮了揮手,示意她開始。
“一首《青玉案·魁首》送給大家。”
蘇竅竅臉上的笑容逐漸收斂,再一次把清冷掛了回來。
啥?
真是青玉案?
這下後台的袁媽媽也懵了。
她身邊的秦宓宓也懵了。
台下的顧傾城、宋少遊、鄭溫等人也懵了。
所有人都懵了。
而蘇竅竅身後樂師鑼鼓聲先響起。
好戲正式開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