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陽一動不動,站在襄陽城的城牆上麵,他靜靜地眺望著遠方,任憑微風輕輕地拂過自己的麵頰。
李大開、左良玉兩個人頂盔摜甲,分別站立在項陽的身後,二人同樣也是注視著遠方。
先在武昌城楚王府內解決了張獻忠,後於無憂穀裏麵料理了李自成,在大明橫行無忌的兩大造反勢力終於是灰飛煙滅。
攻打襄陽的時候,軍師牛金星貪生怕死,自己偷偷地喬裝打扮,想一走了之,不曾想,落在了明軍的暗哨手中被生擒活捉。
牛金星的逃跑,給襄陽城內的防守造成了極大的混亂,田見秀、袁宗第、劉芳亮、郝搖旗、劉希堯、藺養成等人,每一個人都是各自心懷鬼胎。
他們這些人投降的投降,被殺的被殺,活捉的活捉,混亂不堪的襄陽城終於又回到了大明的手中。
3日前,項陽接到了盧文煒、閆應元、劉會昌、劉良佐他們4個人的報告,汝寧府、開封府已經全部收複,準備回師襄陽。
南陽府劉宗敏全軍覆沒,李自成放棄襄陽想金蟬脫殼,項陽接到消息,提前在無憂穀設下埋伏,使李自成死不瞑目長眠於此。
戰事的發展變化有些快,原來計劃汝寧府、開封府收複以後,分別留下劉良佐、劉會昌二人守衛這兩個地方。
讓閆應元、盧文煒二人回師襄陽,參加攻打襄陽城的戰鬥,現在看來,劉良佐、劉會昌二人已經沒有必要再留守了。
項陽給孫傳庭下了一道軍令,讓他派人接管汝寧府、開封府的防務,這樣一來,盧文煒、閆應元、劉會昌、劉良佐他們4個人就可以全部回師襄陽了。
河南境內現在可以說已經被明軍全部控製,曾經造反的那些大人物,此時剩下的也就隻有綽號曹操的羅汝才,還有一個綽號老回回的馬守應。
羅汝才早就表明了他投降朝廷的意圖,項陽現在等待的就是崇禎皇上的聖旨。至於如何解決綽號老回回的馬守應,項陽心裏麵已經有了一個計劃。
項陽此時站在襄陽城的城牆上麵,就是等待盧文煒、閆應元、劉會昌、劉良佐他們4人回來。
地平線上,猛然間出現了一隊人馬,迎風招展的旗幟上,一個大大的“明”字是格外的醒目。
項陽笑了,對李大開、左良玉二人道:“他們來了,走,我們去城門口。”說罷,3個人就飛快的下了城牆。
次日,項陽就接到了崇禎皇上的聖旨,聖旨上崇禎就一個意思,關於對造反頭領的如何處理,讓項陽自己決定。
這是個什麽意思,私下裏項陽問了問畢昆陽、武君卿兩個人,他們二人把事情的來龍去脈給項陽仔細的說了一遍。
朝廷上現在關於對造反頭領如何處理,分成了兩大幫派,一派人認為必須依據大明律從重處理,投降再反叛的事情曾經多次上演,屢見不鮮,不殺不能夠震懾人心。
另外一派的人意見卻是恰恰相反,他們認為既然現在這些人想投降朝廷,一來上天有好生之德,二來為了顯示皇上的仁德,應該給他們一個活命的機會。
這兩大幫派的人是吐沫星子亂飛,一個個就像是鬥雞場裏的公雞相互攻訐,雙方互不相容各有各的理由。
崇禎皇上經過左思右想,萬般無奈之下,就拿出了這樣一道稀裏糊塗的聖旨。
項陽聽罷了畢昆陽、武君卿兩個人的敘述,心裏麵哀歎一聲,樹欲靜而風不止,大明王朝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
建奴、逆賊、瘟疫、天災等這些都是擺在明處的事情,隻要不是傻子就不可能出現那些奇談怪論。
可是,大明王朝的貪官、奸商一個個盤根錯節,他們這些人為了各自的利益鉤鉤連連,形成了一張鋪天蓋地的巨網。
從表麵上看他們是對造反頭領如何處理意見不同,也許在他們冠冕堂皇的外表下,隱藏在數不清的肮髒交易。
項陽現在不去考慮朝廷上那些官老爺的真實想法,他十分清楚這些人的無恥和貪婪,為了一己之私,就是出賣自己的祖宗也是毫不在乎的。
大明內部穩定下來,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有人來做,在這個時代,隻要有了源源不斷的人力,移山填海都再不是難事。
從這個角度想,不僅能夠為大明保存更多的元氣,同時也將會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因為在造反的人群中間,畢竟絕大多數都是活不下去的饑民。
項陽在襄陽城內見到傳聞已久的羅汝才時,直截了當的把自己的意見說了出來。
“老羅,常言道,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識時務者為俊傑,你能夠放下刀槍投降朝廷,我為你感到高興,為跟隨你的那些人感到高興。”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能不能夠成佛,就看你自己的實際行動了,既然你決定了投降朝廷,就不要再有什麽其他的不切實際的想法。張獻忠、李自成是什麽結果,你也知道了。”
“現在我交給你一個任務,老回回馬守應你不會不熟悉吧,皇上仁慈,給了你們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你就以自己為榜樣,去老回回馬守應那裏現身說法,讓他與你一樣投降朝廷。”項陽不慌不忙的說道。
“侯爺的威名現在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羅某此次投降朝廷,絕對是真心實意的,絕對不敢再有其他的想法,望侯爺明查。”
“老回回馬守應這個人與我雖然是熟悉,uu看書 ww.uukanshu.cm 可是,涉及到他自己生死攸關的大事,我確實沒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勸他投降朝廷。”
“不過,侯爺的軍令我一定會執行的,老回回馬守應最終能不能夠同意投降朝廷,我就不知道了。”羅汝才言道。
“這件事情能不能夠辦成,我都會給你記下一功的,你盡管放心大膽的去辦吧。”項陽道。
羅汝才帶著楊承祖、王龍兩個人,立刻馬不停蹄地離開了襄陽城。
二日後,羅汝才和老回回馬守應的身影出現在了襄陽城外麵。
項陽又一次慢慢地走上了襄陽城的城牆,在他的身邊,此時此刻陪同的人是朱媺娖。
夕陽西下,山川、河流、田野都沐浴在金色的霞光裏。
“你說明天會是一個什麽樣子?”朱媺娖幸福地問道。
“明天肯定會比今天好。”項陽斬釘截鐵的回答。
全書完
李大開、左良玉兩個人頂盔摜甲,分別站立在項陽的身後,二人同樣也是注視著遠方。
先在武昌城楚王府內解決了張獻忠,後於無憂穀裏麵料理了李自成,在大明橫行無忌的兩大造反勢力終於是灰飛煙滅。
攻打襄陽的時候,軍師牛金星貪生怕死,自己偷偷地喬裝打扮,想一走了之,不曾想,落在了明軍的暗哨手中被生擒活捉。
牛金星的逃跑,給襄陽城內的防守造成了極大的混亂,田見秀、袁宗第、劉芳亮、郝搖旗、劉希堯、藺養成等人,每一個人都是各自心懷鬼胎。
他們這些人投降的投降,被殺的被殺,活捉的活捉,混亂不堪的襄陽城終於又回到了大明的手中。
3日前,項陽接到了盧文煒、閆應元、劉會昌、劉良佐他們4個人的報告,汝寧府、開封府已經全部收複,準備回師襄陽。
南陽府劉宗敏全軍覆沒,李自成放棄襄陽想金蟬脫殼,項陽接到消息,提前在無憂穀設下埋伏,使李自成死不瞑目長眠於此。
戰事的發展變化有些快,原來計劃汝寧府、開封府收複以後,分別留下劉良佐、劉會昌二人守衛這兩個地方。
讓閆應元、盧文煒二人回師襄陽,參加攻打襄陽城的戰鬥,現在看來,劉良佐、劉會昌二人已經沒有必要再留守了。
項陽給孫傳庭下了一道軍令,讓他派人接管汝寧府、開封府的防務,這樣一來,盧文煒、閆應元、劉會昌、劉良佐他們4個人就可以全部回師襄陽了。
河南境內現在可以說已經被明軍全部控製,曾經造反的那些大人物,此時剩下的也就隻有綽號曹操的羅汝才,還有一個綽號老回回的馬守應。
羅汝才早就表明了他投降朝廷的意圖,項陽現在等待的就是崇禎皇上的聖旨。至於如何解決綽號老回回的馬守應,項陽心裏麵已經有了一個計劃。
項陽此時站在襄陽城的城牆上麵,就是等待盧文煒、閆應元、劉會昌、劉良佐他們4人回來。
地平線上,猛然間出現了一隊人馬,迎風招展的旗幟上,一個大大的“明”字是格外的醒目。
項陽笑了,對李大開、左良玉二人道:“他們來了,走,我們去城門口。”說罷,3個人就飛快的下了城牆。
次日,項陽就接到了崇禎皇上的聖旨,聖旨上崇禎就一個意思,關於對造反頭領的如何處理,讓項陽自己決定。
這是個什麽意思,私下裏項陽問了問畢昆陽、武君卿兩個人,他們二人把事情的來龍去脈給項陽仔細的說了一遍。
朝廷上現在關於對造反頭領如何處理,分成了兩大幫派,一派人認為必須依據大明律從重處理,投降再反叛的事情曾經多次上演,屢見不鮮,不殺不能夠震懾人心。
另外一派的人意見卻是恰恰相反,他們認為既然現在這些人想投降朝廷,一來上天有好生之德,二來為了顯示皇上的仁德,應該給他們一個活命的機會。
這兩大幫派的人是吐沫星子亂飛,一個個就像是鬥雞場裏的公雞相互攻訐,雙方互不相容各有各的理由。
崇禎皇上經過左思右想,萬般無奈之下,就拿出了這樣一道稀裏糊塗的聖旨。
項陽聽罷了畢昆陽、武君卿兩個人的敘述,心裏麵哀歎一聲,樹欲靜而風不止,大明王朝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
建奴、逆賊、瘟疫、天災等這些都是擺在明處的事情,隻要不是傻子就不可能出現那些奇談怪論。
可是,大明王朝的貪官、奸商一個個盤根錯節,他們這些人為了各自的利益鉤鉤連連,形成了一張鋪天蓋地的巨網。
從表麵上看他們是對造反頭領如何處理意見不同,也許在他們冠冕堂皇的外表下,隱藏在數不清的肮髒交易。
項陽現在不去考慮朝廷上那些官老爺的真實想法,他十分清楚這些人的無恥和貪婪,為了一己之私,就是出賣自己的祖宗也是毫不在乎的。
大明內部穩定下來,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有人來做,在這個時代,隻要有了源源不斷的人力,移山填海都再不是難事。
從這個角度想,不僅能夠為大明保存更多的元氣,同時也將會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因為在造反的人群中間,畢竟絕大多數都是活不下去的饑民。
項陽在襄陽城內見到傳聞已久的羅汝才時,直截了當的把自己的意見說了出來。
“老羅,常言道,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識時務者為俊傑,你能夠放下刀槍投降朝廷,我為你感到高興,為跟隨你的那些人感到高興。”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能不能夠成佛,就看你自己的實際行動了,既然你決定了投降朝廷,就不要再有什麽其他的不切實際的想法。張獻忠、李自成是什麽結果,你也知道了。”
“現在我交給你一個任務,老回回馬守應你不會不熟悉吧,皇上仁慈,給了你們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你就以自己為榜樣,去老回回馬守應那裏現身說法,讓他與你一樣投降朝廷。”項陽不慌不忙的說道。
“侯爺的威名現在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羅某此次投降朝廷,絕對是真心實意的,絕對不敢再有其他的想法,望侯爺明查。”
“老回回馬守應這個人與我雖然是熟悉,uu看書 ww.uukanshu.cm 可是,涉及到他自己生死攸關的大事,我確實沒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勸他投降朝廷。”
“不過,侯爺的軍令我一定會執行的,老回回馬守應最終能不能夠同意投降朝廷,我就不知道了。”羅汝才言道。
“這件事情能不能夠辦成,我都會給你記下一功的,你盡管放心大膽的去辦吧。”項陽道。
羅汝才帶著楊承祖、王龍兩個人,立刻馬不停蹄地離開了襄陽城。
二日後,羅汝才和老回回馬守應的身影出現在了襄陽城外麵。
項陽又一次慢慢地走上了襄陽城的城牆,在他的身邊,此時此刻陪同的人是朱媺娖。
夕陽西下,山川、河流、田野都沐浴在金色的霞光裏。
“你說明天會是一個什麽樣子?”朱媺娖幸福地問道。
“明天肯定會比今天好。”項陽斬釘截鐵的回答。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