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服了商敬石和他手下的那12個兄弟,項陽心裏麵是異常高興,他吩咐人重新寫了一遍給崇禎的奏章,命人用800裏加急送往京城。


    捷報進京時,伍思凱也離開了大營,項陽給了他2000兩黃金,同時,還交給了他一個特別的任務。


    心情舒暢的項陽伸了一個懶腰,剛剛準備去打個盹,親兵來報,軍中的戶部官員劉嘉績在外麵求見。


    劉嘉績現在是負責全軍的糧草,他這個時候來見自己,莫不是糧草有什麽問題了。


    糧草在全軍中絕對不是小事情,項陽不敢怠慢,立刻讓劉嘉績進來了。


    果不其然,劉嘉績一開口,就告訴項陽,軍中剩下的糧草已經不多了,僅僅能夠維持10日左右。


    項陽一時間也不知道城哪裏去弄糧食,詢問了劉嘉績以後,劉嘉績給了項陽一個建議,他說按照慣例,現在可以向永平府征集糧食。


    項陽聽罷,就同意了劉嘉績的意見,給永平府下達了征集50000石糧食的軍令。


    灤州距永平府府治盧龍也就是不足70裏路程,永平府次日就接到了項陽的軍令。


    永平府在大明洪武2年從永平路改為平灤府,洪武4年又改為永平府,屬北直隸管轄,其所轄為盧龍、撫寧、昌黎、遷安、永平衛、山海衛。


    現在的永平府知府是石聲和,同知是馮如京,副將是張維義。


    永平府的二堂內,知府石聲和交代同知馮如京,“糧食的事情是你分內之事,你要盡快辦理好,千萬不要誤事。”


    馮如京應道:“大人你就放寬心吧,我現在就去安排。”石聲和端起了茶杯,馮如京告辭走了出去。


    來到了自己辦理公務的房間,馮如京看見副將張維義正等待著自己。


    張維義一看見馮如京回來了,高興地走了過來說道:“馮大人辛苦了,聽說上麵要從永平府征集50000石糧食,可有此事?”


    “你倒是消息靈通,我也是剛剛才從知府大人那裏接到的差事,怎麽了,你有什麽想法不成?”馮如京笑著道。


    “我的馮大人唉,你就不要那兄弟我尋開心了,我的心事你還不清楚嗎?這50000石糧食,還是我來給你辦吧,咱們還是老規矩,你看怎麽樣?”張維義邊說邊遞給了馮如京一杯茶。


    “好,你就是不說,我也是這個意思,就按照我們以前的老規矩,你盡快把事情辦好了,不要出了紕漏。”馮如京道。


    “你就等著數銀子吧。我走了。”張維義高興的出了房間後,在僻靜出罵道:... ...


    “想吃腥,還他娘的裝清官,呸,不要臉的下三濫。”


    張維義一聲令下,永平府內就衝出了5、6匹快馬,朝各個縣城而去。


    撫寧紳士馮景運正在家中與小妾戲耍,管家馮三在房門外說道:“老爺,剛才縣衙來人告知,讓您準備3000石糧食,明天送到縣衙去。”


    “什麽?要老子準備3000石糧食,他們想得美,你去告訴他們,老子沒有糧食,不要說3000石糧食,就是1石糧食也沒有。”馮景運一聽是暴跳如雷。


    管家馮三在外麵一下子傻了眼,暗道,老爺今天是怎麽了,為什麽發這麽大的火?


    小妾看見馮景運發火,可是勸解道:“老爺你消消氣,落落火,這俗話說,窮不與富鬥,富不與官鬥,你冷靜冷靜,不要衝動呀。”


    “唉,你說的這個道理我怎麽能夠不知道呢,那可是3000石糧食啊!真是疼死我了。”馮景運是怒火衝天。


    “老爺,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滅門的知府,破家的縣令,隻要我們家能夠長盛不衰,3000石糧食算什麽,今天失去了3000石糧食,明年我們再想辦法弄回來不就是了。”小妾安慰他。


    “你真是能打會算,看來不出3000石糧食是不行了,明年就給那些佃戶再增加租子,就按照7成來收吧。”馮景運咬牙道。


    “馮三,你明天把3000石糧食送到縣衙去吧。”馮景運吩咐道。


    “是的,老爺,我知道了,明天我就叫人把糧食裝車,親自送到縣衙門去。”馮三答應道。


    撫寧縣縣衙,知縣劉明彥正在聚精會神的看著,戶房書吏剛剛送到的征糧冊,永平府給撫寧的征糧數字是12000石,無論如何,眼下總算是完成了。


    劉明彥放下征糧冊,對書吏道:“此次差事辦的如此迅速,你們都辛苦了。”


    書吏欲言又止,劉明彥眉頭一皺,說道:“怎麽了,有什麽事情嗎?”


    “老爺,12000石糧食是辦好了,按照慣例,其中的1成我們是要留下來的。”書吏道。


    “這個嗎?以前的慣例我也知道一些,uu看書ww.uuanu我覺得此次還是如實上交吧,軍中將士也是不易,此事就這樣定下來吧。”劉明彥最後說道。


    劉明彥現在不知道,他的這個決定,不僅僅是保住了自己一個人的腦袋,還給撫寧許多官吏留下了活命的機會。


    在永平府的盧龍、昌黎、遷安3個縣城,同樣也正在熱火朝天的征集著糧食。


    與撫寧所不同的是這幾個地方,凡是參與了此次征集糧食的官吏,都按照慣例截留... ...


    了1成的糧食。


    沒有人覺得這樣做有什麽不合適,多少年來,不要說是在地方上,就是在京城裏麵的6部,截留這樣的現象早已經是司空見慣。


    他們把這些截留下來的糧食變賣成銀子,然後按照職務的大小,開始分發下去,每一個人拿這樣的銀子也是習以為常,絲毫不覺得有什麽不對。


    次日,運送糧食馬車城不同的方向,朝永平府府治所在地盧龍前進,彎彎曲曲的車隊,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上,真是前看不見頭,後望不見尾。


    永平府同知馮如京,副將張維義在暖融融房間裏,看著各個地方先行送來的征糧冊,真是有喜也有憂。


    他們兩個人喜的是,費勁千辛萬苦征集來的糧食,現在正在運送來的路上,糧食一到永平府,自己就可以從裏麵截留2成。


    憂的是,山海關那邊剛剛來了一名參將方獻廷,他帶來了遼東總兵吳三桂的命令,叫永平府準備20000石糧食,安排人手給他們送到山海關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雲激蕩大明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最後一隻螞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最後一隻螞蟻並收藏風雲激蕩大明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