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舒凰看著江璃一副小女兒的姿態,臉上爬滿了笑容,“你今日出門是為了過節嗎?”
“不完全是為了過節,除了把畫送過來,在下還想去城外放河燈。”江璃接著解釋道:“家母自青川長大,青川有放河燈的習俗,可以為親人朋友祈福。家母有一姐,多年來杳無音信,在下想到城外為姨母放幾盞河燈。”
“聽說你的姨母原是靖遠侯府的二夫人?”楚舒凰問道。
江璃的神色有些黯然:“是的。”
“除了這個姨母,你的外家可還有其他親人?”
“當年外祖父就是家中單傳,又隻有姨母和母親兩人,如今沒有其他親人了。”
楚舒凰認真的道:“江公子若是有什麽難處,盡管直言。”
“多謝公子大恩。公子對在下已幫助良多,就不勞煩公子了,在下能處理。”
江璃利落的拒絕了幫助,讓楚舒凰意外的同時,對江璃的感觀有好了幾分。
“那江公子放河燈,能不能讓我也去湊個趣呢?”楚舒凰又問道。
旁邊的林嬤嬤聽到兩人所言,提起心來,剛想給江璃使眼色,楚舒凰卻轉過身來,示意她重新倒杯茶來。
“公子若是願往,在下自然求之不得!”江璃注意到了林嬤嬤的異動,斟酌了一番答道。
“好,那要到城外哪處放河燈呢?”楚舒凰問道。
“出了京城南門,往東行五裏左右,有個宴河畔,曆年都有百姓到那裏放河燈,我們到那裏就好。”江璃答道。
江璃接著又道:“因為必須在天黑前趕回來,所以我們需要盡快動身。”隨著江璃的話,林嬤嬤放下心來。
“嬤嬤去安排下吧,我們盡快起身。”楚舒凰吩咐道。
不一會馬車就從後院駛了出來,與來時不同,馬車上坐著楚舒凰、江璃和林嬤嬤,青荷等人和江璃的丫鬟坐在後麵的車上。
這時街上已是彩旗飄飄,遊人也多了起來,擺小攤的商販爭相叫賣者。楚舒凰和江璃坐在車窗邊上茶桌兩側,向外張望著,路邊有幾處猜燈謎賣花燈的,相比上元節要隨意一些,多是生活中常見的討喜的東西。還有賣泥人的,對對聯的,耍雜耍的,人群的吵雜聲此起彼伏。
楚舒凰問道:“江公子以前乞巧節常來這街上遊玩嗎?”
“來過幾次,但街上的這些雜耍倒是沒怎麽看過。因為青川那邊有那樣的習俗,所以我們出來多是為了祈福,匆匆去匆匆回。”江璃微微一笑答道。
“去宴河畔祈福的人多麽?”
江璃看了看林嬤嬤,林嬤嬤低眉順眼的待在角落中,“前些年,母親帶我去的時候都是白日,天黑之前就回來了。那裏多是一些周圍的百姓,有劃船的,有放燈的,富貴人家的子弟倒是不多。這幾年不知是什麽樣子了。”
江璃又接著說道:“前幾年我們去的時候,河燈都是自己紮的,有各種各樣的花朵,也有的是一些可愛的小動物,還有些水果或者一些船隻物品,現在不知道有專門賣河燈的沒有,應該會更漂亮了。”
江璃可能也感覺到楚舒凰的寂寞,繪聲繪色的介紹起河燈,還引經據典的介紹了青川的風俗,車內的氣氛也熱鬧起來。楚舒凰津津有味的聽著,不時的問詢幾句,感歎江璃豐富的學識,更感歎教出這樣女子的母親。不知不覺間兩人的距離就拉近了,說話也隨意起來。
林嬤嬤不時給江璃續上茶水,難得能有個能陪著公主玩的同齡人。
五裏的路說起來並不算長,楚舒凰的馬車不但寬敞舒適,而且輕快,不一會兒就到了宴河畔。一路上行人絡繹不絕,越是接近宴河畔人就越多,也不乏京中貴勳府邸的子弟。
在宴河畔的後方空地上有幾家賣河燈的,確實是品種花樣豐富。天上飛的,水裏遊的,地上跑的,能吃的,會玩的,好看的,各式各樣多不勝數。
江璃做的河燈也取了出來,完全不同於那些賣的河燈,而是一盆盆蘭草。葉子又細又長,呈柳葉行,青籠翠綠間映襯著那一朵朵開的或簡約,或張揚,或玲瓏高雅的蘭花,幽雅間透著燦爛的美麗與生機。
江璃在一旁解釋道:“姨母最喜歡蘭花,所以我們就做蘭花來為姨母祈福。”
“令堂把你養的這樣好,當年的許夫人定然也如這蘭花一樣品行高潔,讓人敬仰。”楚舒凰歎道。
“我沒有公子說的這樣好。倒是母親常說姨母盡得外祖父真傳,嫻雅聰慧,可惜我沒有見過。”
“可惜我也沒見過。”楚舒凰想了想又道:“我們不要公子來,公子去的了,你叫我阿林,我叫你阿璃,可好?”
“好,阿林。”江璃痛快的道,楚舒凰的心裏也暢快起來。
此時夕陽映照著青宴河,河水也泛起紅光,兩人索性沿著青宴河畔溜達起來。穿行在人群中,欣賞河中的風景,也欣賞各式各樣的河燈。
一路上兩人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覺得好的河燈就順便買下來。公主難得有這樣的機會,大家都不敢掃了公主的興致,林嬤嬤帶著人緊跟身後,站榮帶人散在四周。
河上的遊船漸漸多了起來,鑒於安全林嬤嬤勸阻楚舒凰上船,江璃也在身邊道:“小船搖晃太厲害,大船又太高,不適合放河燈。”楚舒凰理解大家的苦心,也就作罷了。
待放完河燈回去的時候,已到黃昏,兩人都覺得很暢快,卻不敢再耽擱時間,急匆匆的回京,約好以後再有這樣的機會再玩。
臨進南門的時候,江璃和楚舒凰告別,從馬車上下來,上了後麵的馬車,青荷等人上了前麵楚舒凰的馬車。入城之後,前麵的馬車回安國公府,後麵的馬車送江璃回去,千品帶了兩個人不知從什麽地方閃了出來,遠遠的墜在楚舒凰一行人的後麵。
到了二門,安國公府的大總管康叔守在那裏,見楚舒凰回來忙迎了上來,“公主回來了,不知今日玩的是否高興?”
楚舒凰從車上下來笑容滿麵的道:“讓花爺爺擔心了,我今日玩的很暢快,勞煩康叔替我謝謝花爺爺,明日我再去講給花爺爺聽。”
“公主折煞老奴了,不敢當公主勞煩,能為公主做事是老奴的榮幸。國公爺一直擔心沒人和公主玩,公主會煩悶,如今公主能玩的暢快,國公爺就高興了,老奴待會就去回稟國公爺。”
“不完全是為了過節,除了把畫送過來,在下還想去城外放河燈。”江璃接著解釋道:“家母自青川長大,青川有放河燈的習俗,可以為親人朋友祈福。家母有一姐,多年來杳無音信,在下想到城外為姨母放幾盞河燈。”
“聽說你的姨母原是靖遠侯府的二夫人?”楚舒凰問道。
江璃的神色有些黯然:“是的。”
“除了這個姨母,你的外家可還有其他親人?”
“當年外祖父就是家中單傳,又隻有姨母和母親兩人,如今沒有其他親人了。”
楚舒凰認真的道:“江公子若是有什麽難處,盡管直言。”
“多謝公子大恩。公子對在下已幫助良多,就不勞煩公子了,在下能處理。”
江璃利落的拒絕了幫助,讓楚舒凰意外的同時,對江璃的感觀有好了幾分。
“那江公子放河燈,能不能讓我也去湊個趣呢?”楚舒凰又問道。
旁邊的林嬤嬤聽到兩人所言,提起心來,剛想給江璃使眼色,楚舒凰卻轉過身來,示意她重新倒杯茶來。
“公子若是願往,在下自然求之不得!”江璃注意到了林嬤嬤的異動,斟酌了一番答道。
“好,那要到城外哪處放河燈呢?”楚舒凰問道。
“出了京城南門,往東行五裏左右,有個宴河畔,曆年都有百姓到那裏放河燈,我們到那裏就好。”江璃答道。
江璃接著又道:“因為必須在天黑前趕回來,所以我們需要盡快動身。”隨著江璃的話,林嬤嬤放下心來。
“嬤嬤去安排下吧,我們盡快起身。”楚舒凰吩咐道。
不一會馬車就從後院駛了出來,與來時不同,馬車上坐著楚舒凰、江璃和林嬤嬤,青荷等人和江璃的丫鬟坐在後麵的車上。
這時街上已是彩旗飄飄,遊人也多了起來,擺小攤的商販爭相叫賣者。楚舒凰和江璃坐在車窗邊上茶桌兩側,向外張望著,路邊有幾處猜燈謎賣花燈的,相比上元節要隨意一些,多是生活中常見的討喜的東西。還有賣泥人的,對對聯的,耍雜耍的,人群的吵雜聲此起彼伏。
楚舒凰問道:“江公子以前乞巧節常來這街上遊玩嗎?”
“來過幾次,但街上的這些雜耍倒是沒怎麽看過。因為青川那邊有那樣的習俗,所以我們出來多是為了祈福,匆匆去匆匆回。”江璃微微一笑答道。
“去宴河畔祈福的人多麽?”
江璃看了看林嬤嬤,林嬤嬤低眉順眼的待在角落中,“前些年,母親帶我去的時候都是白日,天黑之前就回來了。那裏多是一些周圍的百姓,有劃船的,有放燈的,富貴人家的子弟倒是不多。這幾年不知是什麽樣子了。”
江璃又接著說道:“前幾年我們去的時候,河燈都是自己紮的,有各種各樣的花朵,也有的是一些可愛的小動物,還有些水果或者一些船隻物品,現在不知道有專門賣河燈的沒有,應該會更漂亮了。”
江璃可能也感覺到楚舒凰的寂寞,繪聲繪色的介紹起河燈,還引經據典的介紹了青川的風俗,車內的氣氛也熱鬧起來。楚舒凰津津有味的聽著,不時的問詢幾句,感歎江璃豐富的學識,更感歎教出這樣女子的母親。不知不覺間兩人的距離就拉近了,說話也隨意起來。
林嬤嬤不時給江璃續上茶水,難得能有個能陪著公主玩的同齡人。
五裏的路說起來並不算長,楚舒凰的馬車不但寬敞舒適,而且輕快,不一會兒就到了宴河畔。一路上行人絡繹不絕,越是接近宴河畔人就越多,也不乏京中貴勳府邸的子弟。
在宴河畔的後方空地上有幾家賣河燈的,確實是品種花樣豐富。天上飛的,水裏遊的,地上跑的,能吃的,會玩的,好看的,各式各樣多不勝數。
江璃做的河燈也取了出來,完全不同於那些賣的河燈,而是一盆盆蘭草。葉子又細又長,呈柳葉行,青籠翠綠間映襯著那一朵朵開的或簡約,或張揚,或玲瓏高雅的蘭花,幽雅間透著燦爛的美麗與生機。
江璃在一旁解釋道:“姨母最喜歡蘭花,所以我們就做蘭花來為姨母祈福。”
“令堂把你養的這樣好,當年的許夫人定然也如這蘭花一樣品行高潔,讓人敬仰。”楚舒凰歎道。
“我沒有公子說的這樣好。倒是母親常說姨母盡得外祖父真傳,嫻雅聰慧,可惜我沒有見過。”
“可惜我也沒見過。”楚舒凰想了想又道:“我們不要公子來,公子去的了,你叫我阿林,我叫你阿璃,可好?”
“好,阿林。”江璃痛快的道,楚舒凰的心裏也暢快起來。
此時夕陽映照著青宴河,河水也泛起紅光,兩人索性沿著青宴河畔溜達起來。穿行在人群中,欣賞河中的風景,也欣賞各式各樣的河燈。
一路上兩人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覺得好的河燈就順便買下來。公主難得有這樣的機會,大家都不敢掃了公主的興致,林嬤嬤帶著人緊跟身後,站榮帶人散在四周。
河上的遊船漸漸多了起來,鑒於安全林嬤嬤勸阻楚舒凰上船,江璃也在身邊道:“小船搖晃太厲害,大船又太高,不適合放河燈。”楚舒凰理解大家的苦心,也就作罷了。
待放完河燈回去的時候,已到黃昏,兩人都覺得很暢快,卻不敢再耽擱時間,急匆匆的回京,約好以後再有這樣的機會再玩。
臨進南門的時候,江璃和楚舒凰告別,從馬車上下來,上了後麵的馬車,青荷等人上了前麵楚舒凰的馬車。入城之後,前麵的馬車回安國公府,後麵的馬車送江璃回去,千品帶了兩個人不知從什麽地方閃了出來,遠遠的墜在楚舒凰一行人的後麵。
到了二門,安國公府的大總管康叔守在那裏,見楚舒凰回來忙迎了上來,“公主回來了,不知今日玩的是否高興?”
楚舒凰從車上下來笑容滿麵的道:“讓花爺爺擔心了,我今日玩的很暢快,勞煩康叔替我謝謝花爺爺,明日我再去講給花爺爺聽。”
“公主折煞老奴了,不敢當公主勞煩,能為公主做事是老奴的榮幸。國公爺一直擔心沒人和公主玩,公主會煩悶,如今公主能玩的暢快,國公爺就高興了,老奴待會就去回稟國公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