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部,慕容天從都城傳來的征兵命令很快被傳達下去,這次征兵既沒有說明目的,也沒有進行事先的動員,非常突兀.而且征兵數量也是曆次之最,竟然到達二十萬人之重,可以說族中的青壯年被征調一空.


    征兵令一下,牧民們頓時怨聲載道,也難怪牧民們抱怨,此時正是放牧的繁忙季節,青壯年都被征召直接影響到了放牧生產,直接涉及到牧民的生存問題.不過慕容部族規素來嚴厲,牧民們也隻能忍氣吞聲,服從征調.


    漢國文化傳播使者們麵對無助的老弱婦幼,仰天長歎-暴政猛於虎也,-老弱婦幼無言淚下.


    青壯男人都被征召走了,馬牛羊仍然得放牧,文化傳播使者們挺身而出,召集附近的牧民,號召婦女、大一點的孩子們承擔起放牧的重任,安排家裏青壯婦女多一些的去幫助那些老弱戶,放牧生產總算勉強維持下來,而文化傳播使者們從此也成了當地牧民們的真正領導者.


    消息很快傳到了新征召的預備隊中,文化傳播使者們的地位在青壯男子們的心中頓時超過了一切,感恩戴德之念深深紮根,直接導致了後來文化傳播使者們登高一呼就呼散了整支軍隊的奇觀,此是後話.


    宇文三部,一切都在悄然變化著,蘇煥的內治機構搭建工作全麵鋪開,整個三部地域成立了一個遼北郡,郡府設在了繞樂水上遊的克什小城,成立四個縣,在宇文部小城開魯城成立開魯縣,在宇文部位於大鮮卑山以西的小城東烏城(今東烏珠穆沁旗)成立東烏縣,在柔然部的頹當城(今呼和浩特市以北)成立了頹當縣,在禿發部的小城滬餘城(今二連浩特市東北)成立了滬餘縣,縣下設屯,三部中近百名文化傳播使者被召集起來,擔任了郡縣屯各級官員.


    大批由文化傳播使者舉薦的牧民學員被送往襄平城各分校培訓學習.宇文三部原貴族階層受到了優待,其子女大部分都被送到了都城進行學習,願意遷居漢國內地的,優先進行妥善安排.


    三部落原貴族因為實行了漢國的律法以後,不再享有權利,成為了比較富裕的牧民,對於他們來說中原的富裕生活有著非常大的吸引力,因此遷徙踴躍,紛紛將馬牛羊等牲口及奴隸都以略高的價格賣給了政府,得到大量的金幣,紛紛舉家搬遷.使得遼北郡在政權分配上沒有受到什麽抵觸.


    大漢各種律法及時開始了普及,根據大漢財稅法,牧業屬於農業範疇,故享受免征農業賦稅待遇,原貴族、牧民們對此非常歡迎,生產熱情高漲.


    遼北郡內各毛紡皮毛加工作坊中的保護隊被集中起來,成立了一個營,加入到了獵豹軍團編製中.


    遼北郡的麵積比遼東、遼西兩郡加起來的麵積還要大,地廣人稀,因此移民工作也提到了議事日程,移民主要安置到了大鮮卑山兩側附近,進行采礦、伐木等工作.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宇文芳華大軍終於平安地進入了拓跋部的境內,她將大軍留在了邊境地區,率領三萬騎兵直奔胥城.途中得知拓跋部又征召了四個預備隊四萬騎兵,宇文芳華和淡顏同時產生了擔憂的想法.


    淩雲誌微微一笑,悠閑道:"你們就放心吧,若拓跋雄玩什麽花樣的話,竇章的密營可不是吃幹飯的,恐怕不等他們發動,拓跋三虎的人頭已經落地了,拓跋連又在我們的手裏,群龍無首的拓跋部豈是我大軍的對手."


    由於竇章一向行蹤隱秘,所以別人很少注意他,聞言,宇文芳華和淡顏才驚覺到已有兩天沒看見竇章的身影了.


    來到胥城,拓跋雄帶著二弟、四弟早已恭候在城門外迎接,宇文芳華率先下了車,淩雲誌、淡顏、仇戈尾隨在後,親衛隊簇擁周圍.


    拓跋雄眼光掃向宇文芳華身後諸人,瞧見淩雲誌一身文士服赫然跟在後麵,頓時眼睛一亮.隨即望向宇文芳華,心中是感慨萬千,原先心儀的女子如今變得越發雍容豔美了,嫩白精致的臉上多了一份成熟嬌媚,更加光芒四射.


    "拓跋兄,許久未見,英武依舊,幸甚!"宇文芳華鳳眼威淩一閃而過,淡然笑道.


    拓跋雄爽朗笑道:"華王後,一路車馬勞頓,快快請進."一手往城裏的方向讓去,不呼大人而呼王後,此意不言而喻.隨後,又笑道:"隨行大軍也請進城安歇."表現的落落大方,坦蕩無比.


    宇文芳華心中暗讚,笑道:"有勞拓跋兄了."一行人浩浩蕩蕩地進了胥城.


    宇文芳華、淩雲誌、淡然、仇戈被拓跋雄請到了拓跋府,竇章則始終不見其人影.


    東胡的房屋皆為石木茅草結構,不分臥室堂廳,地上鋪著厚厚的帶圖案的名貴地氈,一看就知是漢國毛紡皮毛加工作坊的出品,眾人分賓主坐下.


    此時,淩雲誌坐到了客人的首位上,他瀟灑跪坐,笑道:"拓跋將軍盛意邀請,本王不勝感激."


    拓跋雄急忙客氣了幾句,兩人略微寒暄,接著分別介紹了己方之人.


    淩雲誌早已聽聞拓跋兄弟中有一位謀略超人的拓跋駿,因此介紹他時,淩雲誌不禁多看了他幾眼,見他一身中原服飾,麵帶儒雅,不由心喜,格外多攀談了幾句.


    隨後雙方轉入了正題,拓跋雄目光炯炯地望著淩雲誌,朗聲道:"嚐聞漢王乃聖賢仁義、深通大道之聖王,多有惠民之舉,兼具智勇,胸懷大誌,腹有韜略,今毅然涉險前來一會,果見大智大勇,令人敬服.但不知胸懷何誌,願得一聞."


    淩雲誌不為拓跋雄炯炯目光所動,泰然以對,神色輕鬆而自然,悠然道:"華夏自古即為一族爾,天數使然,四分五裂,遂成中原華夏、塞外四夷之分,致使文明變得參差不齊,生活天差地別,骨肉相殘,老死不相往來.中原華夏更是諸侯並起,逐鹿爭雄,致使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本王一生宏願,誌在華夏一統,天下為一,使民無分彼民,國無分彼國,天下太平祥和,民安居樂業,政令暢通,百業興旺,民皆能共享文明聖果、生產先進、生活富足."


    拓跋駿不禁眼睛一亮,英雄豪傑皆圖雄霸一方,未嚐得聞如此大誌者,眼前之人要不就是個百年難得一遇的聖王,要不就是一個癡心妄想的瘋子,不禁插話道:"不知漢王將以何策來實現宏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墨香風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思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思雨並收藏墨香風韻最新章節